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开放式车顶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9736发布日期:2022-04-13 12:5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开放式车顶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车辆的开放式车顶构造。


背景技术:

2.这样的开放式车顶构造例如从ep2454110 b1或从de 20 2017 106 805 u1已知,并且包括在用于遮阳屏装置的导轨中的光引导件,所述光引导件装配至所述导轨的空腔中并且将光朝向所述遮阳屏装置的对于所述车辆的内部的乘员可见的部分发射至狭窄间隙中。
3.当所述遮阳屏关闭并且因此所述遮阳屏的下侧被照射时,该现有技术的照明装置运作良好,如果所述遮阳屏被打开,则它不会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改进的开放式车顶构造。
5.根据本发明,所述开放式车顶构造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
6.根据本发明,所述光引导装置沿两个方向导向光,一个方向将对关闭的遮阳屏进行照射,另一个方向将在所述遮阳屏被打开时提供对内部的(间接)照射。光将被优选地导向成使得所述开放式车顶构造的面板永远不会被从下方直接地照射,以防止当所述遮阳屏被打开时光在所述面板中反射。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引导件包括用来沿两个不同的方向导向光的器件。
8.这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因为两种照明模式仅仅需要一个光引导件。
9.沿两个方向导向光的可能性之一是使用包含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光引导件的不透明护罩的器件。
10.以这种方式,所述护罩可以被用来沿除两个(或更多,如果需要)方向以外的所有方向阻挡光。
11.所述护罩可以在光必须被导向出所述第一光引导件的位置处包含透明窗口以容许维持整体护罩,但是所述护罩的窗口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敞开的,以便能够使用该开口来沿垂直于所述护罩的方向将所述光引导件引入所述护罩中,特别是在所述护罩为围绕所述第一光引导件夹紧的部件的情况下。
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罩与所述第一光引导件共挤出而成,这简化组装。
13.代替所述护罩或除了所述护罩之外,所述器件可以包含在所述第一光引导件的外周边上的光导向构件,所述光导向构件在与所述光导向构件相对的位置处将光导向出所述第一光引导件。
14.所述光导向构件可以包含在所述第一光引导件的周边上的棱镜、或光反射印刷物、或共挤出物中的至少一种。
15.为了进一步阻挡光,每个光引导装置的护罩可以包含在将光朝向所述遮阳屏的中
心部分导向的窗口上方的突出部分。这样的突出部分可以被用来防止来自所述光引导件的光在所述透明面板上反射,所述透明面板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16.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光引导装置包含第二光引导件,所述第二光引导件将光导向至覆盖相应的导轨与面板之间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直立盖。
17.尽管这样的盖也可以被用于仅仅具有所述第一光引导件的实施例中,但是如果将单独的第二光引导件与例如集成盖(例如由所述护罩的一部分形成)一起使用,则可以产生更多的特殊效果。所述第二光引导件本身也可以设置有将光从所述第二光引导件直接地导向至内部的直立突起。这样的第二光引导件通常将定位于所述遮阳屏的高度位置上方。
18.为了将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光引导件附接至所述开放式车顶构造的固定部分,可以包含将所述护罩附接至所述导轨的附件。为了进一步将所述护罩与所述导轨集成在一起,所述护罩的一部分可以形成用于所述遮阳屏的滑动表面。
19.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光引导件可以为实心芯轴或由包层包围的光引导纤维束。
附图说明
20.下文将参考附图阐述本发明。
21.图1以立体图示出车辆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车辆的固定的车顶中具有开放式车顶构造。
22.图2以立体图以更大比例示意性地示出所述开放式车顶构造的前部,其中示出所述开放式车顶构造中的光引导装置的位置。
23.图3a、b为所述导轨以及所述光引导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沿着图2中的线iii-xi至iii-xi的示意性横截面,其中示出所述遮阳屏的关闭位置(图3a)和打开位置(图3b)。
24.图4-8、9b、10和11分别示出所述导轨的如图3中所示的示意性横截面的一部分,但是示出图3的光引导装置的替代实施例。
25.图9a为所述导轨的一端以及图9b的光引导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示出光源如何与所述光引导件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
26.图1示出车辆、在这种情况下乘用车的一部分,所述车辆在它的固定的车顶1中包括开放式车顶构造。开放式车顶构造包括透明的或半透明的面板2(或具有可变透明度的面板),所述面板2能够封闭或至少部分地打开固定的车顶1中的车顶开口3。开放式车顶构造沿着车顶开口3的每个(左和右)纵向边缘4并且在车顶开口3的每个(左和右)纵向边缘4下方进一步包括导轨5。面板在导轨5的外部部分6中被可滑动地引导,并且还可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便使面板2能够滑动到固定的车顶1上方或下方。邻近于可运动的半透明面板2、在这种情况下在可运动的半透明面板2后面,布置有第二面板2’,该面板可以为固定的面板并且可以像前面板2一样为半透明的。然而,也可以想到的是,第二面板2’也是可运动的面板,例如它可以为可倾斜的面板。
27.开放式车顶构造进一步包括可缩回的遮阳屏装置7,所述可缩回的遮阳屏装置7包括柔性布状遮阳屏8或刚性板状遮阳屏,两者都是可缩回的,以使得在缩回或打开模式中,来自车辆的外侧的光可以进入车辆中的内部空间9,并且在遮阳屏装置7处于延伸或展开模
式中时,日光被阻挡。可缩回的遮阳屏8被可滑动地引导于一对导轨5中。
28.在图2中,部分地示出开放式车顶构造,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第一和第二面板2、2’,并且仅仅示出开放式车顶系统的基本框架10,包括导轨5中的一个。可缩回的遮阳屏8被显示为包括柔性布8a和操作梁8b的卷帘。在第一和第二面板2、2’中的每一个下方,可以存在光引导装置11。光引导装置11可以附接至导轨5并且可以沿着导轨5的整个长度延伸或者仅仅延伸一部分。在图2中,应当理解的是,两个单独的光引导装置11分别布置于左侧和右侧处的镜像导轨5,以使得光引导装置11中的每一个在面板2、2’中的一个或每一个的纵向边缘的长度之上延伸。每个光引导装置11包括用于将光从光源13(图9)引导至车辆中的内部空间9的至少第一光引导件12。这样的光引导装置11在图3中被示出。优选地,光引导件在它的整个长度上发出光。
29.在图3中,示出导轨5的一部分,并且进一步示出柔性遮阳屏8的一部分,所述部分通过柔性遮阳屏8的折叠的边缘部分15保持于导轨5的槽14中。邻近于遮阳屏8并且在遮阳屏8下方,导轨5配备有光引导装置11。在该实施例中,光引导装置11的上侧大致上与槽14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处。这意味着光引导装置11的一部分可以充当遮阳屏8的支撑件,这将在后面进一步阐明。
30.光引导装置11包括第一光引导件12,在这里所述第一光引导件12由实心透明芯轴组成,所述实心透明芯轴能够传输由一个或多个所述光源13(在这里未示出)在一端或两端处引入至光引导件12中的光。第一光引导件12大致上平行于相应的导轨5、6延伸并且因此通常也遵循相应的导轨5、6的任何曲率。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光引导件12的横截面为圆形的,然而,可以考虑其它横截面,比如多边形,例如矩形或正方形,其中边缘可以倒圆以避免在尖锐边缘处出现亮线。
31.在图3a和3b的第一实施例中,光引导件12被具有第一窗口17和第二窗口18的挡光(不透明)护罩16包围。光引导件12能够通过第一窗口17朝向遮阳屏8的中心部分导向光,特别是当遮阳屏8关闭时,并且能够通过第二窗口18将光导向至导轨5的槽14上方的部件,安装于导轨上的密封件19以及在面板2处于它的关闭位置中时与密封件19配合的在面板2下方的加强件20。只有在遮阳屏缩回或卷绕于它的卷轴上时,这些部件才可以被照射。窗口17和18将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能够照射暴露至车辆的内部空间9的面板2和遮阳屏8的长度。
32.在图3a、3b中示出的是,护罩16配备有沿着护罩16的整个长度朝向遮阳屏8的中心突出的突出部分21。突出部分21的长度使得在面板2的方向上阻挡光,从而防止当遮阳屏8缩回时光被面板2反射。由于护罩16的上侧的高度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突出部分21的高度,护罩16可以被用来支撑和引导遮阳屏8。护罩16的材料可以被选择成使得它具有良好的滑动性能。
33.光引导件12可以例如由透明的pmma制成,而护罩16可以由低光效的白色pmma制成。光引导件12和护罩16可以通过共挤出制造,但是最好具有某种表面分离物以使进入护罩16的光最小化。
34.在图4的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分离物通过光引导件12的外表面上的小距离保持件22实现。
35.图5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光引导件12和护罩16为单独的部件。窗口17、18可以为护罩16的通过共挤出形成的透明部分。然而,窗口17也可以为敞开的,结果,光引导件12可
以通过窗口17从侧面插入至护罩16中,而不是从护罩16的一端插入。护罩16然后可以通过夹紧配件固定于光引导件12上。其它附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胶接等等。
36.在图6a的实施例中,光引导件12不是实心芯轴,而是包括通过包层23b捆扎在一起的多根纤维23a。护罩16被形成为单独的元件。
37.图6b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包层和护罩为集成的,并且因此如图所示的护罩16也用作纤维束光引导件12的包层。
38.图7a示出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护罩16被省去,并且其中光引导件12在它的外表面上在与窗口17、18的位置180度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棱镜24、25。棱镜24、25将光从内部导向至另一侧,以使得实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棱镜24、25可以由例如在第一光引导件共挤出物的周边上的光反射印刷物、粗糙纹理或共挤出物或类似物形成或替换(图7b)。
39.图8示出的是,图7a的实施例也可以与护罩16结合,从而防止任何光在不期望的位置处离开光引导件12。
40.图9a和9b的实施例中的光引导装置11不仅包括第一光引导件12而且包括第二光引导件26。第二光引导件26布置于遮阳屏8的高度位置上方。光引导件12、26都从同一光源13(例如发光二极管光源)接收光。当然,光引导件12、26也可以从不同的光源接收光。光引导件12和/或26的在光源(一个或多个)的位置处的横截面可以不同于内部被照射处的横截面。同样在后一位置中,横截面可以沿着长度变化。
41.每个光引导件12、26照射它自己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光引导件12照射遮阳屏8的下侧并且第二光引导件26照射遮阳屏8(或导轨5的槽14)与面板2之间的区域。为此,光引导件26具有沿大致竖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27。因此,光引导件26从该区域发射光,而不是照射该区域并且因此间接地从该区域发射光。当然,后者也是可能的。这样的竖直的突出部分27还可以具有作为盖的功能,所述盖防止物体被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和第二面板2、2’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可滑动机构卡住。竖直的突起27在它的面对导轨5的外部部分6的一侧处被护罩16’覆盖,所述护罩16’由此形成所述盖的一部分。
42.图10和11示出两个实施例,其中光引导装置11、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其护罩16集成于导轨5中并且还执行上面已经提到的附加功能。该附加功能是从下方支撑和引导遮阳屏8,并且不是安放于导轨5的一部分上。为此,护罩16设置有附接部分28,护罩16通过附接部分28附接至导轨5的(直立)壁,例如通过铆钉29或通过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例如螺纹连接、胶接、焊接等等。在图10的实施例中,护罩16还形成用于遮阳屏8折叠边缘部分15的槽14的下壁。
43.本发明不限于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如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广泛地变化。例如,漫射器可以定位于光引导件的前面(或集成至光引导件中),以便使光图像平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