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及商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2504发布日期:2021-11-17 22:2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及商用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汽车油箱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及商用车。


背景技术:

2.商用车油箱目前均采用布置在底盘两侧的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此类布置方式受到轴距限制,可布置的油箱容积有限,非洲东部等国长途物流运输存在大量跨国运输情况,单程运距平均在2000km以上,运输途中加油站少,采用底盘两侧布置油箱的形式,油箱容积有限,无法满足长途跨国物流运输对超长续驶里程的要求;
3.另外,沿途国家油价差异大,跨国运输在不同国家加油时会因为油价差异大造成运输成本大幅提升,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后背式大容积油箱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商用车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在车架上且位于驾驶室后方的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两侧的立柱组,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立柱组组成能够收容第一油箱的u型围挡结构。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底部支撑架;所述安装板为固定在所述车架两侧且平行设置的一组,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一组横梁和固定在横梁之间的支撑主体,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车架垂直设置。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加强筋板及第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前后两端,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均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其中一根所述横梁之间,且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第一连接板及所述横梁之间组成三角稳定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和另一根所述横梁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第二连接板及所述横梁之间组成三角稳定结构。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两侧的所述立柱组之间通过绕过所述第一油箱顶端的拉带组实现锁紧连接。
8.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商用车,包括布置在驾驶室后方的第一油箱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所述第一油箱锁紧固定在所述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形成的所述u型围挡结构内。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商用车还包括布置在所述车架两侧的一组第二油箱。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1.与传统将油箱布置在底盘两侧的布置方式和安装结构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商用车后背式大容积油箱布置形式,解决了牵引车受到轴距限制,底盘布置油箱容积有限问题,可
有效解决长途跨国物流运输过程中加油后困难问题,且此种布置形式和安装结构,使得常规牵引车在轴距不变的条件下,驾驶室后方可增加约1200l的大容积油箱,采用此种布置形式,3200mm短轴距牵引车底盘油箱容积亦可达1920l,整车续驶历程可达 4800km。
附图说明
12.图1为目前布置在商用车底盘两侧的油箱布置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在驾驶室后方和底盘两侧均布置油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商用车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后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商用车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商用车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驾驶室1、车架2、安装架3、第一油箱4、安装板5、第一连接板6、横梁7、第一加强筋板8、第二加强筋板9、立柱组10、第二连接板11、拉带组12、底部支撑架13、第二油箱14。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加以解释。
26.实施例1
27.如图2

4所示,提供一种商用车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在车架2上且位于驾驶室1后方的安装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两侧的立柱组10,所述安装架3和所述立柱组10组成能够收容第一油箱4的u型围挡结构;
28.与传统将油箱布置在底盘两侧的布置方式和安装结构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能够实现在驾驶室1后方加装大容量油箱,具体可使得常规牵引车在轴距不变的条件下,驾驶室后方可增加约1200l的大容积油箱,采用此种布置形式,3200mm 短轴距牵引车底盘容积亦可达1920l,整车续驶历程可达4800km,解决了牵引车受到轴距限制,底盘布置油箱容积有限问题,可有效解决长途跨国物流运输过程中加油后困难问题。
29.具体的,所述安装架3包括安装板5和底部支撑架13;所述安装板5为固定在所述车架2两侧且平行设置的一组,所述底部支撑架13包括位于两侧的一组横梁7和固定在横梁7之间的支撑主体,所述横梁7固定在所述安装板5上且与所述车架2垂直设置;
3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3还包括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11、第一加强筋板8及第二加强筋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板5的外侧面前后两端,且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下端均与所述车架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板8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和其中一根所述横梁7之间,且所述第一加强筋板8、第一连接板6及所述横梁7之间组成三角稳定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板9 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1和另一根所述横梁7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筋板9、第二连接板11及所述横梁7之间组成三角稳定结构;
31.上述横梁7的设置,使得底部支撑架13整体使用强度更佳,此外,由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板8、第一连接板6及所述横梁7之间组成一三角稳定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板9、第二连接板11及所述横梁7之间组成又一三角稳定结构,两个三角稳定结构的存在使得安装架3前后两侧均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且保证受力均匀,能够有效延长安装架3的整体使用寿命;上述三角稳定结构中各个连接结构之间均可以采用螺栓连接。
3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两侧的所述立柱组10之间通过绕过所述第一油箱4顶端的拉带组12实现锁紧连接;在第一油箱4安装时,首先将第一油箱4置于由安装架3和两侧的立柱组10组成的u型围挡结构内,然后将拉带组12锁紧连接在其中一侧的立柱组 10上,并将拉带组12绕过第一油箱4的顶端后锁紧在另一侧的立柱组10上,即可将第一油箱4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架3上,完成商用车后置式第一油箱4的布置。
33.实施例2
34.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商用车,包括布置在驾驶室1后方的第一油箱4和实施例1 中所述的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所述第一油箱4锁紧固定在所述后背式油箱安装结构形成的所述u型围挡结构内;
35.而为了进一步增加该商用车的续航里程,所述商用车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车架2 两侧的一组第二油箱14。
36.上述商用车采用后背式大容积油箱布置形式,解决了牵引车受到轴距限制,底盘布置油箱容积有限问题,可有效解决长途跨国物流运输过程中加油后困难问题,且此布置形式,使得常规牵引车在轴距不变的条件下,驾驶室后方可增加约1200l的大容积油箱,采
用此种布置形式,3200mm短轴距牵引车底盘容积亦可达1920l,整车续驶历程可达 4800km。
37.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技术较优的例子,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