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洗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6904发布日期:2020-07-31 20:5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洗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洗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的数目近乎呈直线型增多,从而,洗车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的洗车方式需全程由人工操作,不但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不利于集中管理。并且,洗车用水只能使用一次,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洗车后的污水四处横流,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洗车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洗车系统,它包括驶入区、清洗区、驶出区、水池设置区;

驶入区内设置有驶入区减速带,驶入区的外侧设置有信号指示装置;

清洗区位于驶入区的前端,清洗区内设置有清洗设备、一号抖砂带、二号抖砂带及冲洗槽,冲洗槽位于清洗设备的下端,一号抖砂带位于清洗设备的后侧,二号抖砂带位于清洗设备的前侧,一号抖砂带与清洗设备之间、二号抖砂带与清洗设备之间分别设置有清洗区减速带;一号抖砂带的后端两侧、二号抖砂带的前端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车辆识别器;

驶出区位于清洗区的前端,驶出区的一侧设置有指示牌;

水池设置区位于清洗区的一侧,水池设置区内设置有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清水池,一级沉淀池通过管道与冲洗槽相连通,且一级沉淀池还通过管道与二级沉淀池相连通,二级沉淀池通过管带与清水池相连通,清水池通过管道与清洗设备相连通。

进一步地,清洗设备包括基座、栅板、挡水板及高压管,栅板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栅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挡水板对称固定在基座的两端;高压管设置有多组,每组高压管均由横管和纵管组成,横管铺设在基座与栅板间且连通有横向喷嘴,横向喷嘴位于栅板的开口处,纵管穿入到挡水板内并连通有纵向喷嘴,纵向喷嘴突出在挡水板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基座为呈工字状的钢架体。

进一步地,驶入区的左右两端位置处、驶出区的左右两端位置处、一号抖砂带的左右两侧、二号抖砂带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防撞警示柱。

进一步地,一号抖砂带、二号抖砂带均具有突出部,突出部为多个,多个突出部依次排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洗车系统,通过一步步指引,完成车辆的清洗工作,不但利用洗车工作的统一化管理,且无需全程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洗车的工作效率,更能满足现如今洗车需求的增长。同时,本新型洗车系统带有的清洗设备,其纵横分布的喷嘴,有效提高了洗车的效果,并且,设计有沉淀池、清水池,既实现了洗车污水的回收,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更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一号抖砂带或二号抖砂带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驶入区;2、清洗区;3、驶出区;4、水池设置区;5、防撞警示柱;6、驶入区减速带;7、一号抖砂带;8、清洗设备;9、清洗区减速带;10、二号抖砂带;11、一级沉淀池;12、二级沉淀池;13、清水池;14、指示牌;15、信号指示装置;16、车辆识别器;17、突出部;81、基座;82、栅板;83、挡水板;84、高压管;85、横向喷嘴;86、纵向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新型洗车系统,如图1所示,它包括驶入区1、清洗区2、驶出区3、水池设置区4;

首先,驶入区1为车辆驶入的区域,在驶入区1内设置有驶入区减速带6,并且,在驶入区1的外侧设置有信号指示装置15,信号指示装置15即为红绿灯装置,用于指示驾驶人员的前进;并且,在驶入区1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有多个防撞警示柱5,通过防撞警示柱5限定车辆前进的路线,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随后,车辆继续驶入清洗区2,清洗区2位于驶入区1的前端,在清洗区2内设置有清洗设备8、一号抖砂带7、二号抖砂带10及冲洗槽,具体的位置关系为:冲洗槽位于清洗设备8的下端,一号抖砂带7位于清洗设备8的后侧,二号抖砂带10位于清洗设备8的前侧,一号抖砂带7与清洗设备8之间、二号抖砂带10与清洗设备8之间分别设置有清洗区减速带9;一号抖砂带7的后端两侧、二号抖砂带10的前端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车辆识别器16;

由此,车辆驶入清洗区2内时,先由一号抖砂带7的后端两侧的车辆识别器16感应车辆进入,车辆识别器16即为红外传感器,利用红外线识别车辆是否进入,以便于监测车辆的进入情况;经车辆识别器16监测后,车辆到达一号抖砂带7所在位置处,如图4和图5所示,一号抖砂带7具有突出部17,突出部17为多个,且多个突出部依次排列,从而在突出部17的作用下,将车轮上的砂石等坚硬的大颗粒杂质去除,实现第一步清洁;随后,车辆经第一个清洗区减速带后到达清洗设备8处,实现清洗。

对于清洗设备8,其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清洗设备包括基座81、栅板82、挡水板83及高压管84,栅板82固定安装在基座81上,栅板82为金属网格板,能使清洗后的污水、杂质等顺利落入到冲洗槽内;同时,在栅板82上开设有多个开口,以便于横向喷嘴85喷出的清洗水能够直接对准车辆进行清洗,而不被栅板82的金属网格阻挡;挡水板83则对称固定在基座81的两端。

为提高清洗设备8的洗车效果,高压管84设置有多组,每组高压管均由横管和纵管组成,横管铺设在基座81与栅板82间且连通有横向喷嘴85,横向喷嘴85位于栅板82的开口处,纵管穿入到挡水板83内并连通有纵向喷嘴86,纵向喷嘴86突出在挡水板83的内壁上,从而,喷嘴纵横多向分布,实现对车辆的全方位清洗。并且,为确保车辆顶部也能够被清洗,挡水板83设置足够的高度即可。此外,基座81为呈工字状的钢架体,工字状的钢架体的结构简单且不会影响清洗后的污水、杂质等顺利落入到冲洗槽内。

车辆经清洗设备8清洗后,经过清洗区2内的第二个清洗区减速带9后到达二号抖砂带10所在位置处,二号抖砂带10与一号抖砂带7的结构相同,也具有突出部17,从而,进一步确保车轮的清洁效果;随后,清洗完成的车辆由二号抖砂带10的前端两侧的车辆识别器16感应其离开;最终,车辆驶入到位于清洗区2前端的驶出区3内,以离开。并且,为避免驶出混乱,在驶出区3的一侧设置有指示牌14,指示车辆的驶出方向。此外,在驶出区3的左右两端位置处、一号抖砂带7的左右两侧、二号抖砂带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防撞警示柱5,与驶入区1的左右两端位置处设置的多个防撞警示柱5的功能相同,均为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洗车系统,其带有水循环系统,既能够收集清洗后的污水,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水循环系统设置在位于清洗区2的一侧的水池设置区4内,具体的为:水池设置区4内设置有一级沉淀池11、二级沉淀池12及清水池13,一级沉淀池11通过管道与冲洗槽相连通,且一级沉淀池11还通过管道与二级沉淀池12相连通,二级沉淀池12通过管带与清水池13相连通,清水池13通过管道与清洗设备8相连通。从而,清洗后污水流入到冲洗槽内,再由冲洗槽集中送入到一级沉淀池11内进行污水处理,经一级沉淀池11处理后的污水再进入到二级沉淀池12进行二级处理,经二级沉淀池12处理后的污水再进入到清水池13中进行三级处理,清水池13也为污水处理池,经三级处理后的污水已达到了车辆清洗水的要求,从而,再由清水池13将回收获得的清洗水送入到清洗设备8中,即通过管道经水送入到高压管84内,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对于,一级沉淀池11、二级沉淀池12及清水池13均为行业内通用的污水处理沉淀池,由一级沉淀池11、二级沉淀池12及清水池13构成三级污水处理,充分确保污水的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洗车系统,通过一步步指引,完成车辆的清洗工作,不但利用洗车工作的统一化管理,且无需全程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洗车的工作效率,更能满足现如今洗车需求的增长。同时,本新型洗车系统带有的清洗设备,其纵横分布的喷嘴,有效提高了洗车的效果,并且,设计有沉淀池、清水池,既实现了洗车污水的回收,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更符合环保要求。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