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及具有其的路侧泊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3267发布日期:2022-04-09 10:4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及具有其的路侧泊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及具有其的路侧泊车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城市有限的停车资源与急剧增长的汽车数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且随着新能源车的日益增多,车桩匹配问题也给车主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带乃至繁华商业区,不论是小区停车场、单位停车场还是公共停车场,本就稀少的定向服务于新能源车的专用共享停车位还经常被燃油车所占据。
3.现有技术中,一方面是仅针对个人、家庭、企业内部使用的私有充电桩其建设运维成本高、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是具备共享服务功能的集中式充电站因需占据较多的土地资源而往往选址在城郊偏远地带,而路侧泊车系统作为解决城市区车位管理的重要蓄水池之一,其与新能源车充电服务功能并没有产生联动,不便于停车、充电的统一管理,效率低,便捷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使得路侧泊车系统的停车管理功能与定向服务于新能源车的充电服务功能产生联动,进而较大程度上改善新能源车的车桩匹配问题。
5.为解决上述第一方面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包括位于充电泊车位右侧安置的桩体,所述桩体包括内设的处理器及外设的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在所述充电泊车位处分别电连接有出入库检测模块、车辆识别模块、升降式地锁,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桩体内分别电连接有计电模块、计时模块、计费模块。
6.优选地,每n个所述充电泊车位右侧安置一个所述桩体,每个所述桩体包括外设的n个充电模块,n个所述充电模块与n个所述充电泊车位一一对应。
7.优选地,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电缆、充电枪、充电枪支架。
8.优选地,所述充电泊车位右侧还固定设置有护栏,所述充电枪支架固定于所述护栏上,所述充电电缆部分密封固定于所述护栏中。
9.优选地,对应于每个所述充电泊车位,所述护栏、所述充电枪、所述充电枪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上印制有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枪解锁的第一扫码接口。
10.优选地,所述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呈一字排开的连片设置。
11.优选地,所述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还具有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语音播报模块和/或充电排序模块。
12.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路侧泊车系统,使得路侧泊车系统的停车管理功能与定向服务于新能源车的充电服务功能产生联动,进而较大程
度上改善新能源车的车桩匹配问题。
13.为解决上述第二方面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侧泊车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
14.优选地,所述路侧泊车系统包括预约提醒模块,所述预约提醒模块与用户控制终端、及每个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的所述处理器均通讯连接。
15.优选地,所述路侧泊车系统包括征询回复模块,每个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的所述处理器均与所述征询回复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升降式地锁上和/或护栏上印制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式地锁强行下降的第二扫码接口。
1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及具有其的路侧泊车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使得路侧泊车系统的停车管理功能与定向服务于新能源车的充电服务功能产生联动,进而较大程度上改善新能源车的车桩匹配问题。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的系统构架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路侧泊车系统的系统构架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充电泊车位,2-桩体,3-处理器,4-充电模块,401-充电电缆,402-充电枪,403-充电枪支架,5-出入库检测模块,6-车辆识别模块,7-升降式地锁,8-计电模块,9-计时模块,10-计费模块,11-护栏,12-人机交互模块,13-安全区,14-固定地锁,15-语音播报模块,16-充电排序模块,17-预约提醒模块,18-征询回复模块,19-用户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此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其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包括位于充电泊车位1右侧安置的桩体2,所述桩体2包括内设的处理器3及外设的充电模块4,所述充电模块4与所述处理器3电连接,所述处理器3在所述充电泊车位1处分别电连接有出入库检测模块5、车辆识别模块6、升降式地锁7,所述处理器3在所述桩体2内分别电连接有计电模块8、计时模块9、计费模块10。
27.具体的,在建设智能、规范、高效的路侧停车系统中,可以将位于不同路段的部分路面泊车位专门划出一部分作为充电泊车位1,以定向满足新能源车的充电服务功能,其中
桩体2通过路面道牙与充电泊车位1呈相对侧设置,并通常可以设置于人行道上或花坛内,不仅方便市政电网接入,还较大程度上避免了车辆泊车过程中对桩体2的意外碰撞。同时出入库检测模块5及其计时模块9、充电模块4及其计电模块8、计费模块10的设置将使得充电泊车位1具备较为高效的公共服务共享属性,其中计费模块10对于充电停车费用的加成计算将建立于计时模块9与计电模块8的综合运算结果之上,且完全无需人工值守;而车辆识别模块6、升降式地锁7的设置又可同时避免充电泊车位1经常被燃油车所占据的尴尬。
28.由此,路侧泊车系统作为解决城市区车位管理的重要蓄水池之一,其停车管理功能可以与定向服务于新能源车的充电服务功能产生联动,方便停车、充电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城市区其有限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新能源车的车桩匹配问题,改善新能源车主的方便快捷出行。
29.优选地,每n个所述充电泊车位1右侧安置一个所述桩体2,每个所述桩体2包括外设的n个充电模块4,n个所述充电模块4与n个所述充电泊车位1一一对应。
30.具体的,n个充电泊车位1通常可以呈一字排开的连片设置,从而方便n个充电泊车位1共享一个桩体2,以降低桩体2的投入建设成本;同时不难理解的是,对应于每个充电泊车位1,出入库检测模块5、车辆识别模块6、升降式地锁7也均将有n组,每个充电模块4将与每组出入库检测模块5、车辆识别模块6、升降式地锁7一一对应,如此也将极大方便对每个充电泊车位1其充电计费与停车计费的双重管理。
31.优选地,所述充电模块4包括充电电缆401、充电枪402、充电枪支架403。
32.具体的,充电模块4也可以是无线充电模块或是其他设置形式,本实用新型在此无需对充电模块4的具体结构做出特别限定,而就现时阶段而言,采用充电枪402的设置形式,其运行可靠性较高、建设成本较低、通用性也较强。
33.优选地,所述充电泊车位1右侧还固定设置有护栏11,所述充电枪支架403固定于所述护栏11上,所述充电电缆401部分密封固定于所述护栏11中。
34.具体的,护栏11同样位于人行道上或花坛内,每个充电模块4与每个充电泊车位1一一对应则可以体现在:每个充电枪支架403与每个充电泊车位1一一对应,如此,即便部分充电泊车位1离桩体2相对较远,也省却了每次充电与充电停车完毕均需从桩体2中远距离收放充电电缆401的烦恼;而充电电缆401部分密封固定,则既支持充电电缆401的近距离收放,又较大程度上起到了防潮作用。
35.优选地,对应于每个所述充电泊车位1,所述护栏11、所述充电枪402、所述充电枪支架403中的至少一个上印制有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枪402解锁的第一扫码接口。
36.具体的,充电泊车位1处于闲置状态时,充电枪402在充电枪支架403中将处于锁止状态,用户通过用户控制终端19例如手机近距离扫描第一扫码接口时,处理器3将与用户控制终端19建立起通讯连接,只有处理器3在读取到用户信息以及用户控制终端19发出的“确认解锁”信号后,处理器3才会控制充电枪402进行解锁,此时用户可在一定时长内成功摘取出充电枪402,并在成功插入用户车辆的充电接口后,充电枪402才开始带电运行进入充电模式,与此同时计电模块8将开始对充电电量进行计算,直至充电进程按照既设程序(默认程序也可)完成或终止,其中既设程序例如可以是“充电1小时”、“充电10度”、“充电10元钱”、“充满为止”中的任意一种,用户既可在用户控制终端19展示的显示页面(或是相应手机小程序、手机app)上进行既设程序的选择、更改、终止乃至支付操作,也可在充电枪402上
进行既设程序的选择、更改、终止乃至支付扫描,在支付操作完毕以及充电枪402被收放到位后,升降式地锁7在一定时长内将处于下降状态,以供用户车辆驶离出充电泊车位1,直至出入库检测模块5检测到车辆出库完毕,升降式地锁7将再度升起。
37.当然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扫码接口印制于护栏11上时,一方面第一扫码接口可以被印制地更为清晰,用户在将车辆泊入充电泊车位1中后,仅需在车中拿起手机即可轻松扫描到第一扫码接口;另一方面,当充电模块4为无线充电模块时,用户同样可以通过扫描印制于护栏11上的第一扫码接口,来开启无线充电模式。
38.优选地,n为偶数,n个所述充电枪支架402沿所述桩体2的前后两侧呈对称式的分布设置。
39.具体的,桩体2上通常还会设置有与处理器3电连接的人机交互模块12,以支持计费公示、计费查询与打印等功能,上述设置既避免了部分充电枪402所对应的充电电缆401需设置过长的缺陷,又避免了用户在有查询、打印需求时,需走上一段较远路程的尴尬。
40.优选地,所述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呈一字排开的连片设置。
41.具体的,在部分新能车充电需求较为集中的路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也可以呈一字排开的连片设置,以更好地满足部分路段对于停车、充电联动管理的突出需求。
42.优选地,n=4或6。
43.具体的,当n=4或6时,用户对于充电泊车位1所对应的柜体2的辨识度较好,在综合降低桩体2其投入建设成本的基础上,用户使用便捷性最佳。
44.优选地,所述桩体2左侧设置有独立于所述充电泊车位1之外的安全区13,所述安全区13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地锁14。
45.具体的,用户可站在安全区13之中对人机交互模块12进行交互操作,固定地锁14的设置可最大程度上避免用户在专心致志进行人机交互操作时,来自于外界车辆的意外伤害事故。
46.优选地,所述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还具有与所述处理器3电连接的语音播报模块15和/或充电排序模块16。
47.具体的,语音播报模块15可在对应场景下及时给出用户语音播报提醒,例如当出入库检测模块5检测到用户车辆有入库动作,且车辆识别模块6识别出用户车辆号牌为燃油车车牌时,升降式地锁7将不会做自动降下处理,此时可由语音播报模块15及时给出用户相应提醒。
48.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此也无需对充电枪402的充电形式做出特别限定,纯交流式慢充、纯直流式快充、亦或是快慢充结合均可,而充电排序模块16可以根据桩体2的最大设定功率,以及目前在运行的充电模块4的总输出功率,来适当控制部分充电模块4的最新解锁进程或是拟进入充电模式的启动进程,以在桩体2的最大设定功率不足以支持最新一辆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时,在用户控制终端19上或是由语音播报模块15给出相应带有预计等待时长的提示,此时用户可以在用户控制终端19上选择终止解锁或是归位充电枪402,并在停车时长较短时可免费驶离出充电泊车位1;或是选择继续解锁,并在将充电枪402成功插入用户车辆的充电接口后,自动延时等待充电枪402进入充电模式的启动进程。由此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将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较大程度上充分满足不同类型用户车辆的充电需
求,且不会造成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在建设投入上过度向上兼容的大额投入浪费。
49.实施例2
50.参见如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路侧泊车系统,具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
51.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2中所提供的路侧泊车系统,当其具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时,其所对应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及其技术效果的取得,均可参见实施例1中对于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的叙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2.优选地,所述路侧泊车系统包括预约提醒模块17,所述预约提醒模块17与用户控制终端19、及每个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的所述处理器3均通讯连接。
53.具体的,在建设智能、规范、高效的路侧停车系统中,可对每个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及其所属的每个充电泊车位1均进行编号处理,用户可通过用户控制终端19登录路侧泊车系统的app,对每个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及其所属的每个充电泊车位1进行实时状态查看及提前预约,在预约被成功锁定后,相应充电泊车位1将不再接受其他任何车辆的驶入,直至预约生效或失效。
54.优选地,所述路侧泊车系统包括征询回复模块18,每个分布式共享充电装置的所述处理器3均与所述征询回复模块18通讯连接,所述升降式地锁7上和/或护栏11上印制有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式地锁7强行下降的第二扫码接口。
55.具体的,当有用户通过用户控制终端19扫描第二扫码接口,并通过用户控制终端19向处理器3发出“强行解锁升降式地锁7”的信号时,处理器3可向征询回复模块18发起例如“附近300米范围内燃油车位是否小于等于3个”的征询指令,在得到征询回复模块18回复为“是”的指令信息后,处理器3可直接强行控制升降式地锁7的强行下降,以使燃油车不必理会车辆识别模块6即可在一定时长内泊入充电泊车位1中,当出入库检测模块5检测到车辆入库完毕后,升降式地锁7会自动升起,与此同时计时模块9将开始对停车时长进行计算。
56.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