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置衬套与悬置支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7282发布日期:2022-08-23 23:1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置衬套与悬置支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总成,具体涉及一种悬置衬套与悬置支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或电机)悬置作为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的连接构件,起着支撑动力总成,限制动力总成位移,降低发动机自身振动,隔离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激励作用。汽车轻量化和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双重需求,对悬置的轻量化和隔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具有密度低、高阻尼特的特点,这极大地促进了此类悬置的发展,其中以玻纤或碳纤维增加尼龙复合材料为主。
3.常规悬置结构,参见图1。通常由原悬置衬套20和原悬置支架10按过盈配合组装成构件,其中原悬置衬套20由内芯201、橡胶202和衬套骨架203组成。衬套骨架由钢管切割而成,金属材质的衬套骨架与悬置支架过盈配合可以长期提供较大的衬套退出力,而纤维增加尼龙等复合材料的衬套骨架会随着老化的进行发生形变。衬套骨架采用尼龙等材料制作,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尼龙衬套通过过盈配合的常规方式不能在长周期下提供较大的轴向退出力,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衬套从悬置支架中窜动甚至脱出的风险。因此,现有的悬置衬套与悬置支架的配合连接结构需要加以改进。
4.cn214838059u“一种悬置衬套”,所述悬置衬套包括:外管;减振主簧,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减振主簧外,所述减振主簧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构造为非回转体腔;内芯,所述内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内芯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周壁随形设计;其中,所述外管和所述内芯均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减振主簧为橡胶材料制成。该悬置衬套,采用外管、减振主簧和内芯依次安装的结构形式,利于提高悬置衬套的隔振、降噪性能,且减振主簧和内芯的结构设计利于提高悬置整体的产品装配性、防错性、防脱出性和耐久性。
[0005] cn113022284a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衬套”,包括内套管、防转销、外套管、橡胶主簧以及设置在橡胶主簧上的若干隔振块,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所述橡胶主簧设置在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由橡胶主簧部分硫化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套管上设置有防转销安装孔;所述防转销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到所述防转销安装孔中;所述若干隔振块非对称分布在所述橡胶主簧上,且所述隔振块的形状各不相同。其在600hz-3000hz高频段具有较低动刚度,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并且具有防转的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生产。
[0006]
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所述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置衬套与悬置支架的连接结构,其能够为悬置轴向两侧提供较大的轴向退出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悬置衬套从悬置支架中窜动或脱出。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悬置衬套与悬置支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悬置支架和与其配合连接的悬置衬套;所述悬置衬套由内芯筒、橡胶体和外骨架构成,所述内芯筒和外骨架与
橡胶体通过硫化形成一整体构件,该整体构件通过压装与悬置支架的内壁配合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外骨架为一筒体,该筒体的一端设有翻边、另一端设有至少设有四个卡扣槽,每个卡扣槽外壁上端设有楔形卡扣,并且楔形卡扣的顶部低于筒体的上端;每个卡扣槽内壁平整光滑。
[0009]
进一步,所述悬置支架具有内壁和端面,在内壁上至少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外骨架的筒体与所述悬置支架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外骨架的翻边与所述悬置支架的端面贴合;所述外骨架上的楔形卡扣分别与悬置支架上的凹槽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倒钩结构。
[0010]
进一步,所述外骨架的材质为尼龙或其它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2]
由于悬置衬套的外壁与悬置支架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以摩擦力提供轴向(y向)退出力,能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悬置衬套从悬置支架中窜动或脱出;
[0013]
由于悬置衬套的一端设有翻边结构,该翻边与悬置支架的端面配合,从而增大了悬置衬套+y向退出力,有利于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悬置衬套从悬置支架中窜动或脱出;
[0014]
由于悬置衬套的另一端有卡扣结构,该卡扣与悬置支架卡槽配合,从而增大了悬置衬套-y向退出力,也有利于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悬置衬套从悬置支架中窜动或脱出。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常规悬置结构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0017]
图3是衬套骨架的轴测图;
[0018]
图4是衬套骨架的剖视图;
[0019]
图5是悬置支架的轴测图;
[0020]
图6是悬置支架的剖视图;
[0021]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是图7的c部放大图。
[0023]
图中(技术特征标记):
[0024]
图中:
[0025]
1—悬置支架,11—内壁,12—凹槽,13—端面;
[0026]
2—悬置衬套,21—内芯筒,22—橡胶体;
[0027]
23—外骨架,231—翻边,232—筒体,233—楔形卡扣,234—卡扣槽,235—卡扣槽内壁,236—顶部;
[0028]
10—原悬置支架;
[0029]
20—原悬置衬套,201—内芯,202—橡胶,203—衬套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0031]
参见图2至图8所示的一种悬置衬套与悬置支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悬置支架1和与其配合连接的悬置衬套2;悬置衬套2由内芯筒21、橡胶体22和外骨架23构成;内芯筒21和外骨架23与橡胶体22通过硫化形成一整体构件,该整体构件通过压装与悬置支架1的内壁配
合连接;其特征是:外骨架23为一筒体232,该筒体232的一端设有翻边231、另一端设有至少设有四个卡扣槽234,每个卡扣槽外壁上端设有楔形卡扣233,并且楔形卡扣的顶部236低于筒体232的上端;当悬置衬套压入悬置支架时,楔形卡扣受到悬置支架内壁的挤压,楔形卡扣向卡扣槽方向变形,卡扣槽能够为楔形卡扣的变形提供足够的空间;每个卡扣槽内壁235平整光滑;一方面可满足悬置衬套硫化过程中胶料从卡槽内流出,满足硫化工艺要求,另一方面防止运动过程中楔形卡扣或卡扣槽切割橡胶,悬置衬套压装到位后,能够为楔形卡扣提供较大退出力,楔形卡扣的底部边缘须凸出筒体的外壁2-4mm。
[0032]
悬置支架1具有内壁11和端面13,在内壁11上至少设有四个凹槽12;外骨架23的筒体232与悬置支架1的内壁11过盈配合,以静摩擦力提供轴向退出力;外骨架23的翻边231与悬置支架1的端面13贴合,以增大悬置衬套+y向退出力;外骨架23上的楔形卡扣233分别与悬置支架1上的凹槽12一一对应配合,形成倒钩结构,以增大悬置衬套-y向退出力。
[0033]
所述y向为衬套的轴向。
[0034]
外骨架23的材质为尼龙或其它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0035]
以上所述的楔形卡扣、卡扣槽、凹槽结构及其连接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该实施例,所有在本技术结构基础上做出的非实质性的任意修改和改进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