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动阀排气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82123发布日期:2022-07-16 04:4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动阀排气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动阀排气消音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动阀排气消音器。


背景技术:

2.消音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阻性、抗性和阻抗复合式消音器,依照噪声源的频谱特性进行区分。噪声源的中、高频成分比较强,频谱机构多变的情况下,宜采用阻性消音器;噪声源低频成分较强且有峰值频率的情况下,宜采用共振腔式;具有宽带性的噪声频谱,宜采用阻抗复合式消音器。
3.气压制动系统主要用于总质量大于8t的载货汽车和大型客车上。继动阀是气压制动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件,一般安装在气源或制动总阀到后桥制动气室之间的气路上。继动阀可以迅速解除制动作用,将制动气室的压缩空气直接从出气口排入大气中,而不必经过距离后桥制动气室较远的制动总阀。但是,在解除制动时车辆后部继动阀排气经常发出

哧哧’刺耳的气流噪声,而且噪声在宽频带、高频段较为突出。
4.中国专利号为cn201120142383.8公开的继动阀排气消音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隔板ⅰ和隔板ⅱ,隔板ⅰ上部区域为继动阀排气消音器的一级扩容区,隔板ⅰ与隔板ⅱ之间的区域为二级扩容区;壳体的端部设置后端盖,隔板ⅱ与后端盖之间形成阻性消音区,所述的阻性消音区包括阻性消音区ⅰ和阻性消音区ⅱ,消音区ⅰ位于阻性消音区ⅱ的上部,阻性消音区ⅱ内设置多孔吸声材料。隔板ⅰ为平板结构,其上沿径向均布设置有四层小圆孔,从内层向外层分布的数目分别至少为8、16、24和32,并且小圆孔在周向均匀分布。隔板ⅱ呈圆形,其中心位置设有向下的竖直部,隔板ⅱ的上表面为由中心向边缘向下倾斜的倾斜部。隔板ⅱ的竖直部上沿周向均布上、下两层小圆孔,每层小圆孔沿周向的数目分别至少为6;隔板ⅱ的倾斜部上沿周向均布3层小圆孔,从内层向外层小圆孔的数目分别至少为18、26和30。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板ⅰ与隔板ⅱ通过卡槽卡在壳体内,后端盖通过卡槽与壳体连接。应用时可以将后端盖拆开,在壳体内部放置阻性材料。此外,壳体外侧上部位置设置有与继动阀相配合的卡子,从而将本实用新型与继动阀的放气口卡在一起,固定牢固方便。阻性消音区ⅱ内的多孔吸声材料为尼龙编织网包扎的不锈钢丝球。后端盖上设置出气孔,用于将气体排出。
5.具体的过程是:继动阀排出的压缩空气进入继动阀排气消音器的内部,通过内部圆孔消音、多次反射穿孔和阻性消音,最终通过后端盖各出气孔排出到大气中,气流噪声量大大降低。
6.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通孔喷、阻的消音原理,其中以大孔扩容控流,在结构上保证了继动阀排气的顺畅。首先,气体多次穿过通孔初步吸收噪声;然后,压缩气体波进入多孔吸声材料中的小孔内,激发多孔材料分子震动。结合阻性消音原理,声能为了克服摩擦阻力和粘滞力而变成热能,即达到了理想的消音效果,更保证了压缩空气的顺利排除。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扩容,逐步降低排气流速和压力,利用小圆孔和阻性消音,使继动阀排气产生的噪音向不可听噪声区域转换,从而减少消音器壳体振动。
8.本实用新型采用塑件,外形时尚美观,尺寸紧凑便于布置,制造工艺简单。
9.虽然上述专利能够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但是仍存在一定缺陷:
10.继动阀排气消音器无法在气体通过继动阀排气消音器的进气端时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继动阀排气消音器内产生噪音,继动阀排气消音器内部容易受损,不利于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继动阀排气消音器。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13.一种继动阀排气消音器,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位于所述壳体的进气端处用于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壳体内产生噪音的减速降噪装置。
14.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减速降噪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壳体的进气端处的用于第一次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壳体内产生噪音的一级减速降噪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正下方的用于第二次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壳体内产生噪音的二级减速降噪板、连接所述二级减速降噪板与所述壳体内壁的数根连接板、连接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与所述二级减速降噪板的连接柱。
15.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的上端面面积小于所述二级减速降噪板的上端面面积。
1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上端面设置有在气体冲击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上端面时减少对一级减速降噪板的冲击力的减冲装置。
1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减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上端面的减冲罩、设置于所述减冲罩与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之间的弹性体。
1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减冲罩为耐磨减冲罩。
1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体为橡胶弹性体。
2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二级减速降噪板之间且位于相邻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拦截气体中条状杂物的拦截条。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壳体内壁位于壳体的进气端处设置有减速降噪装置,减速降噪装置在气体通过壳体的进气端时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壳体内产生噪音,壳体内部不易受损,有利于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二级减速降噪板、连接板、拦截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参看图1至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7.一种继动阀排气消音器,包括壳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位于所述壳体1的进气端2处用于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壳体1内产生噪音的减速降噪装置。
28.所述减速降噪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壳体1的进气端2处的用于第一次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壳体内产生噪音的一级减速降噪板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3正下方的用于第二次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壳体1内产生噪音的二级减速降噪板4、连接所述二级减速降噪板4与所述壳体1内壁的数根连接板5、连接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3与所述二级减速降噪板4的连接柱6。
29.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3的上端面面积小于所述二级减速降噪板4的上端面面积。
30.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3上端面设置有在气体冲击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3上端面时减少对一级减速降噪板3的冲击力的减冲装置。
31.所述减冲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3上端面的减冲罩7、设置于所述减冲罩7与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3之间的弹性体8。
32.所述减冲罩7为耐磨减冲罩。
33.所述弹性体8为橡胶弹性体。
34.所述壳体1内壁与所述二级减速降噪板4之间且位于相邻所述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用于拦截气体中条状杂物的拦截条9。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壳体1内壁位于壳体1的进气端2处设置有减速降噪装置,一级减速降噪板3、二级减速降噪板4、连接板5、连接柱6的配合在气体通过壳体1的进气端2时降低气体流速减轻气体在壳体1内产生噪音,壳体1内部不易受损,有利于长期使用。减冲罩7、弹性体8的配合在气体冲击所述一级减速降噪板3上端面时减少对一级减速降噪板3的冲击力,拦截条9用于拦截气体中条状杂物。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