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汽车脚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858发布日期:2020-07-07 13:59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汽车脚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装饰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汽车脚垫。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私家车的数量激增,汽车内部基本上会铺设有汽车垫,一方面提高用户的乘客舒适度,另一方面是汽车垫具有吸水、吸尘、隔音等优点,保证车厢内部洁净,目前市面上大量的汽车脚垫在车厢内部基本上是采用拼接的方式铺设,优点是便于对局部汽车脚垫进行更换,但是对于车厢内部布置杂乱不美观,并且现有汽车脚垫大多功能单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市面上大量的汽车脚垫在车厢内部基本上是采用拼接的方式铺设,对于车厢内部布置杂乱不美观,并且现有汽车脚垫大多功能单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汽车脚垫。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汽车脚垫,包括脚垫本体,脚垫本体上设有空调出风口、扶手箱、轨道预留口和座椅预留口,所述脚垫本体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氛围灯和撞击感应装置,凹槽外侧与封边条密封连接,氛围灯和撞击感应装置均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所述脚垫本体上且在脚踏板位置处安装有防护垫。

优选地,所述脚垫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脚垫本体包括防滑耐磨透明漆层,防滑耐磨透明漆层下部依次设有透明耐磨层、纹理层、基层和防滑底层;所述凹槽开设在透明耐磨层、纹理层和基层内。

优选地,所述脚垫本体包括防滑耐磨透明漆层、透明耐磨层、纹理层和防滑底层,防滑耐磨透明漆层铺设在透明耐磨层上部,透明耐磨层铺设在纹理层上部,纹理层铺设在防滑底层上部;所述凹槽开设在透明耐磨层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车载蓄电池、氛围灯和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接,控制器通过a/d信号转换器与撞击感应装置中的引出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4g通讯模块或gsm通讯模块。

优选地,所述防护垫为柔性防护垫;所述脚垫本体上且在脚踏板位置处安装有底垫,底垫与脚垫本体固定连接,防护垫放置在底垫上且防护垫上放置包边,包边通过螺丝与底垫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体一体成型,在脚垫边侧上开设凹槽安装氛围灯,提高整体车厢内的美感,并且利用撞击感应装置对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实时监测,并将监测信息实时发送至移动终端,便于用户实时了解车辆状态,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并且在脚垫上且在脚踏板位置处安装有柔性防护垫,大大解决了用户长时间开车造成用户脚部不舒服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护垫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防护垫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氛围灯,2为撞击感应装置,3为封边条,41为包边,42为防护垫,43为底垫,5为空调出风口,6为扶手箱,7为轨道预留口,8为座椅预留口,9为脚垫本体,91为凹槽,92为防滑耐磨透明漆层,93为透明耐磨层,94为纹理层,95为基层,96为防滑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汽车脚垫,包括脚垫本体9,脚垫本体9为一体成型结构,脚垫本体根据各车型模具一体化压模成型,脚垫本体9上设有空调出风口5、扶手箱6、轨道预留口7和座椅预留口8,空调出风口与车厢内空调出风口相对应,扶手箱与车厢内扶手箱相对应,轨道预留口处用于对准车厢内座椅的滑道,座椅预留口与车厢内的座椅相对应。

如4所示,所述脚垫本体9上开设有凹槽91,在脚垫本体9侧边上开设有凹槽91,脚垫本体9包括防滑耐磨透明漆层92,防滑耐磨透明漆层92下部依次设有透明耐磨层93、纹理层94、基层95和防滑底层96,防滑耐磨漆层就是一种经过加热固化的一种硬性漆,耐磨漆下面是一层透明膜,纹理层就是画面层,画面层采用uv打印,彩膜,热转印或水转印等,基层为树脂石粉相结合的一种材料,防滑底层就是一层绒布或者是魔术贴;所述凹槽91开设在透明耐磨层93、纹理层94和基层95内,凹槽91内放置有氛围灯1和撞击感应装置2,凹槽91外侧与封边条3密封连接,氛围灯1和撞击感应装置2均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撞击感应装置2包括两组导电片,两组导电片之间安装有压敏导电橡胶条,两组导电片外侧安装有防护壳,两组导电片分别通过引出线与控制面板相连接,控制面板安装在扶手箱位置处,控制面板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车载蓄电池、氛围灯1和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包括4g通讯模块或gsm通讯模块,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控制器通过a/d信号转换器与撞击感应装置2中的引出线相连接。

如图2和如图3所示,所述脚垫本体9上且在脚踏板位置处安装有防护垫42,防护垫为柔性防护垫;所述脚垫本体上且在脚踏板位置处安装有底垫,底垫与脚垫本体9固定连接,防护垫42放置在底垫43上且防护垫42上放置有包边41,包边41通过螺丝与底垫43相连接,防护垫用于为用户脚部提供一个舒适柔软的区域,减轻用户开车时脚部疲劳。

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脚垫边侧的氛围灯实时开启,大大提高车厢内的美感,一旦在行驶过程中或者停车过程中出现车体碰撞,车厢内脚垫边侧的撞击感应装置将感应的撞击信号传输至控制面板上,控制面板将撞击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移动终端上,便于用户或家人实时了解汽车的撞击情况,本实用新型整体一体成型,在脚垫边侧上开设凹槽安装氛围灯,提高整体车厢内的美感,并且利用撞击感应装置对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实时监测,并将监测信息实时发送至移动终端,便于用户实时了解车辆状态,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并且在脚垫上且在脚踏板位置处安装有柔性防护垫,大大解决了用户长时间开车造成用户脚部不舒服的情况。

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一种智能汽车脚垫所述脚垫本体9包括防滑耐磨透明漆层92、透明耐磨层93、纹理层94和防滑底层96,防滑耐磨透明漆层92铺设在透明耐磨层93上部,透明耐磨层93铺设在纹理层94上部,纹理层94铺设在防滑底层96上部;所述凹槽91开设在透明耐磨层93内,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减少了不必要材料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满足撞击感应装置的安装需求。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