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静电功能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1156发布日期:2020-03-31 16:16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静电功能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静电功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手机充电桩是在户外为人们提供临时充电的装置,常见于火车站、地铁口等人员密集的地方,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不仅支持投币支付还有扫码的支付方式,在冬天由于天气干燥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会对充电桩的内部零件造成损坏,但是现有的充电桩的防静电装置固定连接在地面上,这样就不方便移动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静电功能,方便移动,同时在移动的时候防静电装置能够不与地面接触的带有防静电功能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防静电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的充电桩本体的侧板上设置有风扇,充电桩本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静电消除棒,充电桩本体的内部的下部设置有导电杆,导电杆转动连接在充电桩本体内,导电杆上安装有齿轮一,导电杆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安装有与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转动杆的端部连接有手轮,导电线缠绕在导电杆上,导电线从充电桩本体的底部伸出,导电块固定连接在导电线的底部,导电块与地面相接触连接,充电桩本体的顶板上连接有防护盖,充电桩本体的底板上连接有支撑腿。

所述的导电杆与充电桩本体的底板间隔设置,转动杆与导电杆平行设置。

所述的导电线的数量为2组,导电线的端部与导电杆固定连接,导电块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底板的下方。

所述的转动杆的一侧从充电桩本体的侧面伸出,手轮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侧面的外部。

所述的支撑腿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底板的四个角上,每个支撑腿的底部均连接有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

所述的风扇固定嵌入在充电桩本体的侧板上,风扇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网罩,防护网罩连接在充电桩本体的侧板的外部。

所述的充电桩本体的顶板的顶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充电桩本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静电消除棒,静电消除棒与顶板相固定连接,静电消除棒起到充电桩本体内部会产生的静电,充电桩本体的内侧面涂有静电喷涂层,防止静电对充电桩本体的内部造成损伤,延长使用寿命,充电桩本体的内部的下部连接有导电装置,转动手轮,使导电线向外伸出,从而使导电块与地面相接触,这样就将静电传导给地面,充电桩本体的侧板上设置有风扇,使充电桩本体更好的散热,风扇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网罩,防护网罩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的侧板上,这样可以防止一些碎屑进入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起到隔离作用,充电桩本体的顶板的顶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为锥形结构,这样对开口起到保护作用,支撑腿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底板的四个角上,每个支撑腿的底部均连接有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这样可以方便的移动充电桩本体,在移动的时候,转动手轮,使导电块升起,不与地面相接触,这样移动起来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带防静电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的充电桩本体1的侧板上设置有风扇12,充电桩本体1的顶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静电消除棒5,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的下部连接有导电杆6,导电杆6转动连接在充电桩本体1内,导电杆6上安装有齿轮一3,导电杆6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上安装有与齿轮一3相啮合的齿轮二4,转动杆14的端部连接有手轮15,导电线9缠绕在导电杆6上,导电线9从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伸出,导电块7固定连接在导电线9的底部,导电块7与地面相接触连接,充电桩本体1的顶板上连接有防护盖8,充电桩本体1的底板上连接有支撑腿10。

所述的导电杆6与充电桩本体1的底板间隔设置,转动杆14与导电杆6平行设置。所述的导电线9的数量为2组,导电线9的端部与导电杆6固定连接,导电块7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的底板的下方。所述的转动杆14的一侧从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伸出,手轮15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的外部。所述的支撑腿10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1的底板的四个角上,每个支撑腿10的底部均连接有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2。所述的风扇12固定嵌入在充电桩本体1的侧板上,风扇12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网罩13,防护网罩13连接在充电桩本体1的侧板的外部。所述的充电桩本体1的顶板的顶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防护盖8,防护盖8为锥形结构。

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充电桩本体1的顶板4上设置有开口5,开口5处连接有静电消除棒5,静电消除棒5与顶板4相固定连接,静电消除棒5起到充电桩本体1内部会产生的静电,充电桩本体1的内侧面涂有静电喷涂层11,防止静电对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造成损伤,延长使用寿命,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的下部连接有导电装置,剩下的多余的静电通过导电装置传导给地面,导电杆6的外部套装有齿轮一3,齿轮一3一侧啮合有齿轮二4,齿轮二4套装在转动杆14的外部,转动杆14的端部连接有手轮15,导电线9缠绕在导电杆6的两侧,导电块7固定连接在导电线9的底部,导电杆6的外部对称套设有两个轴承,轴承嵌入在充电桩本体1的侧板内,导电杆6与充电桩本体1的底板间隔设置,导电线9从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伸出,转动杆14的外部套设有轴承,轴承嵌入在充电桩本体1的侧板内,转动杆14的一侧从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伸出,手轮15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的外部,转动杆14的长度小于导电杆6的长度,转动手轮15,手轮15可以为不导电材质,使导电线9向外伸出,从而使导电块7与地面相接触,这样就将静电传导给地面,充电桩本体1的侧板上设置有风扇12,使充电桩本体1更好的散热,风扇12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网罩13,防护网罩13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1的侧板上,这样可以防止一些碎屑进入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起到隔离作用,充电桩本体1的顶板的顶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防护盖8,防护盖8为锥形结构,这样对开口4起到保护作用,支撑腿10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1的底板的四个角上,每个支撑腿10的底部均连接有有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2,这样可以方便的移动充电桩本体1,在移动的时候,转动手轮,使导电块7升起,不与地面相接触,这样移动起来更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