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扒胎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2447发布日期:2020-11-27 10:0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扒胎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胎拆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扒胎固定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保养和美容行业也越来越多,当汽车进行保养和维修的时候,有时需要对车胎进行拆卸,目前,汽车维修在拆卸汽车轮胎时,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的拆卸方式,将轮胎从轮毂上拆卸下来,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先将轮胎放置于作业地点上,需要专门的人员固定住后再通过撬杠等工具进行拆卸,由于没有专门的固定装置,轮胎扒胎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而且,轮胎的规格大小不一致,普通的固定装置难以满足不同规格轮胎的扒胎。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为了解决轮胎扒胎过程中,轮胎规格多、轮胎大小不一样、轮胎固定的不方便的问题,提高扒胎的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扒胎固定架,包括支撑结构、调节结构、挂钩装置和控制结构,调节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由控制结构控制调节结构,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支座板、两个横板,两个支座板的上部构成放置车胎的两侧支撑平台,该两侧支撑平台上各连接有一个横板,所述的横板u型设置,横板的u型底部和支座板的上部连接,横板的u型两边之间具有一个可转动的支撑辊连接,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四个侧板、两个连接板、弹簧,所述的两个连接板分别连接在两个支座板的中下部,两个连接板及两个支座板通过中间连接杆连接一起,所述的侧板,通过侧板连接轴连接在连接板的两端,侧板相对于连接板可以转动,所述的侧板,其中间连接有固定杆,使得连接在连接板一端的两个侧板形成一个连动的侧板组,所述的固定杆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弹簧,连接板两端的两组侧板组形成一个连动的结构,所述的挂钩装置,包括挂钩,连接在侧板组的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活动板和两个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分别连接在调节结构的两侧的侧板组上,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相对于侧板组可以转动,第一活动板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轴可活动的连接在支座板上,第二活动板的另外一端也通过第二连接轴可活动的连接在支座板上,且第一活动板的另外一端通过把手连接一起,两个第一活动板、两个第二活动板和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形成一个连动结构,控制把手,控制结构的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通过第一连接轴作用于侧板组,从而实现调节结构上的两个侧板组的张开。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座板,其中部还设有活动槽,控制结构的第二连接轴通过连接在支座板上的活动槽,转动把手,第一活动板作用于第二连接轴,使得第二连接轴在活动槽上下活动,转动把手,改变了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张开的角度,从而,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通过第一连接轴改变两个侧板组的张开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座板的下部还具有侧支撑板通过底部连接杆连接,两个支座板的下部构成固定架的底部支撑平面,且在侧支撑板及支座板的下部形成一个具有四边延伸的稳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钩装置,还包括挂钩头和插销,挂钩头为上下结构,挂钩头上部设有插销孔,挂钩头下部连接有挂钩,挂钩相对于挂钩头可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板,其上部设有一排调节孔,通过插销插入调节孔,可将挂钩头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车胎扒胎时,将车胎放置在两个横板的支撑辊上,可转动的支撑辊可以帮助车胎挪动位置,根据车胎大小,控制把手,控制两个侧板组的张开程度,并且根据车胎的高度,在对应的调节孔位置上放置好挂钩装置,转动挂钩,由两个挂钩勾住车胎的两侧,压紧把手,两个挂钩从两边钩紧和扒开车胎,再由其它的工具从车胎中取出轮毂。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车胎的大小进行调整,并且将车胎固定在固定架上,由挂钩扒开,从而方便从车胎中取出轮毂,使用简单和方便,解决了现有轮胎扒胎的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方向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左视图。

图4为挂钩立体示意图。

其中:1-支撑结构、11-侧支撑板、12-支座板、12a-活动槽、13-横板、14-支撑辊、15-底部连接杆、16-中间连接杆、2-调节结构、21-侧板、21a-调节孔、22-连接板、23-侧板连接轴、24-固定杆、25-弹簧、3-挂钩装置、31-挂钩头、31a-插销孔、32-挂钩、33-插销、4-控制结构、41-第一活动板、42-把手、43-第二活动板、44-第一连接轴、45-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扒胎固定架,参照图1、图2,包括支撑结构(1)、调节结构(2)、挂钩装置(3)和控制结构(4),所述的支撑结构(1)包括两个侧支撑板(11)、两个支座板(12)、两个横板(13),两个支座板(12)的上部构成放置车胎的两侧支撑平台,该两侧支撑平台上各连接有一个横板(13),横板(13)u型设置,横板(13)的u型底部和支座板(12)的上部连接,横板(13)的u型两边之间具有一个可转动的支撑辊(14)连接,支座板(12)的下部具有侧支撑板(11)通过底部连接杆(15)连接,底部连接杆(15)通过螺栓将两个侧支撑板(11)和两个支座板(12)固定成为一个整体,两个支座板(12)的下部构成固定架的底部支撑平面,且在侧支撑板(11)及支座板(12)的下部形成一个具有四边延伸的稳定结构。调节结构(2)包括四个侧板(21)、两个连接板(22)、弹簧(25),两个连接板(22)分别连接在两个支座板(12)的中下部,两个连接板(22)及两个支座板(12)通过中间连接杆(16)连接一起,侧板(21)连接在连接板(22)的两端,两个侧板(21)通过侧板连接轴(23)和连接板(22)连接,侧板(21)相对于连接板(22)可以转动,在同一端的两个侧板(21)上,还连接有固定杆(24),固定杆(24)的连接,使得连接在连接板(22)一端的两个侧板(21)形成一个连动的侧板组,连接板(22)的两端的两个侧板组各有一个固定杆(24),两个固定杆(24)之间通过弹簧(25)连接起来,从而弹簧(25)将连接板(22)两端的两组侧板组形成一个连动的结构,参照图4,所述的挂钩装置(3),包括挂钩头(31)、挂钩(32)和插销(33),挂钩头(31)为上下结构,挂钩头(31)上部设有插销孔(31a),挂钩头(31)下部连接有挂钩(32),挂钩(32)相对于挂钩头(31)可以转动,挂钩装置(3)连接在在侧板组的两个侧板(21)之间,具体地,在侧板(21)上部设有一排调节孔(21a),通过插销(33)插入调节孔(21a),可将挂钩头(31)连接在两个侧板(21)之间。控制结构(4)包括两个第一活动板(41)和两个第二活动板(43),第一活动板(41)和第二活动板(4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44)分别连接在调节结构(2)的两侧的侧板组上,第一活动板(41)与第二活动板(43)相对于侧板组可以转动,第一活动板(41)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轴(45)可活动的连接在支座板(12)上,第二活动板(43)的另外一端也通过第二连接轴(45)可活动的连接在支座板(12)上,具体地,参照图3,在支座板(12)的中部设有活动槽(12a),控制结构(4)的第二连接轴(45)通过连接在支座板(12)上的活动槽(12a),第一活动板(41)的另外一端通过把手(42)连接一起,两个第一活动板(41)、两个第二活动板(43)和第一连接轴(44)、第二连接轴(45)形成一个连动结构,转动把手(42),第一活动板(41)作用于第二连接轴(45),使得第二连接轴(45)在活动槽(12a)上下活动,把手(42)改变了第一活动板(41)和第二活动板(43)张开的角度,从而,第一活动板(41)、第二活动板(43)通过第一连接轴(44)改变两个侧板组的张开程度。

本实用新型,车胎扒胎时,将车胎放置在两个横板(13)的支撑辊(14)上,可转动的支撑辊(14)可以帮助车胎挪动位置,根据车胎大小,控制把手(42),控制两个侧板组的张开程度,并且根据车胎的高度,在对应的调节孔(21a)位置上放置好挂钩装置(3),转动挂钩(32),由两个挂钩(32)勾住车胎的两侧,压紧把手(42),两个挂钩(32)从两边钩紧和扒开车胎,再由其它的工具从车胎中取出轮毂。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