车轮弹性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95292发布日期:2021-06-04 10:3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车轮弹性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弹性支撑结构,尤指一种免充气、避震效果佳、容

组装维修、制造成本较低的车轮弹性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按,免充气轮胎,其原

是将原本轮胎中,用以提供车辆在

驶时具有较佳弹性以及避震效果的充气型内胎,取代为蜂巢造型或是其他类似的空心结构,使轮胎可以在保有弹性的同时,又免去了爆胎的风险。此种轮胎,最大的卖点就是安全、几乎无爆胎风险,在单车上已经有部分车种开始采用,但却未见免充气轮胎实际应用于汽、机车。
3.上述免充气轮胎之所以一直未能实际运用,乃因其存在下

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第一,缺少

传统轮胎的充气部分,

驶在



好的

面上会产生非常大的噪音,而且减震性差强人意;第二,即使用空心结构提供弹性,但由于缺乏足够弹性,故会增大阻

,进而导致车辆的舒适性差;第三,蜂巢状结构的支撑原

,使得此种轮胎无法承受较重的负载、及较高的速

;第四,支撑结构裸露在外,且其多为高分子结构的塑形材

,结构强

并不如预期的强大,若异物(如石头)进入轮胎内,将影响支撑结构的弹力、甚至导致受损;第五,制造成本及售价远高于传统轮胎,且外形不讨喜,致使消费者不易接受。
4.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发明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5.故,本发明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多方评估及考

,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

经验,通过不断试验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免充气、避震效果佳、容易组装维修、制造成本较低的车轮弹性支撑结构的发明专利。
6.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缓冲组件的可拆特性,降低组装及维修成本,并以第一紧迫件、第二紧迫件作为车轮传动结构,同时固定轮胎本体及外框件,以提供良好避震效果。
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包括:一内框件,该内框件上形成有多个卡槽部,且该内框件外环绕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缓冲组件,各缓冲组件则分别包括一活动承载件、至少一设于该活动承载件上的弹簧单元、及多个界定于该活动承载件一侧的卡合部,与该卡槽部对应结合,并于这些缓冲组件外套设一外框件,再以一轮胎本体包覆设置该外框件及缓冲组件,另于该内框件内侧设置一第一紧迫件、及一与该第一紧迫件对应结合的第二紧迫件,该第一紧迫件及该第二紧迫件外缘分别形成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又该第一紧迫件一侧形成有多个紧迫部,该第二紧迫件一侧则形成有一与该紧迫部对应结
合的紧迫结合部。
8.进一步的,该第二紧迫件上具有一外罩体、及一形成于该外罩体上的组装部。
9.进一步的,该活动承载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支撑壁,且该第一支撑壁的高度小于该弹簧单元的高度。
10.进一步的,该外框件的端面向内弯折形成有一第二支撑壁,且该第二支撑壁的高度小于该弹簧单元的高度。
11.进一步的,各活动承载件上的该卡合部间具有一夹角部。
12.进一步的,该弹簧单元为多个时,并排设置于该活动承载件上。
13.进一步的,该紧迫部内侧具有第一

纹部,且该紧迫结合部外侧具有第二

纹部,与该第一

纹部对应结合。
14.本发明利用缓冲组件的弹簧单元向外支撑外框件及轮胎本体,以取代传统的充气动作而作为内部支撑结构,且缓冲组件可利用卡合部及卡槽部的结合提供快速拆装的效果,而简化拆装工序,并于套设外框件及包覆轮胎本体后,利用第一紧迫件、第二紧迫件从两侧穿设内框件,使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共同阻挡该活动承载件及夹持该轮胎本体,及利用紧迫结合部结合及抵持该紧迫部,使其向外紧迫该内框件,以通过可活动的外框件提供良好的避震效果,及发挥轮胎本体的舒适性。
15.通过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的免充气轮胎所存在的噪音大、减震性差、舒适性差、载重较低、有高速限制、有结构亦受损、外观不讨喜、及成本高等诸多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平面透视图。
18.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2的a-a线剖视图。
19.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20.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框件与缓冲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缓冲组件卡合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紧迫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24.图9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隐藏轮胎本体的立体透视图。
25.图10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图9的b-b线剖视图。
26.附图标记说明内框件 ...1卡槽部 ...11缓冲组件 ...2、2a活动承载件 ...21、21a第一支撑壁 ...211a弹簧单元 ...22、22a卡合部 ...23
夹角部 ...231外框件 ...3、3a第二支撑壁 ...31轮胎本体 ...4第一紧迫件 ...5第一限位部 ...51紧迫部 ...52第一螺纹部 ...521第二紧迫件 ...6第二限位部 ...61紧迫结合部 ...62第二螺纹部 ...621外罩体 ...63组装部 ...631车轮轴 ...7。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使被完全了解。
28.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缓冲组件卡合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一内框件1;多个形成于该内框件1上的卡槽部11;多个可拆卸的环绕设置于该内框件1外的缓冲组件2,各缓冲组件2分别包括一活动承载件21、至少一设于该活动承载件21上的弹簧单元22、及多个界定于该活动承载件21一侧的卡合部23,与该卡槽部11对应结合,其中各活动承载件21上的该卡合部23间具有一夹角部231;一套设于这些缓冲组件2外的外框件3,该外框件3的端面向内弯折形成有一第二支撑壁31,且该第二支撑壁31的高度小于该弹簧单元22的高度;一包覆设置该外框件3及该缓冲组件2的轮胎本体4;一设于该内框件1内侧的第一紧迫件5;一形成于该第一紧迫件5外缘的第一限位部51;多个形成于该第一紧迫件5一侧的紧迫部52,该紧迫部52内侧具有第一螺纹部521;一设于该内框件1内侧且与该第一紧迫件5对应结合的第二紧迫件6;一形成于该第二紧迫件6外缘的第二限位部61,配合该第一限位部51阻挡该活动承载件21及夹持该轮胎本体4;一形成于该第二紧迫件6一侧的紧迫结合部62,结合及抵持该紧迫部52使其向外紧迫该内框件1,且该紧迫结合部62外侧具有第二螺纹部621,与该第一螺纹部521对应结合;一设于该第二紧迫件6上的外罩体63,且该外罩体63上形成有一组装部631。
29.通过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达到免充气、避震效果佳、容易组装维修、制造成本较低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30.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使用状态图,通过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用以取代车轮充气动作,为缓冲组件2上的弹簧单元22,弹簧单元22一端固设于活动承载件21上、另一端抵持于外框件3上,借以提供轮胎本体4受力时的缓冲效果。而现有的免充气轮胎多为一体式的高分子塑料结构,故一旦结构损坏,就必须整个淘汰更新,且所述高分子塑料结构成本较高,故维修费用相当可观。如图5所示,本发明则利用内框件1上的卡槽部11及缓冲组件2的卡合部23,使缓冲组件2得以像开闭抽屉般,简单横向滑移插设结合,不论拆卸或安装,动作都非常简便,大幅简化拆装工序、降低制造成本,且各缓冲组件2为独立设置,即使疲乏或损坏了,也只要单独拆换,缓冲组件2的成本亦远低于高分子塑料结构,故可大幅降低维修成本的开销,同时节省材料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31.具体而言,活动承载件21为与内框件1曲率相同的圆弧板体,上表面设置弹簧单元22,下表面则设置矩形片体状的卡合部23,由于活动承载件21为圆弧状,故两个卡合部23为倾斜设置,并如图6所示,两个卡合部23的延伸方向(如图中标示的虚线部分)彼此相交而具有一夹角部231,因此,当缓冲组件2利用卡合部23滑移插设于内框件1的卡槽部11后,即无法再从插设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
32.接着,将外框件3套设于缓冲组件2外,使各弹簧单元22抵触于外框件3内侧,再以轮胎本体4包覆设置于外框件3及缓冲组件2外,最后利用第一紧迫件5及第二紧迫件6分别从内框件1的左右两侧夹持固定轮胎本体4。此时,因外框件3仅由轮胎本体4包覆,而未固定于缓冲组件2上,故当轮胎本体4受力时,轮胎本体4乃连动外框件3被外力所推移,并将外力传递至弹簧单元22上,虽弹簧单元22通过缓冲组件2固定于内框件1上,但内框件1实质上乃固定于车轮轴7上无法移动,故外力将由弹簧单元22吸收蓄积,待外力减弱时将弹力回馈至外框件3上,因此,如图8所示,当轮胎本体4受力时,内框件1几乎不受影响,仅轮胎本体4及外框件3沿着受力方向往复移动(图中为轮胎本体4及外框件3向上偏移,故上方弹簧单元22呈舒张状态、下方弹簧单元22呈压缩状态),相较于传统结合车轮轴7上的避震器而言,具有更强的吸震缓冲效果,换言之,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免充气轮胎而言,

但具有更强的载重能

,也无高分子塑料容易损坏的缺失,再加上保留橡胶材质的轮胎本体4于最外侧,可维持一般轮胎的安静,更可与缓冲组件2共同提供良好的舒适性。
33.承上,为了避免轮胎本体4及外框件3因过大的外力造成永久形变,可于外框件3端面向内弯折形成第二支撑壁31,借此增加外框件3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于外力过大、弹簧单元22压缩幅度太大时,可进一步利用第二支撑壁31加以限制,缩小弹簧单元22的压缩幅度。
34.至于第一紧迫件5及第二紧迫件6的固定方式,就本实施

而言,如图7所示,以大型的公母螺丝作为实施,具体而言,第一紧迫件5为中空的母螺丝,紧迫部52为具有第一螺纹部521(内螺纹)的螺身,并通过切割处理,形成多个片状结构,第一限位部51为螺丝头外缘向外径向延伸的帽檐结构,第二紧迫件6则为中空的公螺丝,紧迫结合部62为具有第二螺纹部621(外螺纹)的螺身,第二限位部61亦为螺丝头外缘向外径向延伸的帽檐结构,因此,第一紧迫件5及第二紧迫件6相互结合时,除

利用第一螺纹部521与第二螺纹部621螺合固定外,同时会由紧迫结合部62向外顶推紧迫部52,进而使第一紧迫件5及第二紧迫件6与内
框件1紧密结合,同时,利用第一限位部51及第二限位部61从左右两侧对轮胎本体4及缓冲组件2进

固定及限位。
35.另外,可于第二紧迫件6上设置一外罩体63,用以遮蔽第二紧迫件6的中空部分,防止车辆行驶中异物入侵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使用寿命与车辆行驶安全性,且可利用外罩体63上的造型设计作为轮框的装饰,以解决传统充气轮胎外形不讨喜的缺憾。外罩体63亦可与第二紧迫件6一体成形制成,并利用外罩体63上的组装部631(本实施例为多个螺丝孔、或供使用者握持转动第二紧迫件6的杆体),方便使用者组装第一紧迫件5及第二紧迫件6,及供予车轮轴7锁固结合之用。
36.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9及图10所示,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隐藏轮胎本体的立体透视图及图9的b-b线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将每个缓冲组件2a上的弹簧单元22a增加为多个,且并排设置于该活动承载件21a上,借此,使弹簧单元22a可像弹簧床的独立筒般,提供佳的缓冲吸震效果,并可于该活动承载件21a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支撑壁211a,且该第一支撑壁211a的高度小于该弹簧单元22a的高

。为了避免因外力过大,使弹簧单元22a压缩幅度太大时,即可利用第一支撑壁211a加以限制,在弹簧单元22a大幅度缩压时,由第一支撑壁211a向上抵持外框件3a,以缩小弹簧单元22a的压缩幅


37.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