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自装卸挂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8369发布日期:2021-11-03 17:2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自装卸挂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技术,尤其是一种集装箱自装卸挂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公铁联运系统中,公路运输系统和铁路运输系统中标准不统一,造成集装箱转运困难,效率低下,成本高,严重影响公铁联运系统运行。亟需一种有效的集装箱自装卸机构。
3.现有的关于集装箱装卸的中国专利或专利申请cn101596876b、cn103625345a、cn206551933u分别公开了关于集装箱自卸的一些技术,但是,这些专利或专利申请是把集装箱整体吊装起来装卸,或者将集装箱举升起来将货物自动装卸,无法满足公铁联运要求,并且其构造都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4.目前国外的相关设备,自重非常大,结构复杂,不符合国内相关技术标准,无法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集装箱自装卸挂车,能够实现集装箱与车架分离达到装卸目的,该挂车构造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7.一种集装箱自装卸挂车,包括轨道结构半挂车,所述轨道结构半挂车上安装有能够沿其往复移动的液压行走底座总成,液压行走底座总成上部固定安装有起重机总成,轨道结构挂车的末端两侧安装有能够调整角度的钢制滚轮托架总成。
8.所述轨道结构挂车包括挂车本体,所述挂车本体上沿车架自前向后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钢制轨道,挂车本体上还设置了常规挂车的牵引销、车轮和支腿总成,支腿总成安装于挂车前端车架两侧上,牵引销位于挂车主体的前端。
9.所述液压行走底座总成包括行走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对称的起重液压缸支座、左右滑动轮总成和马达减速机总成,底座内安装有供液压驱动的马达、减速机总成驱动的链条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中的链条一端固定在挂车头部位置,链条通过驱动机构预设的轨道后,另一端固定于轨道结构挂车的末端。
10.所述马达减速机总成包括液压马达减速机;所述的马达减速机输出轴上固定有链轮,链条与链轮啮合,行走底座上还设置有为链条提供导向作用的链条导向轮组。
11.所述左右滑动总成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轨道结构挂车的轨道内槽上,并能在轨道槽内滚动。
12.所述滚轮托架总成包括固定安装在轨道结构挂车末端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托架支撑油缸,托架支撑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托架上,托架底部中间位置通过托架轴铰固定于支撑架上,托架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集装箱的托架钢轮组,托架钢轮组
的末端安装有用于锁定集装箱的箱体旋锁装置。
13.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油缸支撑地面稳定滚轮组。
14.所述 起重机总成包括由起重机动臂、起重机主臂、举升液压缸组成起重机本体,起重机动臂和起重机主臂液压缸均铰接于起重机主臂末端,起重机动臂末端和起重机主臂安装有液压缸,动臂末端安装有吊起集装箱的夹具。
15.所述夹具包括一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两端为伸缩臂结构,伸缩臂结构内设置有角件锁止伸缩臂组件,主横梁的两端外侧上部分别设置有锁止油缸的安装座,锁止油缸的底部安装于锁止油缸安装座上,锁止油缸的活塞杆前端安装于角件锁止伸缩臂组件上;主横梁前侧面上设有前后限位加强组件。
16.所述主横梁上部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起重机动臂以及用于动臂液压缸的安装的起重机底座。
17.所述箱体角件锁止伸缩臂组件包括一方管,方管的一端能够插入主横梁的空心结构内,另一端设置有与集装箱底部两侧的角件相匹配的锁具水平限位组件。
18.所述方管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筋。
19.所述主横梁的空心结构为方形空心管,且方形空心管的一端设有加强筋。
20.所述前后限位加强组件包括一竖向设置的挡板和加强主横梁的筋板,挡板和筋板均焊接固定于主横梁上。
21.所述挡板上部分为曲线形状钢板。
22.所述筋板为多边异形钢板。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挂车底盘上安装一套可以提升箱体的起重机械。开始工作时操作起重机利用预设在车架上的轨道以0.2m/s的速度滑移至车辆尾部,同时打开车尾载荷托架钢轮组,然后启动起重机提升主臂与动臂向后下探至箱体底部,利用动臂连接的夹具锁定箱体角件;接下来起重机主臂及动臂配合开始提升箱体至车架水平面高度时,起重机开始向车头方向滑移,此时车辆在起重机液压驱动力的作用下缓缓滑移至箱体底部当车辆尾部滑移至箱体中段后,此时箱体已经接触到车辆尾部的箱体托架滑轮上,起重机拖动箱体继续向车辆前端滑动直至箱体完全到达车架旋锁位置,最后将旋锁锁住箱体即完成整个上箱流程,卸厢时按上述流程反向操作,即可将箱体卸载到地面上。
24.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载荷达到30

40t箱体自装卸,为我国公铁联运进程,解决了箱体落地装卸货物的重要环节,从而极大推动了公铁联运的发展;该技术的应用,在汽车行业增添了12m以上长箱的自交换车型。
25.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自身装载的起重设备来实现对车辆货箱(或40ft集装箱)从车架到地面或从地面到车架之间装与卸的工作流程,用以实现空箱与重箱快速交换转运的工作目的,以满足车辆物流运输的无缝连接。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轨道结构挂车示意图;
28.图3是起重机总成及液压行走底座总成示意图;
29.图4是起重机总成及液压行走底座总成分解图;
30.图5是液压行走底座总成立体图;
31.图6是液压行走底座总成侧面示意图;
32.图7是滚轮托架总成;
33.图8是集装箱箱体夹具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集装箱装箱示意图;
35.其中,100轨道结构挂车;101牵引销;102左右支腿总成;103 车轮;104左右工字梁车架;105左右滑动轨道车架 ;
36.200起重机总成; 201 起重机动臂;202起重机主臂;203举升液压缸;204 集装箱箱体夹具;205 滑动底座;
37.300液压行走底座总成;301起重液压缸支座; 302右滑动总成组; 303左滑动总成组;304马达减速机总成;305前后链条导向轮组;306驱动链轮组;307链条组;
[0038] 400滚轮托架总成;401左右托架钢轮组;402左右箱体旋锁装置;403托架轴;404托架支撑油缸;405油缸支撑地面稳定滚轮组。
[0039]
500. 集装箱夹具501.锁止油缸,502.右角件锁止伸缩臂组件,503. 前后限位加强组件,504.左角件锁止伸缩臂组件,505. 锁具水平限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41]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42]
如图1所示,集装箱自装卸挂车,包括轨道结构挂车100,所述轨道结构挂车100上安装有能够沿其往复移动的液压行走底座总成300,液压行走底座总成300上部固定安装有起重机总成200,轨道结构挂车100的末端两侧安装有能够调整角度的钢制滚轮托架总成400。
[0043]
如图2所示,轨道结构挂车100包括挂车本体(即左右工字梁车架104),挂车本体上沿车架自前向后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轨道(即左右滑动轨道车架105),挂车本体上还分别设置有常规挂车的牵引销101、车轮103和左右支腿总成102,左右支腿总成102分别安装于挂车前端车架两侧边上,牵引销101位于挂车本体的前端。
[0044]
如图3、图4所示,起重机总成200包括由起重机动臂201、起重机主臂202、举升液压缸203组成起重机本体,起重机动臂201和举升液压缸203均铰接于起重机主臂末端,起重机动臂201末端和起重机主臂202均安装有液压缸,起重机动臂201和举升液压缸203另一端均安装在用于吊起集装箱的夹具204上,起重机总成200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底座205。
[0045]
所如图5、图6所示,液压行走底座总成300包括起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对称的用于安装起重机液压缸的起重液压缸支座301、左右滑动总成组302、303和马达减速机总成304,
底座内安装有由马达减速机总成304驱动的链条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中的链条组307一端固定在挂车头部位置,链条通过驱动机构预设的轨道后,另一端固定于轨道结构挂车100的末端。
[0046]
马达减速机总成304包括马达减速机,马达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链轮,链条与链轮啮合,底座上还设置有为链条提供导向作用的前后链条导向轮组305。左右滑动总成组302、303均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滚轮,所述滚轮卡在轨道结构挂车100的轨道内槽中,并能在轨道内槽内滚动。
[0047]
如图7所示,滚轮托架总成400包括固定安装在轨道结构挂车100末端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托架支撑油缸404,托架支撑油缸404的活塞杆连接于托架上,托架底部中间位置通过托架轴403铰接于支撑架上,托架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集装箱的左右托架钢轮组401,托架钢轮组401的末端安装有用于锁定集装箱的左右箱体旋锁装置402。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油缸支撑地面稳定滚轮组405。
[0048]
如图8所示,集装箱自装卸挂车用夹具,包括一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两端为敞口的空心结构,主横梁的空心结构为方形空心,且方形空心的四角设有加强筋。空心结构内设置有沿空心结构往复移动的左右角件锁止伸缩臂组件502、504,角件锁止伸缩臂组件502、504的方管一端能够插入主横梁的空心结构内,另一端设置有与集装箱底部两侧的角件相匹配的锁具水平限位组件505。方管的四角上设置有加强筋。
[0049]
主横梁的两端外部分别设置有锁止油缸安装座,锁止油缸501的底部安装于锁止油缸安装座上,锁止油缸501的活塞杆前端安装于左右角件锁止伸缩臂组件504、502上;主横梁前侧面上安装有前后限位加强组件503。前后限位加强组件503包括一竖向设置的挡板,挡板底部安装于主横梁上。挡板上部边缘为曲线形状,筋板为多边异形钢板。
[0050]
挂车主横梁上部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起重机动臂以及用于连接液压缸的滑动底座205,
[0051]
如图9所示,开始装箱工作时,操作起重机利用预设在车架上的轨道以0.2m/s的速度滑移至车辆尾部,同时打开车尾载荷托架钢轮组401,然后启动起重机主臂202与起重机动臂201向后下探至集装箱箱体底部,利用起重机动臂201连接的夹具204锁定集装箱箱体角件;接下来起重机主臂202及动臂201配合开始提升集装箱箱体至车架水平面高度时,在马达减速机总成304作用下,由链条组带动起重机在左右滑动轨道车架105上开始向车头方向滑移,此时车辆在起重机液压驱动力的作用下缓缓滑移至箱体底部当车辆尾部滑移至集装箱箱体中段后,此时集装箱箱体已经接触到车辆尾部的箱体托架钢轮组401上,起重机拖动集装箱箱体继续向车辆前端滑动直至集装箱箱体完全到达车架上的箱体后旋锁402位置,最后用旋锁锁住集装箱箱体即完成整个上箱流程。
[0052]
卸厢时按上述流程反向操作,即可将集装箱箱体卸载到地面上。
[0053]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