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扩展厢舱大平台及收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94961发布日期:2020-06-05 22:0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快速扩展厢舱大平台及收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展厢舱,尤其是一种既可快速展开成面积达45m2以上的大平台,又可快速折叠收纳成便于运输的扩展厢舱,还包括这种扩展厢舱的收放方法,属于特种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扩展厢舱在地质勘探、通信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和军队野战等需在野外作业、作战各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扩展厢舱左右两侧最多只能分别扩展厢舱宽度的一半,无法满足需要扩展较大空间的需求。特别是无法满足在野外将厢舱快速扩展成面积较大的支撑平台,以便在其上搭建与周围环境隔绝的充气帐篷,满足野外特殊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安装方便、扩展空间大、能快速展开和快速收纳、承载重量大的快速扩展厢舱大平台及收放方法,以便在野外迅速扩展成支撑在地面上的大平台。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快速扩展厢舱大平台,包括厢舱体、两组电动推杆、数根电动支腿和数组支撑梁组合,所述厢舱体包括底板结构件,分别垂直设置在底板结构件纵向两侧上的折叠式侧壁组合和分别垂直固定在底板结构件纵向两端上的端面壁板,厢舱体通过底板结构件四角的旋锁与车辆底盘连接;电动推杆两根一组成对设置,电动推杆一端分别固定在端面壁板的两侧上部,电动推杆另一端分别与折叠式侧壁组合的一端下部铰接;电动支腿上端分别固定在端面壁板的两下角;两组纵向相邻侧面彼此抵靠的支撑梁组合分别位于折叠式侧壁组合的下侧外,间隔设置的手摇卧式千斤顶分别间隔嵌入支撑梁组合的端头内。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式侧壁组合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一侧分别与相邻的第二侧壁一侧铰接,第一侧壁另一侧分别与底板结构件一侧铰接;电动推杆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侧壁的纵向两端端面铰接;厢舱体收纳时,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直立折叠,端面壁板一侧上端和第一侧壁一侧上端分别通过侧壁拉紧锁扣连接锁定。所述第二侧壁宽度b小于第一侧壁宽度a,且a-b≥50mm,第二侧壁另一侧两端端头分别设置了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结构件包括底板、矩形框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底板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上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固定在矩形框架两端上,支撑梁组合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一端和第二横梁一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组合包括一端彼此铰接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一组支撑梁组合的第一支撑梁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横梁两端铰接,另一组支撑梁组合的第一支撑梁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横梁两端铰接;支撑梁组合收纳时,每组支撑梁组合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相邻面之间,两组支撑梁组合的相邻面之间均彼此抵靠;底板一侧和靠近底板一侧的一组支撑梁组合之间,靠近底板一侧的一组支撑梁组合与远离底板一侧的一组支撑梁组合之间,以及第一支撑梁一端与对应的端面壁板下侧一角之间分别通过支撑梁拉紧锁扣连接锁定。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采用矩形钢管制成,所述矩形钢管端头开有槽口,手摇卧式千斤顶分别嵌装在槽口内。

一种快速扩展厢舱大平台的扩展方法,包括以下a、厢舱体展开,b、厢舱体收纳的对应步骤:

a、厢舱体展开

a1)厢舱体解锁落地

运输底盘载着厢舱体到达目的地后,先松开连接运输底盘与厢舱体之间的4个旋锁,然后正向启动厢舱体四角的电动支腿,电动支腿的活动端伸出下降,直至电动支腿底座支撑在地面上,与此同时,厢舱体逐渐上升,直至厢舱体下侧脱离底盘后电动支腿的活动端停止移动,运输底盘即可驶离厢舱体;再反向启动厢舱体四角的电动支腿,电动支腿的活动端缩回上升使厢舱体下降至地面;

a2)支撑梁组合展开

a21)分别展开底板一端两侧且远离底板的支撑梁组合

分别松开各组支撑梁组合上的支撑梁拉紧锁扣,解除两组支撑梁组合之间,支撑梁组合与端面壁板之间,以及支撑梁组合与底板之间的连接锁定;然后分别摇动第一支撑梁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直至手摇卧式千斤顶的底座分别接触地面支撑住第一支撑梁;接着将远离底板两侧的支撑梁组合分别绕第一横梁端头转动到垂直于底板状态,再分别转动第二支撑梁,直至第二支撑梁与第一支撑梁的相邻端面彼此顶紧,使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成垂直于底板的一字形;再分别摇动第二支撑梁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直至手摇卧式千斤顶的底座分别接触地面支撑住第二支撑梁;

a22)分别展开底板另一端两侧且靠近底板的支撑梁组合

按照a21)步骤的同样方法,分别展开底板另一端两侧且靠近底板的两组支撑梁组合,并使底板另一端两侧的两组支撑梁组合均分别通过各自的手摇卧式千斤顶支撑在地面上;

此时,底板两侧端头的支撑梁组合均展开成一字形,并分别通过对应支撑梁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支撑在地面上;

a3)展开折叠式侧壁组合

分别松开侧壁拉紧锁扣,解除厢舱体两侧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端面壁板的连接锁定;然后正向启动两组四根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外伸,推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外移,第二侧壁端头两侧的滚轮分别在展开成一字形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上侧面向外滚动,直至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完全水平展开,分别支撑在底板两端对应的支撑梁组合上,底板和其两侧外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构成了厢舱大平台,完成折叠式侧壁组合的展开;

b、厢舱体收纳

b1)收纳折叠式侧壁组合

反向启动两组四根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动端缩回,分别拉动底板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向着底板方向边移动边竖起,直至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折叠直立,第二侧壁两端分别抵靠在对应的端面壁板一侧上,然后通过锁紧侧壁拉紧锁扣将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与对应的端面壁板两侧连接锁定;

b2)收回支撑梁组合

b21)分别收回底板另一端两侧且靠近底板的支撑梁组合

分别收回第二支撑梁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然后分别转动底板一端两侧的第二支撑梁,直至第二支撑梁与第一支撑梁折叠后的相邻侧面彼此抵靠。再分别收回第一支撑梁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然后分别转动折叠后的撑梁组合,使第一支撑梁分别绕第二横梁两端端头转动,直至第二支撑梁一侧分别抵靠在底板对应一侧上;

b22)分别收回底板一端两侧且远离底板的支撑梁组合

按照b21)步骤的同样方法,分别收回底板另一端两侧且远离底板的两组支撑梁组合,并分别使底板另一端两侧的两组支撑梁组合侧面互相平行且彼此抵靠;依次收回各自的手摇卧式千斤顶,最后分别锁紧各组支撑梁组合上的支撑梁拉紧锁扣,使得底板、端面壁板和底板两侧的四组支撑梁组合固定连接成一体,完成厢舱体的收纳。

本发明采用两块侧壁叠合铰接成的折叠式侧壁组合分别竖立在厢舱体两侧、两组支撑梁组合叠合在厢舱体的底板两侧,以及电动推杆两端分别与厢舱体两端及折叠式侧壁组合铰接的结构,并采用程序收放支撑梁组合和侧壁组合的方法,从而在野外实现了快速展开分别位于底板两侧折叠式侧壁组合,使之与底板构成工作平台,多个工作平台拼合成一块与地面隔开且面积较大的支撑平台,以便在其上搭建与周围环境隔绝的充气帐篷,满足野外特殊作业的需求。本发明的折叠式侧壁组合和支撑梁组合均可快速折叠收纳在厢舱体的两侧,从而通过运载底盘实现厢舱体的快速移动。操作简单、扩展空间大、使用方便、机动性好,可承载较大的质量,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厢舱体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包括厢舱体1、两组电动推杆2、4根电动支腿3和4组支撑梁组合4,厢舱体1包括底板结构件11,分别垂直设置在底板结构件11纵向两侧上的折叠式侧壁组合12和分别垂直固定在底板结构件11纵向两端上的端面壁板13,厢舱体1通过底板结构件11四角下的旋锁5与车辆底盘连接。电动推杆2两根一组成对设置,电动推杆2一端分别固定在端面壁板13的两侧上部,折叠式侧壁组合12包括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第一侧壁121一侧分别与相邻的第二侧壁122一侧铰接,第一侧壁121另一侧分别与底板结构件11一侧铰接。电动推杆2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侧壁121的纵向两端端面铰接。电动推杆2通过丝杆螺母传动机构进行伸缩,其外伸和缩回状行程位置准确,且能自锁,其推力远大于折叠式侧壁组合12的自重,确保厢舱侧壁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的收放平稳无冲击,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厢舱体1收纳时,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直立折叠,端面壁板13一侧上端和第一侧壁121一侧上端分别通过侧壁拉紧锁扣6连接锁定。第二侧壁宽度b小于第一侧壁宽度a,且本实施例的a-b为50mm,这样的结构保证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展开一开始即成三角形,不会产生运动死点,确保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的平稳展开和收纳。

底板结构件11包括底板111、矩形框架112、第一横梁113和第二横梁114,矩形框架112内有数根间隔焊接固定的横杆115,底板111焊接固定在矩形框架112的上侧,第一横梁113和第二横梁114分别焊接固定在矩形框架112左右两端上。

两组纵向相邻侧面彼此抵靠的支撑梁组合4分别位于折叠式侧壁组合12的下侧外,支撑梁组合4包括一端彼此铰接的第一支撑梁41和第二支撑梁42,图3中一组支撑梁组合4的第一支撑梁41左端分别与第一横梁113两端铰接,另一组支撑梁组合4的第一支撑梁41右端分别与第二横梁114两端铰接。支撑梁组合4收纳时,每组支撑梁组合4的第一支撑梁41和第二支撑梁42的相邻面之间、两组支撑梁组合4的相邻面之间均彼此抵靠。底板111一侧和靠近底板111一侧的一组支撑梁组合4之间,靠近底板111一侧的一组支撑梁组合4与远离底板111一侧的一组支撑梁组合4之间,以及第一支撑梁41一端与对应的端面壁板13下侧一角之间分别通过支撑梁拉紧锁扣7连接锁定,使得底板111与其两侧支撑梁组合4连接牢固,确保运输安全。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展开时,第二侧壁122另一侧两端端头的滚轮9可在展开的两组支撑梁组合4上滚动,减小了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的展开阻力。第一支撑梁41和第二支撑梁42均采用矩形钢管制成,矩形钢管端头开有槽口411,手摇卧式千斤顶8分别嵌装在槽口411内。支撑梁组合4分别展开后,摇动各手摇卧式千斤顶8顶起支撑梁组合4,底板111和其两侧的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才能展开成能承载重物的工作平台。

一种快速扩展厢舱大平台的扩展方法,包括以下a、厢舱体1展开,b、厢舱体2收纳的对应步骤:

a、厢舱体1展开

a1)厢舱体1解锁落地

运输底盘载着厢舱体1到达目的地后,先松开连接运输底盘与厢舱体1之间的4个旋锁5,然后正向启动厢舱体1四角的电动支腿3,电动支腿3的活动端伸出下降,直至电动支腿底座31支撑在地面上,电动支腿3的活动端继续伸出下降使厢舱体1逐渐上升,直至其下侧脱离运输底盘后,电动支腿3的活动端停止移动,运输底盘即可驶离厢舱体1。再反向启动厢舱体1四角的电动支腿3,电动支腿3的活动端缩回上升使厢舱体1下降至地面。

a2)支撑梁组合4展开

a21)分别展开如图3所示底板111左端两侧且远离底板111的支撑梁组合4

分别松开各组支撑梁组合4上的支撑梁拉紧锁扣7,解除两组支撑梁组合4之间,支撑梁组合4与端面壁板13之间,以及支撑梁组合4与底板111之间的连接锁定。然后分别摇动第一支撑梁41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8,直至手摇卧式千斤顶8的底座81分别接触地面支撑住第一支撑梁41。接着将远离底板111两侧的支撑梁组合4分别绕第一横梁113端头转动到垂直于底板111状态,再分别转动第二支撑梁42,直至第二支撑梁42与第一支撑梁41的相邻端面彼此顶紧,使第一支撑梁41与第二支撑梁42成垂直于底板111的一字形。再分别摇动第二支撑梁42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8,直至手摇卧式千斤顶8的底座81分别接触地面支撑住第二支撑梁42。

a22)分别展开如图3所示底板111右端两侧且靠近底板111的支撑梁组合4

按照a21)步骤的同样方法,分别展开底板111右端两侧且靠近底板111的两组支撑梁组合4,并使底板111右端两侧的两组支撑梁组合4均分别通过各自的手摇卧式千斤顶8支撑在地面上。

此时,底板111两侧端头的4组支撑梁组合4均展开成一字形,并分别通过对应支撑梁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8支撑在地面上。

a3)展开折叠式侧壁组合12

分别松开侧壁拉紧锁扣6,解除厢舱体1两侧的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和端面壁板13的连接锁定。然后正向启动两组四根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的活动端外伸,推动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外移,第二侧壁122端头两侧的滚轮9分别在展开成一字形的第一支撑梁41和第二支撑梁42的上侧面向外滚动,直至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完全水平展开,分别支撑在底板111两端对应的支撑梁组合4上,底板111和其两侧外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构成了厢舱大平台,完成折叠式侧壁组合12的展开。

b、厢舱体收纳

b1)收纳折叠式侧壁组合12

反向启动两组四根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的活动端缩回,分别拉动底板111两侧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向着底板111方向边移动边竖起,直至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直立折叠,第二侧壁122两端分别抵靠在对应的端面壁板13一侧上,然后通过锁紧侧壁拉紧锁扣6将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分别与对应的端面壁板13连接锁定。

b2)收回支撑梁组合4

b21)分别收回底板111右端两侧且靠近底板111的支撑梁组合4

分别收回第二支撑梁42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8,然后分别转动底板111右端两侧的第二支撑梁42,直至第二支撑梁42与第一支撑梁41折叠后的相邻侧面彼此抵靠,再分别收回第一支撑梁41端头内的手摇卧式千斤顶8,然后分别转动折叠后的撑梁组合4,使第一支撑梁分别绕第二横梁122两端端头转动,直至第二支撑梁42一侧分别抵靠在底板111对应一侧的状态。

b22)分别收回底板111左端两侧且远离底板111的支撑梁组合4

按照b21)步骤的同样方法,分别收回底板111左端两侧且远离底板111的两组支撑梁组合4,并分别使底板111一侧的两组支撑梁组合4侧面互相平行且彼此抵靠。依次收回各自的手摇卧式千斤顶8,最后分别锁紧各组支撑梁组合4上的支撑梁拉紧锁扣7,使得底板111、端面壁板13和底板111两侧的四组支撑梁组合4固定连接成一体,完成厢舱体1的收纳。

本实施例厢舱体两侧折叠式侧壁组合展开成的厢舱大平台长度达11.45m,宽度为3.99m,其面积可达45.69m2。多个工作平台拼合成一块与地面隔开且面积较大的支撑平台,以便在其上搭建与周围环境隔绝的充气帐篷,可快速建成方舱医院、防化洗消站等基地,满足野外特殊作业的特殊需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方法起到同等效果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