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3617发布日期:2022-07-23 11:1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玻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


背景技术:

2.自动破玻器是一种安装在封闭式车窗设计车辆应急窗处的辅助逃生系统装置。在发生紧急事故或灾害时,通过开启控制开关在一秒内使触发器击碎应急窗玻璃以便逃生。
3.市场上的汽车落水用的破玻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够快速对玻璃进行自动的破碎处理,以及不便对破玻器进行收纳放置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包括主体框和紧固盖,所述主体框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侧板,且侧板的外部表面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内部安装有内置杆,且内置杆的左端螺纹设置有紧固盖,所述内置杆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绳,且连接绳的末端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前端转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紧固盖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末端安装有竖板,所述金属锤尖位于侧板的左端,所述主体框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框,且连接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防护带,所述第一防护带的外部表面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外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外部安装有第二防护带。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与定位槽之间为一一对应分布,连接柱与定位槽为卡合连接。
7.进一步的,所第一防护带和第二防护带与连接框紧密贴合,且连接框的形状为“匚”字型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衔接块、内置杆和紧固盖的横向中轴线相重合,且内置杆与连接弹簧之间相互平行。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弹簧与竖板之间相互垂直,且竖板与主体框为一体化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缓解受困人员上浮困难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气囊、连接管和弹性带,所述气囊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连接管,所述气囊表面下端设置有弹性带。
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关于气囊的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弹性带与气囊为紧密贴合。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连接孔之间形状结构相吻合,且连接管远离连接孔的一端安装有气泵。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
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能够在汽车落水时对玻璃进行主动的破碎处理,无需使用者手动对破玻器施力对汽车玻璃进行破碎,且可根据使用者所需进行往复式的破玻处理,无需使用者手动进行操作,并且整个破玻器位于主体框的内部,能够对破玻器进行良好的遮挡保护,而且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对破玻器内部用到的连接弹簧进行拆卸更换,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同时能够利用气囊的设计辅助落入水中的受困人员上浮,避免在上浮过程中出现脱力,增加救援时间。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和连接轴的相互作用能够对连接轴外部设有的连接绳进行收卷,通过对连接绳的收卷可对与连接绳相连接的内置杆进行位置的移动,可使得内置杆不断靠近竖板,同时通过内置杆的位置移动连接弹簧会同步进行收缩,从而能够在连接弹簧通过压力收缩贴合在竖板的外部表面时,可停止对连接绳的收卷,连接弹簧在不受力的状态下会快速回弹,从而能够利用金属锤尖的设计快速作用于汽车玻璃进行破玻处理。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与金属锤尖相连接的侧板沿着主体框的内部的滑动,能够有效对金属锤尖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避免在对金属锤尖往复移动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导致破玻位置不精准的问题,且能够利用第一防护带和第二防护带的设计对辅助组件进行有效的遮挡保护,避免在不需使用者辅助组件时长期暴露外部产生破损,并且第一防护带和第二防护带通过连接柱和定位槽之间相互卡合的设计对防护带之间进行衔接定位,进一步增加对辅助组件的防护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和连接管的设计可向气囊的内部吹入适量的气体,从而气囊会产生膨胀,可在充气结束之后利用橡胶塞的设计快速堵住连接孔,从而能够利用弹性带的设计佩戴在使用者身上,辅助受困人员在水中上浮,避免上浮过程中产生脱离,增加救援时间,便于受困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的连接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的连接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主体框;2、竖板;3、连接弹簧;4、侧板;5、衔接块;6、内置杆;7、紧固盖;8、连接绳;9、金属锤尖;10、连接框;11、固定板;12、连接轴;13、电机;14、辅助组件;1401、气囊;1402、连接管;1403、弹性带;15、橡胶塞;16、第一防护带;17、第二防护带;18、连接柱;19、定位槽;20、连接孔;21、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包括主体框1、竖板2、连接弹簧3、侧板4、衔接块5、内置杆6、紧固盖7、连接绳8、金属锤尖9、连接框10、固定板11、连接轴12、电机13、辅助组件14、气囊1401、连接管1402、弹性带1403、橡胶塞15、第一防护带16、第二防护带17、连接柱18、定位槽19、连接孔20和气泵21,主体框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侧板4,且侧板4的外部表面设置有衔接块5,衔接块5、内置杆6和紧固盖7的横向中轴线相重合,且内置杆6与连接弹簧3之间相互平行,衔接块5的内部安装有内置杆6,且内置杆6的左端螺纹设置有紧固盖7,内置杆6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绳8,且连接绳8的末端安装有连接轴12,连接轴
12的前端转动设置有固定板11,连接轴12的后端安装有电机13,紧固盖7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弹簧3,且连接弹簧3的末端安装有竖板2,连接弹簧3与竖板2之间相互垂直,且竖板2与主体框1为一体化结构,通过电机13和连接轴12的相互作用能够对连接轴12外部设有的连接绳8进行收卷,通过对连接绳8的收卷可对与连接绳8相连接的内置杆6进行位置的移动,可使得内置杆6不断靠近竖板2,同时通过内置杆6的位置移动连接弹簧3会同步进行收缩,从而能够在连接弹簧3通过压力收缩贴合在竖板2的外部表面时,可停止对连接绳8的收卷,连接弹簧3在不受力的状态下会快速回弹,从而能够利用金属锤尖9的设计快速作用于汽车玻璃进行破玻处理,金属锤尖9位于侧板4的左端,主体框1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框10,且连接框10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防护带16,所第一防护带16和第二防护带17与连接框10紧密贴合,且连接框10的形状为“匚”字型结构,通过与金属锤尖9相连接的侧板4沿着主体框1的内部的滑动,能够有效对金属锤尖9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避免在对金属锤尖9往复移动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导致破玻位置不精准的问题,且能够利用第一防护带16和第二防护带17的设计对辅助组件14进行有效的遮挡保护,避免在不需使用者辅助组件14时长期暴露外部产生破损,第一防护带16的外部表面安装有连接柱18,且连接柱18的外部设置有定位槽19,连接柱18与定位槽19之间为一一对应分布,连接柱18与定位槽19为卡合连接,第一防护带16和第二防护带17通过连接柱18和定位槽19之间相互卡合的设计对防护带之间进行衔接定位,进一步增加对辅助组件14的防护效果,定位槽19的外部安装有第二防护带17。
22.如图2所示,连接框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缓解受困人员上浮困难的辅助组件14,且辅助组件14包括气囊1401、连接管1402和弹性带1403,气囊140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孔20,且连接孔20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连接管1402,气囊1401表面下端设置有弹性带1403,弹性带1403关于气囊1401的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弹性带1403与气囊1401为紧密贴合,连接管1402与连接孔20之间形状结构相吻合,且连接管1402远离连接孔20的一端安装有气泵21,通过气泵21和连接管1402的设计可向气囊1401的内部吹入适量的气体,从而气囊1401会产生膨胀,可在充气结束之后利用橡胶塞15的设计快速堵住连接孔20,从而能够利用弹性带1403的设计佩戴在使用者身上,辅助受困人员在水中上浮。
23.综上,该汽车落水后自动破窗的破玻器,首先通过电机13和连接轴12的相互作用能够对连接轴12外部设有的连接绳8进行收卷,通过对连接绳8的收卷可对与连接绳8相连接的内置杆6进行位置的移动,可使得内置杆6不断靠近竖板2,同时通过内置杆6的位置移动连接弹簧3会同步进行收缩,从而能够在连接弹簧3通过压力收缩贴合在竖板2的外部表面时,可停止对连接绳8的收卷,连接弹簧3在不受力的状态下会快速回弹,从而能够利用金属锤尖9的设计快速作用于汽车玻璃进行破玻处理,破玻过程中通过与金属锤尖9相连接的侧板4沿着主体框1的内部的滑动,能够有效对金属锤尖9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避免在对金属锤尖9往复移动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导致破玻位置不精准的问题,接着通过气泵21和连接管1402的设计可向气囊1401的内部吹入适量的气体,从而气囊1401会产生膨胀,可在充气结束之后利用橡胶塞15的设计快速堵住连接孔20,从而能够利用弹性带1403的设计佩戴在使用者身上,辅助受困人员在水中上浮,避免上浮过程中产生脱离,最后在不需使用辅助组件14时,能够利用第一防护带16和第二防护带17的设计对辅助组件14进行有效的遮挡保护,避免在不需使用者辅助组件14时长期暴露外部产生破损,并且第一防护带16和第二防护带17通过连接柱18和定位槽19之间相互卡合的设计对防护带之间进行衔接定位,进一步
增加对辅助组件14的防护效果,而且能够在长时间使用时,可通过拧动螺丝使得连接弹簧3与破玻器内部组件分离开来,便于使用者对连接弹簧3进行拆卸更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