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氛围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1451发布日期:2021-11-15 23:2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窗氛围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氛围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窗氛围灯。


背景技术:

2.汽车氛围灯是一种起到装饰和烘托车内气氛作用的照明灯,随着我国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对于驾驶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顶氛围灯在满足驾驶体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天窗氛围灯通常将灯串固定在天窗处,需要通过连接的控制盒进行颜色和亮度的调节,操作不便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窗氛围灯,不仅可以无线控制氛围灯的颜色和亮度,还具备晃动光影的炫彩氛围,并且可根据车内温度,自动改变温度,以提升车内人员的乘坐舒适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天窗氛围灯,包括控制盒、两光导、线束、旋灯机构、温度传感器和遥控器,其中,两所述光导平行设置,所述光导上设置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用于将所述光导固定于天窗处,所述光导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灯珠和控制盒,所述第一灯珠与对应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6.所述线束依次连接各所述控制盒;
7.所述旋灯机构对应设置在各所述控制盒上,所述旋灯机构包括壳体、驱动电机、旋转盖和两第二灯珠,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所述壳体一端为敞口端,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敞口端的一侧,所述旋转盖设置在所述壳体敞口端一侧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所述旋转盖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透光孔,所述第二灯珠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敞口端的内壁,所述第二灯珠的发光端朝向所述透光孔,所述第二灯珠和驱动电机分别与对应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8.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设置在各所述控制盒上且与对应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9.所述遥控器与各所述控制盒无线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条包括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用于卡接在天窗突出位置,所述第二开槽用于夹持对应所述光导。
11.进一步地,所述线束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夹持所述线束。
12.进一步地,所述线束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车载电源。
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包括mcu控制芯片、红外接收模块和若干个控制按钮,所述遥控器内设置有红外发射模块,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模块通过红外信号数据相连。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设置有遥控器,驾驶者可通过遥控器无线控制各控制盒,通过控制盒控制第一灯珠的发光颜色,并且能控制发光强度使第一灯珠逐渐点亮和熄灭,进而通过光导反射出来形成呼吸效果,同时在光导的微结构作用下散发光线,这样光线均匀通透,亮度柔和,以达到营造车内氛围的功能。
16.(2)设置有旋灯机构,通过控制盒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盖进行正反转,配合随机变化颜色的第二灯珠照射在车内,形成晃动光影的炫彩车内氛围。
17.(3)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车内温度,并传输至对应控制盒,使得控制盒根据车外的温度控制第一灯珠工作,一灯珠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内散发出不用颜色的氛围灯光,可调节车内乘员的情绪稳定,提升乘坐人员的乘坐舒适感。
18.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无线控制氛围灯的颜色和亮度,还具备晃动光影的炫彩氛围,并且可根据车内温度,自动改变温度,以提升车内人员的乘坐舒适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灯机构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灯机构的仰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橡胶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控制盒;2、第一灯珠;3、线束;4、光导;5、旋灯机构;51、壳体;52、驱动电机;53、旋转盖;531、透光孔;54、第二灯珠;6、橡胶条;61、第一开槽;62、第二开槽;7、电源线;8、固定块;81、容纳槽;9、遥控器;91、控制按钮;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6.如图1

5所示,一种天窗氛围灯,包括控制盒1、两光导4、线束3、旋灯机构5、温度传感器10和遥控器9,其中,两光导4平行设置并安装固定在天窗的左右两侧,两光导4的端部平齐设置,光导4上设置有橡胶条6,橡胶条6用于将光导4固定于天窗处,光导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灯珠2和控制盒1,第一灯珠2与对应控制盒1电连接,在光导4两端设置两颗第一灯珠2,光导4具体选用pmaa所制,通过第一灯珠2将光源射入光导4内,在光导4的微结构作用下散发光线,这样光线均匀通透,亮度柔和,满足车内氛围要求,线束3依次连接各控制盒1。
27.旋灯机构5对应设置在各控制盒1上,旋灯机构5的数量与控制盒1的数量一致,旋灯机构5包括壳体51、驱动电机52、旋转盖53和两第二灯珠54,壳体51固定设置在控制盒1上,壳体51一端为敞口端,驱动电机52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壳体51敞口端的一侧,旋转盖53设置在壳体51敞口端一侧,且旋转盖53内顶壁的中心位置与驱动电机52的驱动轴固定相连,旋转盖53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透光孔531,在本实施中,透光孔531的数量为6个,两第二
灯珠54对称设置在壳体51敞口端的内壁,第二灯珠54的发光端朝向透光孔531,第二灯珠54和驱动电机52分别与对应控制盒1电连接,通过控制盒1可控制驱动电机52正反转以及旋转速度,并且控制第二灯珠54的亮度和颜色。
28.温度传感器10对应设置在各控制盒1上且与对应控制盒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0在工作过程中实时检测车内温度,并传递至对应控制盒1,使其控制第一灯珠2发出对应颜色。
29.遥控器9与各控制盒1无线连接,驾驶者或车内人员可通过遥控器9向控制盒1发出指令。
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橡胶条6包括第一开槽61和第二开槽62,第一开槽61用于卡接在天窗突出位置,第二开槽62用于夹持对应光导4,通过橡胶条6固定光导4至天窗位置,便于拆卸和安装。
3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线束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块8,固定块8上设置有容纳槽81,容纳槽81用于夹持线束3,防止线束3散落,提高车内整洁度。
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线束3上设置有电源线7,电源线7上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用于连接车载电源,保持各部件的电力供应。
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盒1包括mcu控制芯片、红外接收模块和若干个控制按钮91,遥控器9内设置有红外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模块通过红外信号数据相连通过遥控器9的控制按钮91触发指令,并由红外发射模块发送至红外接收模块,并由mcu控制芯片处理后,控制第一灯珠2或旋灯机构5执行指令。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5.(1)手动调节模式:驾驶者可通过遥控器9选择手动调节模式,并触发相应控制按钮91,无线发送至各控制盒1,通过控制盒1控制第一灯珠2的发光颜色,并且能控制发光强度使第一灯珠2逐渐点亮和熄灭,进而通过光导4反射出来形成呼吸效果。
36.(2)炫彩模式:驾驶者可通过遥控器9发送指令,使得控制盒1控制驱动电机52驱动旋转盖53进行正反转,配合随机变化颜色的第二灯珠54照射在车内,形成晃动光影的炫彩车内氛围。
37.(3)自动调节模式:驶者可通过遥控器9选择自动调节模式,此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0实时检测车内温度,并传输至对应控制盒1,使得控制盒1根据车外的温度控制第一灯珠2工作,一灯珠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内散发出不用颜色的氛围灯光,具体的,当车内温度大于30摄氏度时,第一灯珠2呈蓝色;当车外温度大于等于20摄氏度且小于等于30摄氏度时,第一灯珠2呈黄色;当车外温度大于等于10摄氏度且小于等于20摄氏度时,第一灯珠2呈橙色;当车外温度小于10摄氏度时,第一灯珠2呈红色,可调节车内乘员的情绪稳定,提升乘坐人员的乘坐舒适感。
38.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