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料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0061发布日期:2022-06-11 03:2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料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公路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取料工程车。


背景技术:

2.混凝土取芯机主要用于公路、机场、港口、码头和大坝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石灰石基础的取芯,已进行抗压和抗折试验,最大可取直径值为700mm的芯样。在混凝土取芯机使用过程中,常需要运输车辆运送至测量现场,之后人工将混凝土取芯机从运输车辆上搬运下来,之后人工推着浑身凝土取芯机进行公路取料作业。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现有的混凝土取芯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靠人工推动在路面等工地取料,混凝土取芯机本身重量较大不易推动,且人工推动进行取料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在路面取样过程中的人力投入,本技术提供一种取料工程车。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料工程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取料工程车,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上开设有升降通槽,所述升降通槽中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运输车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取料机体,所述取料机体上垂直于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工作平台的移动平台,且所述取料机体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移动平台沿所述导向杆移动的导向动力机构,所述移动平台上垂直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取料轴,所述取料轴朝向所述工作平台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取料筒,所述取料轴朝向所述移动平台一端穿过所述移动平台连接有取料动力机构,所述取料动力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车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取料机体运送至待检测地点,同时运输车的设置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在相邻取样点之间移动的时间。当需要进行取样时,工作人员控制升降机构带动升降平台下降接近地面,之后控制导向动力机构带动移动平台下移且同时控制取料动力机构带动取料筒旋转进行取料。
7.优选的,所述运输平台上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延伸设置至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取料机体上配合所述移动轨道设置有滑移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由于取料机体本身具有较大的重量,取料机体长期处于工作平台上时对升降机构会长期造成较大的负荷,不利于升降机构的保养维护,因此设置移动轨道可以使取料机体在非工作状态时移动至运输平台上。
9.优选的,所述移动轨道位于运输平台一端设置有卡位机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机构可以对移动至运输平台上的取料机体卡位,从而使取料机体不会在运输车在运输出现颠簸时沿移动轨道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移动轨道端部的卡位座,所述卡位座上设
置有卡位钩,所述取料机体上配合所述卡位钩设置有卡位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钩配合卡位槽可以对取料机体进行位置卡接,卡位座的设置可以为卡位钩提供连接位置,使得卡位钩与运输平台可以有稳固的连接结构。
13.优选的,所述取料筒朝向所述取料轴一端面设置有花键槽,所述取料轴上可拆卸设置有花键盘,且所述取料轴上套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取料筒朝向取料轴一端面可拆卸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键槽和花键盘的设置可以使取料轴带动取料筒进行转动,固定盘的设置可以起到将取料轴与取料筒固定连接的作用。
15.优选的,所述取料筒内设置有自动取料机构,所述自动取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取料筒内壁上的多个取料移动槽,所述取料移动槽中设置有取料卡块,所述取料卡块朝向所述取料筒开口位置设置有挤压弧面,所述取料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取料筒同轴的取料盘,所述取料盘与所述取料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取料盘朝向所述花键槽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花键槽中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杆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正对所述取料轴轴线位置设置,且所述取料轴内沿轴线穿设有下压杆,所诉下压杆朝向所述华键槽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盘带动取料滑块在取料移动槽中移动,可以对芯样产生朝向取料筒开口端的推力,同时挤压弧面的设置可以对芯样的侧边产生朝向芯样轴线的压力,从而使得芯样侧边产生朝向轴线收缩的形变,此时芯样的侧壁与取料筒内侧壁之间产生细小缝隙,此时芯样与取料筒侧壁之间摩擦力瞬间减小,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芯样从取料筒中推出。
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取料盘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转盘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可以使连接杆不跟随取料筒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与下压杆之间的连接位置不会由于连接杆转动出现较大的损伤。
19.优选的,所述运送平台对应所述移动轨道一端设置有接料件,所述接料件包括接料架,接料架上设置有若干接料斗,且所述接料件沿平行于移动轨道方向与所述运送平台滑移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料斗的设置可以为芯样提供接料存放位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后期辨别芯样。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取料机部分示意图。
23.图3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5是本技术取样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技术取料筒爆炸示意图。
27.图7是本技术取料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图1中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运输车;11、驾驶室;12、运输平台;121、升降槽;13、车轮;14、移动轨道;2、取料机体;21、滑移轮;22、基座;23、支撑架;24、导向板;25、导向杆;26、移动平台;261、导向限位板;27、取料轴;271、下压移动孔;272、下压气缸;273、卡接块;274、下压杆;3、工作平台;4、升降液压缸;41、承载框;5、取料动力机构;51、取料电机;52、取料减速机;53、带轮;54、传动带;6、取料筒;61、花键盘;62、花键槽;621、连接孔;63、固定盘;64、取料移动槽;65、取料滑块;66、挤压弧面;67、取料盘;68、连接杆;681、卡接槽;7、导向动力机构;71、移动螺杆;72、导向电机;73、导向减速机;8、卡位机构;81、卡位座;82、卡位钩;83、卡位槽;84、弹簧;9、限位框;91、限位底板;92、限位顶板;93、限位侧板;94、压紧孔;95、限位顶丝;96、压紧板;97、缓冲垫;10、接料架;101、接料斗;102、接料移动槽;103、接料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取料工程车。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取料工程车包括运输车1,运输车1包括供使用人员驾驶的驾驶室11以及用来起到承载作用的运输平台12,运输平台12以及驾驶室11下均设置有车轮13。在运输平台12上设置有一组平行的移动轨道14,移动轨道14嵌设在运输平台12表面,移动轨道14上设置有取料机体2,移动机体的底壁上配合移动轨道14设置有滑移轮21,移动轨道14呈直线延伸至运输平台12远离驾驶室11的一端,且在运输平台12远离驾驶室11一端对应移动轨道14位置设置有升降槽121,升降槽121内设置有工作平台3,工作平台3上的移动轨道14与运输平台12上的移动轨道14分体设置。工作平台3下设置有升降机构,取料机体2包括设置有滑移轮21的基座22,基座22上设置有与基座22固定设置的支撑架23,支撑架23上平行与基座22设置有导向板24,导向板24与基座22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导向杆25,且导向杆25与基座22固定连接设置,导向杆25上滑移连接有移动平台26,移动平台26上设置有取料动力机构5,移动平台26上远离取料动力机构5一端设置有取料轴27,取料轴27与移动平台26转动连接,取料轴27下可拆卸设置有取料筒6。当需要进行公路取料时,工作人员控制升降液压缸4带动工作平台3下降,使取料机体2接近地面,同时考虑到长时间将取料机体2放在工作平台3上会对升降液压缸4长时间造成压力,不利于对升降机构的保护,因此移动轨道14的设置可以在非工作状态时,将取料机体2移动至运输平台12上,使升降机构处于无压力状态,从而起到保护升降机构的作用。
32.参照图2,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运输车1对应工作平台3下方的升降液压缸4,运输平台12下吊设有匚字形的承载框41,承载框41的顶板长度小于承载框41底板的长度,且承载框41的顶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运输平台12底壁上,升降液压缸4固定设置在承载框41的底板上,升降液压缸4的输出端与工作平台3底壁固定连接。
33.参照图1和图3,考虑到在将取料机体2移动至运输平台12上时,为了防止在运输车1运送过程中取料机体2在移动轨道14上移动,在运输平台12对应移动轨道14端部设置有卡位机构8,卡位机构8包括固定设置于运输平台12上对应移动轨道14端部的卡位座81,卡位座81上转动设置有卡位钩82,基座22上垂直于移动轨道14且朝向卡位座81一侧的端面设置有卡位槽83。且在卡位钩82与卡位座81之间设置有弹簧84,弹簧84的两端分别固定与卡位钩82和卡位座81上。为了使基座22到达卡位座81位置时,卡位钩82可以自动抬升,因此在卡位座81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表面的高度与基座22上表面的高度设置相同,在卡位钩
82上配合限位块一体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限位块上方,且卡位钩82朝向基座22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当基座22到达卡位座81位置时,基座22与导向斜面接触,此时卡位钩82被抬起,且当卡位槽83移动至卡位钩82位置时,卡位钩82在弹簧84的作用下下移至卡位槽83中。
34.参照图4和图5,进一步的考虑到在基座22移动至工作平台3上时,同样需要对基座22位置进行固定,因此在工作平台3上对应移动轨道14端部设置有多个限位框9,本实施例中对取料机体2处于工作状态时基座22四角对应位置设置有4个限位框9,限位框9包括限位底板91、限位顶板92以及用于连接限位底板91和限位顶板92的限位侧板93,限位底板91与工作平台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限位顶板92与限位底板91之间的间距大于基座22高度,且在限位顶板92上设置有压紧孔94,压紧孔94内设置有压紧顶丝,压紧顶丝朝向限位底板91一端设置有压紧板96,压紧板96上朝向限位底板91一端设置有缓冲垫97。当基座22到达工作位置时,工作人员控制限位顶丝95下压,带动压紧板96以及缓冲垫97下压,将基座22压紧在工作平台3上。
35.参照图5,取料动力机构5包括取料电机51,取料电机51输出轴连接有取料减速机52,取料减速机52的输出轴与取料轴27上设置有带轮53,两个带轮53之间设置有传动带54。同时为了控制移动板沿导向杆25方向进行移动,在取料机体2上航设置有导向动力机构7,导向动力机构7包括在两个导向杆25之间设置的移动螺杆71,移动螺杆71与导向板24转动连接,且移动螺杆71与移动平台26螺纹连接,移动螺杆71朝向导向板24一端穿过导向板24连接有导向驱动件,导向驱动件包括导向电机72,导向电机72的输出轴连接有导向减速机73,导向减速机73的输出端与移动螺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
36.参照图6,考虑到在进行公路取料时,根据样品需求量的不同需要更换不同容积的取料筒6,需要对取料筒6进行便捷的更换,因此在取料轴27朝向取料筒6一端设置有花键盘61,花键盘61与取料轴27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取料筒6朝向取料轴27一端面上配合花键盘61设置有花键槽62,同时在取料轴27上套设有固定盘63,固定盘63与取料筒6朝向取料轴27一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取料轴27旋转时,花键盘61配合花键槽62带动取料筒6进行移动。
37.参照图6和图7,考虑到在取料筒6完成取料之后,芯样不易从取料筒6中自然脱落,需要人工手动取下,这个过程中人工不易操作,因此将取料筒6内分设为钻取段和取料段,钻取段设置于靠近取料筒6开口处,取料段设置于远离取料筒6开口端,且在取料段对应的取料筒6侧壁上沿取料筒6长度方向设置有四个取料移动槽64,且四个取料移动槽64均匀分布在取料筒6内壁上,且四个取料移动槽64取料移动槽64内设置有呈l形的取料滑块65,且取料滑块65的内侧拐角朝向取料筒6开口方向,同时在取料筒6中设置有取料盘67,每个取料滑块65均与取料盘67焊接,取料滑块65的内侧拐角设置有挤压弧面66。当取料盘67带动取料滑块65下压时,取料滑块65的挤压弧面66会对取料筒6中的芯样挤压,从而对芯样产生朝向取料筒6开口端的推力,将芯样从取料筒6中推出,同时挤压弧面66会对芯样产生朝向芯样轴线的挤压力,从而使芯样侧壁发生向芯样轴线方向收缩的细微形变,此时芯样与筒体内壁的挤压力变小,从而减小了筒体内壁与芯样侧壁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芯样可以较为容易的从取料筒6中取出,同时四个挤压滑块的挤压弧面66沿取料筒6内壁均匀分布,可以对芯样进行均匀施力,从而使得芯样不会一侧收到的推力过大导致芯样另一侧与取料
筒6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38.参照图6和图7,在取料盘67上背离取料筒6开口一侧面转动设置有连接杆68,花键槽62中正对取料轴27轴线设置有连接孔621,连接杆68穿设于连接孔621中,且取料轴27内沿取料轴27的轴线设置有下压移动孔271,下压移动孔271中穿设有下压杆274,下压杆274上朝向连接杆68一端设置有方形的卡接块273,在连接杆68朝向下压杆274的端面上配合卡接块273设置有方形的卡接槽681。同时在移动平台26上正对取料轴27位置处平行于移动平台26设置有导向限位板261,导向限位板261架设于取料轴27上方,导向限位板261上表面设置有下压气缸272,导向限位板261上设置有导向限位孔,下压气缸272的输出杆垂直于导向限位板261向下穿设在导向限位孔中,下压气缸272的输出杆与下压杆274固定连接。当需要将芯样从取料筒6中取出时,下压气缸272的输出杆向下移动,带动下压杆274、连接杆68、取料盘67以及取料滑块65沿取料移动槽64向下移动,从而将芯样从取料筒6中推出。
39.参照图1和图8,考虑到在完成单次取料后,需要将芯样存放,且由于每次公路取料需要在多处地点取料,因此需要将不同地点取出的芯样排列放置,方便后续检测辨别芯样取出地,因此基座22上对应取料轴27位置沿平行与移动轨道14方向开设有收料槽,抽料槽内设置有接料件,接料件包括接料架10,接料架10上设置有多个接料斗101。同时在接料架10下设置有接料移动槽102,接料架10的底壁上配合接料移动槽102设置有接料移动块103。当一个接料斗101中完成接料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沿接料移动槽102拉动接料架10,使没有芯样的接料斗101正对取料轴27下方等待下次接料。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取料工程车的实施原理为:当进行道路取料时,工作人员将运输车1驾驶至需要取料的地点,之后工作人员上至运输平台12上,并推动取料机体2沿移动轨道14移动至工作平台3上,之后工作人员控制限位顶丝95下降,使压紧板96压紧基座22上表面,将取料筒6固定在取料轴27上之后,驱动升降液压缸4带动工作平台3下降。之后控制导向电机72和取料电机51工作,使得移动平台26下移,取料轴27带动取料筒6进行取料作业。完成取料之后,导向电机72带动螺杆反转,移动平台26上移,且控制升降液压缸4带动工作平台3上移,在工作平台3上移至与运送平台平齐时,工作人员将取料机架移动至运输平台12上的卡位机构8处,在卡位钩82卡入卡位槽83中后,控制下压气缸272下压,下压气缸272带动取料盘67和取料滑块65沿取料移动槽64下移,从而将芯样从取料筒6中推出。被退出的芯样会落入接料斗101中,之后工作人员将接料架10移动,使空的接料斗101对准取料轴27位置,等待取料机体2完成下次取料时将芯样放入接料斗101中。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