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记录仪可拆卸稳定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7382发布日期:2020-12-15 13:1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记录仪可拆卸稳定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行车记录仪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行车记录仪可拆卸稳定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是一种声音及影像记录工具,能在记录车辆遇到一切意外情况,现有的大多数行车记录仪通过吸盘安装于挡风玻璃上,当车辆遭遇陡峭路面,容易影响行车记录仪的拍摄,当出现意外情况时,驾驶者查看车前情况,不能拆卸行车记录仪来同步进行记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行车记录仪可拆卸稳定固定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种行车记录仪可拆卸稳定固定装置,包括箱体和握杆,所述握杆左侧通过万向球转动连接有行车记录仪,所述箱体下侧壁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贯穿的夹槽,所述夹槽顶壁连通有开口向下的滚槽,所述夹槽顶壁于所述滚槽前后侧对称连通有开口向下的过渡腔,所述过渡腔远离所述滚槽侧壁上转动安装有夹杆轴,所述过渡腔侧壁上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夹杆轴,所述夹杆轴上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夹槽的夹杆,所述夹杆于所述夹槽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夹槽中心的回转槽,所述回转槽上下壁通过扭转弹簧转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夹槽所述支撑转杆,所述箱体右侧壁设有开口向右的摆槽,所述摆槽上下壁对称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摆槽的导槽,所述导槽内滑动安装于延长块,所述延长块于所述摆槽内转动连接有锁块,所述锁块右侧壁设有开口向右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底壁前后对称通过轴转动安装有夹杆,所述夹杆伸出所述锁定槽,所述箱体于所述摆槽左侧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顶壁滑动安装有伸入所述箱体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于所述箱体外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连接杆于所述内侧滑动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侧从吸盘上侧伸出,所述延长杆于所述吸盘上侧设有开口向右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限位槽顶壁,所述滑杆上转动连接有伸出所述吸盘的勾爪,所述箱体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底壁转动安装有过渡轴,所述过渡轴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和所述行车记录仪接触。

优选地,所述活动腔上下壁于所述连接杆右侧滑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开口向左的连接槽,所述延长杆于所述活动腔内伸出所述连接杆,所述延长杆于所述活动腔内通过衔接弹簧连接所述吸盘,所述吸盘和所述延长杆于所述活动腔均转动连接有摇杆,上下侧所述摇杆右侧主动连接有连接滑杆,所述连接滑杆伸入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槽,所述摆槽和所述活动腔之间的壁体滑动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于所述活动腔内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锁块于所述锁定槽左侧壁设有左右贯穿的贯穿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贯穿孔于所述锁定槽内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和所述夹杆接触,所述延长块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导槽内壁。

优选地,所述摆槽左侧壁连通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上下壁转动安装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轴上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和所述锁块接触,所述过渡轴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槽和所述皮带腔之间的壁体,所述导向槽于所述皮带腔内通过动力传动带和所述滚轮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渡腔和所述衔接轴之间的壁体转动安装有衔接轴,所述衔接轴上固定连接有衔接滚轮,所述衔接轴于所述过渡腔内通过齿轮组和左侧所述夹杆轴连接,所述衔接轴于所述过渡腔内通过连接传动带和右侧所述夹杆轴带传动连接,所述衔接轴于后侧过渡腔内固定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上缠绕连接有拉绳。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右侧壁连通有开口向左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伸入所述导向槽的磁铁摆杆,所述磁铁摆杆通过连接弹簧连接所述滑槽右侧壁,所述拉绳贯穿并滑动配合所述滑槽和后侧所述过渡腔之间的壁体,所述磁铁摆杆于所述导向槽内设有上下贯穿的贯穿槽,所述过渡轴于所述贯穿槽内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贯穿槽右侧壁滑动配合。

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可根据车况造成的不同晃动情况控制行车记录仪移动,保证在行车过程中行车记录仪能稳定进行视频记录,通过连接杆的移动电动卡块移动,保证箱体和后视镜稳定连接,减少箱体的晃动,通过握杆的移动进行行车记录仪的固定和拆卸,方便驾驶员于不同情况下带动行车记录仪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行车记录仪可拆卸稳定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e-e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行车记录仪可拆卸稳定固定装置,包括箱体24和握杆44,所述握杆44左侧通过万向球转动连接有行车记录仪17,所述箱体24下侧壁设有开口向下且左右贯穿的夹槽42,所述夹槽42顶壁连通有开口向下的滚槽45,所述夹槽42顶壁于所述滚槽45前后侧对称连通有开口向下的过渡腔52,所述过渡腔52远离所述滚槽45侧壁上转动安装有夹杆轴50,所述过渡腔52侧壁上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夹杆轴50,所述夹杆轴50上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夹槽42的夹杆43,所述夹杆43于所述夹槽42内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夹槽42中心的回转槽60,所述回转槽60上下壁通过扭转弹簧转动安装有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上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夹槽42所述支撑转杆59,所述箱体24右侧壁设有开口向右的摆槽29,所述摆槽29上下壁对称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摆槽29的导槽31,所述导槽31内滑动安装于延长块30,所述延长块30于所述摆槽29内转动连接有锁块55,所述锁块55右侧壁设有开口向右的锁定槽32,所述锁定槽32底壁前后对称通过轴转动安装有夹杆34,所述夹杆34伸出所述锁定槽32,所述箱体24于所述摆槽29左侧设有活动腔25,所述活动腔25顶壁滑动安装有伸入所述箱体24的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于所述箱体24外固定连接有吸盘15,所述连接杆16于所述内侧滑动安装有延长杆13,所述延长杆13上侧从吸盘15上侧伸出,所述延长杆13于所述吸盘15上侧设有开口向右的限位槽58,所述限位槽58内滑动安装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通过复位弹簧12连接所述限位槽58顶壁,所述滑杆11上转动连接有伸出所述吸盘15的勾爪14,所述箱体24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导向槽63,所述导向槽63底壁转动安装有过渡轴18,所述过渡轴18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轮62,所述导向轮62和所述行车记录仪17接触。

有益地,所述活动腔25上下壁于所述连接杆16右侧滑动安装有连接板28,所述连接板28设有开口向左的连接槽38,所述延长杆13于所述活动腔25内伸出所述连接杆16,所述延长杆13于所述活动腔25内通过衔接弹簧26连接所述吸盘15,所述吸盘15和所述延长杆13于所述活动腔25均转动连接有摇杆27,上下侧所述摇杆27右侧主动连接有连接滑杆57,所述连接滑杆57伸入并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槽38,所述摆槽29和所述活动腔25之间的壁体滑动安装有导杆37,所述导杆37于所述活动腔25内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8。

有益地,所述锁块55于所述锁定槽32左侧壁设有左右贯穿的贯穿孔33,所述导杆37穿过所述贯穿孔33于所述锁定槽32内固定连接有卡块35,所述卡块35和所述夹杆34接触,所述延长块30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导槽31内壁。

有益地,所述摆槽29左侧壁连通有皮带腔56,所述皮带腔56上下壁转动安装有滚轮轴41,所述滚轮轴41上固定连接有滚轮40,所述滚轮40和所述锁块55接触,所述过渡轴18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槽63和所述皮带腔56之间的壁体,所述导向槽63于所述皮带腔56内通过动力传动带36和所述滚轮轴41连接。

有益地,所述过渡腔52和所述衔接轴47之间的壁体转动安装有衔接轴47,所述衔接轴47上固定连接有衔接滚轮46,所述衔接轴47于所述过渡腔52内通过齿轮组53和左侧所述夹杆轴50连接,所述衔接轴47于所述过渡腔52内通过连接传动带54和右侧所述夹杆轴50带传动连接,所述衔接轴47于后侧过渡腔52内固定连接有链轮49,所述链轮49上缠绕连接有拉绳51。

有益地,所述导向槽63右侧壁连通有开口向左的滑槽23,所述滑槽23内滑动安装有伸入所述导向槽63的磁铁摆杆19,所述磁铁摆杆19通过连接弹簧22连接所述滑槽23右侧壁,所述拉绳51贯穿并滑动配合所述滑槽23和后侧所述过渡腔52之间的壁体,所述磁铁摆杆19于所述导向槽63内设有上下贯穿的贯穿槽20,所述过渡轴18于所述贯穿槽20内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和所述贯穿槽20右侧壁滑动配合。

初始状态下,行车记录仪17和箱体24分离,卡块35和夹杆34分离,磁铁摆杆19收于滑槽23内;

开始工作时,将前后侧夹杆34和后视镜的支撑架接触并固定,向上推动连接杆16,连接杆16带动吸盘15带动延长杆13和汽车车顶接触,勾爪14和延长杆13和车顶接触,勾爪14勾住车顶,吸盘15吸附于车顶,延长杆13相对连接杆16移动,上下二次摇杆27靠近,摇杆27带动连接滑杆57移动,连接滑杆57通过连接板28带动导杆37移动,导杆37带动卡块35和夹杆34接触,卡块35限制夹杆34移动。

当需要固定行车记录仪17时,将握杆44从夹槽42向上推入,握杆44带动支撑转杆59翻转,支撑转杆59支撑握杆44下侧,行车记录仪17和磁铁摆杆19接触,磁铁摆杆19伸出滑槽23,连接轴61和贯穿槽20右侧壁接触。

当出现箱体24前后摆动,滚轮40带动滚轮轴41转动,滚轮轴41通过锁块55带动过渡轴18转动,过渡轴18通过导向轮62和磁铁摆杆19带动行车记录仪17左右摆动维持行车记录仪17方向,保证行车记录仪17正常拍摄,当箱体24左右摆动,锁块55带动导杆37和连接板28继续移动,连接滑杆57带动连接绳48继续收束,连接绳48通过滑杆11带动吸盘15向左移动,勾爪14配合延长杆13二次固定连接杆16,保证箱体24稳定。

当需要进行行车记录仪17拆卸,向左推动握杆44,握杆44通过衔接滚轮46带动衔接轴47转动,衔接轴47通过链轮49带动拉绳51收束,拉绳51带动磁铁摆杆19移动和行车记录仪17分离,衔接轴47通过连接传动带54带动右侧夹杆轴50转动,衔接轴47通过齿轮组53带动左侧夹杆轴50转动,左右侧夹杆轴50通过夹杆43带动支撑转杆59转动,支撑转杆59和握杆44接触并翻转,握杆44带动行车记录仪17向左移动脱离。

工作结束,向下抽动连接杆16,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可根据车况造成的不同晃动情况控制行车记录仪移动,保证在行车过程中行车记录仪能稳定进行视频记录,通过连接杆的移动电动卡块移动,保证箱体和后视镜稳定连接,减少箱体的晃动,通过握杆的移动进行行车记录仪的固定和拆卸,方便驾驶员于不同情况下带动行车记录仪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