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0691发布日期:2020-05-08 17:1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汽车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汽车取暖大多是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液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来实现的,而电动汽车取暖用发热管代替汽油车的暖风水箱,同样能够起到加热作用,但是加热管耗电较高。这无疑给电动车的电池系统增加了压力,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是有影响的。

现有新能源电动汽车采暖一般采用两种方式:1、采用空气加热,用ptc加热器通过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系统直接给室内空气加热;2、采用水加热,用ptc加热器加热通往hvac系统中暖风芯体的循环水,然后通过暖风芯体间接给室内空气加热。

这两种采暖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这两种供暖方式都需要通过安装在仪表台下的hvac系统进行送风来实现,车室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人体舒适感不佳;2、采暖时hvac系统中的风机必须打开,消耗电量,车内噪声也会增加,不利于节能和人体舒适性;3、没能考虑与整车热管理系统联系起来利用其电机及电控器件工作所发出的热量,不利于节能;4、目前电动汽车采用的ptc元件一般功率为2-3kw,连续工作一个小时就要消耗掉2-3kwh的电能,造成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供暖装置,基于发热稳定的基础上,对车内进行分区供暖,显著降低了电能的损耗,显著降低供暖装置对车辆正常行驶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供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车体、发热片和温控装置;

所述发热片具有多片,并且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底壁、门板以及内饰件内,并且在车体内形成多个供暖区域,多个所述的供暖区域分别与车体内的各个座位对应;

每片所述的发热片的背面均复合有保温层,以及每片发热片均包括碳纤维布和复合在碳纤维布正反面并将碳纤维布包裹的防水绝缘层,所述碳纤维布上设置有导电条,以及导电条上连接有延伸至防水绝缘层外部的导电线;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多路并联于车载系统的温控线路,每路温控线路电性连接一个供暖区域内的多片发热片。

优选的,多个所述的供暖区域分别为驾驶位供暖区、副驾位供暖区、后座左侧供暖区、后座中间供暖区和后座右侧供暖区。

优选的,所述驾驶位供暖区具有具有三片发热片,并且分别布置于方向盘下方的面板内、左侧前门板内以及车体驾驶位的脚踏处底壁内。

优选的,所述副驾位供暖区具有三片发热片,并且分别布置于副驾位储物箱箱盖内、右侧前门板内以及副驾位的脚踏处底壁内。

优选的,所述后座左侧供暖区具有三片发热片,并且分别布置于驾驶座椅后背内、左侧后门板内以及后座左侧座位的脚踏处底壁内。

优选的,所述后座中间供暖区具有两片发热片,并且分别布置于扶手箱后侧板内和后座中间座位的脚踏处底壁内。

优选的,所述后座右侧供暖区具有三片发热片,并且分别布置于副驾座椅后背内、右侧后门板内以及后座右侧座位的脚踏处底壁内。

优选的,每路所述的温控线路均包括温控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底壁或是门板或是扶手箱内与发热片接触并采集发热片的温度,以及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的温度采集端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与车载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铝箔保温层。

优选的,碳纤维布与导电片的连接方式为:

a、将一定温度的导电银浆压合至碳纤维布的边缘位置处;

b、挤压半固化导电银浆,使导电银浆渗透到碳纤维布的织孔内,形成与碳纤维布融为一体的导电片。

本发明的优点为:

1、碳纤维布通过远红外辐射加热,提升了人体受热的舒适度;

2、碳纤维布发热快,同时热转换效率高,在加热启动后,车内人员能够迅速感受到热量;

3、相较于传统的供暖系统,具有凸出的节电效果,有效降低因电耗而影响到车辆特别是电动车的正常行驶;

4、发热片的设置,能够减少传统供暖系统中的部件的布置,降低成本,节省车内空间,同时还能便于车辆的生产;

5、使用寿命长,同时发热片为单独存在,破损之后互不影响;

6、车载系统通过温控装置实现对各个供暖区域的单独控制,即当有人员乘坐时,将对应座位上的供暖区域开启实现供暖,而无人乘坐的座位或是乘坐人员无需取暖所对应的供暖区域无需开启,显著提升了对车载电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达到省电的效果;

7、保温层的设置,能够避免发热片的热量散失到车辆的外部,达到了有效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体的俯视展开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发热片在方向盘下方面板、储物箱箱盖、扶手箱箱盖内的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发热片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汽车供暖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汽车供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车体1、发热片2和温控装置。

所述发热片2具有多片,并且分别设置于车体1的底壁、侧壁、侧门以及内饰件内,并且在车体1内形成多个供暖区域,多个所述的供暖区域分别与车体1内的各个座位对应。

每片所述的发热片2的背面均复合有保温层3,以及每片发热片2均包括碳纤维布202和复合在碳纤维布202正反面并将碳纤维布202包裹的防水绝缘层201,所述碳纤维布202相背的两侧设置有导电条,以及导电条上连接有延伸至防水绝缘层201外部的导电线。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多路并联于车载系统的温控线路,每路温控线路电性连接一个供暖区域内的多片发热片,即形成同一供暖区域的多片发热片的导电线电性连接于同一温控线路。

在具体使用时,通过车载系统将相应座位上的供暖区域开启,实现针对式供暖,显著提升了对车载电能的有效利用;远红外辐射供暖相对于常规供暖,提升了人体受热的舒适度;碳纤维布202发热稳定、均匀,不易损坏。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的供暖区域分别为驾驶位供暖区52、副驾位供暖区51、后座左侧供暖区55、后座中间供暖区54和后座右侧供暖区53。所述驾驶位供暖区52具有三片发热片2,并且分别布置于方向盘下方的面板内211、左侧前门板内213以及车体1驾驶位的脚踏处底壁内212;所述副驾位供暖区51具有三片发热片2,并且分别布置于副驾位储物箱箱盖内221、右侧前门板内223以及车体副驾位的脚踏处底壁内222;所述后座左侧供暖区55具有三片发热片2,并且分别布置于驾驶座椅后背内251、左侧后门板内253以及后座左侧座位的脚踏处底壁内252;所述后座中间供暖区54具有两片发热片2,并且分别布置于扶手箱后侧板内241和后座中间座位的脚踏处底壁内242;所述后座右侧供暖区53具有三片发热片2,并且分别布置于副驾座椅后背内231、右侧后门板内232以及后座右侧座位的脚踏处底壁内233。该结构下,能对五个座位进行单独供暖控制,显著提升了供热的灵活性,以及提升对每个座位上的乘坐人员供暖的效率;每一个供暖区域由两片或是三片发热片2形成,并且每片发热片均朝向人体辐射远红外,显著提升加热的效率;正常情况下后座中间座位乘坐概率较小,因此只需两片即可;每个供暖区域均由一块设置在车架底壁中的发热片,该发热片能对乘坐人员的脚底供暖,人体脚部受热后,会浑身感觉到暖和,因此该设置进一步提升对人体供暖的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每路所述的温控线路均包括温控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底壁或是门板或是扶手箱箱壁内与发热片接触并采集发热片的温度,以及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的温度采集端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与车载系统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温度反馈至温控器,温控器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启闭车载系统中电源对相应取暖区域中的发热片的供电。即在温控器内设置上下限温度,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大于上下温度时,温控器关闭车载系统中的电源对该供暖区域的发热片供电,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温控器开启车载系统中电源对该供暖区域的发热片的供电,从而实现对每个供暖区域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为铝箔保温层。该保温层能将朝向车外辐射的远红外反射至车内,进一步提升了供暖效果,以及节省了车载电源的消耗。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碳纤维布与导电片的连接方式为:

a、将一定温度的导电银浆压合至碳纤维布的边缘位置处;

b、挤压半固化导电银浆,使导电银浆渗透到碳纤维布的织孔内,形成与碳纤维布融为一体的导电片。

上述连接方式下,能够提升导电片与碳纤维布结合的稳定性,提升发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碳纤维布为公开号为cn109457430a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碳纤维织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绝缘层为绝缘硅胶或pi膜或pe膜或pet膜或tpu膜。上述材料能够起到稳定的绝缘防水效果,既能避免碳纤维布在加热过程中漏电的问题,也能避免水渗透至碳纤维布的问题,保证了本发明使用的安全性。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若有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发明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