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7970发布日期:2022-03-26 15:3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车辆附属设施领域,涉及一种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货车或卡车的车厢上通常会安装车篷,车篷起防护货物或防止渣土外泄的作用。现有的伸缩式车篷一般采用钢丝绳、链条等作为循环拉索,使篷布展开或收缩,可靠性差。
3.为此,本技术人发明了一种龙门式自行走自动收展蓬[授权公告号为cn211765188u],包括在车厢上安装的收展机构以及覆盖在收展机构上的篷布,收展机构由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立板带动,在每块立板的内侧均设有主动链轮,左右两边的主动链轮由同一个动力总成驱动,在每个主动链轮的下方均设置从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对应的从动链轮连接,在从动链轮的旁边同轴安装滚轮,该滚轮与轨道滚动配合,轨道固定于车厢的外侧。
[0004]
由于滚轮与轨道滚动接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打滑现象,导致左右两侧立板运动的同步性变差,从而影响车篷的收展效果。为此,本技术人有必要对其结构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步性好的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每块所述立板上均设有主动链轮,两个所述主动链轮由同一动力总成驱动,每个所述主动链轮的下方均设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环形链条与对应的从动链轮传动连接,每块所述立板上均设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和与之同侧设置的轨道滚动配合,每个用于安装从动链轮的转轴上均设有传动体,所述传动体和与之同侧设置的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与轨道平行。
[0008]
动力总成工作时,带动两个主动链轮同步转动,通过环形链条带动两个位于不同立板上的从动链轮同步转动,使用于安装从动链轮的转轴转动,从而使传动体转动。由于传动体与传动件啮合,传动体与传动件不会打滑,左右两侧立板运动的同步性更好,不会影响车篷的收展效果。
[0009]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传动体为与转轴同轴设置的链轮,所述传动件为链条,所述链轮与链条啮合。
[0010]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的底部低于链轮的顶部,所述链条依次绕过第一张紧轮的底部与链轮的顶部。第一张紧轮可将链条张紧,同时防止链条脱离链轮。
[0011]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立板上还设有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
的底部低于链轮的顶部,所述链条依次绕过第一张紧轮的底部、链轮的顶部和第二张紧轮的底部。
[0012]
同时设置两个张紧轮,可有效防止链条脱离链轮。
[0013]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传动体为与转轴同轴设置的齿轮,所述传动件为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0014]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滚轮组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设于轨道上方,所述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设于轨道下方。
[0015]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第一张紧轮与第一滚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张紧轮与第二滚轮同轴设置。
[0016]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固定在其中一块立板上的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主动链轮通过传动轴连为一体,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设于传动轴上。为了降低立板的移动速度,可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减速机,由减速机驱动传动轴缓速转动。
[0017]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传动体为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卷轮,所述卷轮的外环面上具有螺旋槽,所述传动件为钢绳,所述钢绳绕在螺旋槽内。
[0018]
在上述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中,所述传动体为螺母,所述传动件为丝杆,所述螺母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具体的,在螺母的外环上同轴设置第一锥齿轮,在转轴上同轴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当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螺母转动,而丝杆固定不动,最终实现螺母的直线运动。为了防止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脱离,将两者设置在同一齿轮箱内。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0020]
在两块立板处均设置了传动体与传动件,传动体与传动件两者之间不会打滑,保证了左右两侧立板运动的同步性,提高了车篷的收展效果。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实用新型提供的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收展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的右视图。
[0024]
图4是实施例二提供的收展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的右视图。
[0026]
图6是实施例三提供的传动体与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是实施例四提供的传动体与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1、立板;2、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4、环形链条;5、轨道;6、转轴;7、传动体;71、链轮;72、齿轮;73、卷轮;74、螺母;8、传动件;81、链条;82、齿条;83、钢绳;84、丝杆;91、第一张紧轮;92、第二张紧轮;101、第一滚轮;102、第二滚轮;103、第三滚轮;104、第四滚轮;11、车厢;12、传动轴;131、第一锥齿轮;132、第二锥齿轮;14、齿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
实施例一
[0031]
如图1所示的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安装在货车或卡车的车厢11上,车厢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5,两条轨道5对称设置,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在两条轨道5上前后移动。
[0032]
本龙门式自动收展机构,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1,其中一块立板1设置在车厢11的左侧,另一立板1设置在车厢11的右侧,两者对称设置。如图1所示,在每块立板1上均设有一个主动链轮2,两个主动链轮2通过传动轴12连为一体,且由同一动力总成驱动。
[0033]
本实施例中,动力总成包括固定在其中一块立板1上的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同轴设于传动轴12上。为了降低立板1的移动速度,可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减速机,由减速机驱动传动轴12缓速转动。
[0034]
如图1所示,每个主动链轮2的下方均设有一个从动链轮3,两个从动链轮3同轴设置,主动链轮2通过环形链条4与位于其下方的从动链轮3传动连接,在每块立板1上均设有滚轮组,滚轮组和与之同侧设置的轨道5滚动配合。
[0035]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滚轮组包括第一滚轮101、第二滚轮102、第三滚轮103和第四滚轮104,第一滚轮101与第二滚轮102设于轨道5上方,第三滚轮103与第四滚轮104设于轨道5下方。
[0036]
如图2所示,每个用于安装从动链轮3的转轴6上均设有传动体7,传动体7位于第一滚轮101与第二滚轮102之间,传动体7和与之同侧设置(位于车厢的相同侧)的传动件8传动连接,传动件8与轨道5平行。
[0037]
本实施例中,传动体7为链轮71,传动件8为链条81,链轮71与链条81啮合。链条81沿前后方向延伸,前端与车厢11前端的前支架固连,后端与车厢11后端的后支架固连,导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支架与后支架上。
[0038]
为了张紧链条81,同时防止链条81脱离链轮71,如图3所示,在立板1上设有第一张紧轮91,第一张紧轮91的底部低于链轮71的顶部,链条81依次绕过第一张紧轮91的底部与链轮71的顶部。如图3所示,立板1上还设有第二张紧轮92,第二张紧轮92的底部低于链轮71的顶部,链条81依次绕过第一张紧轮91的底部、链轮71的顶部和第二张紧轮92的底部。
[0039]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从动链轮3与第一滚轮101位于立板1的不同侧,第一滚轮101与链轮71位于立板1的相同侧。第一张紧轮91与第一滚轮101同轴设置,第二张紧轮92与第二滚轮102同轴设置。
[0040]
动力总成工作时,带动两个主动链轮2同步转动,通过环形链条4带动两个位于不同立板1上的从动链轮3同步转动,使用于安装从动链轮3的转轴6转动,从而使传动体7转动。由于传动体7与传动件8啮合,传动体7与传动件8不会打滑,左右两侧立板1运动的同步性更好,不会影响车篷的收展效果。
[0041]
实施例二
[0042]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传动体7为齿轮72,传动件8为齿条82,齿轮72与齿条82啮合。
[0043]
实施例三
[0044]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6所示,传动体7为与转轴6同轴设置的卷轮73,卷轮73的外环面上具有螺旋槽,传动件8为钢绳83,钢绳83绕在螺旋槽内,绕设方式如图6所示。钢绳83沿车厢的前后方向延伸,前端与车厢前端的前支架固连,后端与车厢后端的后支架固连。
[0045]
实施例四
[0046]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7所示,传动体7为螺母74,传动件8为丝杆84,螺母74与丝杆84螺纹配合连接。在螺母74的外环上同轴设置第一锥齿轮131,在转轴6上同轴设有第二锥齿轮132,第一锥齿轮131与第二锥齿轮132啮合,当转轴6转动时,带动第二锥齿轮132转动,第二锥齿轮132带动第一锥齿轮131转动,从而带动螺母74转动,而丝杆84固定不动,最终实现螺母74的直线运动。为了防止第二锥齿轮132与第一锥齿轮131脱离,将两者设置在同一齿轮箱14内。
[004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