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暖风装置的车载无人机收发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4238发布日期:2022-07-19 22:4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暖风装置的车载无人机收发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暖风装置的车载无人机收发仓。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机的不断发展,在警用、城市管理、气象、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应用场景很多都是交通不便的山林、戈壁、边境等区域,目前采用的车载无人机方式克服了在这些区域携带无人机进行大范围的转移不便的困难,满足了任务中对快速部署、高速机动等需求。
3.但现有的车载无人机收发仓仅提供了即时发射、降落和停机平台,没有设置暖风装置,当车载无人机处于严寒区域时,低温的环境会对无人机的各类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会加速减震球的橡胶老化、阻尼脂凝固等(如有其它因低温造成的无人机损伤请补充)。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具有暖风装置的车载无人机收发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具有暖风装置的车载无人机收发仓,能够实现无人机收发仓的供暖,避免了低温对无人机的各类器件造成的损伤。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具有暖风装置的车载无人机收发仓,包括收发仓,所述收发仓顶部设有一对能够开合运动的顶板,所述收发仓内设置有停机坪、起降装置和暖风装置,所述停机坪设置在起降装置上。
7.进一步地,所述暖风装置包括暖风机构,所述暖风机构上设有进气口和至少一个排气孔。
8.进一步地,所述暖风装置还包括进气管固定件,所述进气管固定件上设有与进气口配合的贯穿的第一通槽。
9.进一步地,所述暖风装置还包括吸气管固定件,所述吸气管固定件上设有贯穿的第二通槽。
10.进一步地,所述收发仓包括上仓体和下仓体,所述上仓体和下仓体通过设有开口的隔板连接,所述起降装置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暖风机构和进气管固定件设置于下仓体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设在隔板的中央,所述开口位于起降装置的下方。
12.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管固定件设置在下仓体的一侧,暖风机构和进气管固定件设置在下仓体的另一侧。
13.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的暖风装置包括暖风机构、进气管固定件和吸气管固定件,吸气管固定件用于将吸气管固定在收发仓内,进气管固定件用于将进气管固定并与暖风机构上设有的进气口配合,使用时吸气管吸取收发仓内的气体,并传输到汽车发动机散热水箱,通过散热水箱给气体加热,然后通过进气管经进气口送风到暖风机构中,再从设有的排气孔中排出,采用这种方式循环往复,收发仓内的温度会很快提升,可以避免当车载无人机处于严寒区域时,低温的环境会对无人机的各类器件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伤。
16.(2)本实用新型的收发仓包括上仓体和下仓体,所述上仓体和下仓体通过设有开口的隔板连接,所述起降装置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暖风装置设置于下仓体内,从暖风机构中排出的热空气从开口处上浮至上仓体,提升了暖风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暖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暖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分别为:10、收发仓,11、暖风装置,12、起降装置,13、顶板,15、停机坪,20、上仓体,30、下仓体,40、隔板,41、开口,111、暖风机构,112、进气管固定件,113吸气管固定件,114、排气孔,115、进气口,116、第一通槽,117、第二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以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实施例1
27.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具有暖风装置的车载无人机收发仓,包括收发仓10,所述收发仓10顶部设有一对能够开合运动的顶板13,所述收发仓10内设置有停机坪15、起降装置12和暖风装置11,所述停机坪15设置于起降装置12上。
28.本实施例中收发仓10顶部为一对能够开合运动的顶板13,每块顶板13通过滑轨滑动设置于收发仓10上。当无人机需要收回收发仓10时,打开两块顶板13,起降装置12将停机坪15推升至收发仓10外,无人机在停机坪15停好后,起降装置12将停机坪15回降至收发仓10内,然后闭合两块顶板13;当无人机需要发出收发仓10时,打开两块顶板13,起降装置12将停有无人机的停机坪15推升至收发仓10外,无人机起飞后,起降装置12将停机坪15回降至收发仓10内,然后闭合两块顶板13。
29.本实施例中暖风装置11包括暖风机构111,所述暖风机构111上设有进气口115和
至少一个排气孔114。将暖风从进气口115传送至暖风机构11中,再从暖风机构11上设有的六个排气孔114中排出,实现收发仓10内温度的提升。实际使用中,排气孔114的数量可做适应性调整。
30.本实施例中暖风装置11包括进气管固定件112,所述进气管固定件112上设有与进气口115配合的贯穿的第一通槽116。通过第一通槽116将进气管穿过进气管固定件112与进气口115配合,既固定了进气管,又起到了保护进气管的作用。
31.本实施例中暖风装置11还包括吸气管固定件113,所述吸气管固定件113上设有贯穿的第二通槽117,通过第二通槽117将吸气管穿过吸气管固定件113固定在收发仓10内,当开启暖风时,吸气管吸取收发仓10内的气体,并传输到汽车发动机散热水箱,通过散热水箱给气体加热,然后通过进气管经进气口115送风到暖风机构111中,再从设有的排气孔114中排出,这样循环往复,收发仓10内的温度就会不断提升,可以避免当车载无人机处于严寒区域时,低温的环境对无人机的各类器件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伤。
32.实施例2
33.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收发仓10包括上仓体20和下仓体30,所述上仓体20和下仓体30通过设有开口41的隔板40连接,所述起降装置12设置在所述隔板40上,所述暖风机构111设置于下仓体30内。
34.本实施例中暖风机构111和进气管固定件112设置于下仓体30内,开口41设在隔板40的中央,开口41位于起降装置12的下方,开口41两侧的隔板40上分别设有多个通气孔42,从暖风机构111上的排气孔114排出的热空气从开口41和通气孔42处上升至上仓体20,提升了暖风效果,有效的避免了低温环境对无人机的各类器件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际使用中,通孔42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35.本实施例将吸气管固定件112设置在下仓体30的一侧,暖风机构111和进气管固定件113设置在下仓体30的另一侧。将暖风机构111与吸气管112分开设置,当暖风机构111上的排气孔114排出的热空气上升至上仓体20时,温度较低的空气下降至下仓体30,吸气管将温度较低的空气吸取并传输到汽车发动机散热水箱,通过散热水箱给气体加热,然后通过进气管经进气口115送风到暖风机构11中,再从设有的排气孔114中排出,采用这种内循环的方式,收发仓10内的温度会很快得到提升。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加装温度控制设备对收发仓10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在实际使用中,暖风机构111与吸气管112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实用性调整。
36.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7.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