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车辆刹车淋水组合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4611发布日期:2020-03-10 09:34阅读:1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车辆刹车淋水组合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分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车辆刹车淋水组合开关。



背景技术:

重型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制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致使刹车工具发生热磨损以至于其失效,在其刹车制动时往往需要像对应前后轮胎刹车片或者发动机处进行淋水处理,通过将热量吸收使水转化水蒸汽以降低局部温升,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这也是重型车辆在刹车时其车身周边出现水汽的原因;而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管道的控制开关安装在驾驶室中,同时为了保证其密封性多用电磁阀对其进行控制,而电磁阀的价格相对较为昂贵,且制造安装工艺相对复杂,这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车辆刹车淋水组合开关,以解决当前的刹车淋水开关上电磁阀的价格昂贵,制造安装工艺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型车辆刹车淋水组合开关,它包括输水主管,在输水主管上开有两个以上出水口,输水主管的两端管口处分别安装有连接管和封盖,且在输水主管上还安装有底座;分管安装在出水口上,且分管与输水主管相连通;分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且在分管的管内还设置有活塞杆;在活塞杆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操作把手,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活塞杆的长度大于分管的长度,且第二密封圈位于出水口处,出水管设置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对应的分管位置处。

优选的,在出水口与分管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法兰盘,出水口与分管通过所述法兰盘相连接。

优选的,活塞杆的杆径大小小于分管的内管管径,且在活塞杆上设置有限位卡环;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通过所述限位卡环安装在活塞杆上。

进一步的,操作把手为一上大下小的凸台结构,且活塞杆与操作把手之间通过孔销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在分管上与操作把手相对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中部开有通孔;通孔的大小不小于活塞杆的杆径大小,且小于限位卡环的外径。

优选的,在底座上开有装配槽孔。

优选的,底座与输水主管两个装置及分管与出水管两个装置分别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优选的,连接管和封盖可拆卸地安装在输水主管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活塞开关取代了常规的电磁阀开关,在满足正常的使用效果的条件下,成功解决了当前的刹车淋水开关上电磁阀的价格昂贵,制造安装工艺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密封防溢功能可靠,能够调整出水朝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一体式输水主管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一体式分管与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出水口到操作把手处的装配图;

图6是图2的俯视图;

图7是图3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输水主管,2、连接管,3、封盖,4、底座,5、分管,6、出水管,7、活塞杆,8、操作把手,11、出水口,41、装配槽孔,51、挡板,52、通孔,71、第一密封圈,72、第二密封圈,73、限位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型车辆刹车淋水组合开关,它包括输水主管1,在输水主管1上开有三个出水口11,输水主管1的两端管口处分别安装有连接管2和封盖3,且在输水主管1上还安装有底座4;分管5安装在出水口11上,且分管5与输水主管1相连通;分管5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6,且在分管5的管内还设置有活塞杆7;在活塞杆7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操作把手8,第一密封圈71和第二密封圈72;活塞杆7的长度大于分管5的长度,且第二密封圈72位于出水口11处,出水管6设置在第一密封圈71和第二密封圈72之间所对应的分管5位置处。

在出水口11与分管5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法兰盘,出水口11与分管5通过所述法兰盘相连接。图6和图7分别给出了位于出水口11和分管5底部位置的法兰盘,且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法兰盘上沿其轴向均匀地开有定位插孔,其中出水口11上的法兰盘有9个定位插孔,分管5上的则有3个,这样设置能够在安装的时候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出水管6的安装朝向。

参照图5,活塞杆7的杆径大小小于分管5的内管管径,且在活塞杆7上设置有限位卡环73;第一密封圈71和第二密封圈72通过所述限位卡环安装在活塞杆7上。为了减少活塞杆7外壁与分管5之间的摩擦而限定了其杆径大小,同时加装限位卡环73作为安装第一密封圈71和第二密封圈72的装置,从而避免密封圈沿活塞杆轴向发生滑动,提高密封圈的工作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限位卡环73为三个一组设计。

操作把手8为一上大下小的凸台结构,且活塞杆7与操作把手8之间通过孔销配合连接。凸台结构的操作把手8便于司机在行车时提压操作把手完成淋水操作。

在分管5上与操作把手8相对的端部设置有挡板51;挡板51的中部开有通孔52;通孔52的大小不小于活塞杆7的杆径大小,且小于限位卡环73的外径。设置挡板51的目的在于对操作把手8及第一密封圈71位置的限位卡环73进行卡位,防止操作把手8被压入分管5中,或第一密封圈71被拉出分管5外部。

在底座4上开有装配槽孔41。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座4的底部及侧端上都分别开有装配槽孔41,用以对不同车型,不同安装位置需求的车辆进行安装。

底座4与输水主管1两个装置及分管4与出水管6两个装置分别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底座4与输水主管1,分管4与出水管6都采用塑胶材料注模成型工艺制成,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置整体性的效果。

连接管2和封盖3可拆卸地安装在输水主管1上。可拆卸的连接管2和封盖3能够便于多个输水主管1相互连通安装,从而增加出水口11的数目,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