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大灯电调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1638发布日期:2020-03-31 16:18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大灯电调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前大灯电调开关。



背景技术:

原有的电调开关都采用插装的led,结构设计不合理,操作麻烦,插装效率低,严重影响了产品生产效率,原有设计插装led受空间限制及工艺需要紧贴线路板,管芯距离焊盘距离近,焊接时传递到管芯的热量较多,led内部结构因热应力出现裂纹,产品可靠性不高,后期使用过程中易出故障,容易出现不亮死灯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调开关采用插装led,产品插装效率低,且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易受空间限制及工艺需要紧贴线路板,管芯距离焊盘距离近,焊接时传递到管芯的热量较多,led内部结构因热应力出现裂纹,使用过程中易出故障,产品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有效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使用原料少,使用安全、可靠且不易出现故障的前大灯电调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前大灯电调开关,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上部的调节旋钮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线路板;所述外壳包括下壳和连接于所述下壳的顶端的上盖;所述下壳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底部向外凸伸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内部均匀排布有管脚,所述管脚伸入所述下壳内部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所述调节旋钮为内部成镂空结构的滚轮,其在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一段刻度且在所述刻度所对应的部位采用透光结构;所述调节旋钮内部还安装有作导通用的低铍铜片,所述低铍铜片与所述调节旋钮同步转动;所述线路板安装在所述下壳的内壁并设有作触点用的铜箔,所述线路板通过所述铜箔与所述低铍铜片接触;所述线路板上焊接有贴片led;所述贴片led的引脚焊接于所述线路板上的铜箔上,所述贴片led的灯珠伸入所述上盖内侧,以在通电时照亮所述调节旋钮上的刻度。

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其中:所述管脚具体包括照明电源正极管脚ill+、照明电源负极管脚ill-、信号电源正极管脚vcc、接地管脚gnd和信号输出管脚ign。

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其中:所述下壳的内壁匹配设有卡槽;所述线路板平行插入所述下壳内壁上的所述卡槽内,其包括灯光线路板和档位调节线路板,所述灯光线路板和档位调节线路板之间通过铜箔垂直焊接在一起;

所述贴片led焊接于所述灯光线路板上且具体包括发光二极管d1~d2,所述灯光线路板上还焊接有电阻r1;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端连接照明电源正极管脚ill+,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电阻r1并通过电阻r1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端,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端连接照明电源负极管脚ill-,所述照明电源负极管脚ill-;

所述档位调节线路板上焊接有电阻r2~r7;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信号电源正极管脚vcc,另一端依次串接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并通过电阻r6连接于接地管脚gnd;所述电阻r7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管脚ign,所述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与r3的连接点,或电阻r3与r4的连接点,或电阻r4与r5的连接点,再或者电阻r5与r6的连接点;

当所述电阻r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2与r3的连接点时,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处于“0档”;当所述电阻r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3与r4的连接点时,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处于“1档”;当所述电阻r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4与r5的连接点时,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处于“2档”;当所述电阻r7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5与r6的连接点时,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处于“3档”。

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d1~d2采用贴片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其引脚焊接于所述灯光线路板上的铜箔上,灯珠伸入所述上盖内侧;所述发光二极管d1~d2亮时照亮所述调节旋钮上的刻度。

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其中:所述下壳的上部一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卡扣;所述上盖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旋钮穿孔,且在所述调节旋钮轴向两侧所对应的一组相侧壁上均设有卡孔。

所述前大灯电调开关,其中:所述调节旋钮采用塑料滚轮,其上部向所述旋钮穿孔上方活动穿出,圆心处通过轴铰接于所述上盖的一组相对两侧内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前大灯电调开关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由插装led更改为贴片led,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具体优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相比传统多档位开关采用拨杆,翘板或者推拉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滚轮开关结构相对简单可靠,体积小;

(2)滚轮内部为镂空结构且在刻度所对应的部位采用透光结构,可以实现透光,便于照亮刻度,夜间指示档位非常清晰,又可以节省很多原料;

(3)线路板连接采用直接垂直焊接,可以省去采用插接件带来的接触不良风险;

(4)开关接触采用扇形铜箔和低铍铜接触片,保证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档位过渡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大灯电调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大灯电调开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大灯电调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大灯电调开关的灯光线路板和档位调节线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前大灯电调开关,包括外壳1、调节旋钮2和线路板3。

该外壳1包括下壳11和上盖12。其中,该下壳11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内壁匹配设置有用于安装线路板3的卡槽;该下壳11的上部一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一对卡扣111,底部中央向外凸伸有插接头112;该插接头112内部设有均匀排布有多根管脚,具体包括照明电源正极管脚ill+、照明电源负极管脚ill-、信号电源正极管脚vcc、接地管脚gnd和信号输出管脚ign。该上盖12匹配固定连接于下壳11的顶端,其顶部中央开设有旋钮穿孔121,且在调节旋钮2轴向两侧所对应的一组相侧壁上设有一对卡孔122。

该调节旋钮2采用塑料滚轮,其圆心处通过轴铰接于该外壳1的上盖12一组相对两侧内壁,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一段刻度21;该刻度21能够指明当前开关所处档位;该调节旋钮2的上部向旋钮穿孔121上方活动穿出,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在刻度21所对应部位采用透光结构,能够保证光线照亮刻度,同时起到遮光作用,防止侧向漏光,如采用实心结构则刻度无法照亮;同时,该调节旋钮2内部还安装有作导通用的低铍铜片,该低铍铜片与调节旋钮2同步转动。

该线路板3平行插入外壳1的下壳11内壁的卡槽内;该线路板3具体包括灯光线路板和档位调节线路板,该灯光线路板和档位调节线路板上均设有作触点用的呈扇形的铜箔;该线路板3采用扇形铜箔与调节旋钮2内部的低铍铜片接触,保证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档位过渡均匀,使调节旋钮2转动过程中低铍铜片接通不同的触点从而达到调节目的;该灯光线路板和档位调节线路板之间通过铜箔垂直焊接在一起。

如图4所示,该灯光线路板上焊接有电阻r1和贴片led即发光二极管d1~d2;该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端连接照明电源正极管脚ill+,该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电阻r1并通过电阻r1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端,该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端连接照明电源负极管脚ill-,该照明电源负极管脚ill-。

如图4所示,该档位调节线路板上焊接有电阻r2~r7;该电阻r2一端连接信号电源正极管脚vcc,另一端依次串接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并通过电阻r6连接于接地管脚gnd;该电阻r7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管脚ign,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与r3的连接点,或电阻r3与r4的连接点,或电阻r4与r5的连接点,再或者电阻r5与r6的连接点;当该电阻r7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2与r3的连接点时,开关处于“0档”;当该电阻r7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与r4的连接点时,开关处于“1档”;当该电阻r7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4与r5的连接点时,开关处于“2档”;当该电阻r7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5与r6的连接点时,开关处于“3档”。其中,该发光二极管d1~d2采用贴片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简称led),其引脚焊接于线路板3上的铜箔上,灯珠伸入该外壳1的上盖12内侧;该发光二极管d1~d2亮时照亮调节旋钮2的刻度21。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由插装led更改为贴片led,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