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6637发布日期:2022-02-24 09:1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导风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结构中的导风板组件。


背景技术:

2.通常,敞开式车顶结构中的导风板组件可以从固定车顶的表面下方的不起作用位置移动到固定车顶的表面上方的起作用位置。弹簧或类似物通常将导风板组件从不起作用位置朝向起作用位置偏压移动。从起作用位置返回到不起作用位置的移动通常是在封闭件的影响下完成的。在导风板组件的起作用位置中,柔性导风材料在下部连接部分和上部连接部分之间延伸,所述下部连接部分附接到固定部分,柔性导风材料通过所述上部连接部分连接到导风板的上部细长构件。导风材料在这些部分之间保持绷紧。
3.柔性导风材料沿车顶开口的前边缘在侧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车顶开口的角部区域中,柔性导风材料遵循上部细长构件的半径形状的角部以基本上半径形状延伸并且向后朝向导风板组件的铰接构件是连续的。柔性导风材料在这些角部区域中也需要绷紧。尤其是在柔性导风网状物的角部区域和向后部分中,可能在车辆动态情况下发生如下情况,柔性导风材料可能绷紧不足并且将开始振颤而导致所不期望的气动噪声。因此,在这些区域和导风板材料的前部部分的侧向端部中,可能需要通过加强措施来加固网状物。在导风板组件从起作用位置到不起作用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导风板材料中的张力逐渐减小并且最终完全撤消。在驾驶状况下的这种情况下柔性导风材料可能会松弛地悬挂并且可能受到风力的影响,由此当封闭件进入其关闭位置时该网状物可能被风推入附接到车顶开口的边缘的密封件的边缘和所述封闭件之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导风板组件。
5.出于该目的,导风板组件的特征在于柔性导风材料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二编织密度的至少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成形为条状并且至少部分地在前部部分和侧部部分中延伸并且受到具有不同编织密度的柔性导风材料约束。
6.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编织密度优选地高于第一区域的第一编织密度。
7.由于具有第二编织密度的该第二区域,导风材料和导风材料的前部部分和左侧部分及右侧部分被制造得更刚性,使得导风材料的侧部部分可以在导风板组件的起作用位置更刚性,并且在动态情况下不会振颤。同样由于这些侧部部分更刚性,当封闭件关闭车顶开口时,可以防止这些侧部部分被夹在封闭件和附接到孔边缘的密封件之间。
8.当封闭件关闭车顶开口并且通过附接到封闭件的下侧的滑动垫与导风板臂接合时,导风板组件被向下推动从而使得所述导风板组件与固定部分一起围绕导风板臂的可移动铰接构件移动。第二区域是条状的并且作为限制条状第二区域的柔性导风材料的一部分以第二编织密度编织,该第二编织密度是更高的密度。柔性导风材料是在编织过程中由编织材料制成的产品,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以及稍后描述的第三区域中,材料以不同的编
织密度编织,由此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可以是一个编织产品的一部分,并且每个区域都集成在产品中并且因此通过编织过程相互连接。
9.在第二区域以及稍后描述的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三区域中更高的编织密度的效果是柔性导风材料的柔性更小,并且因此更刚性,这导致柔性导风材料中的加强区域。除此之外,更高的编织密度使得空气的渗透性较低,这可以以积极的方式影响气动声学性能。
10.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区域沿着柔性导风材料的前部部分和侧部部分连续延伸。如果不具有任何加强条的柔性导风材料的折叠行为不仅在侧部部分而且在前部部分中都可能导致夹紧问题,第二区域可以不仅在侧部部分中延伸,而且可以完全沿着前部部分延伸。
11.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区域由具有第三编织密度的至少第三区域约束。该第三区域可以在条状第二区域的下方或上方相邻地延伸。第三区域可以包括不同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密度,以进一步提高柔性导风材料的刚度,从而满足柔性导风材料对气动声学和折叠行为的要求。
12.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编织密度低于第二和第三区域相应的第二和第三编织密度,并且其中第二区域的第二密度高于第三区域的第三密度或第二区域的第二密度低于第三区域的第三密度。由于条状第二区域的宽度将比在下方或上方相邻地延伸的第一或第三区域的宽度更小,可以设想的是为了建立所需的柔性导风材料的刚度以满足气动声学和折叠要求,第二和第三区域的密度被调整为使得第二区域具有最高的编织密度或者第三区域具有最高的密度。
13.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二区域的高度h2在2mm至12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4mm至8mm的范围内,并且特别地具有约6mm的高度,并且第三区域的高度h3在2mm至16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6mm至10mm的范围内,并且特别具有约8mm的高度。除了第二区域所意味的加强效果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效果,即在导风板组件的起作用位置中,柔性导风材料的第二区域和如果存在的第三区域从车辆的内部和外部都是可见的。这意味着第二区域和如果适用的话第三区域可能会受到某些造型要求。因此,第二和第三区域的高度的最佳尺寸可以分别取决于由第二和第三区域施加的刚度,同时,造型要求以及所述刚度可能会影响第二和第三区域的高度。
14.根据另一实施例,条状第二区域具有沿柔性导风材料延伸的变化高度。可以设想当在侧部部分中,朝向网状物的位于铰接构件附近的端部延伸的柔性导风材料中的条状第二区域和如果适用的话的第三区域需要制造得更薄,这是因为网状物内空间不足。
15.根据条状第二区域的侧部部分的另一方面,其相对于条状第二区域的前部部分至少部分地以一定角度延伸。取决于上部细长构件相对于下部连接部分的位置,当导风板组件处于其起作用位置中时,网状物的前部部分和网状物的侧部部分可以以一定角度朝向彼此延伸。设想网状物处于孤立状态,搁置在平坦的表面上,其中前部部分与侧部部分成角度地延伸,可以最好地解释这种成角度的情况。这可以意味着由于网状物的侧部部分的加强原因,第二区域和如果适用的话的第三区域也以一定角度延伸。出于造型原因也可以意味这样的角度。
16.根据另一实施例,柔性导风材料直接模制到上部细长构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上部连接部分并且将柔性导风材料直接模制到上部细长构件。
附图说明
17.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和优点从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中得出,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导风板组件的敞开式车顶结构的车顶的示意性透视图。
19.图2是在优选实施例中示出导风板组件的敞开式车顶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20.图3是导风板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21.图4是导风板组件的侧视图。
22.图5是替代实施例中的导风板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23.图6是导风板组件的角部的视图。
24.图7a、7b、7c是当在一个平面上伸展时具有两种不同轮廓形状的柔性导风材料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考图1,车顶被示出为具有敞开式车顶结构,该车顶结构具有可以通过封闭件5打开和关闭的车顶开口2。该封闭件5是车辆的敞开式车顶结构的一部分。封闭件5是刚性的至少部分透明的面板,由玻璃、塑料等制成。敞开式车顶结构还包括导风板组件1和固定部分4,敞开式车顶结构通过固定部分4安装到车辆的车身。导风板组件1设置在车顶开口2的前边缘附近,能够存放在车辆的固定车顶3的表面下方和封闭件5下方的不起作用位置,并且能够延伸到起作用位置,此时导风板组件1的一部分在固定车顶3的表面上方并且此时封闭件5处于打开位置。
26.为了在封闭件5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影响车顶开口2上方的气流模式,导风板组件1部分地延伸到固定车顶3的表面上方到达起作用位置。导风板组件1包括柔性导风材料9,该柔性导风材料9在上端部上通过上部连接部分11附接到上部细长构件6,并且在下端部上通过下部连接部分10附接到固定部分4并且基本上沿着车顶开口2的前部区域延伸。柔性导风材料9是透气的。当导风板组件1在其起作用位置中延伸时,流过柔性导风材料9的空气由于该材料中的狭窄开口而在导风材料9的背风侧变成湍流。当封闭件5处于其打开位置时,这种湍流气流避免或至少减少了抖振现象。
27.进一步参考图2和3,导风板组件1还包括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在每个侧端臂7、7’上的上部细长构件6。左右臂7、7’通过铰接构件8、8’枢转地连接到固定部分4。偏置装置18、18’设置在每个臂7、7’处,所述偏置装置在向上的方向上相对于固定部分4偏置导风板臂7、7’。柔性导风材料9从下部连接部分10朝向上部连接部分11延伸,所述柔性导风材料通过所述下部连接部分连接到固定部分4,所述柔性导风材料通过所述上部连接部分连接到上部细长构件6。柔性导风材料包括沿车顶开口2的前部部分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前部部分12和从前部部分12朝向端部部分14、14’延伸的侧部部分13、13’。此外,示出了具有第一密度15’的第一区域15,所述第一区域的大部分在柔性导风材料9的前部部分12中延伸,但也部分地在侧部部分13,13’中延伸。具有第二密度16’的第二条状区域16部分地显示在前部部分12和侧部部分13、13’中。
28.这些条状第二区域16中的每一个都被编织到基部材料中,该基部材料是具有第一密度15’的柔性导风材料9。
29.这些条状第二区域16由具有另一密度的柔性导风材料9约束,在这种情况下由具
有第一密度15’的第一区域15约束。
30.参考图4,示出了导风板组件1的侧视图。侧部部分13、13’被示出为在下部连接部分10和上部连接部分11之间延伸,所述侧部部分通过下部连接部分10连接到固定部分4,所述侧部部分通过上部连接部分11连接到上部细长构件6。
31.条状第二区域16朝向网状物14、14’的端部部分延伸。在该视图中,第二区域16基本上平行于上部细长构件6并与其间隔开地延伸。然而,这些条状第二区域16也可以与上部细长构件6成一定角度地延伸,例如在更水平的平面内或在更竖直的平面内。条状第二区域16然后针对其大部分与上部细长构件6间隔开。
32.参考图5,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在此,前部部分12和侧部部分13、13’区域配备有具有第二密度16’的条状第二区域16,所述条状第二区域从一个端部部分14连续延伸至柔性导风材料9的相对的端部部分14’。条状区域16在上下两侧均由具有第一密度15’的第一区域15约束。然而,可以设想的是,具有第二密度16’的第二区域16中的每一个在一个边缘上由具有第一密度15’的第一区域15约束,并且在相对的边缘上由具有第三密度17’的第三区域17约束。通常,第一区域15将与上部细长构件6相邻。
33.参考图6,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具有第二密度16’的条状第二区域16由具有第三密度17’的第三区域17约束。所述第三密度17’可以具有低于第二密度16’但高于第一密度15’或可高于第一和第二密度15’、16’的密度。高度h2(也可以称为第二区域16的宽度h2)可以在2mm和12mm之间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地在4mm和8mm之间的范围内,并且特别地具有约6mm的高度。高度h3(也可以称为第三区域17的宽度h3)在2mm到16mm之间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在6mm到10mm之间的范围内,并且特别地具有约8mm的高度。在条状第二区域16被第一区域15约束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针对高度h3的尺寸范围。
34.第二和第三区域16、17均从柔性导风材料9的一个端部14延伸到前部部分12的相对端部部分14’。可以设想的是,由于侧部部分13、13’在端部部分14、14’附近缺乏高度,第二区域16可以不一直延伸到端部部分。通常,第三区域也将至少针对其大部分与上部细长构件6间隔开。
35.参考图7a、7b和7c,将柔性导风材料9与其同上部细长构件6和固定部分4以及下和上固定部分10、11的固定分离地取出,当放置在平面上时,显示出由导风板组件1的3d几何结构给出的特定的外部轮廓。
36.在图7a中,条状第二区域16垂直于导风材料9的编织方向w延伸。
37.在图7b中,条状第二区域16平行于柔性导风材料9的下边缘延伸,使得第二区域16在前部部分12中与编织方向w成一个角度并且在侧部部分13、13’中成另一角度延伸。
38.在图7c中,条状第二区域16平行于柔性导风材料9的上边缘延伸。
39.类似地,侧部部分13、13’中的条状第二区域16以相对于编织方向w的又一个角度延伸。
40.由于图7a、7b、7c中的侧部部分13、13’朝向端部部分14、14’渐缩,可以想象的是,条状第二区域16也朝向端部部分14、14’渐缩并且在朝向端部部分14、14’延伸时高度h2的尺寸也发生变化。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约束第二区域16的第一区域15或第三区域17也渐缩,使得尺寸h3也朝着端部部分14、14’在高度上变化。
41.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其可以在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内广泛
变化。各种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以不同方式组合。例如,可以用涂层材料浸渍或涂覆完整的导风材料或优选仅第二区域和/或第三区域(如果第三区域存在)以进一步提高这些区域的刚度。涂层/浸渍材料的一个示例是树脂/丙烯酸。为了浸渍整个导风材料,可以展开一卷导风材料并将其拉过液体浸渍/涂层材料浴。干燥之后,可以将导风材料再次卷起。
42.导风材料的基部材料可以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而带状第二和第三区域的附加材料(经线或纬线的,通常平行于条带的线)可以是例如聚醚砜(pes)。当然,也可以只改变编织密度并始终使用相同的材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