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3794发布日期:2021-08-03 12:5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雨车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



背景技术:

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够节约资源,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普遍的交通工具,当不需要使用新能源汽车时,将新能源汽车停在室外的停车场上,不可避免的新能源汽车要遭受雨水和阳光的侵蚀,需要使用防雨车衣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保护。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不方便分解,收放防雨车衣时费时费力,占用使用者的时间,防雨车衣与新能源汽车的连接不紧密,易被大风刮起,不能够减轻重物对新能源汽车的伤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不方便分解,收放防雨车衣时费时费力,占用使用者的时间,防雨车衣与新能源汽车的连接不紧密,易被大风刮起,不能够减轻重物对新能源汽车的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包括主衣、前置防风带和后置防风带,所述主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衣,且主衣的后方设置有次衣,并且主衣的顶端固定有第一承接杆,所述次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侧衣,且次衣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承接杆,并且第二承接杆的外侧和第一承接杆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条,所述第一侧衣的上表面粘贴有后视镜套,所述前置防风带在主衣和第一侧衣的上表面均有粘贴,所述后置防风带在次衣和第二侧衣的上表面均有粘贴,且后置防风带和前置防风带的底端均粘贴有连接绳,并且后置防风带和前置防风带的内部均镶嵌安装有吸铁石板,所述主衣的前端和次衣的后端均开设有气孔,且气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孔盖,所述主衣、次衣、第一侧衣和第二侧衣的底端均开设有衣槽,且衣槽的内部安装有细钢丝,所述衣槽的外侧、第一侧衣的底端和第二侧衣的底端均设置有拉链。

优选的,所述主衣、第一侧衣、次衣和第二侧衣的内部均呈中空结构,且主衣通过拉链与第一侧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次衣和第二侧衣以及主衣和第一侧衣均构成“凸”字型结构,且次衣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侧衣的内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接杆和第二承接杆的长度均小于主衣的宽度,且第一承接杆的第二承接杆横向中心线均与吸铁石板的上下表面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后视镜套的纵截面呈“u”字型结构,且后视镜套的内部与第一侧衣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与连接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主衣通过连接条与次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方便分解,从而便于收放,利用连接绳、细钢丝和吸铁石板能够将该防雨车衣与新能源汽车紧密连接,避免大风将该防雨车衣刮走,能够向该防雨车衣的内部灌输惰性气体,使得该防雨车衣鼓起,从而能够减轻重物对新能源汽车的伤害;

1.设置有主衣、第一侧衣、次衣、第二侧衣、拉链和连接条,主衣、第一侧衣、次衣和第二侧衣组成该防雨车衣,主衣通过拉链与第一侧衣相连接,次衣通过拉链与第二侧衣相连接,且主衣通过连接条与次衣相连接,并且主衣和次衣的外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承接杆和第二承接杆,利用拉链和连接条方便将该防雨车衣分解,利用第一承接杆和第二承接杆方便收卷主衣、第一侧衣、次衣和第二侧衣,从而便于收放该防雨车衣;

2.设置有连接绳、细钢丝和吸铁石板,连接绳将前置防风带和后置防风带固定在车轮上,细钢丝易变性,使得该防雨车衣的底端与新能源汽车的底端紧密贴合,且吸铁石板与新能源汽车的车面磁性连接,从而利用连接绳、细钢丝和吸铁石板能够将该防雨车衣与新能源汽车紧密连接,避免大风将该防雨车衣刮走;

3.设置有主衣、第一侧衣、次衣、第二侧衣和气孔,主衣、第一侧衣、次衣和第二侧衣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主衣、第一侧衣和后视镜套的内部相连通,次衣和第二侧衣的内部相连通,通过气孔能够向主衣、第一侧衣、次衣、第二侧衣和后视镜套的内部灌输惰性气体,使得该防雨车衣鼓起,从而能够减轻重物对新能源汽车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衣和次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孔和孔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衣和后视镜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衣;2、第一侧衣;3、次衣;4、第二侧衣;5、第一承接杆;6、第二承接杆;7、后视镜套;8、前置防风带;9、后置防风带;10、连接绳;11、拉链;12、气孔;13、孔盖;14、衣槽;15、细钢丝;16、吸铁石板;17、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包括主衣1、第一侧衣2、次衣3、第二侧衣4、第一承接杆5、第二承接杆6、后视镜套7、前置防风带8、后置防风带9、连接绳10、拉链11、气孔12、孔盖13、衣槽14、细钢丝15、吸铁石板16和连接条17,主衣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衣2,且主衣1的后方设置有次衣3,并且主衣1的顶端固定有第一承接杆5,主衣1、第一侧衣2、次衣3和第二侧衣4的内部均呈中空结构,且主衣1通过拉链11与第一侧衣2相连接,利用拉链11方便将主衣1和第一侧衣2分解,次衣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侧衣4,且次衣3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承接杆6,并且第二承接杆6的外侧和第一承接杆5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条17,第一侧衣2的上表面粘贴有后视镜套7,前置防风带8在主衣1和第一侧衣2的上表面均有粘贴,后置防风带9在次衣3和第二侧衣4的上表面均有粘贴,且后置防风带9和前置防风带8的底端均粘贴有连接绳10,并且后置防风带9和前置防风带8的内部均镶嵌安装有吸铁石板16,主衣1的前端和次衣3的后端均开设有气孔12,且气孔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孔盖13,主衣1、次衣3、第一侧衣2和第二侧衣4的底端均开设有衣槽14,且衣槽14的内部安装有细钢丝15,衣槽14的外侧、第一侧衣2的底端和第二侧衣4的底端均设置有拉链11;

如图1-3中连接条17与连接条1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主衣1通过连接条17与次衣3相连接,利用连接条17方便将主衣1和次衣3分解,第一承接杆5和第二承接杆6的长度均小于主衣1的宽度,且第一承接杆5的第二承接杆6横向中心线均与吸铁石板16的上下表面相平行,使得吸铁石板16与车面相平行,利用吸铁石板16加强该防雨车衣与新能源汽车的连接,次衣3和第二侧衣4以及主衣1和第一侧衣2均构成“凸”字型结构,且次衣3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侧衣4的内端相连通,方便向次衣3和第二侧衣4的内部灌入惰性气体;

如图5中后视镜套7的纵截面呈“u”字型结构,且后视镜套7的内部与第一侧衣2的内部相连通,方便将后视镜套7安装在后视镜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时,首先当遇到冰雹天气时,由于气孔12与孔盖1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将孔盖13从气孔12的内部取出,且由于主衣1、第一侧衣2、次衣3、第二侧衣4和后视镜套7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且主衣1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侧衣2的内端相连通,次衣3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侧衣4的内端相连通,并且后视镜套7的内部与第一侧衣2的内部相连通,主衣1和次衣3的底端均开设有气孔12,向气孔12内通入惰性气体,使得主衣1、第一侧衣2、次衣3、第二侧衣4和后视镜套7鼓起来,能够避免冰雹对新能源汽车的伤害;

当需要使用新能源汽车时,由于前置防风带8和后置防风带9均通过连接绳10固定在汽车轮胎外侧,将连接绳10从汽车的轮胎上解下,从而松开前置防风带8和后置防风带9,且由于主衣1通过拉链11与第一侧衣2相连接,次衣3通过拉链11与第二侧衣4相连接,将拉链11解开,并且主衣1通过连接条17与次衣3相连接,连接条17为魔术贴,与主衣1连接的连接条17的上表面为魔术贴毛面,与次衣3连接的连接条17的下表面为魔术贴刺面,从而连接条17与连接条17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解开连接条17与连接条17的连接,再将第一侧衣2和第二侧衣4向上翻转,分别折叠在主衣1和次衣3上,然后顺时针卷动主衣1上的第一承接杆5,逆时针卷动次衣3上的第二承接杆6,将主衣1和第一侧衣2收卷在第一承接杆5的外表面,次衣3和第二侧衣4收卷在第二承接杆6的外表面;

当需要将该防雨车衣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时,将分别收卷主衣1和第一侧衣2与次衣3和第二侧衣4的第一承接杆5和第二承接杆6放置在新能源车顶上,然后分别拉动主衣1和次衣3的底端,将主衣1和次衣3的底端拉至新能源汽车的底端,再翻转第一侧衣2和第二侧衣4,将第一侧衣2和第二侧衣4贴在新能源汽车的侧面,将后视镜套7套在后视镜上,然后利用拉链11将第一侧衣2与主衣1连接和次衣3与第二侧衣4连接,将第一承接杆5外侧的连接条17粘贴在第二承接杆6外侧的连接条17上,前置防风带8和后置防风带9均通过连接绳10固定在汽车轮胎外侧,前置防风带8和后置防风带9内部的吸铁石板16与新能源汽车的车面磁性连接,由于细钢丝15易变性,当安装好该防雨车衣时,手动拧衣槽14内部的细钢丝15,使得主衣1、第一侧衣2、次衣3和第二侧衣4的底端均与新能源汽车底端紧密贴合,以上便完成该便于收放的新能源汽车用防雨车衣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