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抱死装置、制动系统、车辆、电动车及电助力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2517发布日期:2022-05-18 20:3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防抱死装置、制动系统、车辆、电动车及电助力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抱死装置、制动系统、车辆、电动车及电助力车辆。


背景技术:

2.制动系统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车轮进行制动,以实现车轮的减速。为了防止制动系统施加到车轮上的摩擦力过大造成车轮被抱死而打滑,制动系统中包含abs装置(antilock brake system,也即制动防抱死装置)。
3.现有的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将制动系统应用到电动车或电助力车辆上时,需要制动系统满足一定的防水性能,而现有的制动系统难以兼顾防护性和制动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其提供一种防抱死装置、制动系统、车辆及电助力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其包括:控制装置;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轴,动力轴的一端用于调整制动系统的制动力;防护结构,防护结构设置在控制装置和动力组件之间,将控制装置和动力组件之间的空间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动力轴位于第一空间内,第二空间用于填充保护控制装置的防水胶。
6.可选地,动力组件还包括动力壳,动力壳上设置有容纳凹槽,防护结构的至少部分嵌入容纳凹槽内。
7.可选地,动力组件还包括动力壳,动力壳上设置有外螺纹柱,外螺纹柱围设在动力轴的尾端外,防护结构与外螺纹柱螺纹配合。
8.可选地,动力轴的尾端设置有磁发生件,控制装置上设置有磁感应件,磁感应件检测磁发生件在随的动力轴转动时的位置变化,并输出电信号至控制装置。
9.可选地,防抱死装置还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动力组件上,且与动力组件的动力壳连接,控制装置设置于动力壳和安装壳体之间。
10.可选地,控制装置和安装壳体之间填充有防水胶。
11.可选地,防抱死装置还包括油压调整部,动力轴的另一端与油压调整部连接,以使油压调整部的油腔的体积连续可调,油腔与制动系统连接,以调整制动系统的制动力。
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其包括刹车部和上述的防抱死装置,防抱死装置与刹车部连接,以使刹车部输出的制动力连续可调节。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轮和上述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刹车部与车轮连接,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与刹车部连接,并根据检测的车轮的状态参数调节控制刹车部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
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助力车辆,其包括车闸、上述的制动系统和车轮,车闸与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的油压调整部连接,制动系统的刹车部与车轮连接,车闸
用于控制向油压调整部输出制动油或者回收制动油,油压调整部与刹车部连接,并调节刹车部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
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其包括车闸、上述的制动系统和车轮,车闸与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的油压调整部连接,制动系统的刹车部与车轮连接,车闸用于控制向油压调整部输出制动油或者回收制动油,油压调整部与刹车部连接,并调节刹车部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
16.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动力组件的动力轴用于输出动力,以调整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使得制动系统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是连续可调节的,这样制动力不会频繁地降低到0,从而提升了刹车效率。控制装置与动力组件连接,可以对其进行控制。由于控制装置有通电需求,为了保证控制装置的安全性,使用防水胶进行保护。为了避免防水胶粘附在动力轴上而妨碍其转动,在控制装置和动力组件之间设置防护结构,通过防护结构将动力组件和控制装置之间的空间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这样动力组件位于第一空间内,而防水胶可以填充到第二空间内,由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相互独立,因此防水胶不会渗入第一空间内,从而既保护了控制装置,又保护了动力轴,从而提升了防抱死装置的防水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的制动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19.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可选的制动系统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刹车部;21、安装壳体;22、防护结构;23、控制装置;24、动力组件;241、动力轴;242、外螺纹柱;243、容纳凹槽;245、动力壳;2451、电机壳体;2452、端盖;251、磁发生件;252、磁感应件;26、泵体;261、体积可变腔;27、活动件;28、传动结构;71、第一空间;72、第二空间;81、油压调整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制动系统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车轮进行制动,以实现车轮的减速。为了防止制动系统施加到车轮上的摩擦力过大造成车轮被抱死而打滑,制动系统中包含abs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系统中,abs装置包括电磁阀、送油腔、回油腔和卡钳等,通过电磁阀的动作,卡钳可以在送油腔和回油腔之间来回地切换连接的油腔,当卡钳与送油腔连接时,卡钳
上油压高,向车轮输出制动的摩擦力,而在卡钳与回油腔连接时,卡钳无油压则不会对车轮输出摩擦力,通过卡钳与送油腔和回油腔的连接切换,可以对车轮进行点刹,从而可以保证车轮不会抱死,但是这种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较低,另外,这种制动系统应用在电助力车辆(尤其是电助力自行车)上时,防水性能差,因此难以兼顾防护性和制动可靠性。
24.参照图1-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其包括:控制装置23、动力组件24和防护结构22。动力组件24包括动力轴241,动力轴241的一端用于调整制动系统的制动力;防护结构22,防护结构22设置在控制装置23和动力组件24之间,将控制装置23和动力组件24之间的空间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间71和第二空间72,动力轴241位于第一空间71内,第二空间72用于填充保护控制装置23的防水胶。
25.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由于动力组件24的动力轴241用于输出动力,以调整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使得制动系统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是连续可调节的,这样制动力不会频繁地降低到0,从而提升了刹车效率。控制装置23与动力组件24连接,可以对其进行控制。由于控制装置23有通电需求,为了保证控制装置23的安全性,使用防水胶进行保护。为了避免防水胶粘附在动力轴241上而妨碍其转动,在控制装置23和动力组件24之间设置防护结构22,通过防护结构22将动力组件24和控制装置23之间的空间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间71和第二空间72,这样动力组件24位于第一空间71内,而防水胶可以填充到第二空间72内,由于第一空间71和第二空间72之间相互,因此防水胶不会渗入第一空间71内,从而既保护了控制装置23,又保护了动力轴241,从而提升了防抱死装置的防水性能和可靠性。
26.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防抱死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以下说明只作为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示例性解释,而并不作为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任何限制。
27.为了便于说明,首先对动力组件24如何调整制动系统的制动力进行简要说明:
28.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系统包括刹车部10,刹车部10用于为车轮提供制动力(也可以称为摩擦力),从而使其减速。例如,刹车部10包括油泵和卡钳,油泵输入的制动油越多,油压越大,驱动卡钳对车轮施加的制动力越大,反之亦然。当然,刹车部10也可以是其他适当的结构,对此不作限制。
29.防抱死装置与刹车部10连接,并可以通过控制刹车部10的油压的方式对其输出的制动力进行控制。
30.例如,防抱死装置还包括油压调整部,动力轴241的另一端与油压调整部连接,以使油压调整部的油腔的体积连续可调,油腔与制动系统连接,以调整制动系统的制动力。
31.如,油压调整部包括泵体26和活动件27,泵体26具有体积可变腔261(也即油腔),体积可变腔261与刹车部10连通。活动件27设置在体积可变腔261内。动力轴24与活动件27连接,并可以驱动活动件27相对泵体26移动,从而改变与刹车部10连接的体积可变腔261的体积,进而改变刹车部10输出的制动力。由于活动件27能够相对泵体26连续移动,因此体积可变腔261的体积变化也是连续的,其可以是线性移动或者非线性移动,因此体积可变腔261的体积可以是线性变化或者非线性变化,故而制动力也可以线性或者非线性变化,而且在刹车过程中不会降低到0,因此既可以实现防抱死,又可以不会使得刹车效率更低。
32.例如,参照图1所示的防抱死装置中,当动力轴241转动并驱动与其连接的活动件27向图1中的左方向移动,以减小体积可变腔261的体积,从而使得体积可变腔261内的制动
油的油压增大,刹车部10的卡钳的制动力增大。
33.当动力轴241转动并驱动与其连接的活动件27向图1中的右方向移动,以增大体积可变腔261的体积,从而使得体积可变腔261内的制动油的油压减小,作用到刹车部10的油压也随之减小,制动力随之减小。
34.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轴241上设置有传动结构28,动力轴241通过传动结构28驱动活动件27移动。传动结构28例如为丝杆,活动件27上对应设置有螺纹,这样防抱死装置结构更加紧凑,能保证活动件27被动力轴241驱动改变体积可变腔261的体积时的稳定性。
35.在一示例中,动力组件24可以包括电机,电机的动力轴作为动力轴241。动力组件24还包括动力壳245,动力壳245包括电机壳体2451和端盖2452,动力壳245上设置有容纳凹槽243,防护结构22的至少部分嵌入容纳凹槽243内。这样通过容纳凹槽243对防护结构22进行定位,且保证防护结构22罩设在动力轴241外。
36.在另一示例中,动力壳245上设置有外螺纹柱242,外螺纹柱242围设在动力轴241的尾端外,防护结构22与外螺纹柱242螺纹配合。螺纹方式连接更加可靠和稳定,且密封效果更好。例如,外螺纹柱242可以设置在动力壳245的端盖2452上。
37.前述的防护结构22可以还是防护盖,其通过与动力壳245的端盖2452配合围成第一空间71,以对动力轴241进行保护。
38.当然,在其他示例中,防护结构22可以是其他结构,如防护板等,对此不作限制。
39.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对控制装置23进行保护,防抱死装置还包括安装壳体21,安装壳体21可拆卸地设置在动力组件24上,且与动力组件24的动力壳245连接,控制装置23设置于动力壳245和安装壳体21之间。
40.例如,安装壳体21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动力壳245上,以实现可靠连接,但不限于此。
41.在安装壳体21和控制装置23之间也填充有防水胶图中未示出,以对控制装置23进行防护。在进行灌胶时,可以先将防护结构22安装到动力壳245上,然后将控制装置23固定在动力壳245上,之后进行灌胶,灌胶后将安装壳体21固定在动力壳245上,再通过安装壳体21对控制装置23和安装壳体21进行灌胶。控制装置23可以是控制板,控制板接收车轮的状态参数(如轮速),然后根据轮速驱动电机的动力轴241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对油压和制动力的调整。
42.可选地,为了方便地检测动力轴241转动的角度,进而实现准确、可靠、及时地控制,动力轴241的尾端设置有磁发生件251,控制装置23上设置有磁感应件252,磁感应件252检测磁发生件251在随的动力轴241转动时的位置变化,并输出电信号至控制装置23。
43.本公开实施例中不限制防护盖的材质,例如防护盖的材质可以是不导磁材料,以确保不会影响磁感应件252的检测。以防护盖的材质是不导磁材料举例来说,其例如可以是塑料、铜、铝、不导磁类型的不锈钢等。
44.磁发生件251可以是磁铁,具有一对磁极,防抱死装置可以是通过磁感应件252感应磁发生件251随动力轴241转动时的磁场变化,以此检测转动角度,以便于控制装置23进一步地控制。
45.磁感应件252可以是任意能够感测磁发生件251的磁场变化的传感器,例如可以为霍尔传感器,但不限于此。
46.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作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而不作为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限制。
47.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系统,其包括刹车部10和上述的防抱死装置,防抱死装置与刹车部连接,以使刹车部10输出的制动力连续可调节。该制动系统制动效率高,且可靠性高。
48.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轮和上述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刹车部10与车轮连接,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与刹车部10连接,并根据检测的车轮的状态参数调节控制刹车部10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由于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制动系统,因此该车辆具有较好的制动效率和制动可靠性,并且制动系统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以兼顾防护性和制动可靠性。
49.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助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闸、上述的制动系统和车轮,车闸与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的油压调整部连接,制动系统的刹车部10与车轮连接,车闸用于控制向油压调整部输出制动油或者回收制动油,油压调整部与刹车部10连接,并调节刹车部10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该电助力车辆具有较好的制动效率和制动可靠性,并且制动系统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以兼顾防护性和制动可靠性。
50.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其包括车闸、上述的制动系统和车轮,车闸与制动系统的防抱死装置的油压调整部连接,制动系统的刹车部10与车轮连接,车闸用于控制向油压调整部输出制动油或者回收制动油,油压调整部与刹车部10连接,并调节刹车部10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该电动车在需要刹车时,车闸被触动,从而使得制动系统的刹车部油压升高,向车轮施加摩擦力,使得车轮减速。同时,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检测车轮的轮速,根据轮速调节输入刹车部10的油压,进而调节摩擦力,以防止抱死。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或名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5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53.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