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轮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3215发布日期:2021-04-06 1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形成一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之间设有夹持驱动轴(3)的空间,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的底壁均安装在钢圈幅板(2)的固定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1)与所述第二部(12)的竖直截面轮廓均为半圆形,且两者的半径均大于所述驱动轴(3)的直径,或者大于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的厚度均大于所述驱动轴(3)的直径,或者大于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1),所述第二部(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驱动轴(3)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合围形成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一侧设置有键槽(112),所述键槽(112)与所述驱动轴(3)上的键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13),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螺栓(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1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两侧,且垂直于所述第一部(11)与所述第二部(12)的接触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朝向所述钢圈幅板(2)的一侧设置有凹陷的让位槽(1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113)与车辆后桥端部壳体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上还设置有第二螺栓孔(114),所述第二螺栓孔(114)均匀设置于所述让位槽(113)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动轮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1)和所述第二部(12)外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圆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动轮胎架,涉及变速箱传动领域,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一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设有夹持驱动轴的空间,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底壁均安装在钢圈幅板的固定装置上。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活动轮胎架包括两个半圆柱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通过夹持固定驱动轴,两者合成一圆柱状结构,两者的同一侧直接固定在钢圈幅板上,通过第一部和第二部直接与钢圈幅板连接,从而使得驱动轴上的动力可以分别通过第一部和第二部传送至钢圈幅板上,即传动力较原有技术扩大了一倍,同时使得传动力更加的平稳,且提升了使用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兴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