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7055发布日期:2020-05-08 14:3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



背景技术:

公共汽车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对公共交通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要求公共交通企业投入更多的客车。按照城镇人口每万人拥有0.6辆车统计,现有的城市客车约26.4万辆,到2010年至少要达到63万辆,平均每年至少要增加3~4万辆,加上报废更新,平均每年增加5.5万辆。

公交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为乘客工作和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有在坐公交车时睡觉的经历,但是公交车座椅上没有合适的配置所以睡觉非常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包括椅座和桌板,所述桌板设置在椅座的背部;所述桌板通过连接件与椅座的上部连接;所述椅座的背部开设有与桌板大小相适应的凹槽一;所述桌板一端与连接件相轴接;所述桌板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与椅座的下部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椅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的一端呈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二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桌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共两组,分别位于桌板的左右两侧,起到连接和固定桌板的作用;所述凹槽一内部还设有与支撑杆一大小相匹配的凹槽二。

优选地,左右两个支撑杆一之间还设有一连杆,所述连杆起到固定支撑杆一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一端为圆弧形,另一端为方形;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圆弧形一端和连接件相连;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通过方形的一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一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支撑杆二的长度和宽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一的方形一端设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与支撑杆一的一个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新型提供的公交车座椅,使用时通过结构简单的支撑杆结构将桌板从凹槽中拉出即可使用,不使用时通过支撑杆结构收缩回去可隐藏于公交车座椅后背,使用方便的同时还不会影响人们在公交车上的日常活动;

(2)本新型提供的公交车座椅,桌板,两个支撑杆和椅座形成一个以椅座为机架的铰链四连杆机构。在拉开时,两个支撑杆在一条直线上,支撑杆一的限位部限制支撑杆二的转动,此时铰链四连杆机构形成死点,桌板不能继续上抬;并且形成三角形结构,整个装置更加稳定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3)本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方便乘客在坐车的同时俯身休息,较现有的公交车座椅,功能更加人性化,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桌板、支撑杆和椅背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桌板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中:1-椅座、2-桌板、3-凹槽一、4-支撑杆一、4-1-限位部、5-支撑杆二、6-连杆、7-凹槽二、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椅座1和桌板2,所述桌板2设置在椅座1的背部;所述桌板2通过连接件8与椅座1的上部连接;所述椅座1的背部开设有与桌板2大小相适应的凹槽一3;所述桌板2一端与连接件8相轴接;所述桌板2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一4和支撑杆二5与椅座1的下部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撑杆一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8与椅座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4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5的一端呈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二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8与桌板2相连接;其中连接件8的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杆一4和支撑杆二5共两组,分别位于桌板2的左右两侧,起到连接和固定桌板2的作用;所述凹槽一3内部还设有与支撑杆一4大小相匹配的凹槽二7。

其中,左右两个支撑杆一4之间还设有一连杆6,所述连杆6起到固定支撑杆一4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支撑杆一4和支撑杆二5的一端为圆弧形,另一端为方形;所述支撑杆一4和支撑杆二5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一4和支撑杆二5的圆弧形一端和连接件8相连;所述支撑杆一4和支撑杆二5通过方形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杆一4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支撑杆二5的长度和宽度。所述支撑杆一4的方形一端设有一限位部4-1;所述限位部4-1位于与支撑杆一4的一个面上。其中支撑杆一4和支撑杆二5的结构如图3和4所示。

参照图6和7所示,使用时,将桌板2从凹槽一3中拉出,随着拉开的角度变大,支撑杆二5从支撑杆一4中旋转拉出,直到支撑杆二5被支撑杆一4的限位部4-1限制,此时支撑杆二5与支撑杆一4成一条直线,桌板2完全打开,呈水平状态。在拉开时,由于两个支撑杆在一条直线上,支撑杆一4的限位部4-1限制支撑杆二5的转动,此时铰链四连杆机构形成死点,桌板2不能继续上抬;并且形成三角形结构,整个装置更加稳定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乘客可以附身在桌板上休息;当不使用时,将桌板通过支撑杆结构收缩回去可隐藏于公交车座椅后背。

本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方便乘客在坐车的同时俯身休息,较现有的公交车座椅,功能更加人性化,使用方便的同时还不会影响人们在公交车上的日常活动;便于推广应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包括椅座和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设置在椅座的背部;所述桌板通过连接件与椅座的上部连接;所述椅座的背部开设有与桌板大小相适应的凹槽一;所述桌板一端与连接件相轴接;所述桌板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与椅座的下部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椅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的一端呈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二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桌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共两组,分别位于桌板的左右两侧,起到连接和固定桌板的作用;所述凹槽一内部还设有与支撑杆一大小相匹配的凹槽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支撑杆一之间还设有一连杆,所述连杆起到固定支撑杆一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一端为圆弧形,另一端为方形;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圆弧形一端和连接件相连;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通过方形的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支撑杆二的长度和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的方形一端设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与支撑杆一的一个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包括椅座和桌板,所述桌板设置在椅座的背部;所述桌板通过连接件与椅座的上部连接;所述椅座的背部开设有与桌板大小相适应的凹槽一;所述桌板一端与连接件相轴接;所述桌板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与椅座的下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椅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的一端呈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二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桌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共两组,分别位于桌板的左右两侧,起到连接和固定桌板的作用;所述凹槽一内部还设有与支撑杆一大小相匹配的凹槽二。本装置设计科学、可以方便乘客在坐车的同时俯身休息,较现有的公交车座椅,功能更加人性化。

技术研发人员:穆亚龙;周志超;张金帅;张景阳;王耀东;侯召宾;李信泉;杨志远;张怀宇;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