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脱落的后推力杆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1787发布日期:2022-06-28 18:0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脱落的后推力杆本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脱落的后推力杆本体。


背景技术:

2.后推力杆主要是应用在载重汽车或客车的非独立悬架的单轴或双后桥重型汽车上,连接着车架与车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克服钢板弹簧只能传递垂直力和侧向力面不能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及其相应的反作用力矩,现有的后推力杆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3.如公开号cn206520448u的一种后推力杆总成及汽车,该后推力杆总成包括中间连接杆、第一钢套、第一衬套、第二钢套及第二衬套,中间连接杆为实心结构,中间连接杆包括杆体及连接在杆体两端的第一焊接段与第二焊接段,第一焊接段的外端设置有贴合焊接在第一钢套的外周上的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段的外端设置有贴合焊接在第二钢套的外周上的第二焊接面,第一焊接段设置有由内向外倾斜并与第一焊接面相接的第一斜面,第二焊接段设置有由内向外倾斜并与第二焊接面相接的第二斜面。该后推力杆总成发生折弯后,不会出现应力集中和强度不足,避免了侧向载荷过大导致后推力杆开裂;
4.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5.1.支撑轴容易脱落;
6.2.不便于调节两端支撑轴的间距;
7.3.不容易抓握;
8.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脱落的后推力杆本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后推力杆支撑轴容易脱落,且不便于调节两端支撑轴的间距,并且不容易抓握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脱落的后推力杆本体,包括:杆体、杆头和支撑轴;
11.所述杆体一端连接有杆头,且杆体作为承载基础,所述杆头内嵌设有支撑轴;
12.定位板,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一侧,所述定位板卡合连接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杆头内,所述定位板内嵌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连接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连接在定位槽内。
13.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定位槽、轴承、内螺纹筒和丝杆关于支撑轴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内螺纹筒的内部深度小于丝杆的高度,通过定位板卡入定位槽,并旋转内螺纹筒与丝杆连接,使支撑轴能够比较牢固的连接在杆头内,不易脱落。
14.优选的,所述杆体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连接
有螺钉;
15.双向螺纹杆,连接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螺纹孔开设在导向杆内,所述导向杆一端连接在杆头一侧,使导向杆移动时,能够推动杆头移动。
16.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外侧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滑轨内,所述滑轨连接在通槽内壁上;
17.从动锥齿轮,连接在所述双向螺纹杆上,所述从动锥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背侧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贯穿连接在通槽内壁上,通过旋转双向螺纹杆,使两端的两组导向杆同时向外移动,进而推动两组杆头移动,从而便于调节间距。
18.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导向杆、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和手柄构成联动结构,且导向杆在双向螺纹杆两端各设置有一组,使双向螺纹杆旋转时,能够同时控制两组杆头移动。
19.优选的,所述滑板和滑轨关于导向杆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滑板和滑轨构成限位结构,对导向杆进行限制,使导向杆不会在双向螺纹杆旋转时,跟随旋转。
20.优选的,所述杆体上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内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内连接有摩擦垫,通过手掌握持在防护套上,并且手指与防滑槽内的摩擦垫连接,增大摩擦力,进而便于抓握。
21.优选的,所述防滑槽和摩擦垫在防护套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十组,且防护套的材料为橡胶,使防护套在抓握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提高抓握时的手感。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零部件用防脱落的后推力杆本体,通过定位板卡入定位槽,并旋转内螺纹筒与丝杆连接,使支撑轴能够比较牢固的连接在杆头内,不易脱落,通过旋转双向螺纹杆,使两端的两组导向杆同时向外移动,进而推动两组杆头移动,从而便于调节间距,通过手掌握持在防护套上,并且手指与防滑槽内的摩擦垫连接,增大摩擦力,进而便于抓握。
23.1.首先,将支撑轴一端穿过杆头,在支撑轴贯穿杆头的过程中,支撑轴两侧的两组内螺纹筒分别与两组丝杆接触,此时,通过轴承手动旋转两组内螺纹筒,内螺纹筒在旋转的同时与两组丝杆螺纹连接,同时支撑轴继续穿过杆头,直至定位板卡入定位槽内,支撑轴安装完成,通过两侧的内螺纹筒与两组丝杆螺纹连接,使支撑轴能够比较牢固的安装在杆头内,不易脱落;
24.2.在使用该杆体之前,旋转手柄,手柄带动主动锥齿轮旋转,主动锥齿轮在旋转的同时带动从动锥齿轮旋转,从动锥齿轮通过轴承座带动双向螺纹杆旋转,而双向螺纹杆通过螺纹孔与导向杆螺纹连接,且导向杆通过两侧的两组滑板和滑轨与通槽内壁滑动连接,因此,当双向螺纹杆旋转时,两组导向杆能够同时向外移动,进而推动两组杆头向外移动,从而调节两组支撑轴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用的连接距离;
25.3.当需要拿起杆体时,手掌握在防护套上,由于防护套的材料为橡胶,当手掌握在防护套上,会使防护套发生塑性变形,适应手掌的形状,提高握持的手感,同时手指与防滑槽内部的摩擦垫接触,提高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防止抓握时,太过容易摔落,从而便于抓握。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槽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套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结构放大图。
30.图中:1、杆体;2、杆头;3、支撑轴;4、定位板;5、定位槽;6、轴承;7、内螺纹筒;8、丝杆;9、通槽;10、轴承座;11、螺钉;12、双向螺纹杆;13、螺纹孔;14、导向杆;15、滑板;16、滑轨;17、从动锥齿轮;18、主动锥齿轮;19、手柄;20、防护套;21、防滑槽;22、摩擦垫。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脱落的后推力杆本体,包括:杆体1、杆头2和支撑轴3;
33.杆体1一端连接有杆头2,且杆体1作为承载基础,杆头2内嵌设有支撑轴3,定位板4,连接在支撑轴3一侧,定位板4卡合连接在定位槽5内,定位槽5开设在杆头2内,定位板4内嵌设有轴承6,轴承6内连接有内螺纹筒7,内螺纹筒7内螺纹连接有丝杆8,丝杆8一端连接在定位槽5内。
34.定位板4、定位槽5、轴承6、内螺纹筒7和丝杆8关于支撑轴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内螺纹筒7的内部深度小于丝杆8的高度,通过定位板4卡入定位槽5,并旋转内螺纹筒7与丝杆8连接,使支撑轴3能够比较牢固的连接在杆头2内,不易脱落。
35.杆体1内开设有通槽9,通槽9内部连接有轴承座10,轴承座10上连接有螺钉11,双向螺纹杆12,连接在轴承座10内,双向螺纹杆12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3内,螺纹孔13开设在导向杆14内,导向杆14一端连接在杆头2一侧,使导向杆14移动时,能够推动杆头2移动。导向杆14外侧连接有滑板15,滑板15滑动连接在滑轨16内,滑轨16连接在通槽9内壁上,从动锥齿轮17,连接在双向螺纹杆12上,从动锥齿轮17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8,主动锥齿轮18背侧连接有手柄19,手柄19贯穿连接在通槽9内壁上。双向螺纹杆12、导向杆14、从动锥齿轮17、主动锥齿轮18和手柄19构成联动结构,且导向杆14在双向螺纹杆12两端各设置有一组,使双向螺纹杆12旋转时,能够同时控制两组杆头2移动。滑板15和滑轨16关于导向杆14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滑板15和滑轨16构成限位结构,对导向杆14进行限制,使导向杆14不会在双向螺纹杆12旋转时,跟随旋转,通过旋转双向螺纹杆12,使两端的两组导向杆14同时向外移动,进而推动两组杆头2移动,从而便于调节间距。
36.杆体1上连接有防护套20,防护套20内开设有防滑槽21,防滑槽21内连接有摩擦垫22。防滑槽21和摩擦垫22在防护套20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十组,且防护套20的材料为橡胶,使防护套20在抓握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提高抓握时的手感,通过手掌握持在防护套20上,并且手指与防滑槽21内的摩擦垫22连接,增大摩擦力,进而便于抓握。
37.工作原理:如图1-4所示,在使用该汽车零部件用防脱落的后推力杆本体时,对本
装置进行简单的一个了解,首先,将支撑轴3一端穿过杆头2,在支撑轴3贯穿杆头2的过程中,支撑轴3两侧的两组内螺纹筒7分别与两组丝杆8接触,此时,通过轴承6手动旋转两组内螺纹筒7,内螺纹筒7在旋转的同时与两组丝杆8螺纹连接,同时支撑轴3继续穿过杆头2,直至定位板4卡入定位槽5内,支撑轴3安装完成,通过两侧的内螺纹筒7与两组丝杆8螺纹连接,使支撑轴3能够比较牢固的安装在杆头2内,不易脱落,其次,在使用该杆体1之前,旋转手柄19,手柄19带动主动锥齿轮18旋转,主动锥齿轮18在旋转的同时带动从动锥齿轮17旋转,从动锥齿轮17通过轴承座10带动双向螺纹杆12旋转,而双向螺纹杆12通过螺纹孔13与导向杆14螺纹连接,且导向杆14通过两侧的两组滑板15和滑轨16与通槽9内壁滑动连接,因此,当双向螺纹杆12旋转时,两组导向杆14能够同时向外移动,进而推动两组杆头2向外移动,从而调节两组支撑轴3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用的连接距离,然后,当需要拿起杆体1时,手掌握在防护套20上,由于防护套20的材料为橡胶,当手掌握在防护套20上,会使防护套20发生塑性变形,适应手掌的形状,提高握持的手感,同时手指与防滑槽21内部的摩擦垫22接触,提高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防止抓握时,太过容易摔落,从而便于抓握,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