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及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6099发布日期:2022-09-27 22:1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充电装置及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2.为了减少对国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电动汽车由于具备高效节能、零排放的特点,已被列为新能源汽车的首选方案,并作为汽车工业转型的重点领域。目前,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需要开车到充电桩附近,充电桩上连接有充电枪,需人工将充电枪插入电动车的充电接口。但是如果在机械车库的环境中,由于电动汽车停入车库的载车板后可能被载车板带动而位移,如果固定的充电桩与充电枪之间还是通过线缆进行连接,容易相互缠绕,引发充电故障甚至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内容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以及充电系统,可以提升充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硬件的使用寿命较长。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件。充电部件包括两个或三个条形触头,每个条形触头包括:第一部件,被设置有过渡区域和导电区域,过渡区域的一端以一角度过渡至导电区域,过渡区域的另一端与导电区域形成距离差;和,第二部件,第二部件被设置为经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至接触导电区域,以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接触式电连接;第二部件被设置为经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脱离于导电区域以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脱离;其中,两个或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分别被设置为同侧,与设置在相对的另外一侧的两个或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相对移动,以实现两个或三个条形触头的接触式电连接或脱离。
5.进一步地,充电装置还包括辅助部件;辅助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条形触头,每个条形触头包括:第一部件,被设置有过渡区域和导电区域,过渡区域的一端以一角度过渡至导电区域,过渡区域的另一端与导电区域形成距离差;和,第二部件,第二部件被设置为经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至接触导电区域,以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接触式电连接;第二部件被设置为经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脱离于导电区域以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脱离。其中,辅助部件的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与充电部件的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分别被设置为同侧,与设置在相对的另外一侧的第二部件相对移动,以实现辅助部件的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接触式电连接或脱离。
6.进一步地,充电装置还包括弹性模块,弹性模块设置为与充电部件的两个或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同侧,并与充电部件的两个或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连接。弹性模块被设置为:当充电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分别接触对应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时,弹性模块被压缩;当充电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分别对应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至接触对应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时,弹性模块将充电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压紧在对应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以实现电连接。弹性模块为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一
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接触,提供柔性接触,有利于延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寿命,也有利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紧密结合。
7.进一步地,弹性模块还被设置为与辅助部件的至少一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同侧,并与辅助部件的至少一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连接;弹性模块被设置为:当辅助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分别接触对应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时,弹性模块被压缩;当辅助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分别对应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至接触对应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时,弹性模块将辅助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压紧在对应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以实现电连接。弹性模块为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接触,提供柔性接触,有利于延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寿命,也有利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紧密结合。
8.进一步地,弹性模块包括弓形金属片组,弓形金属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弓形金属片;弓形金属片包括弓部和分别从弓部两端向外延伸的延伸部,至少两个弓形金属片中的一个弓形金属片的延伸部和至少两个弓形金属片的至少另一个弓形金属片的延伸部对应连接,对应连接的弓形金属片的弓部的凹面相对并间隔有空间;对应连接的至少两个弓形金属片中的至少一个的弓部的凸面被被设置为连接至充电部件和辅助部件的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二部件,至少另一个弓部的凸面被设置为连接至充电系统的支撑部件或充电系统的移动部件。
9.进一步地,弹性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连接件,导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弓形金属片的弓部的凹面上并设置在间隔形成的空间内;弹性模块被压缩时,导向连接件被设置为在被压缩的方向上导向滑动。
10.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渡区域。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支撑框架和载车板,充电装置被设置为其两侧分别与待充电的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电连接;支撑框架被设置为固定所述充电桩;载车板被设置为停靠待充电的电动汽车,载车板被设置为相对支撑框架移动;其中,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条形触头,至少三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位于另一侧的第二部件中,一侧的部件电连接待充电的电动汽车并均被固定于载车板,另外一侧的部件均被设置为电连接充电桩并被固定于支撑框架;当载车板相对于支撑框架移动时,载车板被设置为带动待充电汽车时带动至少三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另一侧的第二部件中的一侧的部件去接触另一侧的部件并至少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逐渐被充电装置的弹性模块压紧,使得充电装置中的至少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和第二部件接触以实现条形触头的电连接。
12.进一步地,载车板相对于支撑框架移动时,载车板的移动轨迹是预先设定的。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充电装置的条形触头具有过渡区域、导电区域。条形触头的一个部件率先接触另一个部件的过渡区域并且逐渐从接触过渡区域滑动到导电区域。这样的设置,避免了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冲撞,可以提升硬件的使用寿命。
14.在技术方案中,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接触过程中,与其连接的弹性模块逐步被压缩,弹性模块因被挤压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压紧。这样保证了充电时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接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条形触头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aa向的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位置的工况1-工况5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弹性模块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弹性模块示意图;
20.图5为图3弹性模块的a向的一个示意图;
21.图6为图3弹性模块的b-b向的一个示意图;
22.图7为图4弹性模块的c-c向的一个示意图;
23.图8为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在图1的aa向的示意图;
24.图9为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在图1的aa向的示意图;
25.图10为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弹性模块时的示意图;
26.图11为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图10的d向的去除第一部件的示意图;
27.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弹性模块时的示意图;
28.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图10的d向的去除第一部件的示意图;
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充电装置应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案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32.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充电装置,用于充电系统,包括条形触头1,如图1
和图2所示,条形触头1包括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第一部件11具有过渡区域11a和导电区域11b,过渡区域11a的一端以一角度a过渡至导电区域11b,过渡区域11a的另一端与导电区域11b形成距离差d。第二部件12和第一部件11可以相对移动。
34.第二部件12和第一部件11如何设置使得彼此相对移动,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比如,第二部件12和第一部件11中的一个部件被安装在支撑部件3,另外一个部件被安装在移动部件4上;或者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均被安装在不同的移动部件4上,这样第二部件 12和第一部件11中的一个部件被移动部件4带动相对于另外一个部件移动。图1中,第一部件11安装在支撑部件3上,第二部件12安装在移动部件上4,因此,移动部件4带动第二部件12相对于第一部件11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部件11安装在移动部件 4上,第二部件12安装在支撑部件3上。
35.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第二部件12相对于第一部件11不同位置的工况图。在工况1 中,第二部件12脱离于第一部件11;在工况2中,第二部件12和第一部件11相对移动,第二部件12开始接触第一部件11的过渡区域11,并向导电区域11b滑动;工况3中,第二部件12被导向至接触导电区域11b,这样实现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接触式电连接;工况4,第二部件12被导离导电区域11b并接触过渡区域11;工况5,第二部件12经过渡区域11a已经脱离于导电区域11b,这样,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彼此脱离。
36.l1,l2,d1,分别是第一部件11的过渡区域11a的长度、宽度、厚度,l3,l4,d2分别是第一部件11的导电区域11b的长度、宽度、厚度,l5,l6,d3分别是第二部件12的长度、宽度、厚度,过渡区域11a的宽度l2、导电区域11b的宽度l4、第二部件的宽度l6彼此之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过渡区域11a的厚度d1、导电区域11b的厚度d2、第二部件的厚度d3彼此之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1mm。
38.在一个实施例中,d大于1mm。
39.另外,过渡区域4和导电区域之间的角度a设置在90
°
和180
°
之间。
40.当距离差d为某一定值时,过渡区域11a的长度l1随着角度a变化,角度a越大,过渡区域11a的长度l1越长,角度a越小,过渡区域的长度l1越短。当过渡区域的长度l1较短时,有利于缩短第一部件11电连接到第二部件12所需的行程。然而,过渡区域的长度l1 较短时,角度a也相对较小,在第一部件11的过渡区域11a接触到第二部件12并且彼此相对滑动时,第一部件11的过渡区域11a容易卡在第二部件12上,使得无法进一步彼此相对滑动。
4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1的过渡区域11a与导电区域11b是一体式结构,均为导电金属结构,比如铜。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过渡区域11a与导电区域11b是分体式结构,过渡区域11a可以是非导电体或是导电体,导电区域11b为导电金属结构(比如铜),过渡区域 11a的一端过渡连接至导电区域11b。
4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充电装置包括弹性模块2,如图3至图7所示。
43.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模块2包括两个弓形金属片21,22;弓形金属片21,22包括弓部 211,221和分别从弓部211,221两端向外延伸的延伸部212,222,一个弓形金属片21的延伸部212和另一个弓形金属片22的延伸部222对应连接,对应连接的一个弓形金属片21的弓部211的凹面211a和另一个弓形金属片22的弓部221的凹面221a相对并间隔有空间。对应连接的一个弓形金属片21的弓部211的凸面211b形成弹性模块2的一侧的凸面,另一个弓部221
的凸面221b形成弹性模块2的另外一侧的凸面。上述两个弓形金属片21,22形成一个弓形金属片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模块2可包括若干个弓形金属片组。当弹性模块2被压缩时,间隔形成的空间也被挤压。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弹性模块2可包括三个弓形金属片21,22,23;弓形金属片21,22,23包括弓部211,221,231和分别从弓部211,221,231两端向外延伸的延伸部212,222,232,第一个弓形金属片21的延伸部212和第一个弓形金属片22的延伸部222对应连接,对应连接的第一个弓形金属片21的弓部211的凹面211a和第二个弓形金属片22的弓部221的凹面221a相对并间隔有空间。第三个弓形金属片23与第二个弓形金属片22并列设置,第三个弓形金属片23的延伸部212和第一个弓形金属片21的延伸部212 对应连接,对应连接的第三个弓形金属片23的弓部231的凹面231a和第一个弓形金属片21 的弓部211的凹面211a相对并间隔有空间。对应连接的第一个弓形金属片21的弓部211的凸面211b形成弹性模块2一侧的凸面,第二个弓部221的凸面221b和第三个弓部231的凸面231b形成了弹性模块的另外一侧的凸面。上述三个弓形金属片21,22,23形成一个弓形金属片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模块2可包括若干个弓形金属片组。当弹性模块2被压缩时,间隔形成的空间也被挤压。
45.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模块2还包括第四个弓形金属片,第四个弹性金属片与第二个弹性金属片、第三个弹性金属片并列设置,并相对连接到第一个弓形金属片上,第四个弹性金属片和第一个弓形金属片的连接方式,与第二个弹性金属片和第一个弹性金属片的连接方式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上述四个弓形金属片形成一个弓形金属片组。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模块2可包括若干个弓形金属片组。
46.在实施例中,弹性模块2还包括第五个、第六个弓形金属片,此处对弓形金属片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47.弹性模块2的弓形金属片的厚度、宽度和数量决定弹性模块2的弹性力,弹性模块2的弓形金属片的形状决定弹性模块2的压缩量。这样,可以通过调整弓形金属片的厚度、宽度、数量以及形状来调节弹性模块2的弹性力和压缩量。
4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性模块2还包括导向连接件25,导向连接件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弓形金属片的弓部的凹面211a,221a(或211a,231a)上并设置在间隔形成的空间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模块2包括若干个导向连接件25,比如,如图4中设置了两个导向连接件25。
49.如图3所示,导向连接件25包括外导向件251和内导向件252,外导向件251的一端为自由端与内导向件251一端的自由端导向滑动配合,外导向件251的另一端和内导向件252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弓形金属片的弓部的凹面211a和凹面221a,或,凹面211a和凹面231a上。
5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外导向件251为套筒,内导向件252为部分地套在套筒中导向滑动的圆柱形构件。
5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外导向件251和内导向件252均为u型构件,比如槽型钢;外导向件251的尺寸比内导向件252的尺寸略大,这样内导向件252的自由端部分地嵌套在外导向件251的自由端并配合可相对滑动,如图7中两个图中的任意一个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设置了两个导向连接件25,外导向件251和内导向件252均为u型构件
时,其中一个导向连接件25的u型构件的凹面与另外一个导向连接件25的u型构件的凹面相对布置,这样有利于在横向限位(如图4中纸面的左右方向上限位)。
52.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导向件251和内导向件252可以为其他类似的导向结构,比如方形钢等。
5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10,用于充电系统,如图8所示,充电装置10,包括充电部件10a,充电部件10a包括三个条形触头101,每个条形触头的结构与上述的条形触头1的结构相同。每个条形触头101均包括第一部件1011和第二部件1012。三个条形触头101的第一部件1011分别被设置为同侧且均连接在充电系统的支撑部件103上,三个条形触头101的第二部件1012分别被设置在与第一部件1011相对的另外一侧且均连接在充电系统的移动部件104上,这样,移动部件104带动第二部件1012相对于第一部件1011 相对移动,第二部件经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1011a滑动导向至接触导电区域1011b,以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接触式电连接;第二部件经所述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滑动脱离于导电区域以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脱离。这样,三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另外一侧的第二部件相对移动,使得三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另一侧的第二部件接触并电连接或者脱离断开。
54.在一个实施例中,三个条形触头101的第一部件彼此之间并联设置,三个条形触头101 的第二部件彼此之间并联设置。
55.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10两侧分别与可移动待充电设备和固定的充电桩电连接;三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另一侧的第二部件中,一侧的部件均被设置为电连接于待充电设备,另一侧的部件均被设置为电连接于充电桩。这样,通过三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另一侧的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均电连接或脱离于第二部件,实现了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桩之间电连接或断开。其中,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桩没有在图中示例。
56.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部件的三个条形触头分别对应交流电源火线,零线,地线,或者,充电部件的三个条形触头分别对应直流电源的正极线,负极线,地线。
57.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部件可以包括两个条形触头。
58.在实施例中,充电部件的两个条形触头分别对应交流电源火线,零线,或者,充电部件的两个触头分别对应直流电源的正极线,负极线。
59.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系统的移动部件104也可以带动待充电设备一起移动,或者,待充电设备被其他部件带动与移动部件协同移动。
60.另外,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充电系统的支撑框架上,或者固定到其他固定部件上。
61.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1012和第一部件1011如何设置使得彼此相对移动,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比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均安装在移动部件上,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均安装在支撑部件上;或者,三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件均被安装在不同的移动部件。
62.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的充电装置20,用于充电系统,充电系统包括支撑部件 203和移动部件204,如图9所示,包括充电部件20a,与充电装置10的结构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充电装置20还包括辅助部件20b,辅助部件20b包括一个条形触头201,条形触头 201的结构与上述的条形触头1结构相同。
63.四个条形触头201的第一部件2011分别被设置为同侧且均连接在充电系统的支撑部件 203上,四个条形触头201的第二部件2012分别被设置在与第一部件2011相对的另外一侧且均连接在充电系统的移动部件204上,这样,移动部件204同时带动四个条形触头201的第二部件2012相对于第一部件2011滑动接触,第二部件2012经第一部件2011的过渡区域 2011a滑动导向至接触导电区域2011b,以实现第一部件2011和第二部件2012的接触式电连接;第二部件2012经第一部件2011的过渡区域2011a滑动脱离于导电区域以2011b实现第一部件2011和第二部件2012的脱离。也就是说,充电部件20a的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2011 和第二部件2012相对滑动接触时,辅助部件20b的第一部件2011和第二部件2012也相对滑动接触。
64.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两侧分别与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桩电连接;四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另一侧的第二部件中,一侧的部件均被设置为电连接于待充电设备,另一侧的部件均被设置为电连接于充电桩。这样,通过四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另一侧的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四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均电连接或脱离于第二部件,实现了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桩之间充电的电连接或断开,同时实现了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桩之间通信的接触式连接或断开。其中,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桩没有在图中示例。
65.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部件20a的三个条形触头分别对应交流电源火线,零线,地线,或者,充电部件的三个触头分别对应直流电源的正极线,负极线,地线。
66.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部件20a包括两个条形触头分别对应交流电源火线,零线,或者,充电部件的两个条形触头分别对应直流电源的正极线,负极线。
67.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部件中的条形触头根据需要可以设置若干个,比如,交流电时,辅助部件包括1个条形触头或2个条形触头;直流电时,辅助部件包括6个条形触头。
68.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部件20b的每个条形触头可以对应连接通讯信号线s+、s-、充电连接确认线cc1、cc2、低压辅助电源线a+、a-或其他信号线。
69.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部件20a的条形触头和辅助部件20b的条形触头的结构尺寸相同。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0.辅助部件20b的第二部件2012和第一部件2011如何设置使得彼此相对移动,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比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部件安装在移动部件上,第二部件安装在支撑部件上;或者,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被安装在不同的移动部件。
71.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部件20b的条形触头201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可以由其他移动部件带动,另外一个部件可以固定在支撑部件上或固定到另外一个部件上。
72.四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二部件2012和另一侧的第一部件2011,如何设置使得彼此相对移动,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比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四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均安装在移动部件上,四个条形触头的另外一侧的第二部件均安装在支撑部件上;或者,四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和另外一侧的第二部件均被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移动部件。
73.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部件,可以为非接触式辅助部件,比如:光通讯中的光发射器, wifi通信所需的部件,或,蓝牙通信所需的部件等。
74.充电装置充电部件和辅助部件中的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从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
滑向接触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这样避免了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接触式时直接碰撞接触,可以有效地提升硬件的使用寿命。
75.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部件和辅助部件的若干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完全接触条形触头的导电区域以实现条形触头电连接后,移动部件停止移动,使得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相对静止状态下,对待充电物进行充电,以充分保证待充电物充电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完全接触条形触头的导电区域以实现条形触头电连接时,移动部件的带动下,若干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可以继续相对于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滑动,在继续滑动的过程中,若干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保持电接触,以便于待充电物被移动部件移动的同时可进行充电。
77.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部件和辅助部件的若干条形触头中至少有一个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渡区域,条形触头对应的第二部件可以从一端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接触到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从另一端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脱离于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
7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的一端设置有过渡区域,条形触头对应的第二部件可以从一端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接触到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或从一端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脱离于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
79.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电装置,至少有一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大于导电区域与第二部件的接触面积,例如,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为该接触面积的 2倍或2倍以上,此处不做限定。也就是说,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覆盖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的一部分。这样,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相对移动接触并电连接,以实现移动中充电。
80.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的充电装置30,用于充电系统,如图10和图11所示,其中图11为图10的移除第一部件3011的d向视图,充电系统包括支撑部件303和移动部件 304,如图10所示,包括充电部件30a,与充电装置10的结构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充电装置30还包括弹性模块302,弹性模块302的结构与弹性模块2的结构相同。
81.弹性模块302两侧的凸面分别连接在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与充电系统的移动部件304之间。
82.弹性模块302被设置为:当充电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分别接触对应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时,弹性模块被压缩;当充电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分别对应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至接触所述对应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时,弹性模块将充电部件的每个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压紧在所述对应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以实现电连接。这样,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之间的相互紧密的接触。
83.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被压紧在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时,可获取弹性模块的实际压缩量。弹性模块能够被压缩的最大压缩值称之为极限压缩量,实际压缩量小于极限压缩量。
84.在实施例中,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的一端以一角度a过渡至导电区域,过渡区域的另一端与导电区域形成距离差d。
85.在不同的充电系统中,需要设定的距离差d不同,比如,d大于1mm,再比如d为5-30mm。
86.弹性模块的实际压缩量等于或小于距离差d,可以根据所需要的距离差d进行设定弹性模块的极限压缩量。
87.根据充电系统要求,先确定距离差d,再确定过渡区域的长度l1和角度a。
88.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弹性模块302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比如弹簧或其他弹性机构。
89.弹性模块302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连接件3025,导向连接件30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弓形金属片的弓部的凹面上并设置在间隔形成的空间内;弹性模块302被压缩时,导向连接件3025被设置为在被压缩的方向上导向滑动。
9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弹性模块302的弓形金属片的弓部向弓形金属片的延伸部延伸方向e中具有分量e1和分量e2,其中,分量e1平行于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之间的滑动方向f。这样,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相互移动并接触滑动时比较稳定。
91.在图12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40,充电装置40的弹性模块402两侧的凸面分别连接在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与充电系统的支撑部件403之间。其他特征与充电装置30,此处不再赘述。
92.如图13所示,图13为图10的移除第一部件3011的d向视图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的充电装置30,还包括辅助部件30b。充电装置30包括充电部件30a和辅助部件30b。
93.弹性模块302还被设置为与辅助部件30b的第二部件3012同侧,且弹性模块302与辅助部件30b的第二部件3012连接。
94.弹性模块302被设置为:当辅助部件30b的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分别接触对应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时,弹性模块302被压缩;当辅助部件30b的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3012分别对应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导向至接触对应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时,弹性模块302将辅助部件30b的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压紧在对应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以实现通信的电连接。这样实现了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之间的相互紧密的接触
95.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模块302的一个凸面与辅助部件30b的第二部件3012连接,弹性模块302的另一个凸面与移动部件304连接。
9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30,弹性模块302两侧的凸面分别连接在辅助部件30b 的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3012与充电系统的支撑部件之间。
97.图11和图13中的弹性模块均包括两个结构形状相同的弓形金属片,但是此处并不做限制,弹性模块可以为弹性模块2中的任何形式。
98.图11和图13中的每个条形触头分别对应一个弹性模块。此处不做限定,充电装置的至少2个条形触头可以共用一个弹性模块,比如,所有的条形触头均设置在同一个弹性模块上。
9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至少一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渡区域。第二部件可以从一端的过渡区域导向接触到导电区域,从另一端的过渡区域脱离于导电区域。
100.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100,如图14所示,包括:
101.充电装置,移动部件1004和支撑框架1003,移动部件为载车板10041。充电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其中一个充电装置,包括若干个条形触头1001(至少三个)。
102.在一实施例中,条形触头中,位于一侧的第二部件10012通过弹性模块1002固定在
载车板10041上并电连接待充电的电动汽车1008,位于另外一侧的第一部件10011固定在支撑框架1003上并电连接充电桩;载车板10041上还停靠待充的电动汽车。载车板10041相对支撑框架移动,载车板10041带着停靠在其上面的电动汽车和与电动汽车电连接的位于一侧的第二部件10012移动去接触条形触头1001的另一侧的第一部件10011,使得充电装置的条形触头电连接。
10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位于一侧的第一部件固定在载车板上并电连接待充电的电动汽车,位于另外一侧的第二部件通过弹性模块固定在支撑框架上并电连接充电桩;载车板上还停靠待充的电动汽车。载车板相对支撑框架移动,载车板带着停靠在其上面的电动汽车和与电动汽车电连接的位于一侧的第一部件移动去接触条形触头的另一侧的第二部件,使得充电装置的条形触头电连接。
104.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汽车与条形触头中位于一侧的部件(比如第二部件10012)之间通过充电枪1009电连接。
105.从充电枪1009引出与电源对应的三条线分别电连接充电部件的三个条形触头的中位于该侧的部件(比如第二部件10012),从充电枪1009引出的至少一个信号线中的每个对应连接辅助部件的一个条形触头的位于该侧的部件(比如第二部件10012)。
106.从充电桩引出的与电源对应的三条线分别电连接充电部件的三个条形触头的另一侧的部件(比如第一部件),从充电桩引出的至少一个信号线中的每个对应连接辅助部件的一个条形触头的另一侧的部件(比如第一部件)。
107.通过充电部件和辅助部件中的若干个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和另一侧的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若干个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均电连接或脱离于第二部件,实现了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桩之间充电的电连接或断开,以及实现了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桩之间通信的电连接或断开。
108.在一个实施例中,载车板10041带动下,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和第二部件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后,载车板10041停止移动。这样,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静止状态下,对待充电物(比如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充分保证待充电物充电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09.在一个实施例中,载车板10041带动下,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和第二部件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后,载车板10041继续移动,在载车板10041的继续移动过程中,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移动并保持电接触,也即,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110.在一个实施例中,载车板10041具有预设的移动路线。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载车板10041 上的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10012接触到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10011,以实现电连接。
111.根据弹性模块的极限压缩量、过渡区域的实际尺寸,在控制系统中也可以预先设定好载车板的移动轨迹,这样移动的载车板带动条形触头的第二部件接触条形触头的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并从过渡区域过渡至导电区域,确保第二部件率先接触第一部件的过渡区域,随着载车板的移动,弹性模块部分压缩,第二部件逐渐被推挤并接触到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以实现电连接。
112.在一个实施例中,条形触头中,位于一侧的第二部件10012通过弹性模块1002固定在移动部件1004上并电连接待充电的电动汽车1008,位于另外一侧的第一部件10011固定
在支撑框架1003上并电连接充电桩;移动部件1004上还停靠待充的电动汽车。移动部件1004相对支撑框架移动,移动部件1004带着停靠在其上面的电动汽车和与电动汽车电连接的位于一侧的第二部件10012移动去接触条形触头1001的另一侧的第一部件10011,使得充电装置的条形触头电连接。移动部件1004具有预设的移动路线,该移动路线具体可以是从机械车库的进口处到出口处的某一条特定的路线,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沿着移动部件1004的全部移动路线进行布置,当然也可以是沿着其中一部分移动路线进行布置,比如从机械车库的进口处到距离出口处五米处。这样,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二部件在随移动部件沿着移动路线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二部件在另一侧的第一部件的导电区域内滑动接触并实现电连接。待充电物设置在移动部件上并与条形触头的一侧的第二部件电连接,这样,移动部件带着待充电物移动的过程中,该充电装置就可以为待充电物(如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113.在其他实施例中,待充电物也可以是某个电动装置的电池,移动部件也可以是agv、rgv或者igv等,条形触头与待充电物之间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原理以及机械结构实现电传导,本实施方式中并不进行限定。(agv全称是automatedguidedvehicle,即“自动导引运输车”,agv是装备有电磁、光学或其它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小车。igv全称是intelligentguidedvehicle,即智慧型引导运输车,igv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和传统agv相比较,igv柔性化程度更高,无需借助任何固定标记物行驶,并且路径灵活多变,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灵活调度。rgv全称是railguidedvehicle,即“有轨制导车辆”,又叫有“有轨穿梭小车”,rgv常用于各类高密度储存方式的立体仓库,小车通道可根据需要设计任意长,并且在搬运、移动货物时无需其它设备进入巷道,速度快、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提高仓库系统的运行效率。)
114.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