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控面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8529发布日期:2020-08-07 17:2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中控面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中控面板。



背景技术:

汽车中控台是控制汽车空调、音响等舒适娱乐装置的地方。其中中控面板是覆盖于中控外部,起到装饰作用,以及用于安装空调出风口、按钮及显示屏等零部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车辆内饰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仅舒适度和便捷性更加受到使用者的关注,而且功能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中控台在汽车内部所处的中心位置,驾驶员与前排乘员经常使用中控台,中控台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驾驶员的使用感觉。但是,目前汽车中控台功能仍比较传统,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步伐。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汽车中控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机导航也基本代替了传统的车载导航。汽车上要使用手机导航,一般需要购买手机支架对手机进行固定;而手机支架一般固定在中控的出风口处或者吸附在前挡玻璃上。使用手机支架存在不便,而且还可能阻挡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手机发热是常有现象,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在车内使用手机导航时,发热特别严重。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集成有手机支架的,且可进行无线充电的汽车中控面板总成。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中控面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面板、旋转框架、空调出风组件、无线充电模块和手机支架;

所述中控面板两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中控面板内侧设置有通风接口,所述通风接口适于密封连接汽车空调风管,所述通风接口包覆所述出风口;

所述空调出风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内,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侧壁内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汽车中控,所述旋转框架转动设置于所述通风接口内;所述旋转框架的宽度大于厚度;

所述旋转框架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空调出风组件对准所述出风口且所述空调出风组件和所述中控面板齐平,同时所述旋转框架侧壁紧贴所述出风口;所述旋转框架转动九十度至充电状态时,所述旋转框架侧壁高于所述中控面板,同时所述旋转框架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手机支架设置于所述中控面板上,所述手机支架适于固定手机;且所述旋转框架转动至充电状态时,所述手机支架迫使所述手机高于所述中控面板,并紧贴所述旋转框架侧壁,使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对所述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手机支架包括下支架组件和上支架组件,所述出风口上方开设有上进出槽,所述出风口下方开设有下进出槽,所述下支架组件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下进出槽内,所述上支架组件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上进出槽内;

所述下支架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底板适于限制所述手机向下移动,所述前挡板适于限制所述手机向前移动,所述后挡板适于限制所述手机向后移动;

所述上支架组件包括支撑板、横向滑块、夹持臂和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板内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横向滑块为两个且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两侧的所述横向滑块之间并迫使两个所述横向滑块向中间移动;所述支撑板前端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夹持臂为两个且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侧的所述横向滑块上,且所述夹持臂相对所述横向滑块的转动角度为零至九十度;所述夹持臂转动至九十度时,所述夹持臂适于进入所述容纳槽并限制所述横向滑块滑动,所述夹持臂转动至零度时,所述复位弹簧迫使所述横向滑块向中间移动,使所述夹持臂抵触所述手机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限制所述手机向后移动,两侧的所述夹持臂限制所述手机左右移动;

所述下支架组件完全收回时,所述前挡板外端面与所述中控面板齐平;所述上支架组件完全收回时,所述支撑板前端面和所述夹持臂外端面与所述中控面板齐平。

上述结构的手机支架,可以在不使用时完全隐藏在中控面板下,不影响中控面板的装饰作用。在需要使用时,手机支架可以分别对手机前、后、左、右、下五个方向对手机进行限位,再依靠手机的自身重力,完全将手机固定在手机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臂呈l型,所述夹持臂前端限制所述手机向前移动。进一步加强对手机的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夹持臂内侧和所述底板上侧均设置有防滑层。使手机不易滑动,提高手机支架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夹持臂外侧面上开设有拉动槽。方便将夹持臂从容纳槽内拉出。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框架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无线充电模块包覆设置在旋转框架内可以更好的保护无线充电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方案采用伸缩式的手机支架,在不使用时完全隐藏在中控面板中,不影响中控面板的装饰作用。在要使用手机支架时,手机支架从中控面板上伸出,再将手机固定在手机支架上即可;手机和空调出风组件之间具有间隙,手机的固定不会影响汽车空调的正常使用;还由于手机支架设置在空调出风组件处,在高温天气下,空调吹出的冷风还能对手机进行冷却降温。另外,旋转框架侧面还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当能无线充电的手机固定在手机支架上时,可以将旋转框架转动90°,使旋转框架抵触手机背面,并由无线充电模块对手机进行充电,此时空调出风组件从侧面还是能正常出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手机支架伸出且一侧旋转框架转动90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旋转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下支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支架组件收拢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支架组件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支架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支架组件的半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夹持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固定手机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如图1至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中控面板1、旋转框架2、空调出风组件3、无线充电模块4和手机支架;中控面板1两侧开设有出风口11,中控面板1内侧设置有通风接口12,通风接口12适于密封连接汽车空调风管,通风接口12包覆出风口11;空调出风组件3固定设置于旋转框架2内,无线充电模块4设置于旋转框架2侧壁内且无线充电模块4电性连接汽车中控,旋转框架2转动设置于通风接口12内,其中空调出风组件3具有独立的开闭旋钮和调节拨片。旋转框架2的宽度大于厚度;旋转框架2在初始状态时,空调出风组件3对准出风口11且空调出风组件3和中控面板1齐平,同时旋转框架2侧壁紧贴出风口11;旋转框架2转动九十度至充电状态时,旋转框架2侧壁高于中控面板1,同时旋转框架2和出风口11之间具有间隙;手机支架设置于中控面板1上,手机支架适于固定手机100;且旋转框架2转动至充电状态时,手机支架迫使手机100高于中控面板1,并紧贴旋转框架2侧壁,使无线充电模块4可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施例中,手机支架包括下支架组件5和上支架组件6,出风口11上方开设有上进出槽13,出风口11下方开设有下进出槽14,下支架组件5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下进出槽14内,上支架组件5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上进出槽13内。下支架组件5包括底板51,底板51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挡板52和后挡板53,底板51适于限制手机100向下移动,前挡板52适于限制手机100向前移动,后挡板53适于限制手机100向后移动。上支架组件6包括支撑板61、横向滑块62、夹持臂63和复位弹簧64,支撑板61内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611,横向滑块62为两个且分别滑动设置于滑槽611内,复位弹簧64设置于两侧的横向滑块62之间并迫使两个横向滑块62向中间移动;支撑板61前端面开设有容纳槽612,夹持臂63为两个且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侧的横向滑块62上,且夹持臂63相对横向滑块的转动角度为零至九十度;夹持臂63转动至九十度时,夹持臂63适于进入容纳槽612并限制横向滑块62滑动,夹持臂63转动至零度时,复位弹簧64迫使横向滑块62向中间移动,使夹持臂63抵触手机100左右两侧;支撑板61限制手机100向后移动,两侧的夹持臂63限制手机100左右移动;下支架组件5完全收回时,前挡板52外端面与中控面板1齐平;上支架组件6完全收回时,支撑板61前端面和夹持臂63外端面与中控面板1齐平。

另外,夹持臂63呈l型,夹持臂63前端限制手机100向前移动。夹持臂63内侧和底板51上侧均设置有防滑层。夹持臂63外侧面上开设有拉动槽631。旋转框架2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腔21,无线充电模块4设置于安装腔21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旋转框架2的转动方式,以及下支架组件5和下支架组件6的滑动方式并未具体描述,因为转动驱动方式和滑动驱动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实用新型人完全可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手动驱动或者电动驱动,故未作详细描述。而实施例的附图中仅显示了手动驱动方式,但这并不妨碍电动驱动方式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