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8487发布日期:2021-08-13 16:0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指挥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



背景技术:

地震是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毫无征兆、突发性强、受灾地域广等特点,并且震后形成水灾、瘟疫、山体滑坡、火灾等严重的次生灾害。

现有的车载地震指挥部在进行工作时,因地震的余震导致车体震动,导致车体内部的指挥人员,在余震时导致指挥人员造成摔伤,严重时还容易导致人体与车厢产生碰撞,对人体造成磕伤与碰伤,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车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车载地震指挥部在进行工作时,因地震的余震导致车体震动,导致车体内部的指挥人员,在余震时导致指挥人员造成摔伤,严重时还容易导致人体与车厢产生碰撞,对人体造成磕伤与碰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包括车体、会议指挥厢与支撑结构,所述车体的上部安装有会议指挥厢,所述会议指挥厢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会议指挥厢由会议区与控制区组成;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安装有液压机,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液压机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撑装置的上部相连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安装有缓冲簧,所述缓冲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盘。

优选地,所述会议区的内部设置有桌体与投影屏,所述会议区的内部放置有桌体,所述会议区的右侧安装有投影屏。

优选地,所述控制区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机组与操作控制机组,所述控制区的后端安装有信号接收机组,所述控制区的前端安装有操作控制机组。

优选地,所述会议指挥厢的前后两端均匀开设有作用槽,所述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作用槽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会议指挥厢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墙,所述会议指挥厢通过分隔墙分为会议区与控制区,且所述分隔墙的内部与所述会议指挥厢的前端安装有推入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呈三角形设置,且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调节凸块,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与液压机通过调节凸块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桌体,可辅助工作人员举行会议,讨论地震情况,可对地震画面进行接收与实时监控,可实现实时图像、数据和语音通信,指挥和部署现场各种救援力量,动态监控现场情况确保对现场实施调度;

2.通过运行液压机,通过液压机的伸缩带动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工作,通过上述结构可对车体进行支撑工作,可有效的防止车体的位置因震动产生偏移,辅助车体更好的进行固定工作;

3.通过设置有支撑管与支撑杆,可辅助支撑装置更好的进行支撑工作,通过设置有缓冲簧,可对支撑杆进行缓冲,有效的减少支撑装置产生的震动,通过设置有支撑盘,可有效的提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辅助更好的对车体进行支撑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会议指挥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车体;200、会议指挥厢;210、作用槽;220、分隔墙;230、推入门;300、支撑结构;310、安装板;320、第一固定架;330、第二固定架;340、液压机;350、支撑装置;351、支撑管;352、缓冲簧;353、支撑杆;354、支撑盘;400、会议区;410、桌体;420、投影屏;500、控制区;510、信号接收机组;520、操作控制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图4与图5给出,一种车载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包括车体100、会议指挥厢200与支撑结构300,车体100的上部安装有会议指挥厢200,会议指挥厢200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支撑结构300,会议指挥厢200由会议区400与控制区500组成;

支撑结构300包括安装板310,安装板310的上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20,安装板310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330,安装板310的中部安装有液压机340,第一固定架320与第二固定架330远离安装板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350,液压机340的伸缩端与支撑装置350的上部相连接;

支撑装置350包括支撑管351,支撑管351的内部安装有缓冲簧352,缓冲簧3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53,支撑杆35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盘354。

实施例二,由图2给出,会议区400的内部设置有桌体410与投影屏420,会议区400的内部放置有桌体410,会议区400的右侧安装有投影屏420,通过设置有桌体410,可辅助工作人员举行会议,讨论地震情况,通过设置有投影屏420,可对地震情况进行投影,以便于进行讨论指挥。

实施例三,由图2给出,控制区500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机组510与操作控制机组520,控制区500的后端安装有信号接收机组510,控制区500的前端安装有操作控制机组520,通过设置有信号接收机组510与操作控制机组520,可对地震画面进行接收与实时监控,可实现实时图像、数据和语音通信,指挥和部署现场各种救援力量,动态监控现场情况确保对现场实话调度。

实施例四,由图1给出,会议指挥厢200的前后两端均匀开设有作用槽210,安装板310安装在作用槽210的内部,通过设置有作用槽210,可固定安装板310的位置,可有效的对支撑装置350进行收起工作,辅助支撑装置350更好的进行支撑工作。

实施例五,由图2给出,会议指挥厢20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墙220,会议指挥厢200通过分隔墙220分为会议区400与控制区500,且分隔墙220的内部与会议指挥厢200的前端安装有推入门230,通过设置有分隔墙220,可对会议指挥厢200进行分隔,辅助会议指挥厢200更好的进行指挥工作,且通过设置有推入门230,可更好的推入进入会议指挥厢200的内部。

实施例六,由图5给出,第一固定架320与第二固定架330呈三角形设置,且安装板310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调节凸块,第一固定架320与第二固定架330与液压机340通过调节凸块与安装板310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可辅助第一固定架320与第二固定架330与液压机340更好的进行工作,可有效的防止第一固定架320与第二固定架330与液压机340的位置产生偏移。

工作原理:通过车体100可对该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有支撑结构300,可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固定,通过运行液压机340,通过液压机340的伸缩带动第一固定架320与第二固定架330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支撑装置350进行支撑工作,通过上述结构可对车体100进行支撑工作,可有效的防止车体100的位置因震动产生偏移,辅助车体100更好的进行固定工作,通过设置有支撑管351与支撑杆353,可辅助支撑装置350更好的进行支撑工作,通过设置有缓冲簧352,可对支撑杆353进行缓冲,有效的减少支撑装置350产生的震动,通过设置有支撑盘354,可有效的提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辅助更好的对车体100进行支撑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