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6224发布日期:2021-11-06 04:0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


背景技术:

2.对于突发性的呼吸病与发热病例,如果不能够安全快速的进行大规模的检测,就可能因检测不及时而导致疫情加速蔓延。
3.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通过医院的发热门诊完成检测,但是发热门诊的检测设施数量有限,这就导致单位时间内的检测人数固定,检测效率无法快速获得提升,同时发热门诊的位置固定、可流动性较差,对于部分医疗条件差的偏远地区无法做到快速和安全有效的检测。
4.针对上述情况,亟需一种能够快速移动且满足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的疾病检测诊疗车来协助发热门诊完成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其具有结构布置紧凑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等优点。
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其包括车体、检测装置和通风装置,所述车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驾驶室和检测室,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第一风管、气体净化交换组件和气压调节组件,所述驾驶室和所述检测室通过所述第一风管相连通,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检测室内,用于对收集的样本进行检测,所述气体净化交换组件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完成所述车体内部与外部的空气交换,所述气压调节组件设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检测室内,用于使所述驾驶室的气体压力高于所述检测室的气体压力。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分隔所述驾驶室和所述检测室。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推拉门。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室内设有冷藏箱、储物柜、工作台、负压通风柜、层流罩、紫外线杀菌灯、洗手盆和废品处理柜,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和所述负压通风柜内。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血常规检测仪、poct检测仪、核酸提取仪、荧光pcr仪、台式高速离心机、台式掌上离心机、台式金属浴和微型台式振荡器。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驾驶室设有面部识别装置和车载定位装置,所述检测室内设有远程通讯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面部识别装置用于识别司机与医护人员,所述车载定位装置用于确认工作位置,所述远程通讯装置与医院信息装置无线网络连接,用于与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交流与会诊,所述监测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检测室的运行情况。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检测室内的显示屏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有多个,各所述摄像头均匀分布于所述检测室内并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co2浓度传感器通过信号转换器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电源。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室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吸顶式led平板灯。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其包括车体、检测装置和通风装置,车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驾驶室和检测室,通风装置包括第一风管、气体净化交换组件和气压调节组件,驾驶室和检测室通过第一风管相连通,检测装置设于检测室内,用于对收集的样本进行检测,气体净化交换组件设于车体上,用于完成车体内部与外部的空气交换,气压调节组件设于驾驶室和检测室内,用于使驾驶室的气体压力高于检测室的气体压力。基于上述结构,该疾病检测诊疗车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式,缩短了发热病人的就诊时间,简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发热病例诊疗的效率,该疾病检测诊疗车的可调度程度高,能够深入医疗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完成检测,易于调配、使用方便;另外,该疾病检测诊疗车的驾驶室的气体压力始终高于检测室的气体压力,疾病检测诊疗车运行过程中车内的气体只会单向的从驾驶室流向检测室,避免检测室内的气体回流对驾驶室内的司机及其他人员的造成损害,有效保证了驾驶室内的人员安全,该疾病检测诊疗车整车的空气净化程度高,可达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疾病检测诊疗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疾病检测诊疗车的右侧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疾病检测诊疗车的左侧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疾病检测诊疗车的后视图。
22.图中,1、车体;2、第一隔板;2a;推拉门;3、第二隔板;3a;问诊窗口;4、工作台;5、移动急救小车;6、办公座椅;7、储物柜;8、显示屏;9、摄像头;10、温湿度传感器;11、co2浓度传感器;12、空调室内机;13、空调室外机;14、诊疗座椅;15、层流罩;16、紫外线杀菌灯;17、洗手盆;18、负压通风柜;19、废品处理柜;20、冷藏箱;21、吸顶式led平板灯;22、电源;23、负压排气口;24、样本传递口;25、取样口;100、驾驶室;200、检测室;300、隔离室。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前”、“后”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前”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后”信息,“后”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前”信息。
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其包括车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检测装置和通风装置,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设于车体1内并将车体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驾驶室100、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驾驶室100、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沿车
体1的头部至尾部依次设置,驾驶室100供司机使用,检测装置设于检测室200内,用于对收集的样本进行检测,隔离室300用于收治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疑似病例,通风装置包括气体净化交换组件、气压调节组件、第一风管(图未示)和第二风管(图未示),驾驶室100与检测室200通过第一风管相连通,检测室200与隔离室300通过第二风管相连通,气体净化交换组件设于车体1上,其包括设于车体1顶部和底部的空调室外机13、设于驾驶室100、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内的多个空调室内机12,用于实现车体1内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压调节组件设于驾驶室100、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内,用于控制驾驶室100、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内的气体压力,使驾驶室100的气体压力高于检测室200的气体压力、检测室200的气体压力高于隔离室300的气体压力。如此,驾驶室100内的气体可经过第一风管流向检测室200,检测室200内的气体可经过第二风管流向隔离室300。
26.为了避免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内的气体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排出车外污染环境,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的气体压力被控制在大气压力之下,也即通过气压调节组件使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的气体压力均低于大气压力,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驾驶室100内的气体压力高于大气压力5pa,检测室200内的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5pa,隔离室300的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10pa,基于此,车内的气体从驾驶室100流向检测室200再流向隔离室300并且在流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回流;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数值仅仅是经过反复测试后的一个优选数值,为了提升负压效果,在保证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的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前提下医护人员也可以继续降低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内的气体压力。
27.进一步的,在控制驾驶室100、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内的气体压力的同时还需要保证驾驶室100、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因此气体净化交换组件还包括设于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的负压排气口23,负压排气口23处设有负压排风机(图未示)和高效过滤器(图未示),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内的气体经过负压排风机的抽吸与高效过滤器的过滤后送至室外,实现气体交换的同时避免了车内气体中的危险病原体流向外界污染环境。
28.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上设有推拉门2a,医护人员首先进入驾驶室100,随后通过推拉门2a进入检测室200,保证检测室200与外界的充分隔离,第二隔板3上设有问诊窗口3a,问诊窗口3a上设有可开关的门板,用于封堵问诊窗口3a,医护人员可通过问诊窗口3a与隔离室300中的病人进行交流,问诊窗口3a的两侧分别设有供医护人员和病人使用的诊疗座椅14,更进一步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优选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驾驶室100、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之间透明可见,便于车上人员及时了解各个区域的运行情况。当然,为了便于检测室200与隔离室300之间的人员流动,第二隔板3上也可以设置推拉门2a。
29.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检测室200内的设施沿车体1的侧壁依次设置,检测室200的一侧设有工作台4和移动急救小车5,工作台4上摆放有检测装置,医护人员可在工作台4上完成样本的检测工作,工作台4的旁侧设有供医护人员使用的办公座椅6,工作台4的下方设有多个储物柜7,用于存放检测试剂、耗材以及其他各种检测所需要的必需品,工作台4的旁侧设有移动救护小车,能够对危急病人进行收治,检测室200的另一侧设有洗手盆17和负压通风柜18,洗手盆17用于供医护人员杀菌消毒及清洗器具,洗手盆17的上方设有层流罩15和紫外线杀菌灯16,层流罩15能够对工作台4洁净送风使工作台4所在区域形成局
部正压以保证工作台4的洁净度,紫外线杀菌灯16则用于对检测室200进行杀菌消毒,提升空气和室内表面的洁净度,洗手盆17的下方设有废品处理柜19,用于收集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品,废品处理柜19中隐藏有用于接收洗手盆17污水的收集桶,洗手盆17的下方还设有冷藏箱20,冷藏箱20能够存储检测试剂及部分待测样本,避免采集的样本失活影响检测结果,负压通风柜18设有两组,两组负压通风柜18内均设有检测装置,操作人员可在负压通风柜18内处理样本,负压通风柜18能够在操作人员处理样本时对柜内的空气进行抽吸与净化,降低危险病原体在样本的处理过程中的流动几率,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负压通风柜18内设有双层高效过滤器(图未示),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包含危险病原体的空气流出对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30.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包括血常规检测仪、poct检测仪、核酸提取仪、荧光pcr仪、台式高速离心机、台式掌上离心机、台式金属浴和微型台式振荡器等,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检测。
31.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室200内设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设于检测室200的显示屏8和若干个摄像头9,摄像头9实时拍摄检测室200内的工作情况并将拍摄影像传递至显示屏8上显示,可以对车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进一步的,监测装置还包括其他多种指标传感器如设于检测室200顶部的温湿度传感器10和co2浓度传感器11,温湿度传感器10和co2浓度传感器11均通过信号转换器与显示屏8电连接,医护人员可通过显示屏8查看车内的温湿度情况和co2浓度情况并通过通风装置及时对车内情况进行调整。
32.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室200和隔离室300内设有若干个吸顶式led平板灯21,吸顶式led平板灯21能够为检测室200提供照明。
33.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车体1的底部及检测室200内设有电源22,能够对疾病检测诊疗车内的各种设施持续不断的供电,保证疾病检测诊疗车的正常运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源22的存储电量有限,当疾病检测诊疗车停车时需要连接外接电源22为疾病检测诊疗车供电,以满足疾病检测诊疗车的运行需求。
34.另外,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室100设有面部识别装置(图未示)和车载定位装置(图未示),面部识别装置能够对上车的人员进行面部识别,避免司机和医护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进入驾驶室100,车载定位装置能够对疾病检测诊疗车的运行提供导航和指导,检测室200设有远程通讯装置(图未示),远程通讯装置与医院无线网络连接,疾病检测诊疗车上的医护人员能够通过该远程通讯装置与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交流和会诊,极大的提高传染病的诊疗效率。
35.特别的,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车体1的尾部设有与车体1铰接连接的车尾门,车尾门上开设有样本传递口24和取样口25,当疾病检测诊疗车型号较小无法设置隔离室300时车内的医护人员可直接通过取样口25对车外的待测者进行取样并通过样本传递口24相待测者传递检测结果。
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疾病检测诊疗车,其包括车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检测装置和通风装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设于车体内并将车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驾驶室、检测室和隔离室,驾驶室与检测室通过通风装置的第一风管相连通,检测室与隔离室通过通风装置的第二风管相连通,检测室内设有用于对样本检测的检测装置,通风装置
设于车体内完成车体的空气交换且用于使驾驶室的气体压力高于检测室的气体压力,同时使检测室的气体压力高于隔离室的气体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疾病检测诊疗车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式,缩短了发热病人的就诊时间,简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发热病例诊疗的效率;疾病检测诊疗车可调度程度高,能够深入医疗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完成检测,易于调配、安全可靠;另外,从驾驶室到检测室再到隔离室,气体压力逐步降低,车内的气体只会从驾驶室流向检测室并最终流向隔离室而不会发生回流,保证了驾驶室内的人员安全,整车可达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