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装置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3947发布日期:2021-07-20 16:0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汽车导航装置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导航设备领域,具体是汽车导航装置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导航仪,现代科技的产物,多用于汽车上,用于定位、导航和娱乐,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车载gps导航仪显得很重要,准确定位、导航、娱乐功能集于一身的导航更能满足车主的需求,成为车上的基本装备。

但是现在很多低配车都没有自带导航仪,需要车主自己安装,但是外置的导航仪安装需要用到支架,一般的手机支架不适合,并且安装方法不适合所有人,使用普通的夹持支架安装和取下都十分麻烦,角度也是固定不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汽车导航装置支架结构,能够使得加装的导航仪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汽车内同时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导航装置支架结构,包括固定部分和支架部分;

固定部分包括底板、支撑板和第一支杆,底板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底板与汽车中空台的底面抵接,支撑板与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抵接;

支架部分包括底座、靠板和第二支杆,底座的一端与靠板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杆的一端与靠板的另一端铰接,靠板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导航仪的夹持机构;

底板和底座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外螺纹,连接杆的两端套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杆的两端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螺母,螺母套设在连接杆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的外侧面设有橡胶垫层。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第一子杆的一端和第二子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外螺纹设置在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的另一端,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基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基板与所述靠板平行且转动连接,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与基板滑动连接,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通过设置在基板上的拉簧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隐藏拉簧的截面为凸字形的滑槽,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一端均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滑块和拉簧均设置在滑槽内,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滑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导航装置支架结构,通过将固定部分设置在汽车中控台和前挡风玻璃形成的夹角之间,利用固定部分的底板、支撑板和第一支杆形成的三角结构与夹角进行配合固定;支架部分的机构与固定部分对称,利用基板、靠板和第二支杆形成的三角结构调节设置在靠板上的夹持机构的俯仰角;本实用实新可以在不破坏汽车中控台结构的情况下将导航设备固定在汽车的中控台上,并且可以调节角度,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固定部分、2-支架部分、3-连接杆、4-螺母、5-夹持机构、11-底板、12-支撑板、13-第一支杆、21-底座、22-靠板、23-第二支杆、31-第一子杆、32-第一子杆、51-基板、52-第一夹块、53-第二夹块、54拉簧、121-橡胶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导航装置支架结构,包括固定部分1和支架部分2;

固定部分1包括底板11、支撑板12和第一支杆13,底板11的一端与支撑板12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杆13的一端与支撑板12的另一端铰接,底板11与汽车中空台的底面抵接,支撑板12与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抵接;

支架部分2包括底座21、靠板22和第二支杆23,底座21的一端与靠板22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杆23的一端与靠板22的另一端铰接,靠板22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导航仪的夹持机构5;

底板11和底座2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连接杆3的两端设有外螺纹,连接杆3的两端套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分别与第一支杆13和第二支杆23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杆3的两端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螺母4,螺母4套设在连接杆3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导航装置支架结构,通过将固定部分1设置在汽车中控台和前挡风玻璃形成的夹角之间,利用固定部分1的底板11、支撑板12和第一支杆13形成的三角结构与夹角进行配合固定;支架部分2的机构与固定部分1对称,利用基板51、靠板22和第二支杆23形成的三角结构调节设置在靠板22上的夹持机构5的俯仰角;本实用实新可以在不破坏汽车中控台结构的情况下将导航设备固定在汽车的中控台上,并且可以调节角度,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上的外侧面设有橡胶垫层121,前挡风玻璃通常是弯曲的,因此设置橡胶垫层121可以更加贴合前挡风玻璃的内侧面,并且可以增加与前挡风玻璃的摩擦力,使得固定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包括第一子杆31和第二子杆32,第一子杆31的一端和第二子杆32的一端铰接,外螺纹设置在第一子杆31和第二子杆32的另一端,第一子杆31和第二子杆32的另一端分别与底板11和底座21固定连接,利用第一子杆31和第二子杆32在水平面方向上调节角度。

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包括基板51、第一夹块52和第二夹块53,基板51与靠板22平行且转动连接,第一夹块52和第二夹块53均与基板51滑动连接,第一夹块52和第二夹块53通过设置在基板51上的拉簧54连接,手机或者其他设备作为导航仪背靠基板51固定,并由第一夹块52和第二夹块53进行夹持固定。

本实施例中,基板51上设有用于隐藏拉簧54的截面为凸字形的滑槽,第一夹块52和第二夹块53的一端均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滑块和拉簧54均设置在滑槽内,拉簧5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块52和第二夹块53的滑块固定连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