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及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470发布日期:2020-05-22 22:21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及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用安全带辅助装置及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体型小,家用的小型汽车上自带的安全带无法很好的匹配儿童的体型,斜拉带的上端高度较高,使斜拉带跨过儿童的头部或者颈部,在正常行驶情况下难以起到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相反,在意外发生时易对儿童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1604609u,于2010年10月13日公开了“一种儿童用可调高度安全带”,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于车体内的现有斜跨带b2和现有横向带b1,还包括现有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b3以及设置在斜向安全带上的挂件;现有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b3的下端为固定端,其上端为自由端;固定端与车体相对固定,其自由端设置有连接部件,挂件用于挂接连接部件。使用该类儿童安全带,虽然可以改变斜拉带的倾斜角度,使其适应儿童的身材,但是对儿童的安全防护效果依然不足:由于儿童的体重较轻、上半身的高度较矮、胸-背间厚度较小,难以得到斜拉带的有效拦阻,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可能被竖直的抛起再跌落,造成意外事故。

另外,由于连接部件的存在,在发生碰撞尤其是侧碰时,很容易使儿童的头部碰到连接部件,造成二次伤害。

再次,由于现有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b3的存在,限制了儿童手臂的活动空间。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不影响儿童手臂活动空间,增加安全带的阻挡力,避免儿童被连接部件碰伤、刮伤,使得安全带能更全面的保护车载儿童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辅助装置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使得不影响儿童手臂的活动空间,斜跨带能够有足够的阻挡力,并将扣接部置于织带部背面,避免儿童被连接部件碰伤、刮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包括带体、限位装置及固定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扣接部和织带部,所述扣接部通过所述织带部,使用具备一键释放功能的卡扣连接,并置于所述织带部背面,所述织带部一端与所述带体缝合固定,置于所述带体的正面;所述限位装置固设于所述带体,并与斜跨带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固设于带体,通过自动锁止扣或飞机子母扣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绕设于座椅背靠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一端固定于座椅与背靠的连接处,如通过isofix接口连接固定,另一端固定于座椅后方或后备箱,达到固定限位装置的目的,限位装置的高度可以通过限位装置与固定装置之间的织带长度调节装置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座椅正面,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座椅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保护部,所述保护部为具有一定的厚度的软质材料或软的装饰物。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部固设或套设于所述限位装置的织带部。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还包括织带长度调节装置,所述织带长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固定装置之间,通过织带长度调节装置调节限位装置与固定装置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限位装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采用自动锁止扣或飞机子母扣固定,将安全带辅助装置固定在座椅上,使受力得到充分保证。

进一步地,所述扣接部采用眼镜蛇插扣、飞机子母扣或其它具备一键释放功能的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包括上述的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效果为:1.解决了现有安全带辅助装置影响儿童手臂活动空间的问题;2.解决了现有安全带辅助装置受力有限,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一旦出现意外,容易脱开,起不到保护作用的问题,通过将辅助装置固定在座椅上的方式,使得斜跨带能够有足够的阻挡力,充分保证儿童安全;3.解决了现有安全带辅助装置的扣接部裸露在外侧,容易碰伤、刮伤儿童的问题,通过将扣接部置于带体背面,使得儿童无法直接接触扣接部,充分保证儿童安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可调高度安全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的一种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5、图6为实施例一的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b1-现有横向带;b2-现有斜跨带;b3-现有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1-横向带;2-斜跨带;3-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301-带体;302-限位装置;303-固定装置;3021a-锁紧件;3021b-卡头;3022a-纵向织带;3022b-横向织带;303a-第一固定部;303b-第二固定部;304-织带长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针对座椅背靠部分可放倒的车型:

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3配合横向带1和斜跨带2使用,如图5、6所示,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3包括带体301、限位装置302及固定装置303;限位装置302包括扣接部和织带部。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3延座椅的纵向绕设于座椅,通过绕座椅转动的方式来实现调节限位装置302的高度,限位装置302设置于座椅正面,固定装置303设置于座椅背面。限位装置302还包括保护部,保护部为具有一定的厚度的软质材料或软的装饰物,起到美观和缓冲作用。保护部固设或套设于限位装置302的织带部。

限位装置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扣接部为具备一键释放功能的卡扣连接,如眼睛蛇插扣;扣接部包括锁紧件3021a和卡头3021b,织带部包括纵向织带3022a和横向织带3022b;横向织带3022b通过缝线缝在纵向织带3022a的背面,横向织带3022b穿过紧锁件3021a,紧锁件3021a固定在纵向织带3022a与横向织带3022b的缝合处,卡头3021b固定在横向织带3022b的另一端,将卡头3021b和横向织带3022b绕过纵向织带3022a的正面,转到纵向织带3022a的背面,与紧锁件3021a扣上,这样限位装置302就处于闭合状态,实现了扣接部置于带体301背面的目的,限位装置302的扣接部置于带体背面,避免儿童头部与金属部件接触,能有效避免二次伤害;限位装置302固设于带体301,并与安全带的斜跨带2连接,虚线部分为在没有限位装置302作用下,斜跨带2所处的位置。当限位装置302处于开的状态,将原车的斜跨带2放入限位装置302,闭合限位装置302,斜跨带2就卡在了限位装置302中。

固定装置实施方式:带体301首、尾通过固定装置303的第一固定部303a和第二固定部303b锁紧、固定,将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固定在座椅背靠上,使斜跨带2受力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固定装置采用自动锁止扣或飞机子母扣,这样带体的长度是可调节的。

实施例二

针对座椅背靠部分不能放倒的车型:

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3配合横向带1和斜跨带2使用,如图7所示,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3包括带体301、限位装置302、固定装置303及织带长度调节装置304;限位装置302包括扣接部和织带部。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3延座椅的纵向,一端固设于座椅坐垫与背靠连接处,另一端固设于座椅椅背或者后备箱处,通过织带长度调节装置304来实现调节限位装置302的高度,限位装置302设置于座椅正面。织带长度调节装置304设置于限位装置302和固定装置303之间,通过织带长度调节装置304调节限位装置302与固定装置303之间的距离,充分保证限位装置302的的高度合适,通过调节限位装置302的高度,将斜跨带2适当拉低,达到不勒儿童脖子的目的。限位装置302还包括保护部,保护部为具有一定的厚度的软质材料或软的装饰物,起到美观和缓冲作用。保护部固设或套设于限位装置302的织带部。

限位装置的实施方式同实施例一中限位装置实施方式。

固定装置实施方式: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3一端固定于座椅与背靠的连接处,如通过isofix接口连接固定,另一端固定于座椅后方或后备箱处,达到固定限位装置302的目的。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包括实施例一或二中提及的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带辅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不再赘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