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充电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6736发布日期:2020-06-09 21:4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充电插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池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池充电插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出行有着更多需求。由于日益衰竭的石油资源和交通拥挤的现状,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动自行车与传统自行车相比,具有更高的交通效率和舒适性。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自行车使用的电池从铅酸电池逐渐替换成锂电池,但现有充电装置并没有跟着电池技术同步发展,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装置一个或两个电池的充电,充电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插箱,旨在解决现有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充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充电插箱,包括电池固定部件、充电均衡部件、电池充电部件、电源、主板和电源输入插座;

电池充电部件与电池固定部件的一端面对应设置;

当电池充电时,电池固定放置于电池固定部件,且与电池充电部件接触,其中,电池充电部件与电池固定部件的数量相同,且电池充电部件与电池固定部件的数量均大于二;

各电池充电部件分别与充电均衡部件电连接;

充电均衡部件与电源电连接;

电源与电源输入插座电连接;

主板和电池充电部件、电源和充电均衡部件均存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外壳、led灯板和显示屏,其中,外壳具有面板,led灯板上包括多个指示灯;

面板设有多个开口;

各电池固定部件分别正对各开口,且各开口上方设置有led开口;

led灯板设置于外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各指示灯均匀分布在led灯板靠近面板的一端面,且各指示灯与各led开口一一正对设置;

显示屏设置于面板远离电池固定部件的区域;

显示屏和led灯板分别与主板电连接。

优选的,外壳包括电池支撑板;

各电池固定部件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于电池支撑板,且电池固定部件与电池支撑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支架和第一风扇;

外壳具有第一底壳,第一底壳与面板靠近电源的一端连接;

电源支架与第一底壳正对设置,且电源支架与第一底壳连接,形成具有两个通风口的独立风道,其中,两个通风口正对设置;

第一风扇位于独立风道内,其中,第一风扇与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电池挡板;

外壳具有第二底壳和上壳,其中,第二底壳与第一底壳正对设置,与面板远离电源的一端连接;

电池挡板位于容置空间内,将容置空间分为前舱和后舱,其中,前舱为上壳、面板、第一底壳、第二底壳、电池支撑板与电池挡板依次连接形成的容置空间;

各电池充电部件映射于电池挡板的部分设有充电通孔;

各电池充电部件均位于后舱;

各电池充电部件均一一正对各充电通孔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风扇;

外壳具有后板;

后舱为电池挡板、电池支撑板、上壳、第一底壳、第二底壳与后板依次连接形成的容置空间;

第二风扇位于后板中心,且第二风扇映射于后板的部分设置有进风口,第二风扇与电源电连接;

后板以及上壳映射于后舱的部分设置有多个散热口。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两块固定板;

各固定板分别垂直于第一底壳和第二底壳设置,且各固定板与面板处于同一平面;

各固定板远离面板的一端均分布有多个卡槽。

优选的,还包括提手和抠手;

提手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壳和第二底壳;

抠手设置于面板远离上壳的一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各电池充电部件分别与充电均衡部件电连接;充电均衡部件与电源电连接;电源与电源输入插座电连接;主板和电池充电部件、电源和充电均衡部件均存在电连接。通过电源输入插座接通外部电源,通过电源将外部电源转换成直流电,通过主板控制充电均衡部件,通过充电均衡部件分配合理的电流给电池充电部件,使得电池充电插箱实现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插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插箱的充电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插箱的后视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插箱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插箱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插箱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电池固定部件;2、充电均衡部件;3、电池充电部件;4、电源;5、电源输入插座;6、第一底壳;7、第二底壳;8、上壳;9、电池支撑板;10、后板;11、面板;12、led灯板;13、显示屏;14、指示灯;15、电源支架;16、电池挡板;17、第一风扇;18、第二风扇;19、固定板;20、抠手;21、提手;22、主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4和图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插箱,包括电池固定部件1、充电均衡部件2、电池充电部件3、电源4、主板22和电源输入插座5;

电池充电部件3与电池固定部件1的一端面对应设置;

当电池充电时,电池固定放置于电池固定部件1,且与电池充电部件3接触,其中,电池充电部件3与电池固定部件1的数量相同,且电池充电部件3与电池固定部件1的数量均大于二;

各电池充电部件3分别与充电均衡部件2电连接;

充电均衡部件2与电源4电连接;

电源4与电源输入插座5电连接;

主板22和电池充电部件3、电源4和充电均衡部件2均存在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充电部件3为电池公座,充电均衡部件2为pcb均衡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充电插箱有上下两排,并列排布的电池支架。该设计有助于提高电池充电插箱空间使用率,使其能对更多数量的电池充电。电池公座与电池支架数量相同,且pcb平衡板、各电池充电部件3分别与充电均衡部件2电连接;充电均衡部件2与电源4电连接;电源4与电源输入插座5电连接;主板22和电池充电部件3、电源4和充电均衡部件2均存在电连接。通过电源输入插座5接通外部电源,通过电源4将外部电源转换成直流电,通过主板22控制pcb平衡板,通过pcb平衡板分配合理的电流给电池公座,使得电池充电插箱实现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充电。

参照图1,电池充电插箱还包括还包括外壳、led灯板12和显示屏13,其中,外壳具有面板11,led灯板12上包括多个指示灯14;

面板11设有多个开口;

各电池固定部件1分别正对各开口,且各开口上方设置有led开口;

led灯板12设置于外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各指示灯14均匀分布在led灯板12靠近面板11的一端面,且各指示灯14与各led开口一一正对设置;

显示屏13设置于面板11远离电池固定部件1的区域;

显示屏13和led灯板12分别与主板22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3为lcd显示屏,lcd显示屏价格低廉,有助于节约生产成本。在本申请实施例中,led开口设置于开口上方中央,各指示灯14与各led开口一一正对设置,该设计使得用户明确电池对应的指示灯14。显示屏13和led灯板12分别与主板22电连接,主板22从电池充电部件3处获取电池情况,并将电池情况传输给显示屏13和led灯板12。当电池充电时,指示灯14会闪持续亮绿灯;当电池充电完成时,指示灯14会以特定频率闪烁绿灯;当电池充电发生故障时,指示灯14会持续亮起红灯。另外,通过lcd显示屏,用户可以实时观看电池的充电状态。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用户能直观地获取电池充电状态以及是否发生故障。

参照图5,外壳包括电池支撑板9;

各电池固定部件1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于电池支撑板9,且电池固定部件1与电池支撑板9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电池支撑板9,电池固定部件1为电池支架。电池支架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于电池支撑板9上,其中,预设角度为3°。预设角度超过3°时,用户插拔电池不方便;预设角度小于3°时,电池支架防止电池脱落的效果不明显。因此,通过将电池支架以3°倾斜设置于电池支撑板9上,使得用户既能方便地插拔电池,又能起到防止电池脱落的效果。

参照图6,电池充电插箱还包括电源支架15和第一风扇17;

外壳具有第一底壳6,第一底壳6与面板11靠近电源4的一端连接;

电源支架15与第一底壳6正对设置,且电源支架15与第一底壳连接6,形成具有两个通风口的独立风道,其中,两个通风口正对设置;

第一风扇17位于独立风道内,其中,第一风扇17与电源4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壳具有第一底壳6,第一底壳6与面板11靠近电源4的一端连接。电源支架15覆盖包含三个相互垂直的端面,一端与第一底壳6连接,形成独立风道。该风道独立散热,通过位于独立风道内的第一风扇17的作用,以及独立风道两端的风口进出风,避免将电源4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电池充电插箱的其他部件。

参照图6,电池充电插箱还包括电池挡板16;

外壳具有第二底壳7和上壳8,其中,第二底壳7与第一底壳6正对设置,与面板11远离电源4的一端连接;

电池挡板16位于容置空间内,将容置空间分为前舱和后舱,其中,前舱为上壳8、面板11、第一底壳6、第二底壳7、电池支撑板9与电池挡板16依次连接形成的容置空间;

各电池充电部件3映射于电池挡板16的部分设有充电通孔;

各电池充电部件3均位于后舱;

各电池充电部件3均一一正对各充电通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挡板16的作用是阻隔电池因充电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电池充电插箱的其他部件。外壳具有第二底壳7和上壳8,其中,第二底壳7与第一底壳6正对设置,与面板11远离电源4的一端连接;电池挡板16位于容置空间内,将容置空间分为前舱和后舱,其中,前舱为上壳8、面板11、第一底壳6、第二底壳7、电池支撑板9与电池挡板16依次连接形成的容置空间,该前舱用于电池散热,避免电池充电插箱内的其他部件受到电池热量的干扰,提高电池充电插箱的散热效率。

参照图3,电池充电插箱还包括第二风扇18;

外壳具有后板10;

后舱为电池挡板16、电池支撑板9、上壳8、第一底壳6、第二底壳7与后板10依次连接形成的容置空间;

第二风扇18位于后板10中心,且第二风扇18映射于后板10的部分设置有进风口,第二风扇18与电源4电连接;

后板10以及上壳8映射于后舱的部分设置有多个散热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后板10的中心设置有进风口,第二风扇18设置于后板10的中心,有利于第二风扇18往各方向均匀送风,使得电池充电插箱整体散热更均匀。后舱为电池挡板16、电池支撑板9、上壳8、第一底壳6、第二底壳7与后板10依次连接形成的容置空间,且后板10以及上壳8映射于后舱的部分设置有多个散热口。通过该设计,避免电池充电插箱的其他部件如pcb均衡板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前舱或者电源4,提高电池充电插箱的散热效率。

参照图1,电池充电插箱还包括至少两块固定板19;

各固定板19分别垂直于第一底壳6和第二底壳7设置,且各固定板19与面板11处于同一平面;

各固定板19远离面板11的一端均分布有多个卡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板19的作用是将电池充电插箱的整体固定在指定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块固定板19分别垂直于第一底壳6和第二底壳7设置,且各固定板19与面板11处于同一平面,各固定板19远离面板11的一端均分布有多个卡槽。这种设计,电池充电插箱整体放置在架子上时,将螺丝固定在卡槽,使得电池充电插箱整体能卡住架子,防止电池充电插箱脱落。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板19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端面,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一底壳6平行连接,另一端面垂直于第一底壳6所在的平面。固定板19与第二底壳7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底壳6的连接关系相同,故不再赘述。这种设计,使得固定板19起到支撑脚的作用,使得电池充电插箱在水平位置,比如桌面更稳固,不会发生倾斜。

进一步地,电池充电插箱还包括提手21和抠手20;

提手21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壳6和第二底壳7;

抠手20设置于面板11远离上壳8的一端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手21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底壳6和第二底壳7,使得用户很方便移动电池充电插箱。电池充电插箱还包括脚垫,脚垫设置于电池支撑板9远离上壳8的一端面,为面板11与水平面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得用户的手指能与抠手20充分接触。抠手20设置于面板11远离上壳8的一端面,使得用户方便抽出面板11。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用户搬运电池充电插箱更方便。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用户将电池充电插箱逐个放入具有许多格子空间的柜子。电池充电插箱将电源线逐个插入外部电源,从而实现与外部电源的连接。通过多个电池充电插箱的共同作用,用户可以同时对更多数量的电池充电,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