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7681发布日期:2020-08-11 20:4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直线运动,汽车座椅安装有滑轨。现有技术中的滑轨包括外轨和内轨,例如cn110654276a,外轨的宽度向两侧形成外轨腔,内轨的宽度向两侧分别位于外轨腔内,由于要容纳上下两排钢珠和锁止机构,滑轨在组装好后,内轨和外轨在宽度方向(y向)和高度方向(z向)均具有较大的截面尺寸,如图10所示。为了控制和消除宽度和高度方向间隙,滑轨上下两对共4组滚珠(或滚柱),导致零部件多,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滚珠和内外轨的接触点在装配和运动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很难做到间隙稳定,在使用中经常发生间隙过大导致晃动异响或间隙过小导致卡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滑轨的截面较大、零件较多且间隙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装置,包括导板、滑板、滑块、滑杆和紧固件,其中,滑块和滑杆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滑板上,导板具有沿着滑动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板通过至少部分伸入滑槽中的滑杆可滑动地安装在导板上,滑块和滑杆的表面与导板的表面始终保持线接触。

优选地,滑块包括相对的第一门结构和第二门结构,第一门结构和第二门结构分别包括第一球状凸起、第二球状凸起和第一桥状凸起,其中,第一桥状凸起设置于第一球状凸起和第二球状凸起之间以连接第一球状凸起和第二球状凸起,从而通过这些凸起在滑槽的相对两侧与导板的第一表面始终保持线接触。

优选地,滑杆包括相对的第一梁结构和第二梁结构,第一梁结构和第二梁结构分别包括第三球状凸起、第四球状凸起和第二桥状凸起,其中,第二桥状凸起设置于第三球状凸起和第四球状凸起之间以连接第三球状凸起和第四球状凸起,从而通过这些凸起在滑槽的相对两侧与导板的第二表面始终保持线接触。

优选地,滑块的第一门结构和第二门结构分别与滑杆的第一梁结构和第二梁结构正对。

优选地,滑板具有安装孔,滑块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门结构和第二门结构之间的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贯通孔,滑杆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梁结构和第二梁结构之间的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具有第二贯通孔,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母,螺钉依次穿过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和安装孔后与螺母配合以实现滑块和滑杆在滑板上的安装固定。

优选地,滑块还包括位于第一贯通孔的相对两侧的两卡钩,滑杆包括围绕着第二贯通孔设置的套筒,套筒的外侧具有凸部,凸部与卡钩配合。

优选地,导板包括导板包络面,滑板包括滑板包络面,滑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导板包络面和滑板包络面之间的滚动件。

优选地,滚动件包括第一钢珠组件、保持杆和第二钢珠组件,其中,保持杆连接在第一钢珠组件和第二钢珠组件之间。

优选地,第一钢珠组件和第二钢珠组件分别包括多个钢珠,保持杆的直径为钢珠的直径的三分之二。

优选地,滑动装置包括四个滑块和两根对称设置的滑杆,每根滑杆沿着滑动方向延伸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装置,滑板在导板上的直线运动通过滑块和滑杆来实现,结构简单,截面较低,零件较少,重量较轻,成本低廉,而且,滑块和滑杆通过保持线接触的简单方式消除了制造误差,解决了公知技术常见的间隙和卡滞问题。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装置,其既可以应用于座椅的横向移动,也可以应用于坐盆的前后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沿着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沿着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沿着c-c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沿着d-d的剖视图;

图7是图1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的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的滑动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的滑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滑动装置包括导板1、滑板2、滑块3、滑杆4和紧固件5,其中,滑块3和滑杆4配合并通过紧固件5安装在滑板2上,滑板2可滑动地安装在导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装置包括四个滑块3和两根对称设置的滑杆4,每根滑杆4沿着滑动方向f(横向)延伸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3配合。特别地,滑板2的横向延伸宽度大致等于滑杆4的横向延伸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导板1和滑板2均为金属件,滑块3和滑杆4均为塑料件,紧固件5包括配合的螺钉51和螺母52。

如图2所示,导板1包括纵向间隔开的两滑槽11,各滑槽11横向延伸的长度均大于滑杆4的横向延伸长度。导板1还包括在两滑槽11的内侧设置的彼此纵向间隔开的两导板包络面12,各导板包络面12横向延伸。滑板2包括纵向间隔开的两组安装孔,每组安装孔包括横向间隔开的两个安装孔21。滑板1还包括在两组安装孔的内侧设置的彼此纵向间隔开的两滑板包络面22,各滑板包络面22横向延伸。滑动装置还包括两滚动件6,各滚动件6被设置于导板包络面12和滑板包络面22之间以作为滑板2在导板1上滑动的介质。如图5所示,滚动件6包括第一钢珠组件61、保持杆62和第二钢珠组件63,其中,第一钢珠组件61和第二钢珠组件63分别包括三个钢珠,保持杆62连接在第一钢珠组件61和第二钢珠组件63之间。特别地,保持杆62的直径约为钢珠的直径的三分之二。

如图7所示,滑块3包括第一基板31、第一门结构32和第二门结构33,其中,第一门结构32和第二门结构33垂直于第一基板31从第一基板31的相对两端伸出。第一门结构32和第二门结构33分别在导板1的滑槽11的相对两侧与导板1的底表面配合(如图6所示)。特别地,第一门结构32和第二门结构33分别包括第一球状凸起3a、第二球状凸起3b和第一桥状凸起3c,其中,第一桥状凸起3c设置于第一球状凸起3a和第二球状凸起3b之间以连接第一球状凸起3a和第二球状凸起3b,从而通过该凸起3a,3b,3c与导板1的底表面始终保持线接触,实现防抱死功能(如图6所示)。另外,滑块3还包括两卡钩34,第一基板31具有第一贯通孔311,卡钩34在第一贯通孔311的相对两侧设置。

如图8所示,滑杆4包括第二基板41、第一梁结构42和第二梁结构43,其中,第一梁结构42和第二梁结构43垂直于第二基板41从第二基板41的相对两端伸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梁结构42和第二梁结构43分别包括四个梁,其分别在导板1的滑槽11的相对两侧与导板1的顶表面配合(如图6所示)。特别地,滑杆4的两端的第一梁结构42和第二梁结构43分别与两个滑块3的第一门结构32和第二门结构33正对。特别地,第一梁结构42和第二梁结构43的每个梁分别包括第三球状凸起4a、第四球状凸起4b和第二桥状凸起4c,其中,第二桥状凸起4c设置于第三球状凸起4a和第四球状凸起4b之间以连接第三球状凸起4a和第四球状凸起4b,从而通过该凸起4a,4b,4c与导板1的顶表面始终保持线接触,实现防抱死功能(如图6所示)。另外,滑杆4还包括位于端侧的两个梁之间的套筒44,第二基板41具有第二贯通孔411,套筒44围绕着第二贯通孔411设置。套筒44的外侧具有凸部44a,其与滑块3的卡钩34(参见图7)配合。

以下结合图9详细说明滑动装置的安装过程及其间隙控制原理:

s1,将滑杆4安装到导板1上,具体地,滑杆4的套筒44从导板1的滑槽11(参见图2)中伸出,滑杆4的梁结构42,43在导板1的滑槽11的相对两侧与导板1的顶表面(参见图6)配合;

s2,将滑块3安装到滑杆4上,具体地,滑杆4的套筒44伸入滑块3的两卡钩34之间并通过卡钩34卡制住套筒44外侧的凸部44a(参见图8),滑块3的门结构32,33分别在导板1的滑槽11的相对两侧与导板1的底表面(参见图6)配合;

s3,将螺钉51插入滑块3和滑杆4中,具体地,螺钉51依次穿过滑块3的第一基板31的第一贯通孔311(参见图7)和滑杆4的套筒44,并从滑杆4的第二基板41的第二贯通孔411(参见图8)中伸出;

s4,将滑板2安装到滑杆4和螺钉51上,具体地,滑板2放置于滑杆4的上方,螺钉51的从滑杆4的第二基板41的第二贯通孔411中伸出的末端从滑板2的安装孔21(参见图2)中伸出;

s5,将螺母52安装到螺钉51上,具体地,螺母52安装到螺钉51的从滑板2的安装孔21中伸出的末端上。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