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隔热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6394发布日期:2020-08-05 00:4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隔热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隔热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汽车的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优化汽车发动机的使用性能,越来越多的新型发动机应用在汽车上,具体的,相对于传统发动机而言,新型发动机新增了涡轮增压功能,优化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但是,这种新型发动机存在着产热太多的问题,导致发动机舱内的温度过高,这种高温环境势必会对发动机舱中的橡胶零件产生热害影响,严重时甚至会极大缩短橡胶零件的寿命乃至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因发动机产热大所导致的机舱温度过高而影响了橡胶零件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隔热装置和车辆,该辅助支架包括连接侧和连接部,其中,连接侧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发动机的与变速箱装配的位置处,有利于为隔热罩提供有力支撑,该连接部能够为隔热罩提供了安装点,便于实现隔热罩的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包括连接侧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侧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到发动机的与变速箱装配的位置处,所述连接部设置为能够的连接侧以及延伸到用于与隔热罩连接的预设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辅助支架的连接侧设置为具有与所述发动机的与所述变速箱装配的位置处的形状相适配的结构,并且所述连接侧处形成有安装孔和止挡部。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的与所述变速箱装配的位置处形成为弧形装配槽,且所述辅助支架的连接侧形成为用于与发动机的弧形装配槽适配的弧形端,所述弧形端的中部形成有所述安装孔,所述弧形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置为用于能够容纳并止挡于所述弧形装配槽的槽口突缘的凹槽结构。

可选的,所述辅助支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一侧形成为所述弧形端,所述第一板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板件连接,所述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隔热罩的安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彼此垂直;和/或,所述第一板件的远离所述第二板件的一侧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弧形侧壁,以避让所述发动机的驱动轴。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件上并且设置为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板件的板面方向延伸的安装螺柱。

可选的,所述辅助支架包括沿所述第二板件的板面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螺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包括隔热罩和所述的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所述隔热罩的一侧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隔热罩的另一侧用于搭接在预催支架上,以使得套设在所述发动机的驱动轴上的半轴护套能够与所述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和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隔离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预催支架和所述的隔热装置,所述辅助支架的一侧和所述变速箱分别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的装配处,所述隔热罩搭接在所述预催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隔热装置包括螺栓螺母组件,所述预催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隔热罩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栓螺母组件中的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连接所述隔热罩和所述预催支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隔热装置和车辆,该辅助支架包括连接侧和连接部,其中,连接侧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发动机的与变速箱装配的位置处,有利于为隔热罩提供有力支撑,该连接部能够为隔热罩提供了安装点,便于实现隔热罩的安装,有利于发动机舱内的橡胶等零部件与作为热源的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隔离开,延长了发动机舱内的橡胶等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辅助支架装配到发动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装置装配到发动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辅助支架;11、弧形端;12、安装孔;13、止挡部;14、第一板件;15、第二板件;16、安装螺柱;17、弧形侧壁;2、隔热罩;3、预催支架;4、发动机;41、涡轮增压器;42、驱动轴;43、半轴护套;44、弧形装配槽;45、装配螺栓;5、变速箱;6、排气管;7、螺栓螺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如图1-图3所示,所述辅助支架1包括连接侧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侧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到发动机4的与变速箱5装配的位置处,所述连接部设置为能够延伸到用于与隔热罩2连接的预设位置处。其中,该预设位置可以设置为隔热罩2便于安装的各种合理位置,例如,该预设位置设为图2和图3所示的发动机的装配槽、涡轮增压器以及安装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的半轴护套之间所形成的公共区域处,以便于隔热罩的安装;隔热罩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状,例如,设为如图3所示的弯板结构,此时,预设位置设置为图3所示的半轴护套的上方以及涡轮增压器的下方所形成的空间位置处,有利于通过弯板结构的隔热罩将发动机舱内的橡胶零部件(例如,半轴护套)与作为热源的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隔离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隔热装置和车辆,该辅助支架包括连接侧和连接部,其中,连接侧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发动机的与变速箱装配的位置处,有利于为隔热罩提供有力支撑,该连接部能够为隔热罩提供安装点,便于实现隔热罩的安装,有利于发动机舱内的橡胶零部件与作为热源的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隔离开,延长了发动机舱内的橡胶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发动机4和变速箱5之间通过装配螺栓45进行装配,此时,为了便于辅助支架1安装在发动机4和变速箱5的装配位置处,辅助支架1的连接侧设置为具有与所述发动机4的与所述变速箱(5)装配的位置处的形状相适配的结构,并且所述连接侧处形成有安装孔12和止挡部13,以使得辅助支架能够稳固地安装在发动机的装配位置处,有利于为隔热罩提供有力支撑。使用时,通过装配螺栓45贯穿辅助支架的安装孔12、发动机的与所述变速箱(5)装配的位置处的装配孔以及变速箱的装配孔进行组装,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有效利用了发动机的原有结构以实现隔热罩的安装,避免为了装配隔热罩而重新更换发动机的制作模具而导致的高成本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发动机4的装配位置处一般都形成为弧形装配槽44,该弧形装配槽44形成有如图2所示的弧形侧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弧形侧壁两端的槽口突缘。在不改变发动机的原有的装配结构的前提下,为了使得辅助支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发动机的原有的装配结构(即,弧形装配槽44),所述辅助支架1的连接侧形成为用于与发动机的弧形装配槽44适配的弧形端11,所述弧形端11的中部形成有所述安装孔12,所述弧形端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止挡部13,所述止挡部13设置为用于能够容纳并止挡于所述弧形装配槽44的槽口突缘的凹槽结构,其中,弧形端11的弧形壁用于与发动机的弧形装配槽44适配,结构紧凑,两个止挡部13能够有效防止辅助支架在承载隔热罩时绕装配螺栓45的轴线方向沿图1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加强了辅助支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避免因辅助支架支撑不稳定而造成辅助支架和隔热罩与周边零部件发生干涉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架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件14和第二板件15,所述第一板件14的一侧形成为所述弧形端11,所述第一板件14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板件15连接,所述第二板件15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隔热罩2的所述连接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占用空间少,通过弯折结构增加了辅助支架1的自身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件14和所述第二板件15彼此垂直,便于加工,有利于批量化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件14的远离所述第二板件15的一侧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弧形侧壁17,以避让所述发动机4的驱动轴42,使得辅助支架1与驱动轴42之间能够预留必要的间隙,避免与驱动轴42发生干涉。

为了便于隔热罩的安装,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件15上并且设置为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板件15的板面方向延伸的安装螺柱16,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板件14和安装螺柱16分别垂直连接在第二板件15上。其中,安装螺柱16和第二板件15之间可以采用各种合理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例如,焊接。

为了优化辅助支架1和隔热罩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所述辅助支架1包括沿所述第二板件15的板面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螺柱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热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隔热装置包括隔热罩2和所述的用于隔热罩2的辅助支架1,所述隔热罩2的一侧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隔热罩2的另一侧用于搭接在预催支架3上,以使得套设在所述发动机4的驱动轴42上的半轴护套43能够与所述发动机4的涡轮增压器41和所述发动机4的排气管6隔离开。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催支架3指的是用于连接主催化器和发动机缸体的支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发动机4周围的承重支架,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其中,隔热罩2可以设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隔热罩2设置为如图3所示的沿驱动轴42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沿驱动轴42的周向弯折的弧形弯板结构,以便于对安装在驱动轴42上的半轴护套43起到遮挡作用,此时,该预设位置可以设置为图3所示的半轴护套43的上方以及排气管6和涡轮增压器41的下方所形成的空间位置处,有利于通过弯板结构的隔热罩2将发动机舱内的橡胶零部件(例如,半轴护套)与作为热源的涡轮增压器41和排气管6隔离开;隔热罩2和辅助支架1之间可以采用各种合理的安装方式,例如,采用螺栓螺母组件7进行组装,隔热罩2可以设置开孔,以使得辅助支架的安装螺柱16穿过并且通过螺母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组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隔热装置和车辆,该隔热装置通过隔热罩来将发动机舱内的橡胶零部件(例如,半轴护套)与作为热源的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和排气管隔离开,延长了发动机舱内的橡胶等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辅助支架为隔热罩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受力支撑点,有效利用了发动机的原有结构,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4、变速箱5、预催支架3、排气管6和所述的隔热装置,所述辅助支架1的一侧和所述变速箱5分别连接在所述发动机4的装配处,所述隔热罩2搭接在所述预催支架3上。其中,该预催支架用于将主催化器固定在发动机的缸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隔热罩的辅助支架、隔热装置和车辆,该车辆通过设置隔热装置中的隔热罩来将发动机舱内的橡胶等零部件(例如,半轴护套)与作为热源的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和排气管隔离开,延长了发动机舱内的橡胶等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辅助支架为隔热罩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受力支撑点,有效利用了发动机的原有结构,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

为了提高隔热罩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所述隔热装置包括螺栓螺母组件,所述预催支架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隔热罩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栓螺母组件中的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连接所述隔热罩2和所述预催支架3,优化了整个隔热装置的稳定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