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89906发布日期:2022-05-18 08:2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车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地形多用途车辆。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全地形车辆(“atv”)和多用途车辆(“uv”)用于运载一个或多个乘客。市场上对atv、特种atv和uv的娱乐兴趣日益增加,比如用于越野、赛车和/或货物拖运的那些atv、特种atv和uv。一些uv和/或atv被配置用于公共服务和货物拖运需求,替代性地,一些uv和/或atv被配置用于运动和赛车,并因此被配置用于更快的速度。无论配置如何,乘客的安全都是重要的因素。各种约束系统以及这些约束系统的配置可以用于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包括当atv和uv用于比如高速赛车或危险地形行驶的应用中时。安全系统是所有类型的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是仅限于atv和uv。
3.已经针对这些和其他一般考虑描述了实施例。而且,尽管已经讨论了相对具体的问题,但是应当理解,实施例不应限于解决背景技术中认定的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在第一示例中,一种用于多用途车辆的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装置,该第一约束装置包括:第一卷收器,该第一卷收器在第一卷收器锚固点处联接到该多用途车辆;第一织带,该第一织带能够从该第一卷收器延伸并能够缩回到该第一卷收器中,并且具有在第一端锚固点处联接到该多用途车辆的第一端、以及联接到该第一卷收器的第二端;第一闩锁,该第一闩锁在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与该第一织带能够移动地接合;以及第一闩锁接纳器,该第一闩锁接纳器被配置成接纳该第一闩锁并在第一接纳器锚固点处将该第一织带的一部分保持到该多用途车辆;以及第二约束装置,该第二约束装置包括:第二卷收器,该第二卷收器在第二卷收器锚固点处联接到该多用途车辆;第二织带,该第二织带能够从该第二卷收器延伸并能够缩回到该第二卷收器中,并且具有第二端、以及联接到该第二卷收器的第一端;第二闩锁,该第二闩锁在该第二织带的第二端处联接到该第二织带;以及第二闩锁接纳器,该第二闩锁接纳器被定位在第二接纳器锚固点处,并且被配置成接纳该第二闩锁并使该第二织带的第二端保持在该第二接纳器锚固点附近。
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第一卷收器和第二卷收器能够操作以选择性地被锁定,从而限制该第一织带和该第二织带从对应的第一卷收器和第二卷收器延伸。
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第一卷收器和第二卷收器能够操作以响应于电子信号选择性地被锁定。
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进一步包括传感器阵列,该传感器阵列能够操作以基于多用途车辆状况和用户输入中的至少一者向该第一卷收器和该第二卷收器中的至少一者提供该电子信号。
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传感器阵列能够操作以感测制动压力、车辆速度、踏板位置、发动机速度、故障状况、俯仰角、侧倾角、挡位、转向角、转向速度、燃料水平和钥
匙开关位置中的至少一者。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第一卷收器和第二卷收器能够操作以响应于电子信号分别预张紧该第一织带和该第二织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第一卷收器和第二卷收器能够操作以分别在预张紧该第一织带和该第二织带之后选择性地被锁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进一步包括传感器阵列,该传感器阵列能够操作以基于多用途车辆状况和用户输入中的至少一者向该第一卷收器和该第二卷收器中的至少一者提供该电子信号。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传感器阵列能够操作以感测制动压力、车辆速度、踏板位置、发动机速度、故障状况、俯仰角、侧倾角、挡位、转向角、转向速度、燃料水平和钥匙开关位置中的至少一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进一步包括传感器阵列,该传感器阵列能够操作以基于多用途车辆状况中的至少一种向该第一卷收器和该第二卷收器中的至少一者提供该电子信号,其中,该第一织带和该第二织带被预张紧作为驾驶员警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传感器阵列能够操作以感测制动器温度、皮带温度、发动机温度、低燃料、发动机速度、车辆速度、乘客约束系统接合和发动机熄火中的至少一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约束装置联接到该多用途车辆的该第一端锚固点与该第二约束装置联接到该多用途车辆的该第二接纳器锚固点基本相同。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三约束装置,该第三约束装置包括:第三卷收器,该第三卷收器在第三卷收器锚固点处联接到该多用途车辆;第三织带,该第三织带能够从该第三卷收器延伸并能够缩回到该第三卷收器中,并且具有第二端、以及联接到该第三卷收器的第一端;第三闩锁,该第三闩锁在该第二端处联接到该第三织带;以及第三闩锁接纳器,该第三闩锁接纳器被定位在第三接纳器锚固点处,并且被配置成接纳该第三闩锁并使该第三织带的第二端保持在该第三接纳器锚固点附近,该第三闩锁接纳器能够操作以将该第三织带与该第三闩锁能够拆卸地联接、并且能够操作以将该第三织带与该多用途车辆在第七位置处联接。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第一约束装置能够操作以延伸跨过用户的一个肩部、躯干和大腿面,其中,该第二约束装置能够操作以延伸跨过该用户的躯干和相反的肩部,并且其中,该第三约束装置能够操作以延伸跨过该用户的两个腿部。
18.在第二示例中,一种用于将用户固定在多用途车辆中的约束系统包括:包含第一织带的第一约束装置,该第一约束装置具有接合配置和脱离接合配置,该第一织带在接合配置中跨过该用户的第一肩部、躯干和大腿面定位;以及包含第二织带的第二约束装置,该第二约束装置具有接合配置和脱离接合配置,该第二织带在接合配置中跨过该用户的第二肩部和躯干定位。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的第一约束装置和第二约束装置能够操作,以分别独立地维持在该接合配置和该脱离接合配置中。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约束系统进一步包括有包含第三织带的第三约束装置,该第三约束装置具有接合配置和脱离接合配置,该第三织带在该接合配置中跨过该用户的两个
腿部定位。
21.在第三示例中,一种多用途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由该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撑的车架;动力传动组件,该动力传动组件包括由该车架支撑的发动机;操作者区域,该操作者区域由该车架支撑并且至少具有操作者座椅,该操作者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和被配置成支撑操作者的座椅靠背;包含第一织带的第一约束装置,该第一约束装置具有接合配置和脱离接合配置,该第一织带在该接合配置中跨过该操作者的第一肩部和躯干定位;以及包含第二织带的第二约束装置,该第二约束装置具有接合配置和脱离接合配置,该第二织带在该接合配置中跨过该操作者的第二肩部和躯干定位。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约束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卷收器,该第一织带联接到该第一卷收器,并且其中,该第二约束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卷收器,该第二织带联接到该第二卷收器。
2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用途车辆进一步包括传感器阵列,该传感器阵列能够操作以感测多用途车辆状况和用户输入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当感测到预定的多用途车辆状况或用户输入时向该第一卷收器和该第二卷收器提供电子信号,该第一卷收器和该第二卷收器能够操作以在接收到该电子信号时进行锁定。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卷收器和该第二卷收器能够操作,以在接收到该电子信号时预张紧该第一织带和该第二织带。
25.在第四示例中,一种用于多用途车辆的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装置,该第一约束装置包括:第一卷收器,该第一卷收器在第一卷收器锚固点处联接到该多用途车辆;第一织带,该第一织带能够从该第一卷收器延伸并能够缩回到该第一卷收器中;第一闩锁,该第一闩锁联接到该第一织带;以及第一闩锁接纳器,该第一闩锁接纳器被配置成接纳该第一闩锁并在第一接纳器锚固点处将该第一织带的一部分保持到该多用途车辆;以及第二约束装置,该第二约束装置包括:第二卷收器,该第二卷收器在第二卷收器锚固点处联接到该多用途车辆;第二织带,该第二织带能够从该第二卷收器延伸并能够缩回到该第二卷收器中,并且具有第二端、以及联接到该第二卷收器的第一端;第二闩锁,该第二闩锁在该第二织带的第二端处联接到该第二织带;以及第二闩锁接纳器,该第二闩锁接纳器被定位在第二接纳器锚固点处并且被配置成接纳该第二闩锁并使该第二织带的第二端保持在该第二接纳器锚固点附近。
2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卷收器和该第二卷收器能够操作,以响应于电子信号分别预张紧该第一织带和该第二织带。
附图说明
27.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披露内容的上述方面和其他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清楚,并且将被更好地理解本文披露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28.图1是本披露内容的多用途车辆的左前透视图;
29.图2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施例的具有约束系统的操作者座椅的正视图,该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组件、第二约束组件和第三约束组件;
30.图3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施例的具有约束系统的操作者座椅的左前透视图,该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组件、第二约束组件和第三约束组件;
31.图4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施例的具有约束系统的操作者座椅的左前透视图,该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
32.图5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施例的具有约束系统的操作者座椅的左前透视图,该约束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组件、第二约束组件和第三约束组件,其中,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的部分包括共用锚固点;
33.图6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实施例的具有约束系统的操作者座椅的左前透视图,该约束系统具有卷收器和闩锁,这些闩锁与这些卷收器脱离接合;以及
34.图7是根据本披露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约束系统的示意图。
35.贯穿这几个视图,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部分。尽管附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能被夸大以便更好地展示并解释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披露的实施例并非旨在是穷举的或将本发明限制为以下详细描述中所披露的精确形式。而是,选择并描述这些实施例,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它们的教导。虽然本披露内容主要针对多用途车辆,但是应当理解,本文披露的特征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车辆,比如其他全地形车辆、道路车辆、飞行器、水运工具、商用车辆以及比如高尔夫球车等娱乐车辆。
37.参考图1,示出了示例性多用途车辆10的说明性实施例。多用途车辆10被配置用于越野状况。多用途车辆10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12,说明性地为前车轮14和后车轮16。在一个实施例中,地面接合构件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履带,比如可从polaris industries公司(位于明尼苏达州梅迪纳市[medina,mn]55号高速公路2100号,邮编55340)获得的prospector ii tracks,比如美国专利号7,673,711(代理人案号plr-01-177.02p-us)和10,118,477(代理人案号plr-09-27412.02p-us)中所示的那些,或包括非充气轮胎,比如美国专利号8,176,957号(代理人案号plr-09-25371.01p)和8,104,524(代理人案号plr-09-25369.01p)中所示的那些。
[0038]
多用途车辆10进一步包括由地面接合构件12支撑在地面上方的底盘或车架组件20。地面通常可以是水平或起伏的泥土、草、混凝土、陶瓷、聚合物或其他表面。车架组件20沿着多用途车辆10的纵向中心线cl延伸。车架组件20包括下车架组件22、以及在下车架组件22上方竖直延伸的上车架组件24。下车架组件22支撑后载货区域26和车身28,该车身包括多个车身面板。由上车架组件24和下车架组件22界定的区域被称为多用途车辆10的露天操作者区域3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多用途车辆10包括封闭的操作者区域30。上车架组件24包括前直立构件32、后直立构件34、纵向延伸构件36、前横向构件37、后横向构件38以及至少一个撑条39。在一些实施例中,后横向构件38与中间直立构件38a连续或联接到该中间直立构件。
[0039]
如图1所示,操作者区域30包括用于操作者和一个或多个乘客的座位40。说明性地,座位40包括操作者座椅42和乘客座椅44,然而,座位40还可以包括用于另外乘客的后部座椅。每个座椅可以包括约束系统100,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尽管将仅详细讨论操作者座椅42和对应的约束系统100,但是每个座椅可以包括配置到其对应座椅的类似约束系统
100。
[0040]
参考图2,约束系统100包括第一约束组件102、第二约束组件104和第三约束组件106。约束组件102、104、106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各种部件,比如织带、锚固件、卷收器、闩锁、接纳器、电子控制器等,这将针对约束组件102、104、106中的每一个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0041]
在某些示例中,第一约束组件102是三点式安全带系统,该三点式安全带系统包括:第一卷收器110,该第一卷收器具有能够操作地联接到其上的第一织带112;第一闩锁114,该第一闩锁能够操作地联接到该第一织带112;第一闩锁接纳器116,该第一闩锁接纳器能够操作以接纳该第一闩锁114且能够释放地保持该第一闩锁;第一锚固件118,该第一锚固件能够操作以将第一卷收器110和第一织带112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以及可选地肩部部分锚固件120,该肩部部分锚固件包括第一织带112穿过其中的穿过构件122。在整个披露内容中,术语“织带”旨在被理解为还包括一块实心材料。例如,织带可以包括缝制的、编织的、针织的、成形的、弯曲或形状材料或材料的组合。此外,织带可以由尼龙、皮革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
[0042]
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在各个锚固点处锚固到多用途车辆。例如,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在由第一卷收器110与多用途车辆10的联接(例如,卷收器锚固点)、第一闩锁接纳器116与多用途车辆10的联接(例如,第一接纳器锚固点)、以及第一锚固件118与多用途车辆10的联接(例如,第一端部锚固点)(以及可选地肩部部分锚固点处的肩部部分锚固件120)所限定的三个锚固点(以及可选地四个锚固点)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约束组件包括缝在内侧的闩锁时,第一锚固件118包括卷收器(未示出)。此外,第一织带112穿过肩部部分锚固件120的穿过构件122,该肩部部分锚固件能够操作以通过将第一织带112重定向到适当位置来将织带跨过用户的躯干定位。锚固点中的每一个的特征可以在于,这些锚固点直接联接到车架组件20,以确保约束系统与多用途车辆10的固定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锚固点间接地联接到车架组件,例如通过车辆的座椅子组件、车身等。
[0043]
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相对于座位40定位在多用途车辆10内,以便优化乘车人的安全性。例如,第一约束组件102的锚固点被定位成促进第一织带112延伸跨过用户的躯干和大腿面。例如,第一织带112可以在用户的一个肩部、躯干和大腿面上延伸,以便限制该用户在操作者区域30内的运动,例如该用户在操作者区域30内沿x、y和z方向的运动。更具体地,第一织带112能够操作以将用户约束在座位40上。
[0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约束组件102包括可调节构件(未示出),以有助于促进第一织带112相对于用户的适当定位。例如,可调节构件可以定位在肩部部分锚固件120、穿过构件122上,或定位在肩部部分锚固件120与穿过构件122之间,该可调节构件能够操作以调节第一织带112的位置。
[0045]
参考第一约束组件102的锚固点,该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以各种配置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约束组件102的锚固点可以直接到车架组件20。更具体地,第一卷收器110、第一闩锁接纳器116、第一锚固件118和肩部部分锚固件120可以各自联接到车架组件20。例如,第一卷收器110、第一闩锁接纳器116和第一锚固件118可以各自独立地联接到下车架组件22,并且肩部部分锚固件120可以联接到上车架组件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约束组件102不包括第二锚固件或穿过构件,而是第一卷收器110联接到上车架组件24。尽管本文讨论了直接锚固到车架组件20,但是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锚固到足以支撑
和约束用户的任何结构,尤其是在撞击事件等中。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肩部部分锚固件120联接到中间直立构件38a,如图1所展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肩部部分锚固件120联接到撑条39。在又另外的实施例中,肩部部分锚固件120在中间直立构件38a与撑条39之间的交叉点处联接。如前面所披露的,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不实施第二锚固件,但是第一卷收器110可以联接到上车架组件24。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卷收器110在中间直立构件38a与撑条39之间的交叉点处处联接到中间直立构件38a、撑条39或上车架组件。
[0047]
第一约束组件102相对于座位40定位,使得第一织带112相对于用户定位,如前所述。例如,关于操作者座椅42,第一卷收器110、肩部部分锚固件120和第一锚固件118定位在操作者座椅42的左侧的锚固点处,并且第一闩锁116定位在操作者座椅42的右侧的锚固点处(从定位在操作者座椅42中的用户的角度来看)。更具体地,操作者座椅42包括腿部支撑部分44、背部支撑部分46以及头部支撑部分48、左肩部分49a和右肩部分49b。肩部部分锚固件120和/或穿过构件122被定位于头部支撑部分48的左侧(例如,使得第一织带越过用户的左肩部)。第一卷收器110定位在腿部支撑部分44左侧的锚固点处(见图2),使得第一织带112从横向地与腿部支撑部分44左侧相邻的第一位置朝向肩部部分锚固件120和/或穿过构件122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卷收器110可以如关于肩部部分锚固件120和/或穿过构件122所描述的类似地定位(未示出),这意味着位于头部支撑部分48的左侧,使得第一织带越过用户的左肩部,从而消除了肩部部分锚固件120和/或穿过构件122的必要性。第一锚固件118被定位于腿部支撑部分44的左侧。第一闩锁116被定位于腿部支撑部分44的右侧。这允许第一织带112在第一闩锁116与第一锚固件118之间延伸跨过用户的大腿面。应理解,第一闩锁116和第一锚固件118被纵向地定位,以促进第一织带112适当地跨过大腿面放置。换句话说,当处于接合配置时,第一约束组件102能够操作以将第一织带112跨过用户的躯干和大腿面定位。例如,在比如图1所展示的多用途车辆10中,其中操作者座椅42是在多用途车辆10的左侧,第一织带112延伸跨过操作者的躯干和操作者的左肩部(例如,左侧的操作者的左肩部配置)。
[0048]
对于被定位在多用途车辆10右侧的乘客,第一织带延伸跨过乘客的右肩部(例如,右侧的乘客的右肩部配置)。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被定位在锚固点处,以便当操作者座椅42在多用途车辆10的左侧时(例如,车辆左侧的操作者的右肩部配置)将第一织带定位在操作者的右肩部上等等,这在本披露内容的范围内。操作者座椅42可以被定位在车辆的右侧(例如,车辆右侧的操作者的左肩部或右肩部配置)也在本披露内容的范围内。应理解,三点式安全带可以通过包括用于躯干支撑和大腿面支撑的独立织带来修改,以提供与如上所述的相同的支撑。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包括多个织带、多个卷收器和多个接纳器。进一步应理解,第一约束组件102可以不是三点式安全带,而是由提供与三点式安全带相同支撑的两个独立的两点式安全带形成。
[0049]
现在转到对第二约束组件104的讨论,将如图1至图3所展示的,对第二约束组件104的部件的定位进行讨论。然而,类似于第一约束组件102,位置可以改变以适应多用途车辆10的不同配置。相应地,第一约束组件102的各种替代配置(例如,左肩部配置和右肩部配置)的以上披露的示例也可以被转换成第二约束组件104的对应替代配置。然而,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对每个配置进行详细描述。
[0050]
第二约束组件104可以是两点式安全带系统,该两点式安全带系统包括:第二卷收器130,该第二卷收器具有能够操作地联接到其上的第二织带132;第二闩锁134,该第二闩锁能够操作地联接到该第二织带132;以及第二闩锁接纳器136,该第二闩锁接纳器能够操作以接纳该第二闩锁134且能够释放地保持该第二闩锁。第二约束组件104可以在各个锚固点处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上。例如,第二约束组件104可以在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由第二卷收器130联接到多用途车辆10和第二闩锁接纳器136联接到多用途车辆10限定)处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锚固点中的每一个的特征可以在于,这些锚固点直接联接到车架组件20,以确保约束系统与多用途车辆10的固定联接。
[0051]
第二约束组件104可以相对于座位40定位在多用途车辆10内,以便优化乘车人的安全性。例如,第二约束组件104的锚固点被定位成促进第二织带132延伸跨过用户的躯干。织带在用户身上的适当定位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将不详细讨论。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约束组件104可以包括可调节构件(未示出),以有助于促进第二织带132相对于用户的适当定位。例如,当第二织带在第二卷收器130外部时,可调节构件可以被定位成在特定方向上偏转第二织带132,或者可调节构件可以被定位在第二卷收器130与车架组件20之间,以允许第二卷收器130的可调节定位。可调节构件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为了简洁起见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0052]
参考第二约束组件104的锚固点,该第二约束组件104可以以各种配置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约束组件104的锚固点可以直接到车架组件20。更具体地,第二卷收器130和第二闩锁接纳器136可以各自联接到车架组件20。例如,第二卷收器130可以在操作者座椅42的头部支撑部分48的右侧(例如,第二卷收器锚固点)联接到上车架组件24,并且第二闩锁接纳器136可以在操作者座椅42的腿部支撑部分44的左侧(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对于乘客座椅而言,相反的情况可能成立)联接到下车架组件22(例如,第二闩锁接纳器锚固点)。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5所展示,第二约束组件104的第二闩锁接纳器136和第一约束组件102的第一锚固件118可以共享共用的锚固点。如图1所展示,第二卷收器130联接到撑条39。尽管本文讨论了直接锚固到车架组件20,但是第二约束组件104可以锚固到足以支撑和约束用户的任何结构,尤其是在撞击事件等中。
[0053]
第二约束组件104在接合配置时能够操作,以将第二织带132跨过用户的躯干定位。例如,在比如图1所展示的多用途车辆10中,其中操作者座椅42在多用途车辆10的左侧,第二织带132延伸跨过操作者的躯干和操作者的右肩部(例如,左侧操作者的右肩部配置)。对于被定位在车辆10的右侧的乘客,第二织带132延伸跨过乘客的左肩部(例如,右侧乘客的左肩部配置)。
[0054]
第一约束组件102和第二约束组件104的组合提供了可选的三点式或五点式安全带约束系统。这允许用户通过仅实施第一约束组件102来确定他们更喜欢在乘坐装置上(例如,在观光乘坐装置上)实施三点式安全带,还是通过同时实施第一约束组件102和第二约束组件104来确定他们更喜欢在乘坐装置(例如,技术路线或高速乘坐装置)上实施五点式安全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约束组件102、第二约束组件104或两者都可以包括紧固件(未示出),该紧固件可以被操作以将第一约束组件102的第一织带112和第二约束组件104的第二织带132彼此接合在例如大致横向居中于用户的胸部或躯干的位置处。
[0055]
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3,展示了第三约束组件106。第三约束组件106可以是两点式
安全带系统,该两点式安全带系统包括:第三卷收器150,该第三卷收器具有能够操作地联接到其上的第三织带152;第三闩锁154,该第三闩锁能够操作地联接到该第三织带152;以及第三闩锁接纳器156,该第三闩锁接纳器能够操作以接纳该第三闩锁154且能够释放地保持该第三闩锁。第三约束组件106可以在各个锚固点处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例如,第三约束组件106可以在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由第三卷收器150联接到多用途车辆10和第三闩锁接纳器156联接到多用途车辆10限定)处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锚固点中的每一个的特征可以在于,这些锚固点直接联接到车架组件20,以确保约束系统与多用途车辆10的固定联接。
[0056]
第三约束组件106可以相对于座位40定位在多用途车辆10内,以便优化乘车人的安全性。例如,第三约束组件106的锚固点(例如,第三卷收器锚固点和第三接纳器锚固点)被定位成促进第三织带152延伸跨过用户的大腿面或两个腿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约束组件106可以包括可调节构件(未示出),以有助于促进第三织带152相对于用户的适当定位。
[0057]
参考第三约束组件106的锚固点,该第三约束组件106可以以各种配置锚固到多用途车辆10。在一个示例中,用于第三约束组件106的锚固点可以直接到车架组件20。更具体地,第三卷收器150和第三闩锁接纳器156可以各自联接到车架组件20。例如,第三卷收器150和第三闩锁接纳器156可以各自横向于操作者座椅42的腿部支撑部分44的左侧和右侧相邻地联接到下车架组件22(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相反的情况可能成立)。第三卷收器150和第三闩锁接纳器156相对于操作者座椅42纵向定位,使得当处于接合配置时,第三织带152跨过用户的大腿面或两个腿部定位。类似的配置适用于乘客座椅。
[0058]
如前面所披露的,第一约束组件102和第二约束组件104的组合提供了可选的三点式或五点式安全带约束系统。当第三约束组件106与第一约束组件102和第二约束组件104结合使用时,提供了可选的七点式安全带约束系统。用户能够确定最适合于用户所参加的活动的约束组件的组合。例如,当在徐徐前进或赛车时,用户可以组合地实施第一约束组件102、第二约束组件104和第三约束组件106。
[0059]
通过使约束系统100具有第一约束组件102、第二约束组件104和第三约束组件106,用户能够容易地在约束系统100的不同配置之间切换,而不需要移除或安装其他部件。此外,用户能够取决于具体活动或对安全或舒适的期望而在配置之间快速且容易地切换。这包括在同一乘坐装置上随着地形或目标变化而在配置之间切换的能力,其中切换可以在不停止车辆的情况下发生。例如,用户可能正在进行观光乘坐,并且相应地仅实施了第一约束组件102。然而,当用户快要爬坡时,用户可以决定结合第一约束组件102来实施第二约束组件104,以提供进一步的安全和保障。当用户已经行进超过爬坡时,第二约束组件104可以脱离接合。
[0060]
参考图4,提供了一种约束系统100,其中仅设置了第一约束组件102和第二约束组件104。某些型号的车辆可能不旨在用于极端活动,或者用户可能不想要第三约束组件,并且因此,约束系统100可以包括可以在三点式安全带配置与五点式安全带配置之间可重新配置的第一约束组件102和第二约束组件104。参考图6,图2至图4的约束系统100被展示为闩锁114、134、154与闩锁接纳器116、136、156脱离接合。
[0061]
约束组件102、104、106的各种配置和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约束组件的配置可以单独实施,代替约束组件102、104、106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或者与约束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组
information[用于传送信息的系统和方法]”(案号为plr-12-28676.01p-u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3/012,811、以及2020年4月21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n all-terrain vehicle[用于操作全地形车辆的系统和方法]”(案号为plr-15-29107.01p-u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3/013,272中披露,这些专利申请中的每一个都通过援引以其全文并入本文。
[0066]
无论控制器170接收来自专用传感器172的输入、用户输入(例如,折叠按钮)还是来自其他系统,当从控制器170发送指令时(例如,经由卷收器接线线束162或经由无线传输),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被激活。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可以包括至少两种活动模式。第一活动模式是通知模式。第二活动模式是安全预张紧模式。
[0067]
关于通知模式,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能够操作以基于特定状况向用户提供通知。预张紧器可以用于通过将织带112、132、152张紧至预定张力水平来向用户传达状况。可以应用不同的张力水平来传达不同的信息,每条信息与特定的张力水平相关联。可以应用不同的张紧方式来传达不同的信息,每条信息与特定的张紧方式相关联。例如,织带112、132、152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可以以比如短拉、长拉或其组合的方式张紧。此外,一个预张紧器卷收器用于传达特定信息(例如,第一卷收器110预张紧第一织带112以传达安全信息,例如,发动机过热),并且另一个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用于传达其他信息(例如,第二卷收器130预张紧第二织带132以传达车辆信息,例如,低燃料水平)。虽然以下列表并未详尽列出可以通过预张紧器110、130、150传达给用户的信息或警告的类型,但是一些示例包括俯仰角和侧倾角、制动器温度、皮带温度、发动机温度、气缸失火、低燃料、发动机速度、车辆速度等。针对安全事件和非安全事件,可以提供多种水平的张紧。传达到用户的信息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提供,比如声音(例如,铃声)、灯光或消息(例如,在仪表盘或信息娱乐界面上)、振动(例如,方向盘或座椅)。
[0068]
现在转到对安全模式的讨论,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能够操作以响应于特定状况张紧相应的织带112、132、152。尽管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被激活以将相应的织带112、132、152预张紧至预定张力的以下条件列表不是详尽的,但是这些条件可以包括多用途车辆10在空中或在预定时间段内在空中、俯仰角、俯仰率、侧倾角、侧倾率、转向角、转向速度、制动压力、加速速率、车辆速度、发动机速度、挡位等。更一般地,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可能会在比如碰撞、侧翻和长时间飞行等事件期间被激活。
[0069]
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也可以通过用户输入被直接激活(例如,通过信息娱乐系统的选项或通过按钮激活的设置)。用户可以激活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以将织带112、132、152张紧到预定水平,或者可以根据用户偏好选择张紧水平。此外,控制器170可以包括用户简档,这允许基于用户简档将织带112、132、152张紧到每个特定用户。控制器170能够操作以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或通过感测用户,基于用户简档向每个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发送指令以张紧织带112、132、152。例如,控制器170可以接收特定用户被定位在操作者座椅42中的输入(例如,感测用户的头盔或通信装置)。
[0070]
如前面所讨论的,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也可以由多用途车辆10的其他系统激活。例如,如果多用途车辆处于演示模式,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能够操作以将织带112、132、152张紧至预定张力。任何其他模式可以包括其他预张紧设置,其中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响应于多用途车辆10的模式(例如,赛车模式、爬行模式、牵引模式、运
动模式等)向织带112、132、152施加张力。
[0071]
因为约束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组件(例如,第一约束组件102、第二约束组件104和第三约束组件106),并且每个组件可以包括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所以各个预张紧器可以是可操作的,以被独立地、共同地或既独立地又共同地激活。例如,当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用于发送非安全通知时,可以实施第三约束组件106,而安全通知可以通过第一约束组件102和/或第二约束组件104提供。然而,当存在约束系统100响应的安全事件时,第一约束组件102、第二约束组件104和第三约束组件106可以被共同地激活。
[0072]
此外,每个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可以包括车载传感器(例如,张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用于确定相应织带112、132、152上的张力水平。这允许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将织带112、132、152张紧至预定张力,而不会过度张紧。此外,在某些安全事件中,当感测到过度的张力时,预张紧器卷收器110、130、150可以允许织带112、132、152的一些释放(例如,比如在事故中突然减速时释放胸部上的一些压力)。在这些实施例中,112、132、152的长度可以在某些安全事件期间被释放以防止其他伤害(例如,被限制使得用户不接触方向盘)。
[0073]
虽然本发明已被描述为具有示例性设计,但是本发明可以在本披露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作进一步修改。因此,本技术旨在覆盖使用本发明的一般原理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变体、使用、或修改。进一步,本技术旨在覆盖落入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已知或惯常实践之内的与本披露的偏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