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1797发布日期:2021-09-15 00:3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设备防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2.夏季乘用汽车的防晒是长久以来令人头痛的问题。随着社会乘用车保有量的剧增,需要停车的时候找到车库、车棚等阴凉防晒处越来越困难,而汽车直接暴露于阳光下不仅车内高温令人不适,更会对汽车本身造成伤害,设备及车内部件加速老化,高温也会令车内物品释放出有害气体,对乘用人员造成健康伤害;另外汽车停放过程中也有相当概率遭遇高空坠物、突发冰雹及外来物品、车辆等碰撞问题。如何在露天停车时也能够方便有效地对汽车进行有效保护,成为现实的社会性需求。
3.现有的车衣所实现功能单一,均为单纯防晒或单纯的预防高空坠物,单纯的遮盖对于有效阻止车内温度上升的效果也不好,车内依旧闷热;预防高空坠物的车衣在应用阶段部署和收纳也非常不便,缺少现代生活所需的便利性,同时由于增加很多支架结构,制作成本较高,应用广泛度差。
4.针对上述问题,现设计一种防护设备,解决上述问题,易于广泛应用并用于改善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护设备,以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车衣所实现功能单一,防晒车衣不能够预防碰撞,预防高空坠物的车衣不方便部署和收纳的问题。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护设备,包括:
7.罩体,覆盖于设备上;
8.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罩体表面的若干充气支脚、同时与若干所述充气支脚连通的气道,所述气道沿所述罩体的表面设置、且与所述罩体连接,各所述充气支脚的一端均与所述罩体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设备抵接,所述罩体与所述设备之间设有空隙。
9.优选地,所述罩体包括:
10.顶部罩体,设置于所述设备的顶部、且分别与若干所述充气支脚和所述气道连接;
11.侧部罩体,与所述顶部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侧部罩体包括若干互相可拆卸连接的侧部罩体单元。
12.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有与所述罩体可拆卸连接的通风口盖;所述罩体上还设有对流管,所述对流管贯穿所述罩体设置,用于将所述空隙与外界连通。
13.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有缓冲腔体。
14.优选地,所述气道上设有用于与外接充气设备连通的气口;所述充气支脚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外接充气设备连通的所述气口。
15.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有活动开口,所述活动开口用于所述设备内部与所述罩体外界的连通。
16.优选地,所述顶部罩体上设有加强结构。
17.优选地,所述罩体的边缘处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设备固定。
18.优选地,还包括:
19.加长下摆,与所述罩体的边缘可拆卸连接;
20.拓展结构,与所述罩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拓展结构为帐篷或遮阳篷。
21.优选地,一种防护设备,用于汽车车体的防护。
22.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将罩体展开后覆盖在设备上,充气支脚和气道充满填充物后,支撑组件的支撑作用使得罩体支撑在设备上,能够全方位保护设备,并对雨雪冰雹和高空坠物等外来冲击有很好的防护效果,通过充气支脚的支撑作用使得罩体悬浮于设备上,罩体与设备之间能够自然通风降温,具备良好的防晒与内部自然通风降温性能,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防护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示一种防护设备的缓冲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的活动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示的一种防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

5中:
30.1、罩体;2、充气支脚;3、气道;4、设备;5、加长下摆;6、空隙;11、顶部罩体;12、侧部罩体;13、固定部;14、通风口;15、通风口盖;16、对流管;17、加强结构;18、活动开口;31、气口;121、侧部罩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种防护设备,包括:罩体1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充气支脚2、气道3,罩体1覆盖于设备4上;充气支脚2设有若干个,若干充气支脚2设置于罩体1的表面,各充气支脚2的一端均与罩体1连接,另一端均与设备4抵接;气道3沿罩体1的表面设置、且与罩体1连接,气道
3同时与若干充气支脚2连通。
34.罩体1撑起后的形状与设备4外形匹配,设备4可以为汽车,该种防护设备可以用于汽车车体的防护;罩体1的内侧与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组件与罩体1连接或支撑组件与罩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在支撑组件对罩体1形成有效支撑力;充气支脚2内设有腔体,腔体和气道3的内部充满气体后起到支撑的作用,结构简单,便于收纳;若干充气支脚2内的腔体通过气道3连通,使得支撑组件的充气、放气过程简便高效;气道3和充气支脚2设置在罩体1的内侧,充气支脚2和气道3组成的支撑组件充满气后能够鼓起,使罩体1能够紧绷,同时能够将罩体1支撑悬浮于设备4的顶部和四周,使得罩体1与设备4之间形成能够通风的空隙6,对设备4的通风防晒效果更好;罩体1由耐曝晒、抗辐射、柔韧的面料制成、且强度高、耐高温、容易形成密封体的轻薄柔韧材料,可以为拉金阻燃材质、双涂阻燃材质、纳米阻燃材质等,使罩体1结实耐用,便于部署和收纳,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太阳照射和外部高温对设备4的影响。
3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防护设备,通过气道3和充气支脚2组成支撑组件,将罩体1覆盖在设备4上,能够全方位保护设备4,具备良好的防晒性能,充气后,通过充气支脚2的支撑作用使得罩体1悬浮于设备4上,罩体1与设备4之间的空隙6能够自然通风降温。该种防护设备能够防晒、通风、防撞、且对雨雪冰雹和高空坠物等外来冲击进行防护,解决了现有车衣所实现功能单一,防晒车衣不能够预防碰撞,预防高空坠物的车衣不方便部署和收纳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36.实施例2
37.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充气支脚2为梯形结构,充气支脚2与设备4接触的面上设有贴附层,具备良好的贴附性,贴附层可以为硅胶材料,降低了充气支脚2与设备4之间的滑动频率和幅度,从而增加了罩体1的稳定性,并减小了罩体1的移动对设备4表面的摩擦损伤。充气支脚2的材料为坚挺的材料,可以为pvc材质,在外部压力或内部气压增大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
38.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上还设有:通风口14、通风口盖15、对流管16,通风口14设有若干个,通风口14连通罩体1的内外两侧,通风口盖15与通风口14可拆卸连接;对流管16设置在罩体1的顶部、且贯穿罩体1设置,对流管16连通空隙6与外界。
39.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的上部设置通风口14,用于加强罩体1内外的空气流通,能够及时排出罩体1和设备4之间的热空气,加强通风降温效果,通风口盖15与通风口14通过拉链、尼龙搭扣、锁扣或绑带等方式连接,在通风降温需求降低的时候可将通风口盖15闭合,加强抗风沙、防灰尘与保温功能;需要防晒的夏季环境,可将通风口盖15拆下、掀开,通风口14敞开,使得设备4表面既能防晒,又可通风降温;不需要通风降温的时候可扣合通风口14和通风口盖15,更好地实现预防雨雪冰雹、风沙、坠物及加强防尘、抗脏污、保温功能。
40.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口盖15可拆卸的一端设有按接卡扣,通风口14旁设有与按接卡扣卡合的扣合卡扣,便于通风口盖15的固定。
41.在本实施例中,在罩体1的车顶处设置对流管16,以实现曝晒且无风条件下的空气对流,对流管16可以为充气中空结构、或硬质材料,中空结构充气后,能够保持对流管16的支撑性能,硬质材料能够保持对流管16始终为坚挺的结构,能够保证罩体1内外两侧的空气
时刻通风对流;对流管16还可以为轻质柔性材料,便于对流管16的展开使用与收纳,当罩体1的内部气温升高后,热空气上行所带来的压力能够使柔性对流管16自行展开,从而实现罩体1内外的空气流动,防尘防晒的同时,能够自动控制使空气流通。
42.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上设有缓冲腔体。罩体1为双层中空的结构,中空部分为缓冲腔体,缓冲腔体与气道3连通,通过气道3向缓冲腔体的内部充气,缓冲腔体鼓起形成气垫,提升罩体1内、外环境的隔绝性能,同时能够加强罩体1的防晒和抗冲击性能。缓冲腔体连通与之相邻的充气支脚2,用于替代实现气道3的支撑和连通功能。缓冲腔体的双层结构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若干连接件可以为连接绳、连接带等连接约束体,用于加强缓冲腔体、且用于充气后缓冲腔体的厚度控制。缓冲腔体还可以设置在罩体1上、且与设备4需要防护的车门、车窗等需要加强保护的部分对应位置。
43.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上设有多层缓冲腔体,多层缓冲腔体重叠设置,每一层缓冲腔体上均设有充气接口,用于根据不同的防护强度的需要对不同层数的缓冲腔体进行充气,控制整体的不同厚度,强化对冲击的保护能力。
44.实施例3
45.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罩体1包括:顶部罩体11、侧部罩体12,顶部罩体11用于覆盖在设备4的顶部;侧部罩体12与顶部罩体11可拆卸连接,侧部罩体12包括若干互相可拆卸连接的侧部罩体单元121。当不需要考虑外来物质喷溅、刮擦的时候,可拆下侧部罩体12的部分,仅需要顶部罩体11能够完成设备4的遮盖和防护,遮盖设备4的上部分进行防晒和防护,降低成本的同时,实际通风效果得到了加强,也使得车衣的部署和收纳更为方便;侧部罩体12设置在顶部罩体11的四周,用于设备4的全方位防护,和防晒降温;也能够根据设备4的不同需要,如设备4为车体时,需要去除发动机仓盖部分及后备箱部分相对应位置的侧部罩体单元121,保留设备4车顶的顶部罩体11和车窗玻璃部分的侧部罩体单元121即可。
46.顶部罩体11、侧部罩体12之间通过拉链、尼龙搭扣、锁扣或绑带等方式可拆卸连接,顶部罩体11和侧部罩体12上均设有支撑组件,顶部罩体11上的气道3和侧部罩体12的气道3之间不互通,分别进行充气。顶部罩体11上的气道3和侧部罩体12上的气道3之间可通过快拆接头可拆卸连接,方便充气,气道3与气道3的接口处设有阀门,避免拆卸过程的气体泄漏。
47.在本实施例中,顶部罩体11上设有加强结构17。加强结构17为双层结构、且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充气后起到支撑和防护作用,单独加强顶部罩体11的防护性能,节约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设备4的安全,同时便于整体结构的通风。
48.实施例4
49.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气道3上设有用于与外接充气设备连通的气口31;充气支脚2上设有用于与外接充气设备连通的气口31。气口31设有若干个,用于充、放气,方便该种防护设备的充气和收纳;若干气口31沿气道3均匀排列设置,用于提高充、放气的效率,同时能够使各部分充气均匀;气口31处设有控制阀门,用于控制气口31的充放气。通过充气机构向支撑组件内充气,充气机构可以为低压力大风量充气机,充
气机的工作动力可以为手动、脚踏、或市电或车载电动等动力。气口31还可以设置在充气支脚2上。
50.在本实施例中,设备4为汽车时,罩体1上在对应天线的位置设有天线孔,适用于天线较长的车型;也可依据车型的不同,在不同的对应位置预置天线位孔;罩体1上对应后视镜的位置设有凸起或开口,凸起用于包覆在后视镜的外表,凸起为双层中空结构,内部充气后防止后视镜被碰撞,用于外后视镜较大且不可折叠的车型,使得车衣能够有效舒展,同时能够对后视镜进行有效保护。
51.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上还设有若干活动开口18,活动开口18用于设备4内部与罩体1外界的连通。活动开口18设置在与设备4的车门对应位置或后备箱对应位置。以活动开口18设置在车门对应处为例,活动开口18形状为车门的形状,活动开口18为通过拉链、尼龙搭扣、锁扣或绑带等方式开合的结构,可自由打开、闭合,当需要打开车门时,不必拆除车衣,即可上下车或取放物品,提升了该种防护设备的应用便捷性。
52.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的边缘处设有固定部13,固定部13用于与设备4固定。固定部13可以为穿入罩体1的边缘的绑带结构或弹性带结构等连接扣紧装置,绑带结构可以与车体底部支撑梁连接。使用时,均匀地铺放罩体1于设备4的顶部并延展至设备4的四周,然后对支撑组件充气,使得充气支脚2和气道3膨胀,而后,收紧罩体1的固定部13加以紧固,可以在紧固后再对充气支脚2和气道3进行补充充气,使罩体1更加紧绷牢固。
53.在本实施例中,该种防护设备,还包括加长下摆5,与罩体1的边缘处可拆卸连接。罩体1的边缘处与加长下摆5通过拉链、锁扣、粘扣等方式可拆卸连接,使得车衣更加接近或接触到地面,隔绝罩体1内外环境,加强对设备4的全方位保护。加长下摆5可以为单层结构,用于防尘、防溅;加长下摆5还可以为中空充气结构,与罩体1连接后,对加长下摆5的内部充气,能够更为有效地隔绝罩体1的内外的环境,能够在冬天增强保温性能。
54.罩体1为整体柔性设计,有利于折叠和压缩,该种防护设备,设有专用收纳袋或收纳箱,用于放气折叠收纳,以便于将该种防护设备方便放进设备4的后备箱或运送,也可将充气装置一同置入,提高车衣的使用便利性。罩体1的大小稍大于设备4,使罩体1在展开铺设完成后和设备4之间能够形成有效通风空隙6;罩体1的大小和外观可根据车型进行专用设计,也可按某一类设备4的大小和外观形状进行通用型设计,通用型的该种防护设备,任一充气支脚2上均设有加长结构,加长结构可以设置在充气支脚2与设备4抵接的一端,加长结构内部设有充气腔体,若干充气支脚2上的若干加长结构之间通过补充充气管道连通,需要时,通过补充充气管道进行补充充气,使得通用型的防护设备的充气支脚2能够加长,通用型的防护设备的充气支脚2较专用型的充气支脚2更长,提高了车衣的适应性。
55.实施例5
56.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种防护设备,还包括与罩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拓展结构,拓展结构为帐篷或遮阳篷。罩体1的顶部设有固定部,固定部可以为挂钩、挂接孔或绑带,固定部用于与拓展结构连接,拓展结构还可以为行李架、临时收纳挂袋等其他可挂接部件。
57.拓展结构为帐篷:可在罩体1的顶部增加帐篷,适用于经常需要外出露营或户外运动爱好者,帐篷与罩体1为一体化结构,帐篷内设有支撑通道,支撑通道为充气中空结构,支
撑通道与罩体1内的气道3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气体阀门,通过打开气体阀门充气实现自我支撑,展开罩体1后将支撑组件和支撑通道一同充气部署,完成后帐篷自然搭建完成。
58.帐篷还可以为整体充气的双层中空结构,双层中空结构内的中空部分为充气腔,帐篷上设有充气口,通过连接外接充气设备进行充气,增强了帐篷的牢固度、且提升了帐篷的防寒效果;帐篷上设有充气口与罩体1内的气道3连通,方便了帐篷充气展开的过程。
59.罩体1的顶部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为硬质金属板状结构,支撑部用于支撑在帐篷底部,同时与帐篷的底部固定部连接,在罩体1部署完成后再进行帐篷的搭建,实现车顶帐篷的功能,在不需要的时候,拆下帐篷结构。支撑部还可以为设置于顶部罩体11的加强结构17,加强结构17充气后提升了顶部罩体11的支撑强度,加强结构17的顶部与帐篷的底部连接,用于支撑帐篷,减轻了整体的重量、且结构简单。
60.帐篷部分采用充气支撑或框架支撑,帐篷与罩体1可拆卸连接,用于不同场景下的车衣需要。帐篷与罩体1通过绑带、锁扣、拉链等扣紧装置和支撑部可拆卸连接,需要时通过绑带、扣紧装置或拉链等与罩体1连接并进行固定、充气,用于实现较为完整的车载帐篷功能。
61.拓展结构为遮阳篷:遮阳篷包括遮阳篷布和单侧支撑架,在罩体1的侧面顶部预置绑带、锁扣或拉链等连接部,连接部与遮阳篷布的一端连接,遮阳篷布的另一端通过单侧支撑架支撑,罩体1辅助遮阳篷的支撑和紧固,实现遮阳棚结构的搭建。
62.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通过支撑组件充气支撑后,为方仓型结构,罩体1的车头、车尾部分的高度接近于车顶的高度,加长并强化对应位置的充气支脚2,充气支脚2的材料为能够起到更好支撑作用的硬质材料,使得罩体1的前后高度自然过渡或处于同一高度,罩体1的内侧空间的增加,提升了该种防护设备的防晒通风性能;在方仓型结构罩体1的顶部安装拓展结构,则可支撑较大空间的车顶帐篷和遮阳棚,扩大了活动空间。
63.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对应设备4背面车牌号的位置设有透明窗口,用于观测车牌号,避免停车后无法检查车牌号的进而得到处罚。
64.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对应设备4车窗的位置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用于观察设备4内的情况,观察窗四周连接有防护棚,防护棚的顶部为用于防护冰雹等撞击的充气结构,防护棚用于防护来自观察窗上端的冰雹撞击等,防护棚的两侧设有充气支撑部,充气支撑部放气后,防护棚覆盖与观察窗四周、且与观察窗通过卡扣等连接装置连接固定。
65.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对应设备4车窗处设有通风口14,实现通风功能外,还可用于从外部观察设备4内的情况、或从设备4内部观察车外环境。
66.实施例6
67.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与通风口14处设有充气开合装置,充气开合装置包括第一充气层,与第一充气层的边缘连接的第二充气层,第一充气层与第二充气层均为内部可充气的双层中空结构,第一充气层上设有贯穿整体第一充气层的通孔,第二充气层上设有贯穿整体第二充气层的通孔、且第一充气层上的通孔与第二充气层上的通孔位置不相互对应。第一充气层与第二充气层充气后膨胀鼓起,第一充气层与第二充气层之间形成通气腔,空气可从罩体1的内部穿过第一充气层上的通孔,进入第一充气层与第二充气层之间,穿过第二充气层上的通孔,流入外界环境;当将第一充气层与第二充气
层内部气体抽出,第一充气层与第二充气层干瘪、且相互贴紧,由于第一充气层上的通孔与第二充气层上的通孔不相互对应,罩体1的内部与外界环境不互通,第一充气层与第二充气层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通气口。
68.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口14的两侧设有延伸结构,延伸结构沿通风口14边缘处设置,延伸结构内部设有充气腔体,两侧延伸结构在垂直于罩体1表面的方向上上下重叠,充气腔体上设有充气口、或充气腔体与气道3连通。充气后充气腔体受压膨胀,将通风口14撑起为张开状态,通风口14的两侧设有锁扣或绑带等扣紧装置,需要闭合时,通过锁扣或绑带等扣紧装置进行扣合。
69.通风口14开口处设有支撑杆,通过支撑杆支撑在开口处,用于撑开通风口14实现通风功能,通风口14的两侧设有锁扣或绑带等扣紧装置,不需要通风时收起支撑杆,合拢两侧并通过扣紧装置扣紧即可。
70.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7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