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4466发布日期:2020-10-20 13:0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市面上出现了各种由电力驱动代替原有燃油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现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大多只能通过固定的充电桩充电蓄能,完成整个充电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而将电动汽车用于长距离的出行时,很难在行程途中找到合适的充电设备保证电动汽车具有足够的电能,此外,在许多高层住宅的小区中,由于充电桩占用的公共面积较大,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充电桩给居民使用。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和汽车[申请号:201510594855.6],包括电池主体、转动组件和底座;所述电池主体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的所述电池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底座设置在汽车上。然而,该方案中的汽车电池只能使用传统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电能供应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

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包括汽车车身,所述的汽车车身内部设有若干个电池组件,每个电池组件上各设有两组连接组件,所有的连接组件与汽车车身相互连接,每个电池组件上还各连接有一个用于拆装电池组件的驱动结构,各个电池组件上的两组连接组件与该电池组件上的驱动结构相互连接,当其中一个驱动结构进行旋转时,对应的电池组件能够与汽车车身相互连接或脱离。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汽车车身内部并排设置有三个的电池组件,所述的电池组件与驱动结构形成转动连接,当驱动结构进行旋转时,所述的电池组件能够与汽车车身相互连接或脱离。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所述的汽车车身内部设有两个车身骨架,所述的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在车身骨架内,每个电池组件的两侧设有与连接组件相配适的活动槽,当其中一个驱动结构进行旋转时,对应的连接组件能够与对应的活动槽相互卡接或脱离。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两个车身骨架的形状、大小相同,两个车身骨架沿汽车车身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的电池组件位于两个车身骨架之间,且所述的活动槽位于电池组件靠近车身骨架的侧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每组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锁紧块,锁紧块靠近电池组件的末端与活动槽相配适,所述的锁紧块与驱动结构形成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电机,每个电机主轴上连接有一个中心连杆,每个中心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驱动连杆,每个驱动连杆与每组连接组件中最靠近驱动连杆的锁紧块形成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车身骨架上设有与锁紧块数量相同的配合槽,所述的锁紧块位于配合槽内,且锁紧块的两端向外延伸出配合槽,所述的锁紧块与车身骨架形成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锁紧块靠近电池组件的一端设有呈u字形的旋转块,旋转块与配合槽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旋转块始终位于配合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所述的配合槽靠近驱动结构的内壁与锁紧块的侧壁相配适,当旋转块旋转至与活动槽相互脱离时,所述的旋转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车身骨架内,且所述的旋转块的侧壁与配合槽的内壁相贴合。

在上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中,同一个电池组件两侧的锁紧块沿汽车车身的中心轴呈镜像对称,且每组连接组件中的锁紧块相互平行,锁紧块远离电池组件的末端通过连杆依次形成转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与现市面上生产的电动汽车相比,本方案中的电动汽车在汽车车身内部设置了驱动结构,将原本只能进行充电的方式,优化为通过更换内部电池组件即可进行能源快速补给,当无法及时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或者充电时间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更换新的电池组件来维持车辆的正常使用,避免了由于电动汽车电量不足所引起的问题。

2、只需通过启动汽车车身自带驱动结构,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将电池组件与汽车车身相互分离,简化了电池组件更换的步骤,在更换时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省去了中间复杂的拆装过程,节省了更换电池组件的成本,为使用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使用三个相同的电池组件,使用者能够在前两个电池电量用尽而第三个电池剩余电量报警时,利用剩余的电量去维修处更换前两个电池,在更换电池时只需更换完全放电的电池,且避免电池组件在仍然存在电量的情况下被提前更换造成不必要的费用,也可以避免出现单个电池电量用尽后发生需抢修车辆的情况,对于使用者而言,做到经济利益最大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身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汽车车身1、电池组件2、连接组件3、驱动结构4、车身骨架5、活动槽6、锁紧块7、配合槽8、旋转块9、中心连杆10、驱动连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汽车驱动电源的汽车电池机构,包括汽车车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车身1内部设有若干个电池组件2,每个电池组件2上各设有两组连接组件3,所有的连接组件3与汽车车身1相互连接,每个电池组件2上还各连接有一个用于拆装电池组件2的驱动结构4,各个电池组件2上的两组连接组件3与该电池组件2上的驱动结构4相互连接,当其中一个驱动结构4进行旋转时,对应的电池组件2能够与汽车车身1相互连接或脱离。

现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大多只能通过固定的充电桩充电蓄能,完成整个充电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在将电动汽车用于长距离的出行时,很难在行程途中找到合适的充电设备保证电动汽车具有足够的电能,此外,在许多高层住宅的小区中,由于充电桩占用的公共面积较大,小区内能够安装的充电桩数量有限,而本方案中在电动汽车只能通过充电进行电能补充的基础上额外增加更换电池组件2的方法,在无法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或者充电时间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只需通过启动驱动结构4将电池组件2与汽车车身1相互分离,更换新的电池组件2就能继续使用汽车,且三个电池组件2之间切换使用,能在前两个电池组件2完全放电后,仍然保证使车辆正常行驶至更换电池或寻找合适的充电桩。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汽车车身1内部并排设置有三个的电池组件2,所述的电池组件2与驱动结构4形成转动连接,当驱动结构4进行旋转时,所述的电池组件2能够与汽车车身1相互连接或脱离。

在后续使用时中,本方案中的电池组件2数较单个电池能够延长更换电池的周期,由于过多的电池组件2会造成更换电池组件工作量加大,且对车身结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优化选择安装三个相同的电池组件2,用户能够在前两个电池电量用尽,第三个电池剩余电量报警时去更换前两个电池,方便计算费用,且避免电池仍然存在电量而提前更换电池造成不必要的费用或电池电量用尽需抢修车辆的情况。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车身1内部设有两个车身骨架5,所述的连接组件3转动连接在车身骨架5内,每个电池组件2的两侧设有与连接组件3相配适的活动槽6,当其中一个驱动结构4进行旋转时,对应的连接组件3能够与对应的活动槽6相互卡接或脱离。

通过驱动结构4的旋转,连接组件3进行旋转,在连接组件3与活动槽6相卡接时,电池组件2与车身骨架5之间不会发生移动,而当连接组件3脱离活动槽6时,电池组件2能够被取出,进行更换或维修的操作。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车身骨架5的形状、大小相同,两个车身骨架5沿汽车车身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的电池组件2位于两个车身骨架5之间,且所述的活动槽6位于电池组件2靠近车身骨架5的侧壁上。

两个车身骨架5沿汽车车身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在车辆设计上保持两侧质量一致,在行驶过程中,避免因车身两侧质量不均匀导致车身发生倾斜或者晃动,且在使用更换电池组件2的结构时,利于对电池组件2的定位。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组连接组件3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锁紧块7,锁紧块7靠近电池组件2的末端与活动槽6相配适,所述的锁紧块7与驱动结构4形成转动连接。

电池组件2通过独立的驱动结构4进行带动,在更换电池组件2的过程中,能够单独启动其中一个驱动结构4进行电池组件2的更换,可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电池组件2的更换。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结构4包括电机,每个电机主轴上连接有一个中心连杆10,每个中心连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驱动连杆11,每个驱动连杆11与每组连接组件3中最靠近驱动连杆11的锁紧块7形成转动连接。

电机主轴运行,带动中心连杆10围绕电机主轴进行旋转,两端的驱动连杆11各自进行旋转,分别带动两侧的连接组件3,从电池组件2上进行脱离,简化了电池组件2的拆除过程,提高更换电池组件2的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身骨架5上设有与锁紧块7数量相同的配合槽8,所述的锁紧块7位于配合槽8内,且锁紧块7的两端向外延伸出配合槽8,所述的锁紧块7与车身骨架5形成转动连接。

锁紧块7始终与车身骨架5形成活动连接,在更换电池组件2时,只需拆装电池组件2,简化了拆装的过程,节省了更换电池组件2的时间,而单独的配合槽8与单个锁紧块7的配合,在单个锁紧块7发生破损时,降低维修成本。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紧块7靠近电池组件2的一端设有呈u字形的旋转块9,旋转块9与配合槽8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旋转块9始终位于配合槽8内。

通过转轴将旋转块9连接在配合槽8内,当驱动结构4进行旋转时,带动旋转块9围绕转轴中心轴进行旋转,对各个组件的运动轨迹能够进行准确定位与计算,节省设计与生产的时间,降低成本。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配合槽8靠近驱动结构4的内壁与锁紧块7的侧壁相配适,当旋转块9旋转至与活动槽6相互脱离时,所述的旋转块9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车身骨架5内,且所述的旋转块9的侧壁与配合槽8的内壁相贴合。

在驱动结构4带动旋转块9旋转的过程中,需将旋转块9完全脱离活动槽6才能将电池组件2取出,避免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电池组件2发生损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电池组件2两侧的锁紧块7沿汽车车身1的中心轴呈镜像对称,且每组连接组件3中的锁紧块7相互平行,锁紧块7远离电池组件2的末端通过连杆依次形成转动连接。

电池组件2两侧的锁紧块7呈镜像对称,当驱动结构4进行旋转时,两侧的锁紧块7会旋转相同的角度,因此两侧的组件能够使用相同规格,减少了组件加工的步骤,提高了装置内零件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当前两个电池组件2完全放电且第三个电池进行供电时,车辆提示用户需更换电池组件2,剩余电量支撑用户到达电池更换的地点,通过启动完全放电的电池组件2所对应的驱动结构4,驱动结构4旋转,带动中心连杆10进行旋转,从而驱动连杆11随之进行旋转,两侧对称的连接组件3进行相应的转动,锁紧块7上旋转块9的末端旋转至完全脱离活动槽6,取下旧的电池组件2,在车身骨架5之间放入新的电池组件2,再启动驱动结构4带动旋转块9转入活动槽6,与电池组件2进行卡接,整个电池组件2的更换过程,操作简便,与只能进行充电桩充电的电动汽车相比,本方案中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不会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充电设备或充电时间不够导致汽车无法正常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汽车车身1、电池组件2、连接组件3、驱动结构4、车身骨架5、活动槽6、锁紧块7、配合槽8、旋转块9、中心连杆10、驱动连杆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