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车自动防护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43715发布日期:2021-05-14 11:3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辐射车自动防护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专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辐射车自动防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石油、化工等场景突发事故现场,一般需要对现场进行侦测,以便于针对性的制定救援措施,一般事故现场环境恶劣,侦测人员自身下现场,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般采用不下车侦测,甚至在极端情况下需要更深入的侦测,需要配备侦测机器人进行侦测。
3.但是事故现场有时会发生衍生事故,在恶劣环境下,或者环境恶化加剧时,尤其是在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环境下,现有防辐射车大多无自动防护系统,无法保证侦测人身安全;且在事故现场侦测机器人不方便下车的情况下,现有防辐射车无法完成事故现场环境侦测,为后续的救援方案确定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辐射车自动防护控制系统,可根据自动检测的现场环境情况,开启人员自动防护系统。
5.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辐射车自动防护控制系统,所述防辐射车包括底盘和方舱,所述底盘包括驾驶室,所述方舱设有观察窗和舱门,所述驾驶室的门、窗及所述观察窗和舱门处均设有门窗防夹感应器和门窗执行器;所述车身外部设有环境侦测系统,所述环境侦测系统包括空气分析仪、烟感器、温感器和气压感应器;所述方舱内设有操作室、照明灯舱和机器人舱,所述操作室设置在所述方舱中部,内设有通信机柜、气瓶装置、警报系统、控制台和集防系统,并设有车内外温度感应器;所述通信机柜与设置在所述方舱顶部的卫星天线组成通信系统,通过无线光纤通信网络连接外部指挥中心;所述气瓶装置包括气瓶、面罩和控制屏,所述气瓶通过气管与所述面罩相连,所述气瓶上设有阀门开关、气瓶压力感应器和气瓶温度感应器,并设有加温装置;所述环境侦测系统、气瓶压力感应器和气瓶温度感应器、门窗防夹感应器和车内外温度感应器组成感知模块,所述集防系统、加温装置、阀门开关和门窗执行器组成执行模块,所述控制台内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感知模块、警报系统和执行模块,所述感知模块将采集数据的发至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数据控制所述警报系统和执行模块。
6.优选的,所述集防系统是安装在所述驾驶室及操作室内的空气过滤系统,配有冷凝器、风机和滤芯,具备风量调节与温控调节功能。
7.优选的,所述环境侦测系统设置在所述驾驶室上方。
8.优选的,所述照明灯舱设置在所述方舱前部,内设有升降照明灯;所述机器人舱设
置在所述方舱后部,内设有履带式机器人。
9.优选的,所述驾驶室和操作室内均设有气瓶装置。
10.优选的,所述警报系统为声光报警器。
11.本发明通过对驾驶室与方舱进行气密性、防火、隔热改装,并加装集防系统、气瓶系统和环境侦测系统,一旦检测到车辆环境恶化,空气所含有害物质含量过高时,集防系统、气瓶系统、警报系统自动启动,过滤车内外空气,并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带上气瓶系统防护面罩;多重保护,保障救援人员在事故区域生命安全。同时车上配备通信系统,将所采集的信息及时传递指挥中心,提高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防辐射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防辐射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防辐射车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a向气瓶装置示意图。
16.图5是自动防护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17.图中,1底盘、2方舱、3环境侦测系统、4通信机柜、5气瓶装置、6警报系统、7控制台、8集防系统、11驾驶室、12门窗防夹感应器、21操作室、22照明灯舱、23机器人舱、24车内外温度感应器、25观察窗、31空气分析仪、32烟感器、33温感器、41卫星天线、51气瓶、52面罩、53控制屏、54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19.图1~5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防辐射车包括底盘1和方舱2,方舱2设置在底盘1后部,底盘1包括驾驶室11,方舱2设有观察窗25和舱门(图中未示出),驾驶室11的门、窗及方舱2的观察窗25和舱门处均设有门窗防夹感应器12和门窗执行器(图中未示出)。门窗防夹感应器12设置在驾驶室11和方舱2的门窗边,可感应门窗上是否有异物,避免门窗没有关严密。
20.为了对外界环境进行监测,防辐射车的车身外部设有环境侦测系统3,环境侦测系统3包括空气分析仪31、烟感器32、温感器33和气压感应器(图中未示出),可对空气中甲醛、co、硫化氢、氯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hcn、氨气、苯等气体含量进行侦测,并检测车辆周边的温度和气压。为提高侦测数据传输速度,本实施例将环境侦测系统设置在底盘1的驾驶室11上方,如图2所示。
21.方舱2内设有操作室21、照明灯舱22和机器人舱23,照明灯舱22设置在方舱2前部,内设有升降照明灯;机器人舱23设置在方舱2后部,内设有履带式机器人。操作室21设置在方舱2中部,内设有通信机柜4、气瓶装置5、警报系统6、控制台7和集防系统8。操作室21内还设有温度感应器24,温度感应器24主机设置在操作室21内,在车内和车外分别设有探头,可检测车辆的内外温度。
22.通信机柜4与设置在方舱2顶部的卫星天线41组成通信系统,通信系统通过无线光
纤通信网络连接外部指挥中心,可将环境侦测系统3采集到外部环境数据发送至指挥中心。
23.气瓶装置5包括气瓶51、面罩52和控制屏53组成,气瓶51通过气管54与面罩52相连,面罩52与佩戴者面部周边密合,使佩戴者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与外界染毒空气或缺氧环境完全隔离,气瓶51上设有阀门开关、气瓶压力感应器和气瓶温度感应器,并设有加温装置(图中未示出),可供给佩戴者呼吸所用的洁净且温度适宜的空气,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任一呼吸循环过程,面罩52内的压力均大于环境压力。驾驶室11和操作室21内均设有气瓶装置5,保证驾驶员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4.警报系统6为声光报警器,当危害气体含量超出限制时发出声光报警。
25.控制台7内设有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对集防、气瓶、环境侦测相关采集及警报、操作做集成,分别连接感知模块、警报系统和执行模块,感知模块将采集数据的发至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数据控制警报系统和执行模块,如图5所示。
26.感知模块包括环境侦测系统3、气瓶装置5的气瓶压力感应器和气瓶温度感应器、门窗防夹感应器12和车内外温度感应器24。气压感应器安装在方舱外部,感应外部气压,集防系统8即安装在驾驶室11及操作室21内部的空气过滤系统,配有冷凝器、风机和滤芯(图中未示出),同时具备风量调节与温控调节功能,可对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行过滤、调节,保证舱内环境安全。
27.集防系统8、气瓶装置5上的加温装置和阀门开关,以及车窗上的门窗执行器组成执行模块,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感知模块采集的数据,在辐射区可自动启动执行模块和警报系统6,确保车内人员的安全。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