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角翻转式承载车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3298发布日期:2022-06-07 19:2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倾角翻转式承载车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倾角翻转式承载车厢结构。


背景技术:

2.上面提及的特种车辆主要指但并非绝对限于指消防救灾车辆,以消防救灾车辆为例,按其底盘承载能力分,则大致有:轻型消防车、中型消防车和重型消防车等等;按其消防功能分,则大致有:灭火消防车、机场消防车、清障消防车、专勤消防车和后援消防车等等;按其水泵在消防车上的安装位置分,则大致有:前置泵式消防车、中置泵式消防车、后置泵式消防车、倒置泵式消防车、泵浦消防车、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等等。由前述可知,前述倾角翻转式承载车厢结构属于专勤和/或后援消防车范畴。其功用是搭载具有自我行走功能的消防设备,该类消防设备的典型的例子如各种可以抵近火灾现场的模块化灭火机器人,更为具体的例子如中国专利zl201921815920.3推荐的“应急救援水炮装置”,由于这种装置存在远距离行驶速度相对缓慢的欠缺,因而将其搭载在专用的运输车辆上,可以显著缩短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即赢取宝贵的救灾时间。
3.由于已有技术中的用于输送诸如前述灭火机器人、应急救援水炮装置之类的消防设施的承载车厢的尾部不具有得以翻转一定倾角的功能,因而通常由消防人员采用过渡板的方式使前述具有自我行走功能的消防设备爬行上车。所谓的过渡板通常有一对,各自的一端搁置在承载车的车厢尾部,各自的另一端以倾斜状态支承于地坪,于是由一对过渡板使承载车厢与地坪之间形成倾角,以满足前述消防设备自我爬行上车,下车同例。另一种方式是在承载车上配备吊装牵引设备。这两种方式中的前一种方式不仅会增大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并且花费的时间相对冗长,不利于满足抢险救灾的快速反应要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前述两种方式中的后一种方式会使吊装牵引设备占据承载车厢的空间,甚至产生相互干涉影响,并且不仅投资大,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同样存在有失安全之虞。鉴于前述情形,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载车底板向着地坪方向向下翻转至倾斜状态或恢复至水平状态而得以满足具有自我行走功能的消防救援设施的下车及上车要求的并且既可显著减轻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又能保障良好安全性的倾角翻转式承载车厢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倾角翻转式承载车厢结构,包括车厢厢体,该车厢厢体包括一车厢前栅架、一车厢后栅架和一车厢载车底架,车厢前栅架与车厢后栅架彼此前后对应,车厢载车底架设置在车厢前、后栅架的相向一侧之间,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前栅架与车厢后栅架的下部相向一侧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车厢载车底架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车厢载车底架右支承横梁,而在车厢前栅架与车厢后栅架的上部相向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车厢载车底架的右端上方的位置各固定有一车厢载车底架上限位块,
车厢载车底架的前侧中部以及后侧中部分别通过车厢载车底架枢轴与所述车厢前栅架与车厢后栅架铰接;在所述车厢载车底架的左端铰接有一尾板,在车厢载车底架的左端前侧以及左端后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车厢载车底架上下位移导向杆,该车厢载车底架上下位移导向杆与构成于车架前栅架的左端与车厢后栅架的左端的相向一侧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杆导滑槽滑动配合,在车厢前栅架的左端上部以及车厢后栅架的左端上部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尾板限定的收起状态的尾板限定插销。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车厢载车底架的左端端面是与所述车厢前栅架以及车厢后栅架的左端端面平齐的。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车厢前栅架以及车厢后栅架的形状和构造彼此相同。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车厢前栅架以及车厢后栅架均呈镂空的框架状构造。
9.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尾板的右端通过一组尾板铰接销轴与所述车厢载车底架的左端铰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尾板向上翻转至对应于所述车厢前栅架与车厢后栅架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并且处于同时与车厢前栅架以及车厢后栅架相垂直的状态时,所述的尾板限定插销处于对尾板的左侧限定的状态。
11.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尾板竖直状态下的高度是与所述车厢前栅架以及车厢后栅架的左端的高度相适应的。
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车厢载车底架为镂空的框架状构造。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尾板呈镂空的框架状构造。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车厢前栅架的中部和右端向上延伸有一前栅架增高护架,在所述车厢后栅架的中部和右端向上延伸有一后栅架增高护架,所述前栅架增高护架以及后栅架增高护架呈镂空的框架状构造。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要使具有自我走功能的消防救援设施下车或上车时,只要开启尾板限定插销并将尾板翻转至使尾板远离车厢载车底架的一端支承于地坪的倾斜状态,具有自我行走功能的消防救援设施便可以以下坡的状态或以爬坡的状态从车厢载车底架下行至地坪或从地坪上行至车厢载车底架,因而无需人为使用过渡板,既显著减轻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又能保障良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非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方案范畴。
19.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20.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车厢厢体1,该车厢厢体1包括一车厢前栅架11、一车厢后栅架12和一车厢载车底架13,车厢前栅架11与车厢后栅架12彼此前后对应,车厢载车底架13设置在车厢前、后栅架11、12的相向一侧之间。
2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车厢前栅架11与车厢后栅架12的下部相向一侧之间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车厢载车底架13的右端下方的位置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有一车厢载车底架右支承横梁14,而在车厢前栅架11与车厢后栅架12的上部相向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车厢载车底架13的右端上方的位置各固定有一车厢载车底架上限位块15,车厢载车底架13的前侧中部以及后侧中部分别通过车厢载车底架枢轴132与前述车厢前栅架11与车厢后栅架12铰接;在前述车厢载车底架13的左端铰接有一尾板2,在车厢载车底架13的左端前侧以及左端后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形状呈圆弧形的车厢载车底架上下位移导向杆131,该车厢载车底架上下位移导向杆131与构成于车架前栅架11的左端与车厢后栅架12的左端的相向一侧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杆导滑槽16滑动配合,导向杆导滑槽16的横截面形状呈外表封闭的c字形,在车厢前栅架11的左端上部以及车厢后栅架12的左端上部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用于将前述尾板2限定的收起状态的尾板限定插销17。
22.由上述说明并且结合图1和图2可知,由于车厢载车底架13的右端被限定在车厢载车底架右支承横梁14与车厢载车底架上限位块15之间,又由于车厢载车底架13的前侧中部以及后侧中部各通过车厢载车底架枢轴132分别与车厢前、后栅架11、12铰接(枢接),因而车厢载车底架13能以车厢载车底架枢轴132为转动支点作位于车厢载车底架上限位块15与车厢载车底架右支承横梁14之间的空间幅度范围的活动。具体而言,当车厢载车底架13的右端上表面与车厢载车底架上限位块15接触时,表明车厢载车底架13的右端上翘至极限,左端则下倾至极限(图1所示状态);而当车厢载车底架13的右端下表面搁置于车厢载车底架右支承横梁14上时,则表明其呈水平状态(图2所示状态)。
23.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车厢载车底架13的左端端面是与前述车厢前栅架11以及车厢后栅架12的左端端面平齐的。
24.前述车厢前栅架11以及车厢后栅架12的形状和构造彼此相同并且均呈镂空的框架状构造。
25.前述尾板2的右端通过一组尾板铰接销轴21与前述车厢载车底架13的左端铰接。
26.当前述尾板2向上翻转至对应于前述车厢前栅架11与车厢后栅架12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并且处于同时与车厢前栅架11以及车厢后栅架12相垂直的状态时,前述的尾板限定插销17处于对尾板2的左侧限定的状态,该状态由图2示意。
27.,前述尾板2竖直状态下的高度是与前述车厢前栅架11以及车厢后栅架12的左端的高度相适应的。
28.前述车厢载车底架13为镂空的框架状构造;前述尾板2呈镂空的框架状构造。
29.在前述车厢前栅架11的中部和右端向上延伸有一前栅架增高护架111,在前述车
厢后栅架12的中部和右端向上延伸有一后栅架增高护架121,前述前栅架增高护架111以及后栅架增高护架121呈镂空的框架状构造。
30.在具有自我行走功能的消防设备例如类似于前述zl201921815920.3的“应急救援水炮装置”搭载于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厢体1上时,那么本实用新型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尾板2向上翻起并且由尾板限定插销17对其左侧限定。然而,当前述具有自我行走功能的消防设备需从车厢厢体1上行驶至地坪时,则由消防人员对尾板限定插销17操作,解除尾板限定插销17对尾板2的管制,并且使尾板2以逆时针方向(以图示位置状态为例)翻至与地坪接触的程度,在该状态下,具有自我行走功能的消防设备便可下行至地坪,在该过程中,当具有自我行走功能的消防设备的重心位于车厢载车底架131的左端即越过前述的车厢载车底架枢轴132时,车厢载车底架13呈自左向右倾斜的即由图1所示的状态。由于上车的情形与前相仿,因而不再赘述,上车后,则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将尾板2向顺时针方向翻转至图2所示的状态,并由尾板限定插销17管制。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