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3716发布日期:2020-10-13 08:0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上的手拉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地铁或公交车上安装的、供乘客手拉的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公交及地铁出行具有经济、便利、绿色的优点,是现代提倡的环保交通方式。现有大部分公交车及地铁中均设有拉环,拉环中设置有拉带,拉带固定在公交车或地铁车厢内顶部的横杆上,该拉环可以在车辆加速减速的情况下,减少站立乘客的歪倒和碰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乘客的安全问题。随着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地铁、公交车上的拉环成为新的信息标识载体,在拉环上设置有专门的信息投放区域,用于夹持或粘贴宣传单;在更换宣传单时,往往需要手动拆卸拉环把手来完成宣传单的更换,操作不便,信息更新效率低,同时,需消耗大量纸质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宣传单,造成资源浪费,运营成本较高。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显示屏为信息宣传载体的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其将显示屏集成在拉环上,利用信息传输技术将宣传信息、广告等投放在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显示屏上,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公开号为cn106347188a、名称为车厢内全透明显示屏光能兼容蓄电池视频吊环拉手,其公开的结构包括拉环,连接在拉环上的显示屏及设置在拉环内给显示屏供电的蓄电池,该蓄电池设置在显示屏一侧的拉环内,为了能给蓄电池实时充电,在拉环外壳表面上安装有光能板,利用光能板产生的电能给蓄电池供电。该结构的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其蓄电池安装槽设置在显示屏一侧的拉环内,由于拉环位于显示屏两侧的部分其宽度普遍设置的比较窄,在设置安装槽时,安装槽的空间受该部分宽度的限制因此设置的比较小,这样导致蓄电池安装槽内容纳的蓄电池的体积较小,或者说容纳蓄电池的数量较少,从而导致蓄电池的续航能力较差,因此不得不增加给蓄电池实时充电的光能板;再者,现有技术的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蓄电池其两端是通过弹片接触导通给显示屏供电,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拉环不断晃动,这样会导致连接蓄电池的弹片松动,造成接触不良,因此经常出现显示屏断电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电源槽的容纳空间大、电源取出和更换方便,且电源连接稳定,整体模块化设计,外壳更换方便,结构简单的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其连接在交通工具的车厢内,它包括

外壳,其下端具有供手拉的拉环部;

显示模块,连接在外壳上,用于显示信息;

电源单元,与显示模块电性连接,用于给显示模块供电;所述显示模块上方或下方的外壳内设有供电源单元容置的电源槽,所述的电源单元配合在电源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槽设置在显示模块下方的外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单元封装在一保护膜内,所述的电源单元通过导线与显示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槽的内底壁上设有多个沿电源槽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凸筋,每个凸筋的顶部设有一形状和大小与电源单元相配的弧形缺口,凸筋上的弧形缺口形成供电源单元容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外壳上连接一可打开或关闭电源槽的盖板,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将电源单元压紧配合在电源槽的容置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包括前壳体和与前壳体可拆式连接的后壳体,所述后壳体靠近显示模块下端的部分向拉环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的电源槽设置在该延伸部的内腔。

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控制电路板、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至少一个显示屏,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连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控制电路板与电源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与外壳的内壁可拆式连接,所述的显示屏安装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外侧壁上,且外壳的表面设有与显示屏相配的窗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定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外侧壁上,且外壳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与两个显示屏相配的窗口,且窗口内连接一透明罩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屏为电子纸。

作为优选,所述后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前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定位孔相配合插接定位的定位柱。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将容纳电源单元的电池槽设置在显示模块上方或下方的外壳内,这样设置,充分利用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形状特性,避免在显示模块两侧外壳上较窄的位置设置电池槽,这样可以将电池槽内的容纳空间设计的很大,这样不仅方便电源单元的安装与更换,而且可容纳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电源单元,以提高电源单元的续航能力,使其使用寿命较长,且使产品的结构简单。

2、电源槽设置在显示模块下方的外壳内,具体地,在后壳体靠近显示模块下端的部分向拉环部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的电源槽设置在该延伸部的内腔,这样设置充分利用拉环部的空间,在拉环部满足乘客用手拉着所需空间的情况下,可使延伸部的宽度变大,从而增加延伸部内电池槽的容置空间;电源槽的内底壁上的凸筋,及凸筋的顶部的弧形缺口的设置,使电源槽的机械强度增大,而且使电源单元更易取放,且在盖板的作用下使电源单元连接的更加稳定,不易产生晃动。

3、电源单元封装在一保护膜内,该电源单元通过导线与显示模块电性连接。这样设置,使导线不易与电源单元的正极和负极相脱离,在交通工具行进过程中,即使拉环产生晃动,该电源单元也不会发生接触不良而断电的情况。且该电源单元充电及更换也非常方便。

4、显示模块的结构设置,使控制电路板连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这样使控制电路板连接的更加稳定、牢固,且显示屏连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外侧壁上,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与外壳的内壁可拆式连接,这样使显示模块在安装时,只需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与后壳体连接,然后将前壳体连接在后壳体上即可,其模块化设计,使产品的安装以及后期外壳受损后的更换,以及电源单元的充电等都非常简单、方便。

5、显示屏为电子纸,该电子纸也叫数码纸,其不需要背光源,而且当显示静态图像的时候,电子纸可以完全不耗电,换句话说,就是即使断开所有电源,电子纸依然能够保留最后一幅画面,同时两个显示屏同时显示相同的画面,也可显示不同的画面。这意味着,不需要像传统液晶显示器那样需要持续不断地为电子纸显示屏维持电源的供给,而是仅仅在切换显示画面的时候才需要提供一点的电力,然后自动断电,因此该采用电子纸的显示屏耗电量低。再者,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设置的定位孔和定位柱的设计,使外壳的组装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电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另一角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显示模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罩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外壳,100、通孔,101、拉环部,102、前壳体,103、后壳体,104、电源槽,105、凸筋,106、弧形缺口,107、窗口,108、定位孔,109、定位柱,110、延伸部,111、卡槽,2、电源单元,200、保护膜,201、第一导电触片,202、第二导电触片,203、插头,3、盖板,4、显示模块,400、控制电路板,401、第一基板,402、第二基板,403、显示屏,404、透明罩板,405、卡板,406、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其连接在交通工具的车厢内,所述的交通工具一般是指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等,该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通过绳带连接在车厢顶部的横杆上,用于供站立的乘客手拉着,防止行驶过程中歪倒和碰撞。该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其结构包括外壳1,其下端具有供手拉的拉环部101,其上端设有供绳带穿过的通孔100,绳带的一端与通孔100连接,绳带的另一端与车厢内的横杆连接,该拉环部101设置以可供乘客手伸进抓着为宜;显示模块4,连接在外壳1上,用于显示信息,显示的信息可以是内部存储的信息,也可以是通信接收的信息;电源单元2,与显示模块4电性连接,用于给显示模块4供电;所述显示模块4上方或下方的外壳1内设有供电源单元容置的电源槽104,所述的电源单元2配合在电源槽104内。这样设置,充分利用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形状特性,避免在显示模块两侧外壳上较窄的位置设置电池槽,这样可以将电池槽内的容纳空间设计的很大,这样不仅方便电源单元的安装与更换,而且可容纳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电源单元,以提高电源单元的续航能力,使其使用寿命较长。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块4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的显示模块4包括控制电路板400、第一基板401、第二基板402和至少一个显示屏403,所述的控制电路板400连接在第一基板401和第二基板402之间,且控制电路板400与电源单元2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第一基板401和第二基板402与外壳1的内壁可拆式连接,所述的显示屏403安装在第一基板401或第二基板402的外侧壁上,且外壳1的表面设有与显示屏403相配的窗口107。在第一基板401和第二基板402的内壁上设有安装空间,所述的控制电路板400设置在该安装空间内,然后通过螺丝将控制电路板400固定在第一基板401或第二基板402的内壁上,这样设置使控制电路板400连接的更加稳定、牢固。所述第二基板40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凸耳406,每个凸耳406上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内连接有与外壳内壁连接的螺丝,当然该凸耳也可设置在第一基板401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显示模块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模块4还包括存储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定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的存储单元可以为ms存储卡、sd卡等,用于存储文字信息、录制的视频信息、图像信息等,可在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的无线通信单元,可以是蓝牙接收模块或wifi模块等,通过外部终端将信息无线传输至该无线接收模块,该无线通信单元将收到的信息在存储单元进行存储或直接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显示在显示屏上;所述的定时单元可以为定时器,用于设定时间或在特定的时间内使显示模块工作,或定时更换显示画面等,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板也称控制器,可以包括处理器,例如,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集成电路芯片(如单片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40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401和第二基板402的外侧壁上,且外壳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与两个显示屏403相配的窗口107,且窗口107内连接一透明罩板404,所述透明罩板404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卡板405,在窗口107外缘的外壳内壁上设有供卡板405容置的卡槽111,这样便于透明罩板404的安装定位,该透明罩板404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显示屏403为电子纸,优选为彩色电子纸。该电子纸也叫数码纸,其不需要背光源,而且当显示静态图像的时候,电子纸可以完全不耗电,换句话说,就是即使断开所有电源,电子纸依然能够保留最后一幅画面,这意味着,不需要像传统液晶显示器那样需要持续不断地为电子纸显示屏维持电源的供给,而是仅仅在切换显示画面的时候才需要提供一点的电力,因此该采用电子纸的显示屏耗电量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外壳1为全透明材质,这样显示模块4可不设置透明罩板,利用外壳的透明材质来充当透明罩板。

再次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电源槽104设置在显示模块4下方的外壳1内。具体地,所述的外壳1包括前壳体102和与前壳体102可拆式连接的后壳体103,所述后壳体103靠近显示模块4下端的部分向拉环101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110,所述的电源槽104设置在该延伸部110的内腔。这样设置充分利用拉环部的空间,在拉环部满足乘客用手拉着所需空间的情况下,可使延伸部的宽度变大,从而增加延伸部内电池槽的容置空间。

参见图2所示,所述的电源单元2封装在一保护膜200内,所述的电源单元2通过导线与显示模块4电性连接。也即将导线直接焊接在电源单元2的正负极上,然后通过保护膜200封装。该电源单元2的设置还可以有如下方式:所述电源单元2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触片201和第二导电触片202,所述的电源单元2、第一导电触片201和第二导电触片202均封装在一保护膜200内,所述的第一导电触片201和第二导电触片202均通过导线与显示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的保护膜为绝缘膜,该保护膜将电源单元2、第一导电触片201和第二导电触片202封装在一起,使第一导电触片201和第二导电触片202不易与电源单元2的正极和负极相脱离,在交通工具行进过程中,即使拉环产生晃动,该电源单元也不会发生接触不良而断电的情况。连接第一导电触片201和第二导电触片202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插头203,该插头203可插接在显示模块4的电流输入端给显示模块4供电,该插头203也可连接充电设备,用于给电源单元充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蓄电池,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的蓄电池。该电源单元不限定蓄电池的形状,该蓄电池可以是圆柱形、方体形或异形电池等。当然,该显示模块也可通过接线连接车内的电源供电,或者利用车内的电源给电源单元充电。

参见图3所示,所述电源槽104的内底壁上设有多个沿电源槽104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凸筋105,每个凸筋105的顶部设有一形状和大小与电源单元2相配的弧形缺口106,凸筋105上的弧形缺口106形成供电源单元2容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外壳1上连接一可打开或关闭电源槽104的盖板3,盖板3处于关闭状态时,将电源单元2压紧配合在电源槽104的容置空间内。使电源槽的机械强度增大,而且使电源单元更易取放,且在盖板的作用下使电源单元连接的更加稳定,不易产生晃动。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所述后壳体103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108,所述前壳体102的内壁上设有与定位孔108相配合插接定位的定位柱109。当然,也可以在后壳体的内壁上同时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柱,而前壳体上设有与后壳体上的定位孔相配插接的定位柱及与后壳体上的定位柱相配插接的定位孔,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电源更换方便的车用智能拉环的外壳1由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3连接而成,所述的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3通过螺丝连接为一体,也可以是卡接结构连接,或插接连接等连接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