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减少冲击的舒适性腰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7396发布日期:2021-05-25 12:2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减少冲击的舒适性腰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效减少冲击的舒适性腰靠。



背景技术:

汽车腰靠是汽车靠枕的其中一类,是一种汽车装饰品,也是一种汽车健康用品。可以有效舒缓长时间开车带来的腰部劳累和疲倦,对腰椎疼痛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人在坐位时,一个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是躯干重的三倍。在开车过程中,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将会逐渐累积。初时,会导致腰部血液不流通,乳酸逐渐增多,出现腰部酸胀等感觉;如果不加治疗和防护,就会逐渐压迫脊椎,造成腰肌劳损和腰椎疾病的产生。所以在驾驶行车过程中,可以选择汽车腰靠之类的产品来保护腰部。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450153u,专利名称为一种腰部靠垫,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包裹面、第二包裹面、至少一个内芯、至少一个充气阀体和第一连接件,第一包裹面和第二包裹面相贴合形成至少一个容纳腔,内芯为高回弹海绵,对应设置于容纳腔内,充气阀体与容纳腔相连通并用于调节容纳腔中的气体量,第一连接件设置于第二包裹面上用于连接u型枕,在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情况下,气体进入到容纳腔中,内芯由于回弹特性而完全充盈于容纳腔中,通过充气阀体调节容纳腔中的气体量的多少而实现对内芯回弹程度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腰部靠垫的厚度不可调节且不易携带的问题。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腰靠其内芯为高回弹海绵会太软缺乏支撑力,当遇到冲击力时无法快速实现缓冲,设计不够合理导致舒适度不佳,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有效减少冲击的舒适性腰靠,其具有能够有效减少外部冲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有效减少冲击的舒适性腰靠,包括填充芯和用于包裹填充芯的垫套,所述垫套包括上部延伸垫套和下部延伸垫套;包括所述的填充芯包括设置在上部延伸垫套的第一填充芯和设置在下部延伸垫套的第二填充芯;所述第一填充芯与第二填充芯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填充芯内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填充芯处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当外力作用于下部延伸垫套上时,弹性缓冲装置能够对外力起到缓冲作用,进而有效减少冲击,增加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前弹性连接板和后弹性连接板;所述前弹性连接板和后弹性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为前弹性连接板和后弹性连接板之间,用于对外力的减震缓冲,当遇到外部施压时,可有效减缓外部冲击力,进而增加腰靠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前弹性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上固定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凸起的一端固定在后弹性连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凸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弹簧在前弹性连接板和后弹性连接板之间发生位移,进而影响到弹簧的减震性。

进一步的,所述后弹性连接板上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弹簧远离前弹性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后弹性连接板的让位凹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腰背靠在下部延伸垫套上时,外力对前弹性连接板作用时,弹簧收到挤压,进而伸缩进后弹性连接板的让位凹槽,进而实现对凸起的限位,防止因凸起造成人后背的异物感。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延伸垫套和下部延伸垫套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透气孔,从而实现散热透气效果,减少靠在衬套上时出现出汗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延伸垫套靠近人体倚靠的侧面自上而下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延伸至下部延伸套的侧面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人体左右两个位置处设置凸条,基于人体工程学,极大提升了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延伸垫套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垫套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部延伸垫套的两侧设置垫套托用来对人体腰部收缩固定,进一步提升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延伸垫套外侧壁设置有两个柔性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腰靠固定在车座椅上时,首先将腰靠放置在车座椅处,并保持车座椅位于两个柔性绳之间,通过系紧的方式将该腰靠固定在车座椅上,进而实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其中一个柔性绳上设置有磁性片,另一柔性绳上设置有与磁性片磁性相吸的吸附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片和吸附片相吸附,从而使两个柔性绳形成一个闭环紧固的状态,通过磁性连接方便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片上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吸附片上设置有供固定凸起插设的固定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片和吸附片吸附的同时,固定凸起插设与固定凹槽内,从而防止磁性片相对吸附片沿其接触平面所在平面滑动,提高磁性片和吸附片的吸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弹性缓冲装置,弹簧能够用于对外力的减震缓冲,当遇到外部施压时,可有效减缓外部冲击力,进而增加腰靠的舒适性;

2.设置散热透气孔,从而实现散热透气效果,减少靠在衬套上时出现出汗的可能;

3.通过设置磁性片和吸附片相吸附,从而使两个柔性绳形成一个闭环的状态,实现便于将腰靠固定在车座椅上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图1的局部示意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填充芯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图3的a-a截面剖视图。

图中,1、填充芯;11、第一填充芯;12、第二填充芯;2、垫套;21、上部延伸垫套;211、散热透气孔;22、下部延伸垫套;221、柔性绳;2211、磁性片;2212、吸附片;2213、固定凸起;2214、固定凹槽;3、弹性缓冲装置;31、前弹性连接板;311、凸起;312、弹簧;32、后弹性连接板;321、限位凹槽;4、凸条;5、垫套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有效减少冲击的舒适性腰靠,包括垫套2和位于垫套2内的填充芯1,垫套2包括上部延伸垫套21和下部延伸垫套22,上部延伸垫套21和下部延伸垫套22一体化连接;填充芯1包括第一填充芯11和第二填充芯12,第一填充芯11和第二填充芯12一体化连接;在上部延伸垫套21和下部延伸垫套22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散热透气孔211用以进行散热,增强透气性能。同时在上部延伸垫套21和下部延伸垫套22自上而下设置有凸条4,该凸条4与人体背部脊柱部位贴合,符合人体工程学,极大提高舒适性。

参照图2,在下部延伸垫套22的两侧位置设置有垫套托5,该垫套托5与下部延伸垫套22一体化连接;垫套托5余下部延伸垫22呈有一定倾角,在下部延伸垫套22两端各连接有一根柔性绳221,一根柔性绳221上连接有磁性片2211,另外一根柔性绳221上则连接有与磁性片2211磁性相吸的吸附片2212,在磁性片2211上设置有固定凸起2213,在吸附片2212上设置有固定凹槽2214。

参照图4,在下部延伸垫套2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3,弹性缓冲装置3设置在第二填充芯12内,弹性缓冲装置3包括前弹性连接板31和后弹性连接板32,在前弹性连接板31和后弹性连接板32之间连接有弹簧312,在前弹性连接板31上设置有用于弹簧312嵌置的凸起311,在后弹性连接板32上设置有用于对凸起311进行限位的让位凹槽321;弹簧312另一端固定在让位凹槽321内,进而实现前弹性连接板31和后弹性连接板32的弹性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用到腰靠时,首先先将腰靠整体放置在汽车座椅上,然后两根柔性绳221通过磁性片2211与吸附片2212的磁性吸附固定连接,当人靠在腰靠上时,此时位于第二填充芯12内的弹性缓冲装置3受到力的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进而能够实现弹性收缩,弹簧312能够用于对外力的减震缓冲,当遇到外部施压时,可有效减缓外部冲击力,进而增加腰靠的舒适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