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0098发布日期:2022-09-09 22:5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车辆用座椅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18日、申请号为:201880067763.4、发明名称为“车辆用座椅”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2018/03877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搭载在例如自动四轮车这样的车辆上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3.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相对于车辆的地板面进行升降动作的座椅垫。座椅垫具备支承座椅垫的衬垫的座椅垫框架。座椅垫框架在滑轨上支承在基础框架上。座椅垫框架通过连杆机构与基础框架连接。座椅垫框架绕连杆部件的摆动轴线相对于基础框架进行升降动作。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6176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8.在连杆机构上连接有致动器。致动器包括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通过包括依次啮合的齿轮的传动机构引起座椅垫框架的上下运动。到目前为止,在车辆用座椅的设计中,没有考虑由这样的致动器引起的振动音。
9.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进一步实现车内的静音化的车辆用座椅。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具备:在板状的部位具有开口的座椅框架:和安装于所述板状的部位的致动器。
12.根据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开口配置在与所述致动器相对的位置。
13.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座椅框架具有弯曲区域,该弯曲区域从所述板状的部位的边缘弯曲,通过弯曲效应提高所述边缘的刚性。
14.根据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弯曲区域在远离所述板状的部位的板面的上端折返从而形成双重壁。
15.根据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弯曲区域形成为夹着与所述板状的部位的板面相接的空间的对(成对区域)。
16.根据第六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关于所述弯曲区域,与隔着所述空间相对的间隔相比,沿着所述边缘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长的尺寸,所述弯曲区域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将所述板状的部位划分成带状。
17.根据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座椅框架在所述板状的部位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偏离所述开口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开口。
18.根据第八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座椅框架是座椅垫的侧框架,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配置在离开各个所述弯曲区域的位置。
19.根据第九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线束,其从内侧朝向外侧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以及联接器,其在所述侧框架的外侧与所述线束连接,所述联接器配置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位置。
20.根据第十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座椅框架是具有左右一对侧框架的座椅垫框架,在一个侧框架的所述板状的部位安装有所述致动器并且形成有所述开口,在另一个侧框架的所述板状的部位形成有开口。
21.根据第十一方面,在第十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另一个侧框架上设置有数量比设置在所述一个侧框架上的开口的数量多的所述开口。
22.发明效果
23.根据第一方面,由于通过开口的作用来调整座椅框架的质量,因此能够针对致动器的动作振动而抑制座椅框架的共振。其结果是,座椅框架的振动音被降低。
24.根据第二方面,在板状的部位,在接近致动器的位置容易产生振动,因此,若在与致动器相对的位置设置开口,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振。
25.根据第三方面,板状的部位的刚性通过弯曲区域的作用而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座椅框架的共振。
26.根据第四方面,能够可靠地提高弯曲区域的刚性。能够确保座椅框架的刚性。
27.根据第五方面,由于与板面相接且与开口相邻的空间被弯曲区域所夹,所以即使在板状的部位形成开口,也能够确保板状的部位的刚性。
28.根据第六方面,与板状的部位的扩展相比,弯曲区域沿着板状的部位的边缘较长地延伸,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板状的部位的刚性。
29.根据第七方面,通过在板状的部位增加开口,能够进一步降低振动音。
30.根据第八方面,板状的部位越远离弯曲区域越容易振动。由于在容易振动的区域配置开口和第二开口,所以能够提高共振的抑制效果。
31.根据第九方面,由于联接器设置在与开口相对的位置处,因此可以从侧框架的内侧通过开口确认联接器的连接状态。
32.根据第十方面,在另一个侧框架中,由于不能通过安装致动器而加强板状的部位的刚性,因此板状的部位的扩展大,容易产生共振,但由于在另一个侧框架上形成有开口,因此能够抑制侧框架的共振。其结果是,座椅框架的振动音被降低。
33.根据第十一方面,由于在另一个侧框架上不搭载致动器,因此与一个侧框架相比,在另一个侧框架上容易产生共振,但由于在另一个侧框架上形成有比一个侧框架多的开口,因此能够抑制另一个侧框架的共振。
附图说明
34.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35.(第一实施方式)
36.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座椅框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37.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座椅垫及座椅靠背衬垫的结构的立体图。
38.图4相当于沿图2中的箭头4方向的视图,是座椅垫框架的放大左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39.图5是沿图4中的5-5线的放大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40.图6相当于沿图2中的箭头6方向的视图,是座椅垫框架的放大右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41.标号说明
42.11:车辆用座椅
43.13:座椅垫
44.21:座椅框架
45.22:座椅垫框架
46.22a:侧框架
47.31:致动器
48.43:板状的部位
49.44a:弯曲区域
50.44b:弯曲区域
51.46:开口(第一开口)
52.47:第二开口(第二开口)
53.48:联接器(插座联接器)
54.49:线束
55.5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5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是指从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观察到的方向。
57.第一实施方式
58.图1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结构。车辆用座椅11具备:滑轨12,其例如设置在车辆的地板面上;座椅垫13,其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支承在滑轨12上,并承受乘员的臀部及大腿;座椅靠背14,其能够绕摆动轴sx向前后方向摆动地连接在座椅垫13上并承受乘员的背部;以及头枕15,其支承在座椅靠背14的上端,并承受乘员的头部。座椅垫13、座椅靠背14和头枕15分别具有包围内部衬垫的表皮材料13a、14a、15a。表皮材料14a、15a通过吊线16的作用仿照衬垫的凹陷而紧贴在衬垫的外表面。衬垫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59.座椅垫13具备侧罩17。在侧罩17上安装有第一开关18a及第二开关18b。第一开关18a和第二开关18b容纳于在侧罩17上划分出的凹部19中。第一开关18a由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捏手形成。当向前方操作第一开关18a时,座椅垫13及座椅靠背14向前方移动。当向后方操作第一开关18a时,座椅垫13和座椅靠背14向后移动。当向上方操作第一开关18a时,座椅垫13及座椅靠背14向上方移动。当第一开关18a被向下方时,座椅垫13和座椅靠背14向下
移动。第二开关18b由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捏手形成。当向前方操作第二开关18b时,座椅靠背14绕摆动轴sx向前方摆动。当向后方操作第二开关18b时,座椅靠背14绕摆动轴sx向后方摆动。
60.如图2所示,车辆用座椅11具备支承衬垫的座椅框架21。座椅框架21包括:座椅垫框架22,其支承座椅垫13的衬垫;座椅靠背框架23,其能够绕摆动轴sx摆动地连接于座椅垫框架22,支承座椅靠背14的衬垫;以及基础框架24,其沿长度方向前后移动自如地由滑轨12引导,在滑轨12上支承座椅垫框架22。座椅垫框架22通过连杆机构25而与基础框架24连接。连杆机构25具备连杆部件26,该连杆部件26具有绕水平轴线fh旋转自如地与基础框架24结合的一端、以及绕水平轴线sh旋转自如地与座椅垫框架22结合的另一端,所述水平轴线fh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水平轴线sh与水平轴线fh平行地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杆部件26绕水平轴线fh引导座椅垫框架22相对于基础框架24上下移动。
61.座椅垫框架22具备:与各个滑轨12并列延伸的侧框架22a;在座椅垫13的前端将侧框架22a彼此连接的底座框架(pan frame)22b;以及在座椅垫13的后端将侧框架22a彼此连接的连接管22c。在底座框架22b与连接管22c之间配置有多个s型弹簧(未图示)。各个s型弹簧以之字形状前后延伸。之字形状是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线材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线材交替组合而形成的。
62.在基础框架24上安装有电动式前后移动装置27。电动式前后移动装置27具备支承在基础框架24上的电动马达28。电动马达28根据电力的供给而生成动力。电力基于第一开关18a的操作而被供给。电动马达28的动力沿着滑轨12引发基础框架24的前后移动。
63.在座椅垫框架22的侧框架22a上安装有电动式上下移动装置29。电动式上下移动装置29具备被侧框架22a支承并与连杆机构25连接的致动器31。致动器31包括:电动马达32,其根据电力的供给而生成动力;以及传递机构33,其根据电动马达32的动力而引起连杆部件26相对于侧框架22a绕水平轴线sh旋转。传递机构33例如由包括固定在电动马达32的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和绕水平轴线sh固定在连杆部件26上的从动齿轮的、依次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构成。电力基于第一开关18a的操作而被供给。电动马达32的动力引起侧框架22a绕水平轴线fh上下移动。
64.座椅靠背框架23具备在摆动轴sx与各个侧框架22a的内侧连接的金属板框架23a、和将金属板框架23a的上端相互连接的上框架23b。在上框架23b上固定有将头枕15的滑动棒支承为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管部件34。
65.在座椅靠背框架23的金属板框架23a上安装有电动式倾斜装置35。电动式倾斜装置35具备绕摆动轴sx安装在座椅垫框架22的侧框架22a上的致动器36。致动器36由根据电力的供给而生成动力的电动马达37、和将电动马达37的动力变换为绕摆动轴sx的驱动力的传递机构38形成。电动马达37根据电力的供给而生成动力。电力基于第二开关18b的操作而被供给。电动马达37的动力引发座椅靠背框架23相对于座椅垫框架22绕摆动轴sx前后摆动。
66.如图3所示,座椅垫13还具有座椅垫衬垫41,该座椅垫衬垫41支承在座椅框架22上,并被表皮材料13a包裹。座椅靠背14还具有座椅靠背衬垫42,该座椅靠背衬垫42支承在座椅靠背框架23上,并被表皮材料14a包裹。座椅垫衬垫41及座椅靠背衬垫42例如由发泡聚氨酯这样的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67.如图4所示,座椅垫框架22的左侧框架22a具有板状的部位43和弯曲区域44a、44b,该弯曲区域44a、44b从板状的部位43的上下边缘弯曲,通过弯曲效应提高边缘的刚性。在板状的部位43,上下边缘在前后方向(长度方向)上与滑轨12并行地延伸。在板状的部位43上安装有致动器31。弯曲区域44a、44b形成为夹着与板状的部位43的板面相接的空间的上下一对。弯曲区域44a、44b将板状的部位43划分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带状。弯曲区域44a的前端及后端通过刚体区域45a、45b分别与弯曲区域44b的前端及后端连接。这样,板状的部位43的刚性得以提高。刚体区域45a、45b由从板状的部位43立起的弯曲区域形成。
68.在板状的部位43上穿设有第一开口46及第二开口47。第一开口46和第二开口47配置在离开上下的弯曲区域44a、44b的位置。因此,在第一开口46及第二开口47位置处板状的部位43的刚性变弱。第一开口46配置在与致动器31相对的位置。即,在侧视观察时,第一开口46与致动器31重叠。第二开口47位于在长度方向上从第一开口46向前方偏移的位置。
69.在致动器31上安装有插座联接器48。插座联接器48配置在电动马达32的上方。在插座联接器48中嵌入有在侧框架22a的外侧与线束49连接的插头联接器51。线束49从侧框架22a的内侧朝向外侧通过第二开口47。插座联接器48设置在面对第一开口46的位置。连杆机构25具备连杆部件26b,该连杆部件26b具有绕水平轴线gh旋转自如地与基础框架24结合的一端、和绕水平轴线th旋转自如地与座椅垫框架22结合的另一端,水平轴线gh与水平轴线fh平行地向左右延伸,水平轴线th与水平轴线gh平行地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连杆部件26b与上述连杆部件26协作而绕水平轴线fh相对于基础框架24引导座椅垫框架22的上下移动。
70.如图5所示,板状的部位43沿着与重力方向平行的垂直面扩展。弯曲区域44a、44b在远离板状的部位43的板面的上端折返而形成双重壁。如图4所示,与夹着与板状的部位43的板面相接的空间而相对的间隔相比,弯曲区域44a、44b沿边缘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长的尺寸。
71.如图6所示,座椅垫框架22的右侧框架22a具有板状的部位52和弯曲区域53a、53b,该弯曲区域53a、53b从板状的部位52的上下边缘弯曲,通过弯曲效应提高边缘的刚性。在板状的部位52,上下边缘在前后方向(长度方向)上与滑轨12并行地延伸。弯曲区域53a、53b形成为夹着与板状的部位52的板面相接的空间的上下一对。弯曲区域53a、53b将板状的部位52划分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带状。弯曲区域53a的前端及后端通过刚体区域54a、54b分别与弯曲区域53b的前端及后端连接。这样,板状的部位52的刚性得以提高。刚体区域54a、54b形成为从板状的部位52立起的弯曲区域。
72.在板状的部位43上穿设有开口55。开口55配置在离开上下的弯曲区域53a、53b的位置。因此,在开口55的位置,板状的部位52的刚性变弱。开口55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右侧框架22a上设置有数量比设置在左侧框架22a上的开口多的开口。
73.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左侧框架22a上安装有致动器31。在左侧框架22a的板状的部位43形成有第一开口46。由于通过第一开口46的作用来调整左侧框架22a的质量,因此相对于致动器31的动作振动,左侧框架22a的共振被抑制。其结果是,左侧框架22a的振动音被降低。
74.左侧框架22a在板状的部位43上在长度方向上偏离第一开口46的位置具有第二开口47。通过在板状的部位43增加开口,进一步降低了振动音。而且,由于在左侧框架22a的外侧与线束49连接的插座联接器48配置在与第一开口46相对的位置,因此能够从左侧框架
22a的内侧通过第一开口46来确认插座联接器48及插头联接器51的连接状态。
75.座椅框架21的座椅垫框架22具有左右一对侧框架22a。在左侧框架22a的板状的部位43安装有致动器31,并且形成有第一开口46及第二开口47,在右侧框架22a的板状的部位52还形成有开口55。由于在右侧框架22a上未安装致动器31而无法加强板状的部位52的刚性,因此板状的部位52的扩展较大,容易产生共振,但由于在右侧框架22a上形成有开口55,因此抑制了右侧框架22a的共振。其结果为,座椅框架21的振动音被降低。
76.在左侧框架22a中,第一开口46和第二开口47配置在离开各个弯曲区域44a、44b的位置处。在右侧框架22a中,开口55配置在离开各个弯曲区域53a、53b的位置。板状的部位43、52越远离弯曲区域44a、44b、53a、53b越容易发生振动。由于在容易振动的区域配置有第一开口46、第二开口47及开口55,因此能够提高共振的抑制效果。
77.第一开口46配置在与致动器31相对的位置。在板状的部位43,在接近致动器31的位置容易产生振动,因此,若在与致动器31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一开口46,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振。
78.左侧框架22a具有弯曲区域44a、44b,该弯曲区域44a、44b从板状的部位43的边缘弯曲,通过弯曲效应提高边缘的刚性。板状的部位43的刚性由于弯曲区域44a、44b的作用而提高,因此左侧框架22a的共振被抑制。右侧框架22a同样具有提高板状的部位52的边缘的刚性的弯曲区域53a、53b。板状的部位52的刚性通过弯曲区域53a、53b的作用而提高。
79.左侧框架22a的弯曲区域44a、44b在远离板状的部位43的板面的上端折返而形成双重壁。能够可靠地提高弯曲区域44a、44b的刚性。确保了左侧框架22a的刚性。同样地,右侧框架22a的弯曲区域53a、53b形成双壁。确保了弯曲区域53a、53b的刚性。
80.左侧框架22a的弯曲区域44a、44b形成为夹着与板状的部位43的板面相接的空间的对。这样,与板面相接且与第一开口46相邻的空间被弯曲区域44a、44b所夹,因此,即使在板状的部位43形成第一开口46,也能够确保板状的部位43的刚性。右侧框架22a的弯曲区域53a、53b形成为夹着与板状的部位52的板面相接的空间的对(成对区域)。这样,即使在板状的部位52形成开口55,也能够确保板状的部位52的刚性。
81.在左侧框架22a中,关于弯曲区域44a、44b,与夹着与板状的部位43的板面相接的空间相对的间隔相比,沿着板状的部位43的边缘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长的尺寸,将板状的部位43沿着长度方向划分为带状。与板状的部位43的扩展相比,弯曲区域44a、44b沿着板状的部位43的边缘较长地延伸,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板状的部位43的刚性。同样,在右侧框架22a中,关于弯曲区域53a、53b,与夹着与板状的部位52的板面相接的空间而相对的间隔相比,沿着板状的部位52的边缘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长的尺寸,沿着长度方向呈带状划分出板状的部位52。与板状的部位52的扩展相比,弯曲区域53a、53b沿着板状的部位52的边缘较长地延伸,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板状的部位52的刚性。
82.在右侧框架22a上设置有数量比设置在左侧框架22a上的开口46、47的数量多的开口55。由于在右侧框架22a上不搭载致动器31,因此与左侧框架22a相比,在右侧框架22a上容易产生共振,但由于在右侧框架22a上形成有比左侧框架22a多的开口,因此抑制了右侧框架22a的共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