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CT医疗车的车门机构和移动CT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0950发布日期:2021-03-30 19:3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动CT医疗车的车门机构和移动CT医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机构和医疗车,尤其涉及用于移动ct医疗车的车门机构和移动ct医疗车
背景技术
:移动ct医疗车一般是指能够将移动ct机承载其上的医疗车,其提高了移动ct机的使用效率并且提高了院前救治的效率。移动ct医疗车包括驾驶室和医疗舱,移动ct机被布置该医疗舱中,其中医疗舱由顶舱壁、底舱壁、前舱壁、后舱壁以及左舱壁和右舱壁所围成。鉴于移动ct机在工作时会产生x射线,人们通常在医疗舱的上述各个舱壁上以及车门上提供铅防护以防止x射线从医疗舱中泄漏。车门一般被安装至医疗舱的左舱壁、右舱壁和后舱壁,其不仅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上下医疗舱的通道,也是移动ct机等医疗设备上下医疗舱的通道。目前的车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具有一个门体的单开式车门,另一种为具有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双开式车门,其中在双开式车门中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宽度相同,也就是说打开这两个门体所需的外力基本相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进出医疗舱时,对于单开式车门而言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均需打开整个车门,对于双开式车门而言无论是设备还是人也需要至少完全打开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中的一个,其中单开式车门和双开式车门中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占空间均大于具有正常体型的成年人进出医疗舱所需的实际空间。车门由于具有铅防护而质量较大,其在被开启时十分不便,由此人们希望具有一种能够根据进出医疗舱的目标(设备或人)而按需打开的车门机构。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ct医疗车的车门机构,该车门机构被设计为具有非对称构型的双开式车门,其包括宽度较小的第一门体和宽度较大的第二门体,实现了根据人或设备的需求开启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同时开启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ct医疗车的车门机构,所述移动ct医疗车包括驾驶室和医疗舱,在所述医疗舱的内部布置有移动ct机和借助供电线路对所述移动ct机供电的电源,所述医疗舱具有左舱壁、右舱壁和后舱壁,所述车门机构设置用于所述左舱壁、右舱壁和后舱壁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所述车门机构包括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联接至所述左舱壁、右舱壁和后舱壁中的对应一个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的尺寸被设定为通过彼此远离或朝向彼此转动使所述车门机构打开和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门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门体的宽度不相等,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配备有铅防护。优选地,所述第二门体的宽度被设计为是所述第一门体的宽度的二倍。优选地,所述车门机构仅被安装至所述右舱壁。优选地,所述车门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门体借助所述锁定组件关于所述右舱壁被锁定和解锁。优选地,所述锁定组件被构造为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门体内且能分别从所述第一门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伸出的上门栓和下门栓,在所述右舱壁上开设用于与所述上门栓配合的上门栓孔和用于与所述下门栓配合的下门栓孔,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门栓和所述下门栓相关联的机械把手,所述机械把手被设计为在被操作时能够驱动所述上门栓和所述下门栓分别对应地插入和脱离所述上门栓孔和下门栓孔。优选地,所述车门机构还包括电控门锁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控门锁的锁定和解锁的控制器,所述第二门体借助所述电控门锁关于所述第一门体被锁定和解锁。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电量综合采集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其中电量综合采集模块布置在所述供电线路上以对所述移动ct机的耗电功率p进行测量;智能控制模块被设计为从所述电量综合采集模块处接收耗电功率p并通过将该耗电功率p与预设阈值范围相比较来控制所述电控门锁的锁定和解锁,其中所述预设阈值范围与所述移动ct机的不同作业状态相关联。优选地,所述移动ct机被设计成当在p=0w时处于关机状态,当540w<p≤660w时处于待机状态,当900w<p≤1100w时处于扫描预备状态,当1440w<p≤1760w时处于扫描曝光状态,并且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被设计为当p<900w时控制所述电控门锁解锁,当p≥900w时控制所述电控门锁锁定。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的紧急开锁按钮,所述紧急开锁按钮被设计为与所述电控门锁相关联以在被启动时控制所述电控门锁解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ct医疗车,包括驾驶室和医疗舱,在所述医疗舱的内部布置有移动ct机和借助于供电线路对所述移动ct机供电的电源,所述医疗舱具有左舱壁、右舱壁和后舱壁,所述ct医疗车还包括上述车门机构,所述车门机构被安装至所述左舱壁、右舱壁和后舱壁中的任一个或多个。附图说明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机构在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机构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是控制器和紧急开锁按钮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驾驶室;2.医疗舱;21.右舱壁;3.移动ct机;4.车门机构;41.第一门体;42.第二门体;43.电控门锁;d1.第一门体的宽度;d2.第二门体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的示意性方案。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在下文中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其中方向术语“顶”、“底”、“前”、“后”、“左”和“右”尤其指代当观察者站在医疗舱的尾部朝向驾驶室的方向观察时的“头顶侧”、“脚底侧”、“身体前侧”、“身体背侧”、“左手侧”和“右手侧”所对应的取向。除另有指明,本说明书所述的其它方向性术语基本指代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移动ct医疗车的车门机构4。移动ct医疗车包括驾驶室1和医疗舱2。移动ct机3将被容置在医疗舱2中,例如可分离地连接至医疗舱2的底板。在该医疗舱2内还提供有电源,电源通过供电线路为移动ct机3提供电能。可在医疗舱2的左舱壁、右舱壁和后舱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上分别设置本文所述的车门机构4。在应用实践中,移动ct机3等设备一般布置在医疗舱2的靠近驾驶室1的区域中,由此其主要通过设置在左舱壁或者右舱壁21上的车门上下医疗舱2,同时医护人员为了便于操作设备,也会通过左舱壁或者右舱壁21上的车门上下医疗舱2。而患者主要通过设置在后舱壁上的车门进出医疗舱2。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机构4更倾向于布置在左舱壁或者右舱壁上,以供移动ct机等设备或医护人员进出医疗舱2。具体地,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该车门机构4被安装至右舱壁21的情况。如图所示,该车门机构4主要包括第一门体41和第二门体42,其中第一门体41和第二门体42通过远离彼此的端面分别可相对转动地(例如铰接或者借助于合页)联接至右舱壁21,具体为联接至开设于右舱壁21上的门洞的对应侧面,从而当第一门体41和第二门体42朝向彼此转动时可使整个车门机构4闭合(图1所示的情况),并且当第一门体41和第二门体42远离彼此转动时可使整个车门机构4打开(图2所示的情况)。众所周时,在进出医疗舱2时,人所需的空间一般小于医疗设备所需的空间,为了在人或医疗设备进出医疗舱2时可按需打开对应的门体以减少门体不必要的开启,从而简化操作,在本文中第一门体41和第二门体42被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宽度。具体地参见图1,第一门体41的宽度被标示为d1,第二门体42的宽度被标示为d2,在本文中,d1不等于d2。尤其优选的是,d2的大小被设计为d1的两倍,例如d1为413mm,而d2为826mm。由上述数值可知,第一门体41的宽度已经足以供一个正常体型的成年人进出医疗舱2,由此当仅有医护人员需要从该车门机构4进入医疗舱2时,其仅需打开第一门体41即可。目前市售的最小体积的移动ct机3的宽度约为980mm,经比较可知仅开启第一门体41或者仅开启第二门体42均不能够使移动ct机3进出医疗舱2,由此此时可将第一门体41和第二门体42同时开启。当另一个具有413mm至826mm的宽度的设备需要进出医疗舱2时,仅开启第二门体42即可,此时无需打开第一门体41。该车门机构4被设计为还包括锁定组件(未示出),第一门体41借助于该锁定组件被例如锁定至右舱壁21或者从右舱壁21处解锁。优选地,该锁定组件包括被容置在第一门体41内并且能够从第一门体4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伸出的两个门栓,本文将设置在第一门体41的上侧面处的门栓称为上门栓,将设置在第一门体41的下侧面处的门栓称为下门栓。该锁定组件还包括一个机械把手,其优选被设置在第一门体41的朝向医疗舱2内部的侧面上。机械把手将例如借助于隐藏在第一门体41内部的传动组件分别与上门栓和下门栓相关联,从而该机械把手在被工作人员操作时能够驱动上门栓和下门栓伸出和缩回第一门体41。例如,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机械把手时,上门栓和下门栓缩回到第一门体41内,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机械把手,上门栓和下门栓伸出第一门体41。在右舱壁21上开设能够与上门栓配合使用的上门栓孔和能够与下门栓配合使用的下门栓孔,当上门栓和下门栓在机械把手的驱动下伸出第一门体41时,二者会对应地插入上门栓孔和下门栓孔,此时第一门体41被锁定至右舱壁21;当上门栓和下门栓在机械把手的驱动下缩入第一门体41时,二者对应地从上门栓孔和下门栓孔处脱离,此时第一门体41从右舱壁21处解锁,从而能够相对于右舱壁21自由旋转。另外,应理解的是,虽然在图1和图2中第一门体41位于右侧而第二门体42位于左侧,但是第一门体41也可能位于左侧而第二门体42也可能位于右侧。本文的车门机构4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二门体42上的电控门锁43(其在图2中仅为示意示出),该电控门锁43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以将第二门体42锁定至第一门体41或者使第二门体42从第一门体41处解锁。其中控制器将根据移动ct机3的不同作业状态来控制电控门锁43的锁定和解锁。具体控制原理可参见图3。具体地,不同型号的移动ct机3通常均具有4种作业状态,即关机状态、待机状态、扫描预备状态和扫描曝光状态,其中该移动ct机3在不同的作业状态下将具有不同的耗电功率,人们可根据耗电功率的变化准确判断移动ct机3当前的作业状态。表1步骤序号作业状态耗电功率电控门锁状态1关机0w解锁2待机600w±10%解锁3扫描预备1000w±10%锁定4扫描曝光1600w±10%锁定表1以小型16层多功能移动ct机(mct-i型)为例示出了其在不同作业状态下的对应耗电功率以及控制器在不同作业状态对电控门锁43的工作状态要求。控制器被设计为包括电量综合采集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该电量综合采集模块是一款用于综合测量交流电量的智能型隔离电量综合采集仪,其能够实现对交流单相回路的全参数测量,测量参数一般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现有技术中的电量综合采集模块一般采用高精度24位专用ad芯片,动态范围比高达1000:1,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通信速率高的优点。该电量综合采集模块被布置在为移动ct机3供电的供电线路上以对移动ct机3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由此得到移动ct机3的当前耗电功率p。该电量综合采集模块优选采用由深圳市中创智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单相交流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电量采集器。智能控制模块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能够根据预设逻辑判断指令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判断并且对对应设备发出执行指令的仪器。在电量综合采集模块上可设置有数字接口(例如rs485数字接口,其能够完全兼容于plc设备里的modbus(rtu)协议),智能控制模块与该数字接口通信连接,由此获得由电量综合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耗电功率p。另外,虽然未示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的是,数字接口可省略,智能控制模块可能与电量综合采集模块进行无线通信。在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对从电量综合采集模块得到的耗电功率p进行逻辑分析后,其会向和电控门锁43发出指令,通过控制对电控门锁43的供电来控制电控门锁43的锁定和解锁。其中该智能控制模块(plc)优选采用由三菱电机提供的fx3ga-40mr-cm型号产品。表2仍以小型16层多功能移动ct机(mct-i型)为例说明为智能控制模块编辑的逻辑判断指令和在对应逻辑判断指令下智能控制模块将对电控门锁43发出的命令以及最终所展示出的结果。其中表2中示出的两个预设阈值范围是根据表1中列出的不同作业状态所对应的功率范围进行设计的。表2输入信号预设阈值范围电控门锁执行命令结果p<900w解锁车门可以打开p≥900w锁定车门不可以打开结合表1可知,当智能控制模块从电量综合采集模块处接收到功率p时,其会将该p值与表2中所列出的预设范围相比较,之后再相应地执行分配给该阈值范围的执行指令。例如,当智能控制模块接收到的功率为800w时,通过比较智能控制模块识别到该p值属于p<900w的范围内,由此智能控制模块会向电控门锁43发送解锁命令。但是应注意的是,当采用上述阈值范围时对电量综合采集模块所采集的功率p的值有一定的要求,即在一段时间内(例如2s内)稳定不变的值才可被看作有效值被传输入智能控制模块内。当然对于采集值进行过滤筛选的步骤也可能在智能控制模块内进行。这排除了作业状态转换期间瞬值变化的干扰。借助于上述控制器和电控门锁之间的智能联动控制,在ct机处于扫描预备和扫描曝光状态下时,第二门体42会借助于电控门锁43自动地锁定至第一门体41,由此防止由于工作人员忘记关门或者车外人员意外开门而导致的车内辐射泄漏,并且进一步防止对医疗舱2周围环境造成不期望的伤害。本文中控制器被设计为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室1内的紧急开锁按钮(未示出)。在电控门锁43处于锁定状态时,也就是说移动ct机3正处于扫描预备作业或者扫描曝光作业时,如果此时发现位于医疗舱2内的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出现了特殊状态且需要车外的人员立即进入医疗舱2协助处理,可启动该紧急开锁按钮对电控门锁43进行解锁。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