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51741发布日期:2022-04-30 08:0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上船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2.文献号为cn201769638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载人船,它主要包括设置在休闲船内的电驱动装置、与水陆两用轮相配合的传动机构、电源、开关及控制装置构成,该休闲船体由塑料或金属材料组成,且船体本身防水、底部为全封闭状态;该休闲船体前面设置有两个带转向功能的前轮,其由前轴连接;后面设置有一水陆两用轮,其由后轴连接;该船体尾部处设有一防水盖、且位于水陆两用轮的上方;该水陆两用轮与传动机构之间通过传动链条相连;所述的电驱动装置与传动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构思巧、成本低、增加了休闲船的趣味和功能性等特点。
3.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水陆两用轮占用体积庞大,在陆地上行驶时,水陆两用轮所产生的运动阻力较大,在驱动上述专利在陆地上运动时,需要耗费较大的能源,且整体结构笨重,转向运动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4.文献号为cn2451377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轮式水陆两用艇,涉及一种船舶或其它水上船只技术领域,包括:艇体、前驱动轮、后从动轮、艇把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位于艇体前端底部的前驱动轮与轮毂电机相连,前驱动轮两侧轮盘设置叶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轮式水陆两用艇不仅可水、陆两用,而且具有前驱动力强、速度快、操作方便、造形美观等优点。
5.上述专利在陆地和水中航行由于所处使用场景的不同,分别设置了两个相互独立的驱动系统,机构复杂,控制难度高,不利于维护和检修,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制造价格和故障率,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换方便的即能够驱动船体在陆地运动又能够驱动船体在水中运动的切换机构。
7.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舶,包括有船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前部的转动轴水平设置的前轮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左右两侧的驱动组件;所述船体上部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前轮水平转动的转向组件。
8.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下部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拨水轮、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拨水轮外周的能够被所述拨水轮驱动转动的后轮以及密封安装在所述船体下部的用于驱动所述拨水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前部的用于驱动所述后轮滑动的上转动管。
9.当作为车使用时,所述前轮、所述后轮外周与地面相抵,所述拨水轮位于所述后轮内侧,所述拨水轮转动带动所述后轮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船体运动。
10.当作为船使用时,所述前轮、所述后轮没入水中,所述拨水轮位于所述后轮外侧,
所述拨水轮转动驱动水流动进而使得所述船体在水的反作用力下运动。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上转动管内的用于改变运动方向的转向内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上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转向内杆转动使得两个所述拨水轮以不同速度转动,所述船体左右两侧所受水的反作用力不均等,从而使得所述船体的运动朝向改变。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内杆上端设置有中部与所述转向内杆固定连接的转向横杆;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向横杆两端的车把、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向内杆外周的用于驱动所述车把转动的切换外管、沿轴向滑动连接在所述转向内杆外周的用于驱动所述切换外管转动的驱动管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管外周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管轴向滑动的驱动环;所述船体内成型有沿渐开线设置的与所述驱动环滑动连接的切换渐开槽。
13.当作为车使用时,所述转向内杆处于竖直状态,所述驱动管第一位置,两个所述车把与所述转向横杆同轴,转动所述车把使得所述转向内杆周向转动,进而调整所述船体的运动朝向。
14.当作为船使用时,所述转向内杆转动至靠近使用者身体的位置,所述驱动管位于第二位置,两个所述车把与所述转向横杆呈一定夹角,两个所述车板与所述转向横杆构成用于驱动所述转向内杆周向转动的方向盘,进而调整所述船体的运动朝向。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切换外管上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车把转动连接的同步杆;所述同步杆的两个转动轴、所述切换外管的转动轴、所述车把的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所述切换外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切换从动柱;所述驱动管内壁成型有倾斜设置的与所述切换从动柱滑动连接的进而驱动所述切换外管周向转动的驱动斜槽。
16.当作为车或船使用时,所述驱动环与所述转向内杆相对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所述切换外管与所述转向内杆相对固定,在所述转向内杆转动调整运动方向时,所述车把与所述转向横杆相对固定。
17.当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上转动管转动带动所述驱动环同步运动,所述驱动环在所述切换渐开槽的导向作用下轴向滑动继而带动所述驱动管同步轴向滑动,继而使得所述车把相对所述转向横杆转动。
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船体前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下转动管;所述下转动管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沿所述下转动管轴向设置的下从动轴;所述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下从动轴下部;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有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转动管、所述上转动管转动连接的同步板;所述同步板的转动轴与所述下转动管、所述上转动管的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所述转向内杆下端成型有能够与所述下从动轴插接进而驱动所述下从动轴同步转动的插接块。
19.当作为车使用时,所述插接块与所述下从动轴插接,转动所述转向内杆使得所述前轮水平转动,从而调整所述船体的运动方向。
20.当作为船使用时,所述转向内杆与所述下从动轴不接触,所述下从动轴转动至所述前轮从所述船体前方凸出,从而使得所述前轮能够缓冲所述船体所受撞击。
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拨水轮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上的中轴和多个沿半径方向设置在所述中轴外周的用于拨动水流动的拨水板;所述后轮内壁成型有多个能够与所述
拨水板插接的从动插槽;所述后轮远离所述拨水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人员接触所述拨水板的防护网。
22.当作为车使用时,所述拨水轮位于所述后轮内侧,所述拨水板与所述从动插槽插接,所述拨水轮转动带动所述后轮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船体运动。
23.当作为船使用时,所述拨水轮位于所述后轮外侧,所述拨水板与所述从动插槽不接触,所述防护网防止人员接触所述拨水轮。
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有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船体下部的用于带动所述后轮同步滑动的滑动架;所述船体下部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架滑动的中央连杆;所述滑动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中央连杆转动连接的滑动连杆;所述船体前部设置有中部与所述船体转动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中央连杆滑动的联动杠杆;所述下转动管转动带动所述联动杠杆同步转动。
25.当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转向内杆转动带动下转动管转动,进而使得所述滑动架滑动,即使得所述后轮滑动。
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切换外管外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船体插接的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切换外管外周的止动壳和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止动壳内的能够与所述船体插接的止动块。
27.当所述止动块位于内侧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块不与所述船体接触,所述止动部能够相对所述船体移动,即所述上转动管能相对所述船体转动,进而使得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
28.当所述止动块位于外侧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块与所述船体插接,所述止动部与所述船体相对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切换外管与所述船体相对固定,所述转向内杆仅能周向转动,使得转向平稳。
2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下,拨水轮位于后轮内,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下从动轴与转向内杆同轴,止动块位于外侧极限位置,止动插柱与对应的止动插口插接。
30.将船从陆地移入水中,往往需要人工搬运,极其不便,费事费力。当本产品在地面上时,后轮、前轮分别与地面相抵,使用者坐到坐垫上,打开总开关,双手分别握持两个车把。正方向转动调速转把,扭簧扭转蓄力,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二锥齿轮正向转动,第二锥齿轮正向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正向转动。传动轴正向转动带动拨水轮正向转动,拨水轮正向转动使得安装在拨水轮上的拨水板带动对应的从动插槽运动,进而使得后轮正向转动,船体向前运动,船体运动带动前轮转动,进而使得船体平稳水平向前运动。
31.在进行转向时,使用者转动车把使得转向横杆转动进而使得转向内杆转动,转向内杆转动带动插接块转动,插接块转动带动插接槽转动进而使得下从动轴周向转动。下从动轴周向转动带动前叉转动,前叉转动带动前叉转动从而使得前轮的运动朝向改变,从而使得船体的运动方向改变。停止转动调速转把,调速转把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后轮逐步停止转动,所述船体逐步停止运动。
32.当反向转动调速转把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二锥齿轮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后轮反向转动,船体向后运动。正向或反向转动调速转把至不同角度,控制器将根据
转动角度的不同控制第二锥齿轮以不同的速度进行转动,即使得后轮以不同的速度转动,进而使得船体以不同的速度前进或后退。传动轴转动带动刹车盘同步转动,当需要紧急制动时,捏下刹车使得刹车向转向横杆方向转动,刹车转动使得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同时刹车转动使得刹车片向刹车盘转动,对应的弹簧拉伸蓄力。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使得刹车盘迅速停止转动,即使得后轮迅速停止转动,从而进行紧急制动,松开刹车,刹车片在对应的弹簧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刹车片不再与刹车盘接触。
33.驾驶船体使得船体直接进入水中,无需人工进行复杂搬运,后轮与前轮没入水中后,调整车把使得插接槽沿前后方向,向内侧按下两个按钮,使得连两个止动块相向运动使得止动块运动至内侧极限位置,止动插柱与对应的止动插口分离,弹簧压缩蓄力。保持两个止动块位于内侧极限位置,向驾驶人身体方向拉动止动壳至极限位置,使得止动插柱与另外的止动插口正对,松开按钮,止动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止动插柱与正对的止动插口插接,止动壳与船体相对固定。
34.止动壳转动带动切换外管同步运动,切换外管运动带动转向内杆运动,转向内杆运动带动上转动管正向转动,从而使得转向内杆向驾驶人方向倾斜,便于驾驶人员进行驾驶。与此同时,转向内杆运动带动驱动管同步运动,驱动管运动驱动环同步运动,驱动环上的提拉滑动柱滑动连接在沿渐开线设置的切换渐开槽内,驱动环运动使得提拉滑动柱在切换渐开槽内滑动,提拉滑动柱在切换渐开槽的导向作用下沿转向内杆轴向滑动。驱动环轴向滑动带动从动凹环运动进而使得驱动管轴向滑动,驱动管轴向滑动带动驱动斜槽运动,驱动斜槽运动带动切换从动柱运动,继而使得切换外管正向转动。切换外管正向转动通过同步杆带动两个车把转动,继而使得两个车把与转向横杆组合成“z”字型方向盘,供使用者进行驾驶。
35.上转动管正向转动通过同步板带动下转动管转动,下转动管转动带动下从动轴同步运动,继而使得前轮向前运动,前轮向船体前部凸出,能够有缓冲船前端在靠近岸边等场景时的撞击。下从动轴与转向内杆同步进行转动,将使得插接块与插接槽分离,转向内杆转动不能带动下从动轴运动。下从动轴转动带动切换耳转动,切换耳转动带动联动杠杆转动,联动杠杆转动带动中央连杆向后滑动。中央连杆滑动带动滑动连杆运动,进而使得滑动架向外侧运动,滑动架向外侧运动带动对应的后轮向外侧运动,从而使得后轮运动至拨水轮外侧,拨水板不再与从动插槽插接,即拨水轮不能带动后轮转动。后轮上设置的防护网与船体上设置的防护板能够有效避免人员接触到拨水轮,防止拨水轮转动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还可以避免拨水轮转动搅到或缠绕水中植物或漂浮物等。
36.使用者坐到坐垫上,手部握持“z”字型方向盘,向前推动调速档把,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二锥齿轮正向转动,进而使得拨水轮正向转动,拨水轮拨动水流动使得船体在水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当向后拉动调速档把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得第二锥齿轮反向转动,进而使得拨水轮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船体在水的反作用下向后运动。拨水轮外周没有后轮的阻挡,水的流向沿船体前后方向,减小了后轮对水的阻碍作用,降低了动力消耗,提高了运动速度。
37.转动“z”字型方向盘使得转向内杆周向转动,转向内杆周向转动带动定位柱同步转动,定位柱运动带动定位滑槽运动,继而使得驱动管与转向内杆同步周向转动。驱动管与转向内杆相对固定,进而使得切换外管与转向内杆相对固定,所构成的“z”字型方向盘结构
稳固,便于转动换向。切换外管与转向内杆同步转动,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切换外管的转动角度,控制器将根据切换外管的转动角度,控制两个驱动电机以不同功率工作,即使得两个拨水轮以不同的速度转动。船体左右两侧由于两个拨水轮转动速度不同,所受水的反作用力不等,从而使得船体运动朝向改变。
38.当需要将船移出水面时,控制船移动至岸边,同时使得后轮与陆地相抵,调整“z”字型方向盘使得转向横杆沿左右方向,按下按钮使得止动块运动至内侧极限位置,弹簧压缩蓄力,止动插柱不再与止动插口插接,随后向前推动止动壳至前方极限位置。止动壳运动带动驱动管同步运动进而使得驱动环同步运动,驱动环在切换渐开槽的导向作用下沿轴向滑动,从而使得驱动管沿轴向滑动。驱动管滑动使得驱动斜槽带动切换外管转动进而使得两个车把转动至与转向横杆同轴,同时转向内杆处于竖直状态,便于进行车的驾驶。随后松开按钮,止动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外侧极限位置,止动插柱与相邻的止动插口插接,止动壳与船体相对固定,即使得驱动管与船体相对固定。
39.切换外管转动带动转向内杆转动,转向内杆转动带动上转动管反向转动,上转动管反向转动带动下转动管转动,进而使得下从动轴与转向内杆同步回到初始位置,插接块进入到插接槽内,转向内杆能够驱动下从动轴周向转动。下转动管转动带动联动杠杆转动,联动杠杆转动中央连杆向前运动,中央连杆向前运动通过滑动连杆带动滑动架运动,进而使得滑动架运动至原来位置,拨水轮进入到后轮内,拨水板与从动插槽插接,拨水轮能够带动后轮同步周向转动。随后作为车即使,驶上地面指定位置,关闭总开关。
40.本发明通过设置拨水轮,当拨水轮位于后轮内时,拨水板与从动插槽插接,拨水轮转动带动后轮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船体在后轮的驱动下运动;当拨水轮位于后轮外时,拨水轮转动拨动水流动,使得船体在水的反作用力运动,通过控制两个拨水轮以不等的速度转动,使得船体左右两侧受力不等,船的运动方向改变;同时拨水轮外周没有后轮的阻挡,水的流向沿船体前后方向,减小了后轮对水的阻碍作用,降低了动力消耗,提高了运动速度;另外,后轮上设置的防护网能够有效避免人员接触到拨水轮,防止拨水轮转动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还可以避免拨水轮转动搅到或缠绕水中植物或漂浮物等。
41.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管,当作为车或船使用时,驱动管与转向内杆相对固定,使得两个车把与转向横杆相对固定,通过转动转向横杆进而控制船体的行进方向;与此同时,作为车使用时,两个车把与转向横杆同轴设置,作为转向杆使用,作为船使用时,两个车把与转向横杆构成“z”字型方向盘,在驾驶船与车时,可以适配不同的常用驾驶方式,增加兼容性和适用性;当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时,使得切换外管前后转动,继而使得驱动管同步运动,驱动管在切换渐开槽的导向作用下轴向滑动,驱动管滑动带动切换外管周向转动,从而使得车把转动,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切换简单方便。
42.本发明通过设置下转动管,当切换为船进行使用时,止动壳运动带动上转动管转动,上转动管转动的同时带动下转动管同步转动,下转动管转动带动下从动轴运动,进而使得前轮向前转动至向船体前方伸出,船体航行时水不能对前轮产生阻力,同时前轮能够缓冲船前端在靠近岸边等场景时的撞击;除此之外,下转动管转动将同步带动中央连杆滑动,从而使得后轮滑动至拨水轮外侧,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和运动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检修与维护,同时降低了整体的制造成本。
43.本发明即能够在陆地运动又能够在水面运动,增加了运动场地的兼容性,经陆地
可以直接驶入水中,无需费力搬运,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本发明拨水轮即可以驱动水流动使得船体在水中航行,又可以驱动后轮转动,进而使得船体在陆地上运动,结构简单,易于检修和维护;本发明驾驶方式具有转向杆和方向盘两种方式,能够分别满足车或船驾驶的常用驾驶方式,适应不同的驾驶场景,同时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切换过程简单迅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44.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5.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6.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47.图4是本发明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48.图5是本发明船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9.图6是本发明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0.图7是本发明下转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51.图8是本发明中央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52.图9是本发明止动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3.图10是本发明转向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4.图11是本发明作为车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2是本发明作为船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56.10、船体;101、固定座;102、第一滑动座;103、第二滑动座;104、切换通槽;105、止动插口;106、切换渐开槽;11、坐垫;12、围栏;13、挡风玻璃;14、防护板;2、驱动组件;21、拨水轮;22、后轮;221、从动插槽;222、防护网;223、定位管;23、传动轴;231、第一锥齿轮;232、刹车盘;24、滑动架;241、定位柱;25、固定管;251、安装板;26、刹车片;27、封闭外壳;28、驱动电机;281、第二锥齿轮;31、下转动管;311、下联动耳;312、切换耳;32、下从动轴;321、插接槽;322、第一限位环;323、前叉;33、前轮;4、转向组件;41、上转动管;411、上联动耳;412、同步板;42、转向内杆;421、转向横杆;422、定位柱;423、第二限位环;424、插接块;43、车把;431、偏心从动孔;432、调速转把;433、刹车;44、切换外管;441、切换从动柱;442、偏心驱动孔;45、驱动管;451、驱动斜槽;452、定位滑槽;453、从动凹环;46、驱动环;461、提拉滑动柱;47、同步杆;48、角度传感器;49、调速器;491、调速档把;5、止动部;51、止动壳;511、止动转动通孔;512、连通孔;52、止动块;521、止动插柱;522、按钮;53、弹簧柱;54、弹簧;61、中央连杆;62、滑动连杆;63、联动杠杆。
具体实施方式
57.根据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船舶,包括有船体10、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10前部的转动轴水平设置的能够与地面相抵的前轮33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10左右两侧的驱动组件2;所述船体10上部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前轮33水平转动的转向组件4;所述船体10上端前部位于所述换向组件4前方固定连接有挡风玻璃13;所述船体10上端中部安装有用于使用者座的坐垫11;所述船体10上端外周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驾乘人员跌落的围栏12。
58.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10下部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拨水轮21、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拨水轮21外周的能够被所述拨水轮21驱动转动的后轮22以及密封安装在所述船体10下部的用于驱动所述拨水轮21转动的驱动电机28;所述转向组件4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10前部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用于驱动所述后轮22滑动的上转动管41。
59.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10下部的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固定管25、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管25内部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与对应的所述拨水轮21固定连接的传动轴23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管25上的用于限制所述传动轴23转动的刹车片26;所述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所述传动轴23传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281;所述传动轴23靠近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机28的一端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81传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231;所述船体10下端靠近左右两端分别成型有与对应的所述固定管25固定连接的固定座101;所述固定管25远离对应的所述拨水轮21的一端成型有与对应所述驱动电机28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51;所述安装板251朝向所述驱动电机28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有封闭外壳27;所述驱动电机28被密封在所述封闭外壳27内;所述传动轴23外周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刹车片26相抵的刹车盘232。
60.当作为车使用时,所述前轮33、所述后轮22外周与地面相抵,所述拨水轮21位于所述后轮22内侧,所述拨水轮21转动带动所述后轮22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船体10运动,所述前轮33水平转动使得所述船体10的运动朝向改变。
61.当作为船使用时,所述前轮33、所述后轮22没入水中,所述拨水轮21位于所述后轮22外侧,所述拨水轮21转动驱动水流动进而使得所述船体10在水的反作用力下运动。
62.所述船体10作为车使用时,所述船体10能够直接驶入水中,从而免去了人工搬运船体的工作量,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同时,所述拨水轮21转动即可以使得所述后轮22转动,继而使得所述船体10运动,又可以拨动水流动,使得所述船体10运动,此时所述拨水轮21位于所述后轮22外侧,所述拨水轮21在运动方向上能够拨动更多的水流运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能源消耗,所述拨水轮21增加了使用功能,从而降低了整体结构的制造成本。
63.所述转向组件4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上转动管41内的转动轴沿所述上转动管41轴向设置的用于改变运动方向的转向内杆42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10上的位于所述转向内杆42外周的角度传感器48;所述转向内杆42转动使得两个所述拨水轮21以不同速度转动,所述船体10左右两侧所受水的反作用力不均等,从而使得所述船体10的运动朝向改变。
64.所述船体10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角度传感器48提供的所述转向内杆42的转动角度分别控制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8以不同的转动速度工作,从而使得两个所述拨水轮21转动速度不同,水流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所述船体10左右两侧的受力不均等,从而使得所述船体10的运动朝向改变。
65.所述转向内杆42上端设置有中部与所述转向内杆42固定连接的转向横杆421;所述转向组件4还包括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向横杆421两端的转动轴与所述转向内杆42转动轴平行的车把43、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向内杆42外周的转动轴沿所述转向内杆42轴向设置的用于驱动所述车把43转动的切换外管44、沿所述转向内杆42轴向滑动连接在所述转向内杆42外周的用于驱动所述切换外管44转动的驱动管45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管
45外周的转动轴沿所述驱动管45轴向设置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管45轴向滑动的驱动环46;所述船体10内位于所述驱动环46左右两侧对称成型有沿渐开线设置的与所述驱动环46滑动连接的切换渐开槽106。
66.所述船体10前端靠近所述切换渐开槽106成型有用于使所述转向内杆42由下向上穿过的切换通槽104;所述驱动环46左右两端分别成型有与对应的所述切换渐开槽106滑动连接的提拉滑动柱461;所述驱动管45外壁靠近下端沿圆周方向成型有与所述驱动环46转动连接的从动凹环453;所述驱动环46运动带动所述从动凹环453运动继而使得所述驱动管45同步运动。
67.一个所述车把43上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8转动速度的调速转把432;另一个所述车把43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刹车片26转动的刹车433;所述转向组件4还包括有安装在所述船体10上的能够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8转动速度的调速器49;所述调速器49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驱动电机28输出轴转动速度的调速档把491。
68.当作为车使用时,所述转向内杆42处于竖直状态,所述驱动管45位于靠近所述上转动管41的第一位置,两个所述车把43与所述转向横杆421同轴,转动所述车把43使得所述转向内杆42周向转动,进而调整所述船体10的运动朝向。
69.当作为船使用时,所述转向内杆42转动至靠近使用者身体的位置,所述转向内杆42向使用者身体方向倾斜便于船的驾驶,所述驱动管45位于位于远离所述上转动管41的第二位置,两个所述车把43与所述转向横杆421呈一定夹角,两个所述车板43与所述转向横杆421构成用于驱动所述转向内杆42周向转动的“z”字型方向盘,进而调整所述船体10的运动朝向。
70.在作为船使用时,往往通过方向盘进行驾驶,并且转动轴向使用者身体方向倾斜,便于船的驾驶,在作为车使用时,往往通过车把进行驾驶,转动轴纵向设置,两种驾驶方式惯用方式不同;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转向内杆42同步进行切换,进而能够满足不同的驾驶使用习惯,同时没有增加新的运动机构和操作步骤,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检修。
71.所述切换外管44上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车把43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沿所述转向内杆42轴向设置的同步杆47;所述同步杆47的两个转动轴、所述切换外管44的转动轴、所述车把43的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所述切换外管44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沿所述切换外管44径向设置的切换从动柱441;所述驱动管45内壁成型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切换从动柱441滑动连接的进而驱动所述切换外管44周向转动的驱动斜槽451。
72.所述车把43上成型有轴线与该所述车把43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的与对应的所述同步杆47转动连接的偏心从动孔431;所述切换外管44上端成型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轴线与所述切换外管44的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的与对应的所述同步杆47转动连接的偏心驱动孔442;所述转向内杆42外周位于所述上转动管4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转动管41相抵的第二限位环423;所述转向内杆42外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环423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沿所述转向内杆42直径设置的定位柱422;所述驱动管45内壁成型有两个沿轴向设置的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422滑动连接的贯穿至所述驱动管45外侧的定位滑槽452;所述驱动管45仅能沿所述转向内杆42轴向滑动,不能相对周向转动。
73.当作为车或船使用时,所述驱动环106与所述转向内杆42相对固定,从而使得所述
所述切换外管44与所述转向内杆42相对固定,在所述转向内杆42转动调整运动方向时,所述切换外管44与所述转向内杆42同步周向转动,所述车把43与所述转向横杆421相对固定,从而使得使用者在操作所述车把43时,所述车把43稳定牢固,转向灵敏。
74.当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上转动管41转动带动所述驱动环46同步运动,所述驱动环46在所述切换渐开槽106的导向作用下轴向滑动继而带动所述驱动管45同步轴向滑动,所述驱动管45轴向滑动使得所述驱动斜槽451带动所述切换从动柱441运动继而使得所述切换外管44周向转动,继而使得所述车把43相对所述转向横杆421转动,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使用简单方便,减小了切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75.所述船体10前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下转动管31;所述下转动管3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沿所述下转动管31轴向设置的下从动轴32;所述前轮33转动连接在所述下从动轴32下部;所述转向组件4还包括有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转动管31、所述上转动管41转动连接的同步板412;所述同步板412的转动轴与所述下转动管31、所述上转动管41的转动轴平行且不重合;所述转向内杆42下端成型有能够与所述下从动轴32插接进而驱动所述下从动轴32同步转动的插接块424。
76.所述下从动轴32下端成型有与所述前轮33转动连接的前叉323;所述下从动轴32外周位于所述下转动管3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下转动管31相抵的第一限位环322;所述下从动轴32上端沿直径方向成型有两端开口的能够与所述插接块424插接的插接槽321;所述上转动管41外壁成型有向外侧延伸的与所述同步板412上端转动连接的上联动耳411;所述下转动管31外壁成型有向外侧延伸的与所述同步板412下端转动连接的下联动耳311。
77.当作为车使用时,所述插接块424位于所述插接槽321内,所述插接块424与所述下从动轴32插接,所述下从动轴32与所述转向内杆42同轴,转动所述转向内杆42使得所述下从动轴32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前轮33水平转动,从而调整所述船体10的运动方向。
78.当作为船使用时,所述转向内杆42与所述下从动轴32不接触,所述转向内杆42转动至靠近使用者的便于驾驶的位置,所述下从动轴32转动至所述前轮33从所述船体10前方凸出,从而使得所述前轮33能够缓冲所述船体10所受撞击。
79.所述拨水轮21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10上的与所述传动轴23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8的一端固定连接的中轴和多个沿半径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中轴外周的用于拨动水流动的拨水板;所述后轮22内壁成型有多个能够与所述拨水板插接的从动插槽221;所述后轮22远离所述拨水轮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人员接触所述拨水板的防护网222;所述船体10左右两侧位于所述拨水轮21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人员接触所述拨水轮21的防护板14;所述从动插槽221在所述后轮22内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从动插槽221朝向相邻所述拨水板的一端成型有便于所述拨水板进入的喇叭口,进而保证所述后轮22滑动时,所述拨水板能够稳定进入到所述从动插槽221内。
80.当作为车使用时,所述拨水轮21位于所述后轮22内侧,所述拨水板与所述从动插槽221插接,所述拨水轮21转动带动所述后轮22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船体10运动。当作为船使用时,所述拨水轮21位于所述后轮22外侧,所述拨水板与所述从动插槽221不接触,所述防护网222防止人员接触所述拨水轮21,从而防止人员以外触碰到转动的拨水轮21,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提高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81.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有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船体10下部的用于带动所述后轮22同步滑动的滑动架24;所述船体10下部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架24滑动的中央连杆61;所述滑动架2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中央连杆6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纵向设置的滑动连杆62;所述船体10前部设置有中部与所述船体10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用于驱动所述中央连杆61滑动的联动杠杆63;所述下转动管31转动带动所述联动杠杆63同步转动。
82.所述船体10下端左右两端分别成型有多个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架24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座102;所述船体10下端中部成型有多个与所述中央连杆6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座103;所述滑动架24朝向相邻的所述后轮22的一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与该所述后轮22转动连接的定位柱241;所述后轮22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24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纵向设置的定位管223;所述下转动管31外周成型有向外侧延伸的与所述联动杠杆63远离所述中央连杆61的一端滑动连接的继而驱动所述联动杠杆63转动的切换耳312。
83.当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转向内杆42转动带动所述上转动管41转动,所述上转动管41转动带动下转动管31转动,所述下转动管31转动带动所述中央连杆61滑动进而使得所述滑动架24滑动,即使得所述后轮22滑动,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使用简单方便, 切换过程迅速,增加了工作效率。
84.所述切换外管44外周位于所述船体10上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船体10插接的止动部5;所述止动部5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切换外管44外周的止动壳5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止动壳51内的能够与所述船体10插接的止动块52。
85.所述止动壳51上端中央位置成型有与贯穿所述止动壳51的与所述切换外管44转动连接的止动转动通孔511;所述驱动管45位于所述止动壳51内;所述船体10内位于所述止动壳51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多个用于限制所述止动块52运动的止动插口105;所述止动块52朝向相邻的所述止动插口105的一端成型有能够与该所述止动插口105插接的止动插柱521;所述止动壳51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与对应的所述止动插柱521滑动连接的连通孔512。
86.所述止动块52上位于所述止动壳51外侧成型有用于驱动所述止动块52运动的按钮522;两个所述止动块52之间沿左右方向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止动插柱521滑动连接的弹簧柱53;两个所述止动块52之间位于所述弹簧柱53外周设置有用于使两个所述止动块52相背运动的弹簧54;自然状态下,所述弹簧54的弹力能够使得所述止动块52位于外侧极限位置。
87.当所述止动块52位于内侧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块52不与所述船体10接触,所述止动部5能够相对所述船体10移动,即所述上转动管41能相对所述船体10转动,进而使得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
88.当所述止动块52位于外侧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块52与所述船体10插接,所述止动部5与所述船体10相对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切换外管44与所述船体10相对固定,所述转向内杆42仅能周向转动,使得转向平稳。
89.所述船体10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船体10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口;所述船体10上设置有总开关;所述蓄电池、所述充电口、所述总开关、所述驱动电机28、所述调速器49、所述角度传感器48、所述调速转把432、所述刹车43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0.初始状态下,拨水轮21位于后轮22内,插接块424与插接槽321插接,下从动轴32与
转向内杆42同轴,止动块52位于外侧极限位置,止动插柱521与对应的止动插口105插接。
91.将船从陆地移入水中,往往需要人工搬运,极其不便,费事费力。当本产品在地面上时,后轮22、前轮33分别与地面相抵,使用者坐到坐垫11上,打开总开关,双手分别握持两个车把43。正方向转动调速转把432,扭簧扭转蓄力,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28工作使得第二锥齿轮281正向转动,第二锥齿轮281正向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31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23正向转动。传动轴23正向转动带动拨水轮21正向转动,拨水轮21正向转动使得安装在拨水轮21上的拨水板带动对应的从动插槽221运动,进而使得后轮22正向转动,船体10向前运动,船体10运动带动前轮33转动,进而使得船体10平稳水平向前运动。
92.在进行转向时,使用者转动车把43使得转向横杆421转动进而使得转向内杆42转动,转向内杆42转动带动插接块424转动,插接块424转动带动插接槽321转动进而使得下从动轴32周向转动。下从动轴32周向转动带动前叉323转动,前叉323转动带动前叉33转动从而使得前轮33的运动朝向改变,从而使得船体10的运动方向改变。停止转动调速转把432,调速转把432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28停止工作,后轮22逐步停止转动,所述船体10逐步停止运动。
93.当反向转动调速转把432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28工作使得第二锥齿轮281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后轮22反向转动,船体10向后运动。正向或反向转动调速转把432至不同角度,控制器将根据转动角度的不同控制第二锥齿轮281以不同的速度进行转动,即使得后轮22以不同的速度转动,进而使得船体10以不同的速度前进或后退。传动轴23转动带动刹车盘232同步转动,当需要紧急制动时,捏下刹车433使得刹车433向转向横杆421方向转动,刹车433转动使得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28停止工作,同时刹车433转动使得刹车片26向刹车盘232转动,对应的弹簧拉伸蓄力。刹车片26与刹车盘232摩擦,使得刹车盘232迅速停止转动,即使得后轮22迅速停止转动,从而进行紧急制动,松开刹车433,刹车片26在对应的弹簧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刹车片26不再与刹车盘232接触。
94.驾驶船体10使得船体10直接进入水中,无需人工进行复杂搬运,后轮22与前轮33没入水中后,调整车把43使得插接槽321沿前后方向,向内侧按下两个按钮522,使得连两个止动块52相向运动使得止动块52运动至内侧极限位置,止动插柱521与对应的止动插口105分离,弹簧54压缩蓄力。保持两个止动块52位于内侧极限位置,向驾驶人身体方向拉动止动壳51至极限位置,使得止动插柱521与另外的止动插口105正对,松开按钮522,止动块52在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止动插柱521与正对的止动插口105插接,止动壳51与船体10相对固定。
95.止动壳51转动带动切换外管44同步运动,切换外管44运动带动转向内杆42运动,转向内杆42运动带动上转动管41正向转动,从而使得转向内杆42向驾驶人方向倾斜,便于驾驶人员进行驾驶。与此同时,转向内杆42运动带动驱动管45同步运动,驱动管45运动驱动环46同步运动,驱动环46上的提拉滑动柱461滑动连接在沿渐开线设置的切换渐开槽106内,驱动环46运动使得提拉滑动柱461在切换渐开槽106内滑动,提拉滑动柱461在切换渐开槽106的导向作用下沿转向内杆42轴向滑动。驱动环46轴向滑动带动从动凹环453运动进而使得驱动管45轴向滑动,驱动管45轴向滑动带动驱动斜槽451运动,驱动斜槽451运动带动切换从动柱441运动,继而使得切换外管44正向转动。切换外管44正向转动通过同步杆47带动两个车把43转动,继而使得两个车把与转向横杆421组合成“z”字型方向盘,供使用者进
行驾驶。
96.上转动管41正向转动通过同步板412带动下转动管31转动,下转动管31转动带动下从动轴32同步运动,继而使得前轮33向前运动,前轮33向船体10前部凸出,能够有缓冲船前端在靠近岸边等场景时的撞击。下从动轴32与转向内杆42同步进行转动,将使得插接块424与插接槽321分离,转向内杆42转动不能带动下从动轴32运动。下从动轴32转动带动切换耳312转动,切换耳312转动带动联动杠杆63转动,联动杠杆63转动带动中央连杆61向后滑动。中央连杆61滑动带动滑动连杆62运动,进而使得滑动架24向外侧运动,滑动架24向外侧运动带动对应的后轮22向外侧运动,从而使得后轮22运动至拨水轮21外侧,拨水板不再与从动插槽221插接,即拨水轮21不能带动后轮22转动。后轮22上设置的防护网222与船体10上设置的防护板14能够有效避免人员接触到拨水轮21,防止拨水轮21转动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还可以避免拨水轮21转动搅到或缠绕水中植物或漂浮物等。
97.使用者坐到坐垫11上,手部握持“z”字型方向盘,向前推动调速档把491,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28工作使得第二锥齿轮281正向转动,进而使得拨水轮21正向转动,拨水轮21拨动水流动使得船体10在水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当向后拉动调速档把491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28工作使得第二锥齿轮281反向转动,进而使得拨水轮21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船体10在水的反作用下向后运动。拨水轮21外周没有后轮22的阻挡,水的流向沿船体前后方向,减小了后轮22对水的阻碍作用,降低了动力消耗,提高了运动速度。
98.转动“z”字型方向盘使得转向内杆42周向转动,转向内杆42周向转动带动定位柱422同步转动,定位柱422运动带动定位滑槽452运动,继而使得驱动管45与转向内杆42同步周向转动。驱动管45与转向内杆42相对固定,进而使得切换外管44与转向内杆42相对固定,所构成的“z”字型方向盘结构稳固,便于转动换向。切换外管44与转向内杆42同步转动,角度传感器48用于测量切换外管44的转动角度,控制器将根据切换外管44的转动角度,控制两个驱动电机28以不同功率工作,即使得两个拨水轮21以不同的速度转动。船体10左右两侧由于两个拨水轮21转动速度不同,所受水的反作用力不等,从而使得船体10运动朝向改变。
99.当需要将船移出水面时,控制船移动至岸边,同时使得后轮22与陆地相抵,调整“z”字型方向盘使得转向横杆421沿左右方向,按下按钮522使得止动块52运动至内侧极限位置,弹簧54压缩蓄力,止动插柱521不再与止动插口105插接,随后向前推动止动壳51至前方极限位置。止动壳51运动带动驱动管45同步运动进而使得驱动环46同步运动,驱动环46在切换渐开槽106的导向作用下沿轴向滑动,从而使得驱动管45沿轴向滑动。驱动管45滑动使得驱动斜槽451带动切换外管44转动进而使得两个车把43转动至与转向横杆421同轴,同时转向内杆42处于竖直状态,便于进行车的驾驶。随后松开按钮522,止动块52在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外侧极限位置,止动插柱521与相邻的止动插口105插接,止动壳51与船体10相对固定,即使得驱动管45与船体10相对固定。
100.切换外管44转动带动转向内杆42转动,转向内杆42转动带动上转动管41反向转动,上转动管41反向转动带动下转动管31转动,进而使得下从动轴32与转向内杆42同步回到初始位置,插接块424进入到插接槽321内,转向内杆42能够驱动下从动轴32周向转动。下转动管31转动带动联动杠杆63转动,联动杠杆63转动中央连杆61向前运动,中央连杆61向前运动通过滑动连杆62带动滑动架24运动,进而使得滑动架24运动至原来位置,拨水轮21
进入到后轮22内,拨水板与从动插槽221插接,拨水轮21能够带动后轮22同步周向转动。随后作为车即使,驶上地面指定位置,关闭总开关。
101.本发明通过设置拨水轮21,当拨水轮21位于后轮22内时,拨水板与从动插槽221插接,拨水轮21转动带动后轮22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船体10在后轮22的驱动下运动;当拨水轮21位于后轮22外时,拨水轮21转动拨动水流动,使得船体10在水的反作用力运动,通过控制两个拨水轮21以不等的速度转动,使得船体左右两侧受力不等,船的运动方向改变;同时拨水轮21外周没有后轮22的阻挡,水的流向沿船体前后方向,减小了后轮22对水的阻碍作用,降低了动力消耗,提高了运动速度;另外,后轮22上设置的防护网222能够有效避免人员接触到拨水轮21,防止拨水轮21转动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还可以避免拨水轮21转动搅到或缠绕水中植物或漂浮物等。
102.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管45,当作为车或船使用时,驱动管45与转向内杆42相对固定,使得两个车把43与转向横杆421相对固定,通过转动转向横杆421进而控制船体的行进方向;与此同时,作为车使用时,两个车把43与转向横杆421同轴设置,作为转向杆使用,作为船使用时,两个车把43与转向横杆构成“z”字型方向盘,在驾驶船与车时,可以适配不同的常用驾驶方式,增加兼容性和适用性;当在车或船之间进行切换时,使得切换外管44前后转动,继而使得驱动管45同步运动,驱动管45在切换渐开槽106的导向作用下轴向滑动,驱动管45滑动带动切换外管44周向转动,从而使得车把43转动,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切换简单方便。
103.本发明通过设置下转动管31,当切换为船进行使用时,止动壳51运动带动上转动管41转动,上转动管41转动的同时带动下转动管31同步转动,下转动管31转动带动下从动轴32运动,进而使得前轮33向前转动至向船体10前方伸出,船体航行时水不能对前轮33产生阻力,同时前轮33能够缓冲船前端在靠近岸边等场景时的撞击;除此之外,下转动管31转动将同步带动中央连杆61滑动,从而使得后轮33滑动至拨水轮21外侧,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和运动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检修与维护,同时降低了整体的制造成本。
104.本发明即能够在陆地运动又能够在水面运动,增加了运动场地的兼容性,经陆地可以直接驶入水中,无需费力搬运,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本发明拨水轮即可以驱动水流动使得船体在水中航行,又可以驱动后轮转动,进而使得船体在陆地上运动,结构简单,易于检修和维护;本发明驾驶方式具有转向杆和方向盘两种方式,能够分别满足车或船驾驶的常用驾驶方式,适应不同的驾驶场景,同时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切换过程简单迅速,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