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0771发布日期:2021-08-20 16:4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在汽车领域用作传输操作指令传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的汽车采用自动化的天窗操作系统,在汽车自动化操作中线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种传导指令的控制线,且现有大多的线束采用直插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车辆在行驶中线束连接处易受晃动出现松动的情况,影响汽车操作的灵敏性,难以控制天窗的开关,在遇到交通事故时,使用者难以通过天窗进行逃生,使得设备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不利于设备的正常使用,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包括底座、插头和连接装置,所述插头的一端插入底座中并与其内壁卡接,所述插头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个等间距设置的线束本体,所述连接装置位于底座的内壁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插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呈镜像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插板远离连接块的一端插入底座中并与其内壁相抵,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远离定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与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插杆远离滑块的一端插入插板中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底座,所述滑板与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头的一侧设置有束缚装置,所述束缚装置套设在线束本体上并与其表面相抵。

优选的,所述束缚装置包括安装座和第一夹块,所述安装座位于插头的一侧,所述安装座套设在线束本体上,所述第一夹块位于安装座中,所述第一夹块与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位于安装座中,所述第二夹块与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远离第一夹块的一端贯穿安装座,所述竖杆与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竖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卡块与限位架的内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与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顶块与卡块的表面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当需要将线束连接时,拉动拉块使其连接块受力转动,拉动滑板使其定位弹簧受力形变收缩,将滑块拉动使其插杆收回底座内部,随即将接头插入底座内壁,当接头与底座内壁相抵时将插板插入底座,随即松开滑板定位弹簧失去束缚后回弹,将滑块推动随即带动插杆滑出底座内壁与插板内壁相抵,完成对插头的固定,目前大多数的汽车采用自动化的天窗操作系统,在汽车自动化操作中线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种传导指令的控制线,且现有大多的线束采用直插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车辆在行驶中线束连接处易受晃动出现松动的情况,影响汽车操作的灵敏性,难以控制天窗的开关,在遇到交通事故时,使用者难以通过天窗进行逃生,使得设备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不利于设备的正常使用,本装置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束缚装置,当需要对线束进行固定时,将线束本体放入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内壁相抵,随即转动第一夹块,将线束本体初步相抵,随即将顶块按下使其固定弹簧受力下压将顶块拉入安装座内壁,随即将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插入安装座中,当卡块滑动到限位架内壁相抵时,随即松开顶块,固定弹簧失去束缚回弹将顶块顶出安装座,随即将卡块挡住,完成对线束的束缚,目前大多数的自动控制线束本体都是由多组细小的子线组成,在日常组装时,因为大多子线长短不一,给束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大多数的竖线工作都是通过绑带进行绑扎,在日常维修过程中往往因为子线捆绑杂乱无法准确的找出损坏子线,给维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装置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中束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中图4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中束缚装置的爆炸图。

图例说明:1、底座;2、插头;3、线束本体;4、连接装置;41、固定块;42、连接块;43、插板;44、拉块;45、定位弹簧;46、滑块;47、插杆;48、滑板;5、束缚装置;51、安装座;52、第一夹块;53、第二夹块;54、竖杆;55、卡块;56、限位架;57、固定弹簧;58、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电动天窗线束,包括底座1、插头2和连接装置4,插头2的一端插入底座1中并与其内壁卡接,插头2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个等间距设置的线束本体3,连接装置4位于底座1的内壁设置。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连接装置4和束缚装置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装置4包括固定块41,固定块41与插头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块41呈镜像设置,两个固定块41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42,连接块42远离固定块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43,插板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块44,插板43远离连接块42的一端插入底座1中并与其内壁相抵,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弹簧45,定位弹簧45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6,滑块46与底座1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块46远离定位弹簧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47,插杆47与底座1的内壁滑动连接,插杆47远离滑块46的一端插入插板43中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滑块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48,滑板48远离滑块46的一端贯穿底座1,滑板48与底座1的内壁滑动连接。

其整个连接装置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接装置4,当需要将线束连接时,拉动拉块44使其连接块42受力转动,拉动滑板48使其定位弹簧45受力形变收缩,将滑块46拉动使其插杆47收回底座1内部,随即将接头插入底座1内壁,当接头与底座1内壁相抵时将插板43插入底座1,随即松开滑板48定位弹簧45失去束缚后回弹,将滑块46推动随即带动插杆47滑出底座1内壁与插板43内壁相抵,完成对插头2的固定,目前大多数的汽车采用自动化的天窗操作系统,在汽车自动化操作中线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种传导指令的控制线,且现有大多的线束采用直插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车辆在行驶中线束连接处易受晃动出现松动的情况,影响汽车操作的灵敏性,难以控制天窗的开关,在遇到交通事故时,使用者难以通过天窗进行逃生,使得设备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不利于设备的正常使用,本装置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6所示,插头2的一侧设置有束缚装置5,束缚装置5套设在线束本体3上并与其表面相抵,束缚装置5包括安装座51和第一夹块52,安装座51位于插头2的一侧,安装座51套设在线束本体3上,第一夹块52位于安装座51中,第一夹块52与安装座51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夹块5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夹块53,第二夹块53位于安装座51中,第二夹块53与安装座51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夹块52与第二夹块5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4,竖杆54远离第一夹块52的一端贯穿安装座51,竖杆54与安装座51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竖杆5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5,安装座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架56,卡块55与限位架56的内壁相抵,安装座5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57,固定弹簧57远离安装座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58,顶块58与安装座51的内壁滑动连接,顶块58与卡块55的表面相抵。

其整个的束缚装置5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束缚装置5,当需要对线束进行固定时,将线束本体3放入第一夹块52与第二夹块53内壁相抵,随即转动第一夹块52,将线束本体3初步相抵,随即将顶块58按下使其固定弹簧57受力下压将顶块58拉入安装座51内壁,随即将第一夹块52与第二夹块53插入安装座51中,当卡块55滑动到限位架56内壁相抵时,随即松开顶块58,固定弹簧57失去束缚回弹将顶块58顶出安装座51,随即将卡块55挡住,完成对线束的束缚,目前大多数的自动控制线束本体3都是由多组细小的子线组成,在日常组装时,因为大多子线长短不一,给束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大多数的竖线工作都是通过绑带进行绑扎,在日常维修过程中往往因为子线捆绑杂乱无法准确的找出损坏子线,给维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装置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并有效的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