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2712发布日期:2020-04-21 19:0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前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不断增大,目前发动机和悬置之间连接的前支架往往结构空间强度不足,前支架两侧边在受到冲击力的时候容易使减振胶垫挤压变形,导致发动机振动大,振动现象传递不足,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占用空间较大,无法与发动机形状很好地匹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对前支架作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牢固的前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前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支架本体及焊接在前支架本体上的固定板,所述前支架本体包括底板及底板两侧折弯的侧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低于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通过倾斜的过渡板相连接,所述过渡板和侧板连接处对称设置有内凹,所述侧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侧板为三角形板件,所述第一底板远离侧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圆凸台,所述第一圆凸台与左侧板的距离大于与右侧板的距离,所述第一圆凸台中心开设有条形安装孔,所述第二底板中部远离侧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圆凸台,所述第二圆凸台距离左侧板的距离大于与右侧板的距离,所述第二圆凸台中心开设有圆形安装孔;所述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焊接在侧板上,所述固定板包括l型弯折板和z字型弯折板,两个所述l型弯折板对称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l型弯折板与侧板相垂直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z字型弯折板焊接在左侧板上,所述z字型弯折板远离左侧板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上固定有焊接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侧板的夹角为直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凸台的圆心和第二圆凸台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l型弯折板与侧板垂直的一面与底板的角度为75°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本体采用结构钢板qste4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前支架采用一体式结构,结构牢固,支撑强度高,并且多角度设计的固定板能更好地贴合发动机外形,安装简单牢固;并且本实用占用空间小,在车体内狭小的空间内能更便于车体管线的排布,使用寿命较长,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支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支架的a-a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前支架本体;11-底板;111-第一底板;1111-第一圆凸台;1112-条形安装孔;112-第二底板;1121-第二圆凸台;1122-圆形安装孔;113-过渡板;12-侧板;121-左侧板;122-右侧板;123-通孔;13-内凹;

2-固定板;21-l型弯折板;211-第一定位孔;22-z字型弯折板;221-第二定位孔;

3-焊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前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支架本体1及焊接在前支架本体1上的固定板2,前支架本体1包括底板11及底板11两侧折弯的侧板12,底板11和侧板12的夹角为直角,底板11包括第一底板111和第二底板112,第一底板111低于第二底板112,即第二底板112相对于第一底板111更为突出,第一底板111和第二底板112之间通过倾斜的过渡板113相连接,过渡板113和侧板12间对称设置有较深的内凹13,侧板12分为对称设置的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侧板12为三角形板件,第一底板111远离侧板12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圆凸台1111,第一圆凸台1111距离左侧板121的距离大于右侧板122,第一圆凸台1111中心开设有条形安装孔1112,用来安装减振胶垫,第二底板112中部远离侧板12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圆凸台1121,第二圆凸台1121距离左侧板121的距离大于右侧板122,第二圆凸台1121中心开设有圆形安装孔1122,第一圆凸台1111和第二圆凸台1121的圆心均在同一竖直线上;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23,通孔123上固定有焊接螺母3。

固定板2焊接在侧板12上,固定板2包括l型弯折板21和z字型弯折板22,l型弯折板21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上,l型弯折板21与侧板12相垂直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1,l型弯折板21与侧板12垂直的一面与底板11的角度为75°;z字型弯折板22焊接在左侧板121上,z字型弯折板22远离左侧板121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1,并且该端面与侧板12平行,固定板2的形状设置是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其他结构。

另外,前支架本体1选用钣金qste420材料,qste420是冷成型热轧汽车结构钢板,满足强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前支架采用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装配简单,性能可靠,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与发动机更能贴合安装,通过螺栓将前支架固定在发动机上后,配合减振胶垫,能够减轻振动对零部件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能便于车体管线的排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支架本体(1)及焊接在前支架本体(1)上的固定板(2),所述前支架本体(1)包括底板(11)及底板(11)两侧折弯的侧板(12),所述底板(11)包括第一底板(111)和第二底板(112),所述第一底板(111)低于第二底板(112),所述第一底板(111)和第二底板(112)之间通过倾斜的过渡板(113)相连接,所述过渡板(113)和侧板(12)连接处对称设置有内凹(13),所述侧板(12)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所述侧板(12)为三角形板件,所述第一底板(111)远离侧板(12)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圆凸台(1111),所述第一圆凸台(1111)与左侧板(121)的距离大于与右侧板(122)的距离,所述第一圆凸台(1111)中心开设有条形安装孔(1112),所述第二底板(112)中部远离侧板(12)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圆凸台(1121),所述第二圆凸台(1121)距离左侧板(121)的距离大于与右侧板(122)的距离,所述第二圆凸台(1121)中心开设有圆形安装孔(1122);所述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23);所述固定板(2)焊接在侧板(12)上,所述固定板(2)包括l型弯折板(21)和z字型弯折板(22),两个所述l型弯折板(21)对称设置在左侧板(121)和右侧板(122)上,所述l型弯折板(21)与侧板(12)相垂直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1),所述z字型弯折板(22)焊接在左侧板(121)上,所述z字型弯折板(22)远离左侧板(121)的一端面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3)上固定有焊接螺母(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和侧板(12)的夹角为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凸台(1111)的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凸台(1121)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弯折板(21)与侧板(12)垂直的一面与所述底板(11)的角度为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本体(1)采用结构钢板qste420材料。


技术总结
前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支架本体及焊接在前支架本体上的固定板,前支架本体包括底板及底板两侧折弯的侧板,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和过渡板,过渡板和侧板连接处对称设有内凹,侧板包括对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第一底板设置有第一圆凸台,第一圆凸台中心开设有条形安装孔,第二底板中部设置有第二圆凸台,第二圆凸台中心开设有圆形安装孔;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固定板包括L型弯折板和Z字型弯折板,两个L型弯折板对称设置在左、右侧板上,L型弯折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Z字型弯折板焊接在左侧板上,Z字型弯折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本实用采用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装配简单,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与发动机更能贴合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卓祁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好格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