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的洗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4493发布日期:2020-08-11 20:38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的洗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工地的洗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层深基坑项目出现在城市繁华地段,作为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土石方挖运工序,土石方一般由渣土车运输,伴随而来的场地道路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施工现场水土保持专项设计和评估的要求,解决施工现场渣土污染,节约资源(如水资源)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城市核心区超高层深基坑狭小场地的项目来说具有以下问题。

1、位于城市繁华地段,施工用地紧张;洗车池占地面积大,一般长度达18-29m,宽3-5m,没有充足的地方用于单独设置洗车系统。

2、为满足超高层承载力的要求,基坑较深,选择较好的持力层,土方开挖量较大,工期进度紧张;政府环境要求高,进出场的渣土车轮胎不能携带渣土进入市政道路,污染城市环境。

3、为保证施工安全,需进行基坑降水,地下水的排放极大地浪费地下水资源。

4、市政自来水压力不足,洗车效果不佳,降低效率,影响出土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的洗车系统,要解决传统的洗车系统占地大、效率低、水压小、清洗效果不佳和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地的洗车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供水系统、高压泵系统、洗车池系统、三级沉淀池和排水沟;所述基坑内、沿着基坑的边缘设置有一圈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包括有竖向支撑和水平支撑;所述水平支撑由上而下间隔支设有至少两道;每道水平支撑为由横梁和纵梁构成的呈网格结构;所述环形支撑架的顶部与基坑的顶部平齐;在环形支撑架顶部的水平支撑上浇筑有混凝土封板,并且混凝土封板的外边缘延伸至基坑的顶部;所述供水系统设置在基坑内,包括降水井、潜水泵和中继水箱;所述潜水泵将降水井中的水抽入到中继水箱中,并且再将中继水箱中抽入到高压泵系统中;所述高压泵系统设置在混凝土封板上,包括有储水箱、增压泵和压力管道;所述增压泵将储水箱中的水通过压力管道泵送到洗车池系统中;所述洗车池系统包括有洗车池和洗车机;所述洗车池设置在混凝土封板上,该洗车池分为驶入坡段、过渡段和驶出坡段;所述驶入坡段和驶出坡段的表面均为先上后下的双坡面,且驶入坡段和驶出坡段沿着洗车池的长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洗车池由驶入坡段的下坡面、驶出坡段的上坡面以及分别设置在驶入坡段和驶出坡段两侧的挡墙围合而成;所述洗车池的底板为混凝土封板;两块挡墙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第一道水平支撑上;所述洗车机安装在驶出坡段上;所述三级沉淀池设置在洗车池的一侧、对应挡墙的位置处,且三级沉淀池的底板为混凝土封板;在位于洗车池一侧的挡墙上、靠近底部位置处设有滤砂口;所述洗车池中的泥水通过滤砂口流入三级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并排入排水沟中。

优选的,所述中继水箱和潜水泵安装在第二道水平支撑和/或第二道以下的水平支撑上、靠近基坑的侧壁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驶入坡段的下坡面为台阶面,所述驶出坡段的上坡面为台阶面;在驶入坡段和驶出坡段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截水沟;所述洗车机安装在驶出坡段的截水沟上方。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的顶面低于第一道水平支撑的顶面;驶入坡段的顶部高于第一道水平支撑的顶面;驶出坡段的顶部高于第一道水平支撑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三级沉淀池包括有沉淀池单元、过滤池单元和清水池单元;所述三级沉淀池的底板与洗车池下方的第一道水平支撑的底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滤砂口设置在挡墙上、对应沉淀池单元的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与传统洗车池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洗车系统巧妙的将三级沉淀池、洗车池系统设置在基坑内支撑混凝土封板上,无需额外占用施工场地,解决了城市核心区施工场地紧张的问题,节约了土地资源;并且混凝土封板作为三级沉淀池和洗车池系统的一部分,充分借助基坑内支撑混凝土封板和水平支撑的梁板结构,提高了洗车池的整体受力性能,节约钢筋、混凝土原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洗车池中间过渡段通过利用基坑降板的形式,使得整个过渡段的标高降低,在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有效地缩短整个洗车池的长度,缓解施工场地紧张的突出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将驶入坡段的下坡面和驶出坡段的上坡面设置为具有一定坡度的台阶面,能够提供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上下颠簸力,促使轮胎凹槽的泥土快速脱落,同时坡顶位置设置截水沟,防止车辆在洗车池中来回颠簸时,带出的泥水冲出驶入台阶污染场地。

3、本实用新型中将滤砂口设置在洗车池一侧的挡墙上、靠近底部位置处,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洗车池里面的泥沙流入三级沉淀池中,提高了滤砂口的位置,额外增加了洗车池自身的泥沙沉淀功能,由原先的一级沉淀变为二级沉淀,提升了整个洗车系统的泥沙沉淀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洗车系统中水源来自基坑内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一方面防止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直接排走,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避免使用市政自来水,节省工程施工成本,节约水资源;并且本实用新型利用场地已有的消防泵系统,通过增压泵,加大了洗车机的冲水压力,提升洗车效率,缩短工期。

5、本实用新型的洗车系统有机的将传统的洗车池、洗轮机、基坑降水井、基坑支撑封板、三级沉淀池以及消防泵房进行组合,有效的解了决传统的洗车系统占地大、效率低、水压小、清洗效果不佳和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洗车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供水系统布置在基坑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洗车系统设置在混凝土封板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坑、2-降水井、3-潜水泵、4-中继水箱、5-三级沉淀池、5.1-沉淀池单元、5.2-过滤池单元、5.3-清水池单元、5.4-隔墙、6-排水沟、7-储水箱、8-增压泵、9-压力管道、10-洗车池、10.1-驶入坡段、10.2-过渡段、10.3-驶出坡段、10.4-挡墙、11-洗车机、12-水平支撑、13-混凝土封板、14-滤砂口、15-截水沟、16-高压泵房、17-竖向支撑、18-地连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这种建筑工地的洗车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供水系统、高压泵系统、洗车池系统、三级沉淀池5和排水沟6;所述基坑1内、沿着基坑1的边缘设置有一圈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包括有竖向支撑17和水平支撑12;所述水平支撑12由上而下间隔支设有至少两道;每道水平支撑12为由横梁和纵梁构成的呈网格结构;所述环形支撑架的顶部与基坑1的顶部平齐;在环形支撑架顶部的水平支撑12上浇筑有混凝土封板13,并且混凝土封板13的外边缘延伸至基坑1的顶部;所述供水系统设置在基坑1内,包括降水井2、潜水泵3和中继水箱4;所述潜水泵3将降水井2中的水抽入到中继水箱4中,并且再将中继水箱4中抽入到高压泵系统中;所述高压泵系统设置在混凝土封板13上,包括有储水箱7、增压泵8和压力管道9;所述增压泵8将储水箱7中的水通过压力管道9泵送到洗车池系统中;所述洗车池系统包括有洗车池10和洗车机11;所述洗车池10设置在混凝土封板13上,该洗车池10分为驶入坡段10.1、过渡段10.2和驶出坡段10.3;所述驶入坡段10.1和驶出坡段10.3的表面均为先上后下的双坡面,且驶入坡段10.1和驶出坡段10.3沿着洗车池10的长轴向间隔设置;在驶入坡段10.1和驶出坡段10.3两侧分别设置有挡墙10.4;所述驶入坡段10.1的下坡面、驶出坡段10.3的上坡面和两侧的挡墙10.4共同围合成凹槽;所述洗车池10的底板为混凝土封板13;两块挡墙10.4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第一道水平支撑12上;所述洗车机11安装在驶出坡段10.3上;所述三级沉淀池5设置在洗车池10的一侧、对应挡墙10.4的位置处,且三级沉淀池5的底板为混凝土封板13;在位于洗车池10一侧的挡墙10.4上、靠近底部位置处设有滤砂口14;所述洗车池10中来不及沉淀的泥水通过滤砂口14流入三级沉淀池5中进行沉淀,并排入排水沟6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坑1的边缘,紧贴基坑1的侧壁设置有一圈地连墙18;所述混凝土封板13的外侧边浇筑在地连墙18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撑17沿着环向间隔布置,并且竖向支撑17设置在靠近基坑1边缘的位置处;靠近基坑1中心一侧的一组竖向支撑17围成一个圆形;所述混凝土封板13的内边缘支撑在靠近基坑1中心一侧的一组竖向支撑1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继水箱4和潜水泵3安装在第二道水平支撑12和/或第二道以下的水平支撑12上、靠近基坑1的侧壁位置处,并且在降水井2的底部也安装有潜水泵3。

本实施例中,所述驶入坡段10.1的下坡面为台阶面,所述驶出坡段10.3的上坡面为台阶面;在驶入坡段10.1和驶出坡段10.3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截水沟15;所述洗车机11安装在驶出坡段10.3的截水沟15上方。

本实施例中,驶入坡段10.1的下坡面坡度能够满足车辆驶入洗车池10,该坡度的最大值为1:6;驶出坡段10.3的上坡面能够满足车辆驶出洗车池10,该坡度的最大值为1:6。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段10.2底部的混凝土封板13设置成降板形式,过渡段10.2的顶面低于第一道水平支撑12的顶面;驶入坡段10.1的顶部高于第一道水平支撑12的顶面;驶出坡段10.3的顶部高于第一道水平支撑12的顶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驶入坡段10.1和驶出坡段10.3均为混凝土浇筑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级沉淀池5包括有沉淀池单元5.1、过滤池单元5.2和清水池单元5.3;所述三级沉淀池5底部的混凝土封板13设置成降板形式,三级沉淀池5的底板与洗车池10下方的第一道水平支撑12的底面平齐。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封板13为钢筋混凝土板;所述水平支撑12为钢筋混凝土梁。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砂口14设置在挡墙10.4上、对应沉淀池单元5.1的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三级沉淀池5的底板与洗车池10下方的第一道水平支撑12的底面平齐。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7和增压泵设置在高压泵房16中。

这种洗车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施工排水沟6,安装增压泵8和储水箱7。

步骤二,施工基坑支撑的第一道水平支撑12和混凝土封板13。

步骤三,浇筑驶入坡段10.1、驶出坡段10.3和混凝土的挡墙10.4。

步骤四,施工三级沉淀池5中的隔墙5.4。

步骤四,安装洗车机11,并进行调试。

步骤五,施工降水井2,并进行抽水试验。

步骤六,降水井2抽水及基坑1的土方开挖。

步骤七,依次连接降水井2、储水箱7、增压泵8和洗车机11,并进行调试。

步骤八,对降水井2进行抽水,通过增压泵8将地下水抽到洗车池10和三级沉淀池5中。

步骤九,让车辆从驶入坡段10.1开进洗车池10,从驶入坡段10.1进入,通过过渡段10.2,进入驶出坡段10.3的顶部。

步骤十,倒车至驶入坡段10.1的顶部,通过过渡段10.2,进入驶出坡段10.3的顶部。

步骤十一,重复步骤3的过程,对车辆进行初次清洗。

步骤十二,初次清洗后,将车辆驶入洗车机11上,进行车辆的二次冲洗。

步骤十三,清洗完毕后,从驶出坡段10.3驶出,完成整个车辆的清洗过程。

步骤十四,利用增压泵8向洗车池10及三级沉淀池5中蓄水,进行后续洗车工作。

步骤十五,施工二道水平支撑12,安装中继水箱4和潜水泵3,利用潜水泵3将降水井2中的水抽出至中继水箱4中,通过潜水泵3抽到储水箱7中,再通过增压泵8抽到洗车池10和三级沉淀池5中;重复步骤九至步骤十五的过程,直至基坑1开挖完毕。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在混凝土封板13施工过程中,根据洗车池10和三级沉淀池5的底面标高,分别对对应部位的混凝土封板13进行降板处理;

步骤三中,在浇筑驶入坡段10.1和驶出坡段10.3时,将驶入坡段10.1的下坡面施工成台阶面,并将驶出坡段10.3的上坡面施工成台阶面。

本实施例中,待洗车池10及沉淀池单元5.1中的泥沙沉淀达到300mm厚后,利用泥浆泵将水抽到排水沟6中,并利用挖机进行泥沙清理,同时辅助人工进行清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