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8008发布日期:2021-09-22 20:1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


背景技术:

[0002]“驻车空调”顾名思义,即为停车后使用的空调,对于卡车而言使用原车空调需要车辆发动机怠速运行,车辆怠速时不仅仅增加油耗且会缩短发动机寿命,因此驻车空调应运而生。根据驻车空调在车体上的安装位置不同,驻车空调的具体结构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将安装在车体顶部的驻车空调称为顶置式驻车空调。
[0003]
公告号为cn2099209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驻车空调,该一体式驻车空调的安装过程如下:取下车体内原有天窗,并将车顶除尘清扫,然后将防水密封胶垫沿天窗边缘粘贴牢固,再将空调机组水平放置在天窗口,空调出风风道部分通过天窗口进入车内,底座骨架贴覆在车顶,再将固定压杆在车体内内与压杆螺栓连接,完成主机安装。
[0004]
可见,该驻车空调安装时,需要配合密封胶垫使用,在车顶与密封胶垫的接触面一侧,会通过涂抹防水胶的方式进行防水,防止雨水流进天窗,进而进入车体内,但密封胶垫与驻车空调的接触面则不会涂抹防水胶,一是因为空间小,不方便涂抹,二是涂上防水胶后不方便后续挪动驻车空调,因此存在雨水沿着驻车空调的底盘表面渗过密封胶垫进入车体内的风险。
[0005]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驻车空调和车体两者安装面之间的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解决驻车空调和车体两者安装面之间的渗水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
[0007]
本实用新型的顶置式驻车空调与车体装配后,所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室外机机壳位于所述车体外并且和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室内机机壳从所述车体上的安装口伸入所述车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置式驻车空调还包括密封圈和挡水圈,所述密封圈防水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面上,并且环绕所述安装口,所述挡水圈凸出设置在所述室外机机壳的底面上,并且环绕所述密封圈。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挡水圈的高度小于所述密封圈的高度。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圈具体是减震密封圈。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室外机机壳包括底盘,所述挡水圈凸出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面上。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顶置式驻车空调还包括内饰板,所述内饰板套设在位于所述车体内的所述室内机壳体上,所述内饰板、所述车体和
所述室外机机壳三者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室外机机壳和所述挡水圈一体成型。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室外机机壳和所述挡水圈分体成型,所述挡水圈焊接在所述室外机机壳上。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室外机机壳和所述挡水圈分体成型,所述挡水圈通过防水胶粘接在所述室外机机壳上。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挡水圈是密封胶圈。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挡水圈是金属挡水圈。
[0017]
本实用新型的顶置式驻车空调与车体装配后,其室外机机壳位于车体外并且和车体固定连接,其室内机机壳从车体上的安装口伸入车体内,该顶置式驻车空调还包括密封圈和挡水圈,密封圈防水固定设置在车体的顶面上,并且环绕安装口,挡水圈凸出设置在室外机机壳的底面上,并且环绕密封圈。
[0018]
该顶置式驻车空调增设该挡水圈后,防水胶阻挡雨水从密封圈和车体的顶面流进车内,挡水圈阻隔雨水从密封圈和室外机机壳的底面之间流进车内,这样无需涂抹防水胶也可以解决顶置式驻车空调和车体两者安装面之间的渗水问题,极大地降低了雨水流入车体内的风险。另外,室外机机壳和车体没有通过防水胶粘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装配过程中挪动顶置式驻车空调的自由度,简化了装配工艺。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中顶置式驻车空调和车体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图1和2中各个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
[0022]
10室外机机壳、101底面、11室内机机壳、12密封圈、13挡水圈、2车体、21顶面、3内饰板、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4]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下面参见图1和2详细说明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其与车体装配后的具体结构。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顶置式驻车空调和车体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描述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具体结构时所使用的方位词“顶、底、前、后、左、右”是以车体和顶置式驻车空调装配后的状态为基准设定的,详细地,远离地面侧为顶,靠近地面侧为底、面向车体前方的为前,面向车体后方的为后,面向车体左侧的为左,面向车体右侧的为右,所使用的名词“高度”是指顶置式驻车空调和车体装配后装配体沿顶和底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可以理解,这些方位词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6]
参见图1和2,顶置式驻车空调包括是室外机机壳10和室内机机壳11。
[0027]
其中,室外机机壳10包括底盘、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底盘、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固定连接形成矩形室外机机壳10,并且在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四者中任一板上开设有进风口,顶板上开设了出风口。
[0028]
室内机机壳11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上部开口的矩形室内机机壳11,并且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都固定连接在室外机机壳10的底盘的底面101上,以便将上部开口封堵形成封闭的腔体。并且在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四者中任一板上开设有送风口,底板上开设了回风口。
[0029]
该顶置式驻车空调还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阀、方向控制阀以及多组管路,并且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阀和方向控制阀通过相应的管路连接形成一个可以供制冷剂双向流动的制冷剂循环回路。为了减小顶置式驻车空调占用的室内空间,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阀和方向控制阀都位于室外机机壳10内,并且都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室内换热器设置在室内机机壳11内,并且优选地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0030]
该顶置式驻车空调还包括室外风机和室内风机;其中,室外风机固定安装在室外机机壳10上,其用于将车体2外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室外机机壳10内,然后从出风口排到室外机机壳10外。同理,室内风机固定安装在室内机机壳11上,其用于将车体2内空气从回风口吸入室内机机壳11内,然后从送风口送到车体2内。
[0031]
该顶置式驻车空调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和压缩机、节流阀和方向控制阀都通信连接,其作用是根据用户的实际制冷或制热需求来调整压缩机的频率、节流阀的开度或方向控制阀的工作位置,以便车体内实际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
[0032]
当用户需要顶置式驻车空调制冷时,用户可以通过车内的操作面板启动顶置式驻车空调制冷并且选择或设置目标温度,控制器收到用户的上述指令后,启动压缩机来压缩其内制冷剂以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启动室外风机将车体2外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室外机机壳10内,启动室内风机将车体2内空气从回风口吸入室内机机壳11 内。该控制器还调整方向控制阀的工作位置,以便压缩机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顺序流过方向控制阀、室外换热器、节流阀和室内换热器,最后再经由方向控制阀回流到压缩机内。
[0033]
即顶置式驻车空调制冷时,室外换热器充当冷凝器,室内换热器充当蒸发器,制冷剂流过冷凝器时放热冷凝后流向蒸发器,制冷剂失去的这部分热量被室外机机壳10内空气吸收,吸热升温后空气从出风口排到室外机机壳10外;制冷剂流过蒸发器时从室内机机壳11 内的空气吸收热量蒸发后回流到压缩机内,而室内机机壳11内空气失热降温后从送风口回到车体2内,完成制冷的目的。
[0034]
同理,当用户需要顶置式驻车空调制热时,用户可以通过车内的操作面板启动顶置式驻车空调制热并选择或设置目标温度,控制器收到用户的上述指令后,启动压缩机来压缩其内制冷剂以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启动室外风机将车体2外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室外机机壳10内,启动室内风机将车体2内空气从回风口吸入室内机机壳11内,并且该控制器还并调整方向控制阀的工作位置,以便压缩机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顺序流过方向控制阀、室内换热器、节流阀和室外换热器。
[0035]
即顶置式驻车空调制热时,室外换热器充当蒸发器,室内换热器充当冷凝器,制冷
剂流过冷凝器时放热冷凝后流向蒸发器,制冷剂失去的这部分热量被室内机机壳11内空气吸收,吸热升温后的室内机机壳11内空气最后从送风口进入车体内,完成制热的目的;制冷剂流过蒸发器时从室外机机壳10内的空气吸收热量蒸发后回流到压缩机内,失热降温后空气从出风口排到室外机机壳10外。
[003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顶置式驻车空调可以只具备制冷功能,此时可以省去方向控制阀,制冷剂单向流动,室内换热器充当蒸发器,室外换热器充当冷凝器。该顶置式驻车空调也可以只具备制热功能,此时也可以省去方向控制阀,制冷剂单向流动,室内换热器充当冷凝器,室外换热器充当蒸发器。
[0037]
为了防止室内外气流相对独立流动,室外机机壳10和室内机机壳11形成相互独立的风道系统,室内机机壳11固定安装在室外机机壳10的底盘的底面上,连接室内换热器和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其他功能元件的管路贯穿底盘。
[0038]
通常情况下,该顶置式驻车空调和车辆的车体2装配时,首先取下车体2上的天窗,再将其室外机机壳10放在车体2的顶面上,并且使室内机机壳10穿过安装天窗的安装口伸入车体2内,然后将内饰板3套设在室内机机壳11上,最后将内饰板3、车体2的顶板21和室外机机壳10三者通过紧固件4固定连接。
[0039]
车辆在室外时,水流很容易从室外机机壳10的底面和车体2的顶面之间渗入车体2内而产生漏水现象,这种现象在雨雪天气尤为严重。
[0040]
为此,参见图1和2,本实施例的顶置式驻车空调还包括密封圈12和挡水圈13,其中密封圈12防水固定设置在车体2的顶面 21上,具体地,该密封圈12可以通过防水胶粘接在车体2的顶面上,也可以通过塑料胶带粘接在车体2的顶面上21,并且使密封圈12环绕供室内机机壳11伸入车体2内的安装口,挡水圈13凸出设置在室外机机壳10的底面101上,并且该挡水圈13环绕密封圈12。
[0041]
这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和车体2的装配过程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密封圈12的底面上涂抹防水胶;其次,把密封圈122粘在车体2的顶面并且让密封圈12环绕车体2上可以供室内机机壳11伸入车体2内的安装口;再次,把该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室外机机壳10放置在车体2的顶面21上,并且让室内机机壳11从安装口伸入车体2内;然后,将内饰板3套设在室内机机壳11位于车体2内的部分上;最后,将内饰板3、车体2的顶面和室外机机壳10三者通过紧固件4固定连接。
[0042]
显然,在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室外机机壳10的底面101上增设该挡水圈13后,防水胶阻挡雨水从密封圈12和车体2的顶面21 流进车内,挡水圈13阻隔雨水从密封圈12和室外机机壳10的底面101 之间流进车内,这样无需涂抹防水胶也可以解决顶置式驻车空调和车体2两者之间的渗水问题,极大地降低了雨水流入车内的风险。另外,底盘101和车体2没有通过防水胶粘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装配过程中挪动顶置式驻车空调的自由度,简化了装配工艺。
[0043]
进一步地,挡水圈13的高度小于密封圈12的高度。如此设置,室外机机壳10和车体2装配后,密封圈12不仅和车体2的车顶形成密封效果,而且还可以和室外机机壳10形成密封,增强了室外机机壳10和车体2两者装配体的密封效果。当然,挡水圈13的高度也可以大于密封圈12的高度,如此室外机机壳10和车体2通过挡水圈13之间接触配合。
[0044]
该挡水圈13还可以是减震密封圈12,优选地该挡水圈13 具体为减震胶圈,如此室
外机机壳10和车体2两者通过减震胶圈接触配合,减震胶圈可以吸收车体2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减小了车体2 颠簸对顶置式驻车空调内部功能元件的不良影响。可以理解,在提到减震功能的基础上,该密封圈12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密封圈。
[0045]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挡水圈13是方形挡水圈,以便和密封圈12和通风孔形状相匹配。可以理解,在满足挡水功能以及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该挡水圈13也可为圆形挡水圈,或者是椭圆等其他异形挡水圈。
[0046]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顶置式驻车空调的室外机机壳10和挡水圈13可以是分体加工后再组装,两者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0047]
例如:室外机机壳10是金属机壳,挡水圈13是金属挡水圈,两者通过模具浇注一体成型,或者是在室外机机壳10的底面上切削加工形成挡水圈13结构,或者是将室外机机壳10和挡水圈13分体加工成型后,再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组装。
[0048]
又例如:室外机机壳10是树脂机壳,挡水圈13是树脂挡水圈,两者通过模具浇注一体成型,或者是在室外机机壳10的底面上切削加工形成挡水圈13结构,或者是将室外机机壳10和挡水圈13分体加工成型后,再通过粘接等方式组装。
[0049]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机壳10和挡水圈13也可以是不同材质制成后再组装,例如:该室外机机壳10是金属机壳或树脂机壳,挡水圈13是密封胶圈。装配时,在挡水圈13的安装面上涂上防水胶,然后将其粘接在室外机机壳10的底面101的对应位置。
[0050]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